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城市環衛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0年)(3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29970
2024-05-23
33頁
134.16MB
1、聊城市城市環衛專項規劃聊城市城市環衛專項規劃(2021-2030 年)年)聊城市城市管理局聊城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二零二二年四月第一章第一章總總 則則第第 1 條條規劃目的規劃目的為確保聊城市的環境衛生發展符合國家政策發展的要求和環衛設施的落地,適度超前的開展相應的環境衛生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生態文明水平,提升城市投資環境,營造宜業宜居的生態環境,實現現代綠色低碳生態理念,全面指導聊城市環境衛生工作系統、規范、有序的開展,特制定聊城市城市環衛發展專項規劃(2021-2030 年)。第第 2 條條規劃范圍規劃范圍本次規劃項目工作范圍為聊城市域,包括聊城主城區、東昌府區鄉鎮、其他縣(市、區)三部分。2、(1)主城區聊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 年)中界定的主城區范圍,即:東至四新河,南至規劃新南外環路、南水北調北側路和聊莘路,北至規劃北外環路,西至西環路與閆寺辦事處西側規劃路。共 205平方公里。(2)東昌府區鄉鎮(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是指東昌府區行政轄區內主城區以外的鄉鎮(街道),包括東昌府區轄區內的斗虎屯鎮、梁水鎮、堂邑鎮、張爐集鎮、鄭家鎮、沙鎮、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韓集鎮、廣平鎮,市屬高新區轄區內的顧官屯鎮,市屬旅游度假區轄區內的朱老莊鎮、李海務街道、于集鎮,共 14 個鄉鎮(街道)。(3)其他縣(市、區)是指除東昌府區行政轄區之外的 7 個縣(市、區3、),包括茌平區、臨清市、高唐縣、陽谷縣、東阿縣、冠縣、莘縣。第第 3 條條規劃期限規劃期限本規劃期限為 2021 至 2030 年。近期:2021-2025 年;遠期:2026-2030 年。第第 4 條條規劃依據規劃依據(1)法規政策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山東省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山東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山東省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環境衛生管理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技術導則聊城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4、控方案(2)標準規范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18)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范(GB50869-2013)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范(GB51220-2017)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GB7959-2012)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標志(GB/T19095-2019)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12)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CJJ14-2016)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及其評價標準(CJJ/T102-2004)生活垃圾轉運站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 117-2009)生活垃5、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T47-2016)生活垃圾轉運站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109-2016)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 124-2009)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范(CJJ90-2009)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CJJ184-2012)城市道路清掃保潔質量要求與評價標準(CJJ/T126-2022)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封場技術規程(CJJ112-2017)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技術規程(CJJ205-2013)環境衛生圖形符號標準(CJJ/T125-2008)生活垃圾產生量計算及預測方法(CJ/T106-2016)山東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技術規范(DB37/T 51822021)6、(3)相關規劃聊城市“三線一單”暨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聊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006-2020 年聊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征求意見稿聊城市城市環衛發展專項規劃(2012-2020)“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聊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 年)各縣(市、區)現行總體規劃各縣(市、區)現行控制性詳細規劃第第 5 條條規劃原則規劃原則(1)堅持強化規劃引導作用原則強化規劃引導作用,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推進環衛設施的規模化建設、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營,力爭實現跨越式發展。