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十四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方案(2021-2025年)(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9482
2024-05-22
11頁
21.94KB
1、威?;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區“十四五”衛生事業發展規劃為進一步加快我區衛生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步伐,促進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的實現,特制定本規劃。一、“十三五”期間衛生工作基本回顧“十三五”期間,全區上下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于衛生健康事業系列方針政策,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區衛生健康工作有了很大發展,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進一步體現了衛生健康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的要求,為全區所有城鄉居民,重點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06歲兒童、孕產婦、重性精2、神病患者等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隨訪,提供健康服務,全區共建立居民健康檔案15.2萬份,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率穩步提升。組織開展群眾基本醫療服務滿意度測評,優化流程改善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定期調度通報制度。力爭年內醫養結合床位總數超過200張。2020 年我區醫療機構總床位預計達到千人口3.5 張,其中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1.9人,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2.3 人,醫護比達到1:1.2,床護比達到1:0.65,每萬名居民配備2名全科醫師。(二)醫聯體合作模式提升了醫療服務水平。2016年11月高區管委與威海市中心醫院簽訂協議,破除行政區劃、財政投入、醫保支付等方面的壁壘,開展緊密型醫聯體試3、點,經過四年運營管理,初村鎮衛生院實現了醫療服務能力的全方位提升,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同質化診療服務。對于三級以下手術,初村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提前預約本部專家、調配手術資源于分院開展手術;對于復雜的大型手術,中心醫院開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優先安排分院患者到院本部實施手術治療,術后安全期轉回分院,全程救護車輛免費接送,真正實現了“小病在基層、大病到三級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分級診療就醫格局。自托管運營至2020年10月,共上轉病人900多人次,下轉病人156人次。(三)疾病控制工作新突破。建立完善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社會公眾宣傳教育和重點人員、重點場所管理,做好密切接觸者的4、追蹤和健康管理,落實“四早”措施。累計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300多人,無密切接觸者發生確診或無癥狀感染情況,重點場所消毒面積26.6萬,按照“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的要求,為重點疫區返回人員、重點場所工作人員、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或血清樣本,確保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全區依托3所二級醫院、4所一級醫院和3處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網絡橫到邊、縱到底的區域全覆蓋,每年組織2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在幼兒園、中小學、村(居)、企業等公共場所強化措施、完善制度、加強督查,杜絕了新冠病毒、麻疹、手足口病、結核病等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免費為中小學生開展查體工作??刂浦行W生視力低下、5、齲齒、肥胖患病率等指標,逐年降低中小學生患病率,穩步提升中小學生健康指數,保證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四)婦幼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婦女保健、孕產婦保健和兒童保健力度不斷加強。20162020年連續五年免費為17308名35-64歲城鄉婦女開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并實施農村孕產婦免費服用葉酸、城鄉免費婚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項目,285名農村代孕婦女免費服用葉酸,婚孕檢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0%以上,出生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孕產婦系統化管理率達到92%,0-3歲兒童系統化管理率達到90%。孕產婦、新生兒出生實現零死亡。(五)開展“優質基層服務基層行”活動,提升基層衛生機構標準化水平。積極組織區內醫療機構參6、加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初村鎮衛生院以優質基層服務行和等級評審的開展為契機,強化質量管理,進一步規范診療行為,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藥物管理,促進合理用藥,規范處置醫療廢物,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2020年被省級專家評為優質基層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制定高新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引領提升工程實施方案,11處農村衛生室均達到標準化建設要求。(六)加強醫療衛生領域行風建設。開展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及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深化拓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在醫藥購銷方面,進一步規范藥品集中采購行為,要求轄區鎮衛生院、社區衛生中心(站)嚴格執行醫療機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規范,全面實行網上藥品集中7、采購。制定下發優化流程改善服務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各醫療單位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制度、公示制度、查詢制度等,對照威海市醫療服務任務清單逐一進行任務分解,逐項梳理短板漏洞,切實抓好整改落實。怡園、田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切入點,通過優化環境布局、加大價格公示、開展微笑服務等,拉近與居民的距離,提高了服務質量。(七) 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根據市愛衛會工作要求,除在全區開展冬、春季集中滅“四害”活動,還堅持標本兼治,治本為主,加強對居民區以及中小學、托幼機構的衛生管理。制定農村衛生廁所改造計劃并組織實施。按照國家衛生城復審要求,制定相應的迎審工作方案并組織愛衛8、會成員單位參與環境衛生整治、食品和水安全管理、病媒生物防治等項工作。二、“十四五”時期衛生規劃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及主要指標1.衛生健康工作的總體思路:以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建設和諧社會為宗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突出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社區衛生、醫院建設 “四項重點”,推進4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房屋建設、設備配置、人員配備、服務功能和運行管理5方面標準化建設,健全疾病控制、突發公共事件救治、婦幼保健、衛生監督管理“四大體系”,更好地為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2.“十四五”時期衛生規劃的戰略目標和主要指標9、:我區“十四五”期間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形成適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滿足人民基本需求的公共衛生服務服務、醫療保障與衛生監督管理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衛生健康服務體系,使全區人民都能獲得基本的衛生保健服務,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健康水平。