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倫鎮總體規劃方案(2018-2035年)(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0100
2024-05-23
30頁
230.40KB
1、禹城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文本禹城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文本倫鎮人民政府倫鎮人民政府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目錄目錄第一章總則第一章總則.2第二章規劃依據與目標第二章規劃依據與目標.3第三章鎮域規劃第三章鎮域規劃.5第四章城鎮性質與城鎮規模第四章城鎮性質與城鎮規模.9第五章規劃布局第五章規劃布局.10第六章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第六章道路交通系統規劃.12第七章綠化系統規劃第七章綠化系統規劃.15第八章景觀系統規劃第八章景觀系統規劃.15第九章環境衛生工程第九章環境衛生工程.17第十章消防規劃第十章消防規劃.17第十一章抗震規劃第十一章抗2、震規劃.18第十二章市政工程管線規劃第十二章市政工程管線規劃.19第十三章近期建設規劃第十三章近期建設規劃.24第十四章實施規劃的措施第十四章實施規劃的措施.25第十五章附則第十五章附則.26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第一章總則第一章總則第第 1 條條為了科學合理的進行倫鎮的城鎮建設,使城鎮建設走上規范化、法制化、正規化的軌道,特制定本總體規劃,以指導城鎮土地利用和各項工程建設,為開發建設和規劃管理提供依據。第第 2 條條本規劃是倫鎮鎮域范圍內管理與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本規劃范圍內的建設與管理應遵守本規劃。第第 3 條條文本與圖紙同時使用,二者不可分割。第第 4 條條因某3、種原因需對本次規劃的某些內容進行調整的,應經倫鎮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禹城市建設局備案。第第 5 條條本規劃強制性內容指文本中下劃線條文。規劃強制性內容是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核心內容,違反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進行建設,屬嚴重違反總體規劃行為,應當依法進行查處。第第 6 條條本規劃涉及的地域名詞界定:1、倫鎮鎮域:指倫鎮的行政管理地域。2、鎮駐地:鎮人民政府駐地的建成區和規劃建設發展區。3、城鎮規劃區:包括城鎮規劃建設用地和為保證城鎮正常運轉和發展而必須納入城鎮規劃管理的鎮域內的有關地區。4、鎮域鎮村體系:鎮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內,在經濟、社會、和空間發展中有機聯系的駐地和村莊的群體。5、中心村:鎮域鎮村體4、系規劃中,設有兼為外圍村服務的公共設施的村莊。6、基層村:鎮域鎮村體系規劃中,中心村以外的村莊。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3第二章規劃依據與目標第二章規劃依據與目標第第 7 條條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2、建設部城鄉規劃編制辦法;3、鎮規劃標準(GB50188-07);4、禹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5、山東省村鎮規劃編制辦法;6、倫鎮二 O 一七年政府工作報告。第第 8 條條規劃原則:1、強調規劃的科學性,重視規劃的可行性,通過充分的區域論證,合理地確定城鎮在區域中的職能、地位和作用,準確把握城鎮未來的發展走向及前景,合理確定跨世紀的城鎮發5、展目標,構筑城鎮長遠發展的新框架。2、相對集中建設,強化城鎮凝聚效應,實行城鄉一體發展。3、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良田、節約用地、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4、協調好城鎮發展與禹城市內部、外部的關系。第第 9 條條規劃目標:1、總目標把倫鎮建設成為外向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小城市。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42、準則相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和產業結構。功能完善的區域綜合用地布局。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和舒適安全的社會生活空間。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和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便捷的交通體系和高效的基礎設施。