(2)堅持科學發展原則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環衛設施的建設與7、使用綱要體現社會、環境、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3)堅持統籌安排、適度超前原則全區統籌、合理布局,一次規劃、分步實施,規劃方案遠近結合、適度超前。(4)堅持綜合管理原則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從注重末端治理逐步向源頭控制和全過程綜合管理方向進行轉變。(5)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則結合目前聊城市環衛體系的主要問題來進行設施規劃和系統功能布局,力求經濟合理、安全高效。(6)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市場化”原則強化城市垃圾源頭控制,實現生活垃圾產量減量化、垃圾再生利用資源化、垃圾處理無害化以及環衛產業發展市場化。(7)堅持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原則城市環衛事業應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城市建設并重。8、堅持以人為本,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的宗旨。(8)堅持符合“三線一單”要求、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原則城市環衛設施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聊城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有關要求。城市環衛建設,針對項目類型及主要環境問題,基于生態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環境等分區管控方案,滿足對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一般管控單元分類的準入要求。第第 6 條條規劃對象規劃對象(1)研究內容1、生活垃圾、糞便污泥、建筑垃圾的產量預測、收運與處理。其中,生活垃圾的收運與處理是本規劃的重點內容。本規劃不涉及不屬于環衛部門管轄的其他垃圾,如醫療垃圾、工業危險廢物等。明確主城區相應的收運與處理模式,規劃生9、活垃圾轉運設施、各類垃圾處理終端設施的數量、布局、處理規模及垃圾收運車輛的數量進行規劃。明確東昌府區鄉鎮相應的收運與處理模式,明確其他縣(市、區)相應的收運與處理模式,對各類垃圾的處理終端設施布局、處理規模進行規劃。2、城區水陸保潔工作規劃。對主城區水陸保潔工作量做出預測,并規劃配備足量的設備機具。對東昌府區鄉鎮、其他縣(市、區)提出相應的保潔要求。3、其他環衛設施布局規劃。對主城區的公廁、環衛工人休息室、環衛停車場進行落位布局規劃,對東昌府區鄉鎮、其他縣(市、區)的設施布局提出相應的要求。(2)主要任務1、對城鄉環衛的作業、管理、資金、用地、人才、技術、設施設備等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加以分析,提10、出對策。2、確立環衛作業管理和垃圾管理戰略。3、明確垃圾收集、運輸與處理的技術政策和路線。4、確定各類環衛設施的布局、規模和用地。5、配套相應的環衛專用設備。6、對環衛事業的發展提出建議、措施。第二章第二章環衛作業發展預測環衛作業發展預測第第 7 條條總體目標總體目標建立區域統籌、配置合理、技術可靠、環保達標、管理高效、國內先進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系統;建立各類固廢收運處置體系,逐步實施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等其他固廢的綜合利用;合理配置環衛公共設施,提高公共服務運營能力和服務水平。第第 8 條條分項指標分項指標聊城市環境衛生規劃主要指標名稱項目內容主城區東昌府區各鄉鎮其他縣(市、區)近期(20211、5年)遠期(2030年)近期(2025年)遠期(2030年)近期(2025年)遠期(2030年)生活垃圾清運率100%100%100%100%100%100%密閉化運輸率100%100%100%100%100%100%無害化處理率100%100%100%100%100%100%回收利用率35%40%/餐廚垃圾餐廚廢棄物收運率全覆蓋全覆蓋駐地全覆蓋 駐地全覆蓋 城區全覆蓋 城區全覆蓋無害化處理率100%100%100%100%100%100%糞便無害化處理率100%100%100%100%100%100%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60%70%/60%70%清掃保潔道路清掃保潔率100%100%/主次干12、道機械化清掃率95%98%/主次干道灑水率100%100%/第第 9 條條生活垃圾產量預測生活垃圾產量預測城鎮人均垃圾產生量為 1.0 千克/(人日),農村人均垃圾產生量為 0.6 千克/(人日)。聊城市生活垃圾量近期為 5364.25 噸/日,遠期為 5921.4 噸/日。