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生態環保與建設專項規劃方案(2018-2030年)(1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0002
2024-05-23
13頁
2.69MB
1、1 聊城市城市生態環保與建設專項規劃(聊城市城市生態環保與建設專項規劃(2018-2030 年年)(公布稿)(公布稿)為充分展示“江北水城”的大美形象,使聊城市綜合環境有一個更大提高、更深層次的改善,以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來提升、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大發展,我市啟動了聊城市城市生態環保與建設專項規劃(2018-2030 年)的編制工作。2020 年 4 月 7 日,該規劃經聊城市人民政府批復實施(聊政復202045 號)。現將主要內容公布如下:一、規劃范圍一、規劃范圍 重點區域總規劃定的中心城區范圍:北至聊城市城區規劃的北外環、西至德商高速公路,東至聊城現狀機場規劃東側城市道路,南至規劃城市南外環2、,面積 386 km2。規劃涉及區域聊城市市域范圍:轄臨清市、高唐縣、茌平區、陽谷縣、東阿縣、冠縣、莘縣和東昌府區等 6 縣、1 區、1 市,總面積 8715 km2。水生態環境保護、綠地生態環境保護主要規劃范圍是中心城區,因河流、綠地等周邊環境間相互影響,規劃還會涉及市域范圍;大氣及噪聲環境治理規劃范圍是中心城區;土壤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范圍為市域范圍。二、規劃期限二、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與聊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 年)一致,規劃年限為 2018-2030 年,其中:規劃基準年:2017 年;近期:2018-2020 年;遠期至 2030 年。2 三三、規劃3、規劃總體總體目標目標 1、遠期目標:到 2030 年,全面改善聊城市的生態環境,建成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城鄉環境清潔、生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實現環境優美的生態市目標。2、近期目標:(1)生態環境保護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2)生態環境要素整體質量持續提升(3)治污減排和生態修復工作水平全面提升(4)規范各類生態環境控制工程措施四四、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目標:建立完善聊城水系生態環境的科學保護體系、系統工程及管理措施。在規劃期內逐步建設成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水量調配體系;雨水徑流污染對河道水體的影響控制在安全范圍之內;規劃近期中心城區實現雨污分流,有效的控制排入水體的污4、染負荷;東昌湖、徒駭河等主要河流水系水質達到地表水類標準;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 95%,現有水環境資源得到有效保護。1、中心城區水系規劃、中心城區水系規劃 1)將聊城市中心城區主要河流水質劃分為兩個控制區,分別是三類水質區和四類水質區。3 2)主要湖泊水系規劃通過“兩軸三環,四湖多線”的建立,形成生態環境保護的多道防線,充分利用水生態環境因素低敏感區來保護重點生態區的生態環境,分別形成水生態環境控制治理區、保護過渡區、生態中心區。2、水系生態修復,提高水體自凈能力水系生態修復,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4 以景觀生態學和生態系統服務理論為基礎,通過保護現有生態基底、打通生態廊道、建設生態節點,構建5、“以現狀為基底、以河流為廊道、以公園綠地為節點”的穩定水生態系統格局。(1)水系連通,強化水體自凈功能(2)劃定中心城區水系藍線5(3)中心城區河流水系生態修復1)上游控污,設置過渡區,將上游水質提升至地表水類,保障中心城區水質;2)設置南外環河閘,上游來污量大于徒駭河城區段納污能力時,關閉閘門,將上游來水導流至四新河,繞過中心城區,異位修復,降低污染的同時保障徒駭河城區段水質。6 3、控制控制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徑流污染,減少面源污染量徑流污染,減少面源污染量 中心城區雨水徑流污染在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全流程控制,規劃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利用低影響開發設施對徑流污染進行源頭削減;完善雨水排水系6、統,使雨水有組織就近排放,并利用雨水濕地、好氧凈水塘、雍水壩、雨水生態處理池等措施對主要雨水排河口進行改造,對排河雨水進行生態處理后排入水體,減小雨水徑流污染對河流水系水質沖擊。4、治理治理中心城區中心城區點源污染,控制污染產生點源污染,控制污染產生(1)節約用水,減少產污;(2)完善排水管網,提高污水收集率;(3)優化污水處理設施,減少點源污染;(4)規劃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廠尾水除回用外,剩余尾水排至河道前利用人工濕地進行凈化。5、水量調節,保障生態用水水量調節,保障生態用水 為保證水系生態景觀需求,實現“河湖相通、城在水中、水在城7 中”的水城特色,進行河湖水量平衡分析,繼而確定河湖補水方7、案。