健全優質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豐富動人的城市景觀和個性突出6、的城鎮中心。高效科學的城鎮管理。3、指標1)、人均居住用地面積55 平方米2)、人均道路用地17 平方米3)、人均科研文教用地5 平方米4)、人均公共綠地10 平方米5)、城鎮綠地率35%6)、人均生活用電量800 千瓦小時/年7)、人均生活用水量130 升/日8)、電話普及率30 部/百人9)、燃氣普及率60%10)、污水排放處理率60%11)、大氣 SO2 年日平均濃度0.06 毫克/立方米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512)、大氣 TSP 年日平均濃度60%第第 10 條條規劃期限:近期:2018 年-2022 年;遠期:2023 年-2035 年;遠景:展望至 207、50 年。第三章鎮域規劃第三章鎮域規劃第第 11 條條鎮域經濟發展方向:加快工業化發展進程,推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推動農業現代化。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的思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向新型工業化與更高的城鎮化水平邁進。經濟發展總的戰略思想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技進步為主導,以優化經濟結構為重點,以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為目的,大力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強有效供給,使國民經濟真正走向長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軌道。城鎮經濟發展做到“五個集中”,即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工業項目向小8、城鎮工業區集中,農村人口向小城鎮集中,農業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集中,農業生產形式向產業化集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條件。第第 12 條條農業發展方向: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6發展高產高效農業。第第 13 條條工業發展方向:繼續擴大企業現有規模,組建企業集團,堅持引進占地少、耗能低,效益高的高科技項目和先進的生產經營方式,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積極引進吸引周圍城市擴散的企業,并發展與之配套協作的企業。結合本鎮情況,搞好分工協作,有意識的引導全鎮向專業化、協作化方向發展。產品堅持“高、精、尖、深”、突出“名、優9、特、新”,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快經濟發展速度。第第 14 條條第三產業發展方向: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個體私營業戶入駐,在不斷擴大數量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和創造條件,使個體私營經濟拓寬經營領域,變革經營方式,擴大經營規模,發展合資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發揮好個體私營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稅收、擴大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時,在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市場、配套服務等方面優先予以扶持,使其盡快上規模、上水平。第三產業的發展要著眼于大市場、大流通,加快物流產業的培育。第第 15 條條鎮域人口及城市化水平預測:預測全鎮總人口近期為 4.91 萬人,遠期為 5.14 萬人。近期駐地人口 1.8 萬人,全鎮10、 4.91 萬人,城鎮化水平 36%,遠期駐地人口 3 萬人,全鎮 5.14 萬人,城鎮化水平 58%。第第 16 條條鎮村體系規劃:倫鎮村空間結構分為三級:一級為鎮駐地;二級為中心村;三級為基層村。鎮駐地:位于鎮域中部,交通方便,經濟基礎良好,是全鎮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7經濟、商貿、教育和行政管理中心。鎮駐地要著重配套商業、文化、教育、醫療和其它服務設施,提高生活居住水平,既服務全鎮,又為駐地人口服務,吸納更多的農村人口向駐地轉移。中心村:中心村是通過綜合評價各村的經濟基礎、人口規模、基礎設施、交通區位等條件,根據居民點的布局原則,分類分級,將其作為新型的居民開發11、點,隨著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在條件成熟時,其它小村應逐步向中心村集中。