廚余垃圾近期為 498.62 噸/日,遠期為 688.0 噸/日;可回收物近期為 1182.52 噸/日,遠期為 1532.16 噸/日;有害垃圾分流近期為 9.41噸/日,遠期為 10.85 噸/日;則城區生活垃圾需納入焚燒廠處置的其他垃圾產生量近期為 3673.7 噸/日,遠期為 3690.39 噸/日。第第 10 條13、條糞便污泥產量預測糞便污泥產量預測預測聊城市主城區糞便污泥產生量近期為 286.75 噸/日;遠期為343.08 噸/日。聊城市糞便污泥產生量近期為 874.30 噸/日;遠期為940.04 噸/日。第第 11 條條建筑垃圾產量預測建筑垃圾產量預測預測聊城市主城區建筑垃圾近期產量近期為 6000 噸/日;遠期為7500 噸/日。聊城市建筑垃圾近期產量近期為 10400 噸/日;遠期為11350 噸/日。第第 12 條條道路清掃保潔量預測道路清掃保潔量預測規劃主城區清掃保潔道路包括:主干道道路長度 508 公里,次干路道路長度 486 公里,支路道路長度 812 公里。第第 13 條條水域保潔量14、預測水域保潔量預測規劃主城區水域保潔范圍包括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各條水系及湖面等,新增水系有北環河、濟聊河、雙力河、前田河、聊堂河、城源河、西關河、西環河、鐵路東河、湖南河、南環河、聊陽河、松桂河、華山河等,共計新增水域面積 23 平方公里,河流長度新增約302.7 公里。第三章第三章 垃圾處理系統規劃垃圾處理系統規劃第一節第一節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處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處置第第 14 條條生活垃圾收集模式生活垃圾收集模式生活垃圾“四分類”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應根據住宅小區、道路廣場、社會單位等不同場合設置對應的生活垃圾分類容器,分類投放。(1)定時定點投放模式:在固15、定的時間,在指定位置設置垃圾分類容器,投放分類好的生活垃圾。(2)電話、APP 預約上門回收模式:大件垃圾、廢舊電子電器、裝修垃圾等可采用電話、APP 預約上門回收的方式。第第 15 條條生活垃圾收運模式生活垃圾收運模式其他垃圾主要轉運模式為“收集轉運站焚燒發電廠”。距離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較近的地區可采用直運模式。廚余垃圾收運采用直運方式,廚余垃圾產生單位將廚余垃圾專用收集桶放至指定地點,收運車輛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收運地點清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采用直運方式,通過專業運輸車運至垃圾分類回收綜合處理廠及有害垃圾貯存點。第第 16 條條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規劃生活垃圾收運設施規劃(1)收集設施在不16、同的區域因地制宜地設置相應的分類收投放容器,力求簡潔高效。(2)轉運設施規劃期內,主城區保留現狀轉運站,近期需新建 15 座小型垃圾轉運站,其中東昌府區 10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1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2 座;遠期需新建13 座小型垃圾轉運站,其中東昌府區 4 座,高鐵新區 3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1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5 座。主城區每座轉運站的規模均為 40 噸/日,每座建筑面積為 150 平方米,占地面積 500-1000 平方米,配套建設廢水處理罐對垃圾轉運站的滲濾液進行收集后送至循環經濟產業園內滲濾液處理廠集中處理。主城區部分17、遠期建設垃圾轉運站現狀用地類型為非建設用地,建議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各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關規劃進行調整。規劃期內,東昌府區鄉鎮保留現狀轉運站,遠期在張爐集鎮建設一座轉運站,保證每個鄉鎮有一處垃圾轉運站,滿足轉運需求。第第 17 條條生活垃圾處置模式生活垃圾處置模式其他垃圾采用以焚燒為主、填埋為輔的處置方式。廚余垃圾采用“集中處理”的模式,家庭廚余垃圾鼓勵有條件的小區進行回收。可回收物通過完善社區回收點垃圾分類回收綜合處理廠回收終端處置企業的可回收物回收三級網絡體系,通過共建收運作業隊伍、共享補貼支持政策、共營處置利用平臺推進“兩網協同”建設。有害垃圾收集由環保部門負責,依據有害垃圾不同類別,直18、運至有害垃圾貯存點進行分類后,由專業資質單位運至不同末端處置設施,進入危廢安全處置體系。第第 18 條條生活垃圾處置設施規劃生活垃圾處置設施規劃規劃近期擴建聊城市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建設,擴容 400 噸/日,處理能力達到 1000 噸/日,規劃近期在莘縣新建一處焚燒發電廠,處理能力為 700 噸/日,占地面積約為 3.2 公頃。規劃近期建設廚余垃圾處理廠 3 座,分別位于主城區、冠縣、高唐,處理能力分別為 200 噸/日、100 噸/日、100 噸/日,占地分別為 1.37 公頃、1.0 公頃、1.0 公頃。規劃近期建設垃圾分類回收綜合處理廠 12 座,其中主城區 5 座,其他各縣(市、區)各19、建設 1 座。完善全市焚燒發電廠配套的飛灰填埋場,規劃主城區及其他縣(市、區)(不含冠縣)需各建一處飛灰填埋場,需滿足 30 年的使用要求。第二節第二節 糞便污泥收集處理處置糞便污泥收集處理處置第第 19 條條糞便污泥收運處置模式糞便污泥收運處置模式規劃城區、鄉鎮新建及改造區域具備糞便污水直排入市政管網的地區,由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城區、鄉鎮不具備糞便污水直排入市政管網的地區先排入化糞池,由糞污專業運輸車定期清運至糞便處理設施處理。