城區湖河補給水源主要為黃河水,也可通過市域南邊界河金堤河調水;利用再生水進行城區內河道水系補水。另外,結合南水北調工程,引用長江水來補充水源。6、市域水系連通、市域水系連通 依托位山、彭樓、陶城鋪、郭口引黃干渠,南水北調輸水干渠,徒駭河、馬頰河及支流實現聊城市水系連通。8 7、生態水環境管理措施、生態水環境管理措施(1)加強水質、水量監測在河道進出中心城區及匯入徒駭河的關鍵節點設置水質、水量在線監測系統。(2)結合河湖長制,落實水系管理五五、綠地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綠地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 綠地保護與建設的目的,一是建立穩定健康綠地生態系統,二是為其它生態提供良好生態基底。1、市域生態空間布8、局市域生態空間布局 市域生態格局為“一心、兩廊、四區、多帶、多節點”。9 2、中心城區綠地生態空間布局中心城區綠地生態空間布局 中心城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空間布局確定為“兩核、兩帶、三環、多園”。10 3、綠地、綠地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保護與建設(1)公園綠地保護與建設措施:結合現狀、相關規劃對現有公園綠地改建和擴建,滿足新時代生態游賞需求。(2)廣場用地措施:在滿足市民活動需求下,最大限度增加綠地;選用透水鋪裝;搭配豐富植被;加強喬木建設形成綠茵廣場;落實管理單位,做好后期養護。11(3)防護綠地保護與建設1)道路防護的保護與建設措施2)水系防護的保護與建設措施豐富植物群落;增補斷帶、增9、加防護林的寬度;改造修復河岸;豐富河岸形式;海綿城市措施;體現水文化。(4)附屬綠地保護與建設措施:1)居住區附屬綠地措施對老舊小區進行增綠、增彩,見縫插綠,增加綠化面積豐富樹種種類;從多方面提高新建居住區綠地水平與城市規劃管理控制。2)道路附屬綠地措施:嚴格按照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的規定,對不同等級的道路附屬綠地進行保護與建設。六六、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的是努力提高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增加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豐富景觀內容,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森林城市,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創造和諧的城市景觀。1、基調樹種選擇基調樹種選擇 12 基10、調樹種選國槐、垂柳、法桐、白臘、圓柏等;骨干樹種選欒樹、楸樹、合歡、刺槐、苦楝、旱柳等。2、植物病蟲害防治、植物病蟲害防治(1)把好植物檢疫關;(2)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3)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等。3、生物棲息地建設、生物棲息地建設(1)加強水系生態建設提升水系生境。(2)加強淺灘濕地建設,為魚類、鳥禽類、爬行類動物提供棲息地。(3)加強陸地植物建設,維護自身生態系統的同時,為陸生動物提供棲息地。七七、大氣及聲環境保護規劃、大氣及聲環境保護規劃 1、大氣環境保護、大氣環境保護 大氣環境保護的目的是確保聊城中心城區全年空氣環境質量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占全年天數的 90%以上,11、工業廢氣處理率 100%,空氣中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主要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及能源結構、加強工業廢氣污染防治、加強機動車尾氣排放控制、控制道路和工地施工揚塵、加強生活污染廢氣防治等措施。2、聲環境治理與保護聲環境治理與保護 至規劃期末,在城區范圍內,城市環境噪聲和交通噪聲穩定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規定要求,工業企業達到國家廠界噪聲標準,城區噪聲控制區覆蓋率達到 100%。13 八八、農田及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農田及土壤生態環境保護 到2030年,全市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農業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恢復;生態退化地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鹽漬化得到遏制,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環保工作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首先在完善農田生態系統的基礎上,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并且通過嚴格控制灌溉水質來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合理利用農業資源,調整農業結構,進行水土保持;優化灌溉方式,灌排結合,防治沙化和土地鹽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