中心村是今后周圍區域發展重點區,要搞好道路、給水排水、電力電訊等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商業配套,從而吸納周圍基層村人口。基層村:基層村是生產和居住的基本單元,在現狀行政村基礎上發展。居民點等級結構表表 3-1居民點等級個數名稱一級(中心鎮)1倫鎮駐地(四街、小莊、紅李、東楊莊、靠山楊)二級(中心村)7水坡楊(水坡楊、南韓莊、小庚、寺前李、崔莊、賈莊)、袁營(袁營、洼孫、河北張、石虎宋、軍屯)、水坡(萬莊、王水、張水、劉水、解水、太和、李全、紙古孫)、巖西(巖西、宋寨子、戎莊、小城子坡、郎屯、焦寨子)、城莊(東西城子坡、關莊、付12、莊、鄭莊、蓮紅)、竇莊(韓莊、南竇、義和竇、史莊、岱屯)、孫莊(大孫、小孫、張架子、董莊、李茂芝)三級(基層村)16張鳳舞(張鳳舞、沈屯、小辛)、牌子、趙莊、高廟梁(高廟梁、薛官屯)、匡頭劉、宋王、生張(生張、杜集、耿莊)、臺樓、楊橋、趙莊(趙莊、朱王)、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8秦王(秦王、河口李)、安陳(安莊、陳莊、河南宋)、簸箕營(前后簸箕營、丁莊)、唐王、堂子街(堂子街、糕屯)第第 17 條條合村并點規劃:規劃中適當減少居民點數量,提高居民點質量、強化中心村規模,把較密集的村莊和規模較小的居民點,適當進行合村并點。第第 18 條條鎮域基礎設施規劃1、道路:提高道13、路的等級和質量,鎮域內道路系統采用環狀與枝狀相結合。鎮域道路分為兩級:一級路為主要對外交通道路,規劃紅線寬度 36 米,斷面形式為一塊板;二級為鎮域內交通主路,聯系鎮駐地各中心村和主要生產作業區,路面控制寬度不小于 20 米,規劃期內實現柏油路面;三級為村級道路,主要服務于各基層村和農村作業點,規劃寬度 6-10M,沙石路面。2、電力:規劃人均用電標準為:2022 年人均生活用電200 千瓦時綜合用電1000 千瓦時2035 年人均生活用電400 千瓦時綜合用電2000 千瓦時則 2020 年和 2035 年用電總量分別為:2020 年4910 萬千瓦時2035 年10280 萬千瓦時禹市倫鎮14、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93、電訊:規劃倫鎮電話普及率近期為 15 部/百人,遠期 30部/百人,則電話裝機分別為:2020 年 7365 部2035 年 15420 部規劃郵電局在現有基礎上擴建,郵電線沿道路架設,每個中心村各設 1 處郵政服務所,負責信件、報刊的轉遞和發送。第四章城鎮性質與城鎮規模第四章城鎮性質與城鎮規模第第 19 條條倫鎮性質定位如下:倫鎮是以加工業為主的生態小城鎮。第第 20 條條城鎮規模:1、人口規模近期:20182022 年,1.8 萬人。遠期:20232035 年,3 萬人。、用地規模近期建設用地控制在 2.7 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建設用地 150平15、方米;遠期建設用地規模規劃為 4.04 平方公里,人均 120 平方米。第第 21 條條規劃區范圍:本次總體規劃的規劃區范圍北至紅廟李村,西到燕東村,南至靠山楊村,東到濟邯鐵路,規劃區用地面積 4 平方公里。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0第五章規劃布局第五章規劃布局第一節用地選擇第一節用地選擇第第 22 條條用地選擇:以駐地現狀為依托,以向北發展為主,兼顧向西、向南發展,限制向東發展。第二節規劃結構第二節規劃結構第第 23 條條“一心、一帶、兩軸、兩區”的整體規劃結構。一心:以鄉政府為中心,沿中心大街形成城市的公共設施中心、景觀中心。一帶:鎮區西部沿禹莒路形成的產業發展帶16、。兩軸:分別為沿禹莒路的綜合發展軸和沿中心大街的綜合服務軸。兩片:鎮區南部北兩側形成的相對獨立的兩片居住片區。第三節用地布局第三節用地布局第第 24 條條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主要在鎮區南北兩側安排,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設施配套齊全的居住片區。各居住小區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進行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配套,形成市政公用設施齊全、布局完整、環境較好的城鎮居住區。第第 25 條條村莊改造規劃應符合以下原則:(1)加快村莊改建步伐,逐步完成由農村居民點向城市居住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1區的轉變,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為居民創造現代化的生活居住環境。(2)新建居住區應以組17、團的方式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加強對舊村的改造,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容積率,擴大綠地率,并按規劃要求進行必要的土地置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同時也改善了居住環境。(3)緊湊集中地組織生活居住用地,按照不同層次的需求,配置各級公共服務設施,同時解決好與工業區之間的交通聯系。