第第 20 條條糞便污泥處置設施規劃糞便污泥處置設施規劃保留現狀聊城污泥干化處理廠,規劃在主城區建設一座污泥糞便處理廠,設計規模是 200 噸/日,占地規模為 1.20、92 公頃,規劃選址在西環路以西,聊堂路以北。東昌府區鄉鎮糞便污泥就近進入主城區和其他縣(市、區)糞便污泥處理廠。規劃在其他縣(市、區)各自建設一座污泥糞便處理廠,滿足糞便污泥處理需求。第三節第三節 建筑垃圾收集處理處置建筑垃圾收集處理處置第第 21 條條建筑垃圾收運處置模式建筑垃圾收運處置模式主城區、東昌府區鄉鎮、其他縣(市、區)建筑垃圾應堅持就地回收消納處理,鼓勵源頭分類利用,不能利用部分由建筑垃圾處置許可審核確定的承運單位運至資源化利用場所。第第 22 條條建筑垃圾處置設施規劃建筑垃圾處置設施規劃主城區正在建設日處理能力 5500 噸的建筑垃圾消納場,占地6.95 公頃。東昌府區鄉鎮建筑21、垃圾對未能直接回用的就近進入主城區或其他縣(市、區)建筑垃圾消納場。各縣市建筑垃圾各自建設建筑垃圾消納場,就近進行資源化處理。目前臨清、東阿、高唐已經建成建筑垃圾消納場,茌平建筑垃圾消納場正在建設。規劃冠縣、莘縣、陽谷、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建設建筑垃圾消納廠。第四節第四節 市域各類垃圾終端規劃市域各類垃圾終端規劃第第 23 條條主城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主城區循環經濟產業園總體規劃遵循“多規合一,分步有序實施,堅持高端推進,突出市場運作”的原則,規劃在聊城市主城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成為“集生活垃圾分選回收和焚燒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滲瀝液處理、糞便污泥處置等諸多處理設施于一體”的環衛綜合基地。結22、合主城區現狀環衛設施,在聊城市垃圾焚燒處理廠附近地塊建設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新建廚余垃圾處理廠、糞便污泥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焚燒廠爐渣處理廠、飛灰填埋場、科宣基地等。完善主城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功能,執行聊城“三線一單”管控要求,打造環境友好型環衛綜合基地。第四章第四章 其他環衛設施規劃其他環衛設施規劃第第 24 條條公共廁所規劃公共廁所規劃(1)主城區公共廁所規劃規劃期內主城區近期需設置 216 座公廁,其中東昌府區 117 座,高鐵新區 31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31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15 座;遠期需設置 271 座公廁,其中東昌府區 69 座23、,高鐵新區 32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71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80座。公廁建筑面積按用地類別進行規劃,居住用地地塊按 30-80m2/座進行控制,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用地、交通運輸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地塊按 50-120m2/座進行控制,工礦用地、倉儲用地、公用設施用地地塊按 30-60m2/座進行控制。(2)東昌府區鄉鎮公共廁所規劃規劃期內東昌府區各鄉鎮需設置 117 座公廁,新建公廁建設標準不得低于二類。公廁建筑面積按 30-50m2/座進行控制。第第 25 條條環衛工人休息室規劃環衛工人休息室規劃(1)主城區環衛工人休息室規劃24、主城區近期需設置環衛工人休息室 46 座,其中東昌府區 27 座,高鐵新區 4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8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2 座;遠期需設置 31 座,其中東昌府區 9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13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7 座。建議環衛工人休息室同環衛公廁合并建設。每個環衛工人休息室建筑面積按 20-40 平方米進行控制。(2)東昌府區鄉鎮環衛工人休息室規劃東昌府區各鄉鎮規劃共設環衛工人休息室 35 座。每個環衛工人休息室建筑面積按 20-40 平方米進行控制。第第 26 條條環衛停車場規劃環衛停車場規劃(1)25、主城區環衛停車場規劃主城區規劃環衛車輛停車場 6 處,環衛停車場近期建設 3 處,其中東昌府區 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1 座;總占地 59000平方米;遠期建設 3 處,東昌府區、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各建設 1 座,總占地 32000 平方米。(2)東昌府區鄉鎮環衛停車場規劃各鄉鎮各建設環境衛生車輛停車場一處,總占地 35000 平方米。第第 27 條條灑水(清洗)車供水器規劃灑水(清洗)車供水器規劃規劃共設置灑水(清洗)車供水器 60 個,近期新增設置 33 個,遠期在近期基礎上新增 27 個。第第 28 條條環衛機具規劃環衛機具規劃提升環衛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占26、比,配備與垃圾分類配套的各類分類垃圾收集及運輸的車輛、道路水域保潔的車輛及其他配合環衛作業需配備相關輔助作業車輛。環衛輔助車輛應根據各地區環衛作業實際情況配置。預測主城區近期共需要垃圾收運車輛 291 輛,需新增 188 輛;遠期需要 406 輛,需新增 115 輛。