追蹤國內先進目標,到2025年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一)主要健康指標指標:平均期望壽命到2025年達到77歲。 指標:嬰幼兒死亡率到2025年控制到5以下。 指標:孕產婦死亡率到2025年控制在12.5/10萬以下。(二)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標 指標:到2025年,全區每千人口擁有床位3.6張。 指標:到2025年,全區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人。指10、標:100的醫療機構按規定的業務開展工作,有配套的業務用房和醫療設備。(三)全區形成不同層次、布局合理、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衛生保健網絡。 指標:區衛生機構健全,人員、設備、技術力量配套,能夠全面開展初級衛生保健各項服務。指標:具備開展社區服務的條件,100的居民在區內公里范圍內可獲得基本醫療或轉診服務。指標9: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服務年活動,社區居民建檔率達到80%以上,社區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知曉率、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滿意度均達到85%以上。 (四)健全醫療保障體系,使絕大多數居民都能得到最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指標10:鞏固公費、城鎮職工醫療改革成果,到2025年進一步鞏固11、和完善保障制度,擴大覆蓋人群。 (五)加強婦幼健康管理,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 指標11:到2025年,所有孕產婦都能獲得婚前、產前、產后保健,孕產婦系統化管理覆蓋率達到100。 指標12:到2025年兒童系統化管理覆蓋率達到100。 指標13:到2025年婚前保健率達到98,使先天性病殘兒發生率降低到4以下。 指標14:節育手術并發癥控制在萬分之四以下。 (六)加強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素養。 指標15:到2025年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100。 指標16:控制吸煙危害,區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 指標17:中小學生普遍開展健康教育,保健知曉率達到100。 指標18:到2025年農村12、安全飲用水及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100。(七)實施中醫藥發展提升工程。指標19: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標準化建設、人才培養及適宜技術推廣,到2025年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八)建立起以政府負責、部門配合、群眾參與、法制保障為特征的衛生工作體制。 指標20:實現政府對初級衛生保健、計劃免疫、婦女兒童發展及急性傳染病防治等重大衛生活動的承諾。政府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衛生專題工作會議。指標21:衛生健康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8,在農村衛生預防保健等方面投入比重要逐年增加。每年有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專項經費。 三、實施“十四五”計劃的重13、點工作措施1.加快公共衛生基礎建設,提高應急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是對全區衛生資源優化組合,合理配置醫院、社區衛生服務衛生室。二是加強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我區辦醫條件。三是加強疾病控制機構的設備裝備和人員隊伍建設,充實專業技術力量,調整隊伍結構。鎮衛生院全部設立3-5人的防保組,配置相應設施設備。全面提高整體素質和應急能力,主動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救災防病準備工作。四是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信息化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應急指揮和快速反應體系。2.以重點傳染病防治為主,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一是認真貫徹傳染病防治法,依法履行傳染病防治職責。抓好重點傳染病控制以及地方病、慢性非14、傳染病防治工作,維護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二是繼續加強婦幼衛生機構和隊伍建設,確保我區2處婦幼保健機構全部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三是大力開展全民愛國衛生活動。 3.改革衛生服務體系,推行社區服務。以提高社區成員的生活、生命質量,促進社區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為出發點,以中心衛生室為載體、家庭為單位、預防保健和健康促進為重點,向居民提供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基本衛生服務,使居民的多數基本健康問題解決在基層。區內社區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居民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首診就診率達到50%以上,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滿意率達到90%以上。 4.強化依法行政,搞好衛生監15、督工作。強化醫療機構設置審批管理,嚴格醫療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區內醫療機構監管,對區內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指導,防范醫療事故的發生,保障醫療安全。同時配合市衛生局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維護正常的醫療市場秩序。四、實施“十四五”計劃的保障措施(一)要切實加強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領導。2020年下半年,按照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要求,高區設立威海市衛健委高區管理辦公室。新設立的衛生健康管理辦公室由衛健委和高區管委雙重管理,組織人事、機構編制以衛生健康委管理為主,基礎設施維護、經費保障、人員薪酬待遇、日常運行仍以開發區管理為主。設立威海市衛健委高區管理辦公室可有效提高行業管理規范和標準16、,更好地為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醫療衛生保障。(二)深化衛生改革,適應新形勢下衛生健康工作需求。高區衛生健康職責原先設在社會事務管理局,改革后由一個業務科室調整為獨立部門,人員編制由3人擴充為15人;新增人員以醫學專業為主,人員結構呈專業化、年輕化、高學歷特點,可有效提高衛生健康管理工作水平。(三)搞好衛生區域規劃,實行衛生全行業管理?!笆奈濉逼陂g,對于區內現有三處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當補充人員、設備,增加投入,改善設施,提高總體服務功能。有計劃地增設一所社會辦三級醫院,補充我區高端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四)鼓勵發展健康產業,做好醫學科教工作。 、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17、展和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護理、康復、老年病等空白、短缺、具有特色的專科醫療機構,規范市場準入,改善辦醫環境。統籌推進中醫康復治療醫院、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等健康產業在我區的發展。、加強醫學繼續教育,形成結構合理的衛生技術隊伍。編制“十四五”期間醫學繼續教育規劃,特別是全科醫生培養,本著補充、增新、拓寬、提高的精神,開展針對性、實用性,先進性的教育。支持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加強傳染病防治和疫情防控能力建作。(五)增加衛生財力投入。 隨著全區國民經濟的發展,衛生財政投入應與其同步,衛生事業正常經費要保證在區財政的6-8, 如有重大災情的防病與急救、基本建設、大型設備的購置應相應地追加投入,并確保立項的建設資金按時到位。(六)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在全區醫務系統要大力開展行風建設,開展送醫到基層、愛心義診等活動,把醫德醫風教育與社會公德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覺發揚奉獻精神,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文明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