第第 26 條條行政管理用地:近期充分利用、改造現有行政管理用設施,遠期禹莒路、中心大街交叉口東北地段新建行政辦公區,并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綜合行政辦公服務中心。第第 27 條條商業服務用地:通過用地的調整與置換,對現狀商業設施逐步進行改造,提高檔次,大力發展商貿、金融業,形成全鎮及周邊鄉鎮的商貿、金融中心。第第 28 條條市場用地:18、禹莒路、中心大街交叉口東南地段,擴建原倫鎮市場,改善市場設施,使其成為鎮域農貿產品的集散地。第第 29 條條文體科技用地:規劃在新行政辦公區以東,安排文化中心,建設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第第 30 條條體育用地:結合教育用地,規劃規模、檔次較高的體育場,既能作為周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2圍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又可作為全鎮的體育中心。第第 31 條條醫療保健用地:擴建原倫鎮醫院,根據國家和山東省對醫院床位的要求,萬人擁有床位數達到 50 床。按規劃到 2035 年城鎮人口規模為 3 萬人,則需 150 床位。另外,各居住區及工業區分別設置小型門診所等醫療衛19、生機構。第第 32 條條教育機構用地:規劃原址保留倫鎮中學,倫鎮小學,適當擴大用地規模。中小學規劃應結合居住區配套設施的建設,按照規范要求設置。第第 33 條條生產設施用地1、產業發展帶:位于鎮駐地西側,禹莒路以西,立足現有工業基礎,即發揮發揮傳統產業優勢,有適時的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成為倫鎮的產業發展帶。2、308 產業隆起帶:308 國道以南,駐地以北區域,充分 308國道的交通優勢和倫鎮豐富的資源優勢,發展農貿、農產品深加工、物流產業。第第 34 條條倉儲用地:結合生產設施用地,布置相應規模的倉儲用地。第六章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第六章道路交通系統規劃第第 35 條條規劃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支20、路三級:第第 36 條條主干道:駐地主要道路間距為 600-1000 米左右,禹莒路為依托,形成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3一橫三縱的主要道路格局。主干道道路紅線寬度 2630 米。第第 37 條條次干道:次要道路是各組團之間進行聯系的道路,道路紅線寬度為 1826 米。第第 38 條條支路:在次要道路之間以方格網駐地支路系統,支路系統為建議性道路,可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進行增加、減少或調整。支路紅線寬度為 1218 米。第第 39 條條游覽與步行道路系統:結合主要開敞空間安排游覽線路、廣場,形成方便、舒適、合理、親切的步行系統。第第 40 條條廣場規劃:1、行政辦公中心處21、結合綠地設置以游憩為主的小廣場,2、文化與體育廣場:結合文化設施、體育場地和綠地安排休閑娛樂型廣場。第第 41 條條停車場規劃:沿駐地內對外交通出入口和主要道路兩側設2處公共停車場。行政辦公、商業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內按建筑面積比例設一定數量的停車場;二類居住用地按居住戶數的 50%設置停車泊位。工業、市政用地內按各自需求設置停車場地,建筑面積大于 1500 平方米的廠房,應設一處裝卸位,每增加 4000 平方米應增設一處。工業用地總面積每 900 平方米應設一停車位。停車場地中,應有50%用于小汽車和輕型貨車的停放,50%用于貨車的停車和裝卸。第第 42 條條停車場配建標準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2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4配建停車場(庫)的停車標準表 6-1序號類別車位/100m2 建筑面積1高中檔旅館(賓館、招待所)0.50.72普通旅館(招待所)0.40.63飯店,酒家,茶樓1.111.184主要外貿,合資企業辦公樓0.91.25普通辦公樓0.40.66商業大樓,商業區0.260.587購物中心0.390.588肉菜,農貿市場0.60.99一般影劇院0.81.010旅游區,度假村6.015.011醫院0.23.012中學,技術學校0.50.813小學0.40.614幼兒園0.150.2015住宅0.50.616工業廠房區0.20.617倉儲區0.40.6第第 43 條條其它設23、施:在道路轉角及建筑物在道路開口之人行道處設置殘疾人坡道,人行道及廣場通道設置標準盲道,方便殘疾人行動,公交機動車采用港灣式車站。規劃設置公共加油站 2 處,一處規劃新建,一處擴建原有加油站。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5第七章綠化系統規劃第七章綠化系統規劃第第 44 條條外圍生態綠化:將林地引入駐地內部,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和美化城鎮。第第 45 條條“一環一帶”的綠化體系。一環:外圍沿公路、河流、生態農業形成生態綠化環;一帶:沿豐產河形成的綠化帶。