第五章第五章 近期建設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第第 29 條條規劃實施途徑規劃實施途徑第一,在近期全市發展重點區域,重點對現狀設施與設備進行改造提升,使現狀設施與設備達到標準化運營要求;第二,針對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已預留的環衛用地進行保留和調整。其中,不涉及基本農田與拆遷安置的項目優先列入近期可實施的建設規劃中;第三,對于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已27、預留用地但實施條件已經發生變化的項目,優先進行用地的就近置換。第第 30 條條近期建設項目近期建設項目(1)垃圾轉運站規劃主城區新建 15 座轉運站,其中東昌府區 10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1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2 座,現狀轉運站全部保留。(2)生活垃圾處理的終端設施規劃主城區完善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功能,園區內建設焚燒發電廠二期、廚余垃圾處理廠、糞便污泥處理廠及與產業園配套的焚燒廠爐渣處理廠。同時規劃主城區建設垃圾分類回收綜合處理廠,充分保證各類生活垃圾得到合理的處置。規劃其他縣(市、區)建設相應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與主城區的終端設施統籌考慮。(28、3)其他環衛設施1)公廁規劃主城區新建 216 座公廁,其中東昌府區 117 座,高鐵新區31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31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15 座,現狀公廁全部保留。2)環衛工人休息室規劃主城區新建 46 座環衛工人休息室,其中東昌府區 27 座,高鐵新區 4 座,聊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8 座,聊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5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2 座,現狀環衛工人休息室全部保留。3)環衛停車場規劃主城區新建 3 處環衛停車場,其中東昌府區 2 座,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 1 座,現狀環衛停車場全部保留。4)環衛機具規劃主城區新增 288 輛29、環衛機具(水域清掃船 4 艘)。第六章第六章 應急和保障應急和保障第第 31 條條應急體系機構建設應急體系機構建設按照“精簡、統一、高效”的要求,建設由應急領導機構、環衛管理協調中心、專家咨詢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組成的聊城市環衛應急系統。第第 32 條條環衛應急預案環衛應急預案著重對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重點應急方案的規劃。(1)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充分考慮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如垃圾量突增、垃圾轉運處理設施出現故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2)城市保潔系統建設完善城市保潔應急系統,如糞便污水或污水因事故傾瀉道路或水域、道路垃圾量突增、旅游人口突增、遇突發異常30、氣候等,事先預防并準確判斷作業量同時選擇適宜方式,制定應急預案。(3)公廁等環衛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儲備一定數量的移動廁所,用于旅游高峰季節游客使用。并針對臨時廁所制定相應的保潔方案,保證游客使用的舒適性。(4)焚燒場等終端處置設施生活垃圾滲濾液泄露突發事故引起的水域污染應急處理及焚燒后產生的廢氣、飛灰的處置等制定相應的對策。建立終端處置設施互備處置系統,針對終端處置設施因檢修、故障等原因造成處置能力下降的情況,把垃圾轉運至其他縣(市、區),使主城區與其他縣(市、區)互為備用,保證日產日清。第第 33 條條保障措施保障措施(1)法律保障制定聊城市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建設相關的法規性文件,指導聊城市各項31、環境衛生設施建設活動,保證規劃落實。非經法定程序,任何部門和個人都無權擅自變更本規劃確定的各項環境衛生設施用地。(2)資金保障加快城市建設投融資市場化進程,打破單一的政府投資形式,減輕財政城建投資支出負擔,多種形式籌集環衛設施建設運行資金,保障環衛事業順利發展。(3)土地保障編制城市國土空間規劃時,應當嚴格按照環衛專項中環衛設施用地的要求,分區分級規劃配置環衛設施;加強環衛設施用地服務和監管,嚴格限制環衛設施用地改變用途。(4)政策保障建立起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又符合環衛事業發展規律的運行機制,促進城市環衛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完善收費機制,加快征收生活垃圾處理費進程。(5)組織保障明確管理職能。推進環衛體制改革,強化政府組織、協調和調控的功能,加強政府對市容環境衛生的管理。要按照“作業市場化、經營企業化、服務社會化、管理法制化”的改革方向,以提高環衛作業質量和環衛經費使用效率為核心,理順體制,轉換職能,培育市場,強化管理。第七章第七章 附附 則則第第 34 條條本規劃由規劃文本、規劃圖紙和附件(規劃說明書和基礎資料匯編)三部分組成。規劃文本和規劃圖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第 35 條條本規劃由聊城市環境衛生主管部門負責解釋。第第 36 條條本規劃自批準之日起生效。附附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