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縣動物疫病防控實施規劃方案(2022-2025年)(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9914
2024-05-23
7頁
30.39KB
1、冠縣動物疫病防控實施規劃(2022-2025年)為貫徹落實山東省“十四五”動物疫病防控規劃、聊城市動物疫病防控實施規劃(2022-2025年),做好“十四五”期間全縣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更好保障畜牧業生產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規劃,規劃期為2022-2025年。一、總體思路(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為主題,著力補短板、強弱項、促融合,建立更加成熟的法治體系、更加健全的機構隊伍、更加完善的保障機制、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全力保障2、養殖業生產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二)基本原則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健全法規規章,強化政策支持,落實屬地和市場主體的防疫責任,提升綜合防控能力。改革創新,科學防控。貫徹落實上級動物防疫支持政策,全面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科學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分類指導,區域防控。加快推進免疫無口蹄疫和無高致病性禽流感區建設。全面推進省市區別不同畜種、針對不同病種分類防治技術方案落地落實,穩步推進牛羊布病和種畜禽場垂直傳播動物疫病監測凈化。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突出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強化牛羊布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嚴防外來動物疫病,統3、籌防疫措施、深化聯防聯控,強化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監管能力。二、防控目標(一)防疫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和專業隊伍更加健全,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財政投入機制更加穩定。(二)全鏈條監管全面加強。建立健全從養殖、調運、屠宰、診療、無害化處理各環節全鏈條監管機制。(三)疫病防控水平顯著增強。力爭到2022年底,全縣達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免疫無疫標準;外來動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傳入和擴散風險有效降低,動物發病率、死亡率和公共衛生風險顯著降低。三、重點任務(一)強化動物衛生法規落實,提升綜合防控能力。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山東省動物防疫條例等法律法規,全面推進配套法規、規章、制度4、以及各類技術規程和標準體系落地實施。強化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活畜禽跨區域調運、動物流通檢疫監管、強制隔離與撲殺、種畜禽場疫病凈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工作的開展。強化官方獸醫、執業獸醫等獸醫從業人員管理。探索建立養殖場(戶)委托處理病死畜禽付費機制,推動無害化處理長效運行。貫徹實施強制免疫計劃,抓好重大動物疫病基礎免疫,全面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工作,指導從業者改善動物防疫條件,健全防疫制度,做好強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報告等工作。貫徹實施動物疫病監測計劃,繼續開展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包村包場排查和入場采樣監測,強化定點流行病學調查、監測和專項調查,鼓勵規模養殖場和屠宰場開展重大動物疫病自5、檢。優化提升無害化處理體系,提升病死畜禽專業無害化處理廠運營水平;深入推進保處聯動,探索全面開展生豬保險全覆蓋和無害化處理聯動試點工作,穩步開展保處聯動工作。積極推行牛羊集中屠宰,規范屠宰行為。強化檢疫監管、聯防聯控,持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二)強化無疫區建設,提升區域化治理能力。加快推進免疫無口蹄疫和無高致病禽流感區創建工作,根據省級統一部署,力爭2022年通過國家評估。圍繞動物防疫機構隊伍、法規制度、疫病預防、監測預警、動物衛生監督和應急管理六大體系,全面實施生物安全、強制免疫、疫苗監管、監測流調、預判預警、風險評估、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以及應急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6、推進縣獸醫實驗室升級改造,提升動物疫病檢測能力,維持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維持運行。積極推廣無疫小區(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引導有意愿、有條件畜禽養殖企業創建無疫小區。以牛羊布病為重點,深化重點動物疫病凈化。貫徹落實國家動物疫病區域防控部署,積極參與東部區大區防控。以加強調運和屠宰環節監管為主要抓手,強化聯防聯控、技術支撐,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統籌做好動物疫病防控、生豬調運和產銷銜接等工作,優化產業布局,推動養殖、運輸和屠宰行業提檔升級,促進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穩步推動“運豬”向“運肉”轉變,保障生豬等重要畜產品安全有效供給。(三)強化信息化建設,提升風險管控能力。以“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蹤7、情況可掌握”為目標,充分發揮省級電子出證、移動監管、標識追溯、無害化處理、應急管理、監測預警等信息化管理系統作用,提升從養殖到屠宰的全鏈條動物衛生風險追溯動態監管能力。積極利用電子出證系統加強檢疫出證工作管理,加強對電子化便攜出具動物檢疫B證工作指導,進一步提升全縣動物衛生檢疫信息化管理和便民服務能力。貫徹落實省級智能化設施設備應用策略,強化動物標識數據采集上傳,加大養殖端與檢疫端信息數據融合工作力度,促進動物標識數據與動物檢疫電子出證數據對接。全面推進手持終端和監控系統在無害化處理領域的應用,推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化監管系統整合,提升無害化處理精細化管理能力。積極參與省級動物疫情監測預8、警平臺建設,加強動物衛生領域數據融合,促進監管信息共享和大數據應用,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化手段賦能,逐步實現全鏈條信息精準動態匯總分析,提升動物疫情的科學研判和預警能力。(四)強化獸醫隊伍建設,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強化動物檢疫機構建設,優化提升檢疫申報點功能。加強官方獸醫人員管理,明確職能定位,調整認定范圍,嚴格任命條件,清理規范現有官方獸醫,加大培訓考核力度,積極參加技能競賽,提升工作效能。完善獸醫實驗室體系建設,充實縣獸醫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完善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機制,規范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管理,提升動物疫病檢測診斷能力。根據省市要求,結合實際推動縣鄉動9、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設立公立獸醫門診,提升基層獸醫機構動物診療能力。爭取動物防疫專員特聘計劃實施,進一步完善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保障村級動物防疫員合理勞務報酬。強化動物診療機構和執業獸醫管理,規范提升鄉村獸醫、中獸醫市場服務能力,大力推動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政府依法監管和社會廣泛參與的獸醫社會化服務管理機制,引導社會力量進入獸醫服務領域。加快推進第三方獸醫檢測機構參與動物疫病防控公益性服務,鼓勵養殖和獸藥生產經營企業、動物診療機構及其他市場主體成立動物防疫服務隊、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服務機構,推動提高基層獸醫服務組織化水平。健全應急物資儲備制度,科學確定10、各類應急物資的儲備規模和方式,實施動態更新。強化各級突發動物疫情應急指揮機構和隊伍建設,優化應急指揮系統運行機制,完善突發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參加各級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及時處置突發狀況。四、保障措施(一)組織保障。進一步完善指揮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揮部作用,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各鄉鎮(街道)要配合上級做好本轄區動物疫病防控計劃的實施,開展實施效果評估,確保實施效果。(二)財政保障。積極落實動物防疫財政支持政策,對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強制撲殺和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工作給予補助,加強經費使用管理。支持獸醫實驗室、公共洗消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鄉鎮獸醫站等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公益性事業經費支出。(三)技術保障。適時建立動物防疫專家委員會,增強動物防疫智力支持,做好動物疫病防控路徑設計。鼓勵相關單位和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深入合作,開展動物疫病科學研究,推廣先進實用的研究成果,提高動物疫病防治的科學化水平。支持跨行業、跨學科合作,在信息、條件、人才、技術等方面資源共享,合力攻堅、整體推進。(四)政策保障。推進實施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全面落實從事畜禽養殖、屠宰的單位和個人的動物防疫主體責任。用足用好現有強制免疫、大區防控、畜禽調運、產銷銜接、保處聯動、聯防聯控等政策措施,促進動物疫病穩定控制、凈化消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