第第 46 條條公共綠地:合理布局公共綠地,方便居民的休息娛樂;確定多條林蔭道,拓展步行空間,形成完整的綠地系統;沿主要道路24、設數處塊狀街頭小游園。第第 47 條條防護綠地:沿主要道路設置較寬的景觀綠帶。規劃在工業區與生活區之間結合現有林地設置了一定寬度的防護林帶。沿 308 國道每側設不小于 15 米寬綠帶,沿鐵路每側設不小于100 米寬綠帶。第八章景觀系統規劃第八章景觀系統規劃第第 48 條條城鎮景觀體系構筑如下景觀序列:沿中心大街和禹莒路形成城市景觀大道;沿豐產河形成自然景觀帶,并形成整體觀感形象。綜合服務中心一帶形成城鎮標志性地段,其組團式的公建中心和綠化形成特色鮮明的核心,突出了城鎮景觀環境特色,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6沿主要干道構成景觀軸線,沿軸線應強調韻律25、,進退有秩,高低有序,并選用相對統一的建筑符號。濱河地帶應突出水景,設置親水空間,背景綠化應高低搭配,形成富于變化的輪廓線,背景建筑切忌平直。應注意對自然河岸的保護,使人工岸線與自然岸線相結合。第第 49 條條建筑景觀:建筑風格:清新風格、美觀大方。1、公共建筑:建筑造型可不拘一格,但各分區建筑風格應具有一致性,建筑外墻裝飾材料應美觀、大方、耐久。2、居住建筑:住宅組團應以條式為主,點式為輔,平面布置應注意空間圍合,前后錯落,充分利用周圍景觀的積極因素,設置景觀住宅,利用綠化、鋪地、雕塑、小品創造優美環境和文化氛圍。3、廠房與倉庫:廠房設計應以多層為主,高低相間,點面結合,形式美與內容相結合。26、低、多層廠房主體立面強化橫向線條,高層廠房突出縱向線條。倉庫的設計要求參照廠房要求執行。第第 50 條條環境設計環境小品的內容廣泛,從雕塑、指示標牌、交通標志、休息亭廊、水池、燈柱、燈具、圍墻、花壇、座椅、兒童游戲器械到一些市政設施等,它們的設計應融功能性、裝飾性、趣味性為一體,它們應統一設計,形成風格系列,對城鎮景觀的形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7第九章環境衛生工程第九章環境衛生工程第第 51 條條垃圾收集:規劃實行垃圾袋裝分類收集。廢物箱在主要生活性干道間隔每 2550 米設置一個,交通干道間隔 5080 米設置一個,一般道路間隔 80100 27、米設置一個。第第 52 條條垃圾清運:近期末規劃實現本鎮垃圾清運實現集裝箱化、機械化,垃圾日產日清,及時清運率達到 100%。第第 53 條條公共廁所:按常住人口 25003000 人設置一座,建筑面積為 3050。近期在住宅內無衛生設施的街巷內設置居民使用的廁所,按服務半徑 7080m 設置。第第 54 條條糞便處理:禁止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自然水域。規劃城鎮糞便污水排入城鎮污水管道系統,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放。在尚沒有污水管道的地區建造化糞池,經處理后進入排放系統。第十章消防規劃第十章消防規劃第第 55 條條消防站:消防站布局以接到報警 5 分鐘內消防隊可以到達責任區邊緣為原則。由于本鎮規模較28、小,規劃不設置消防站,設置消防指揮中心一處。第第 56 條條消防給水: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8主要道路按國家關于公用消火栓間距不大于 120 米、最小直徑不小于 100 毫米、保護半徑不大于 150 米的規定設置,并設消防專用水井。第第 57 條條消防通道:消防通道與鎮駐地道路合用,消防道路的間距不大于 150 米、寬度不應小于 6 米,長度超過 120 米的盡端式道路應設 1515米的回車場和回車道。第十一章抗震規劃第十一章抗震規劃第第 58 條條抗震設防標準:工程抗震防災規劃以地震基本烈度七度為一般工程抗震設防標準,以地震基本烈度八度為生命線工程抗震設防標準。第29、第 59 條條防止次生災害:1、完善鎮駐地河流防洪體系和水庫加固,以避免大震時造成水災。2、鎮駐地人口、建筑密集地區嚴禁儲存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對現有儲存的單位和物品應盡快遷出。第第 60 條條避震疏散:1、疏散救援通道規劃確定人員疏散和物資運輸通道以主要交通干道為主要疏散救援通道,次要交通干道為次要疏散救援通道。各級疏散通道須設醒目標志。2、避震疏散場所利用綠地、公園、廣場、體育運動場、學校操場作為避震疏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19散場所。避震疏散場所應就近安排、在對外通道附近不得有高大建筑物和危險建筑、遠離次生災害源,且有自來水及自備水源。對規劃避震場所應加強管理,地30、震時能立即投入使用。第十二章市政工程管線規劃第十二章市政工程管線規劃第一節給水工程規劃第一節給水工程規劃第第 61 條條用水標準:生活用水量標準為 120 升/人日,公建需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 30%計,工業用水指標平均按 40m/公頃日計,管網漏損、澆灑道路綠地及未預見水量按工業用水的 10%計。第第 62 條條規劃需水量預測:生活用水量為:3.6 m/日公建用水量為:1.08 m/日工業用水量為:5600 m/日未預見用水量為:560 m/日倫鎮總用水量為:6165m/日第第 63 條條供水水源:規劃確定倫鎮給水水源由倫鎮供水管網統一供給,嚴禁各企業自行開采地下水源。如果遇到城區供水水源比較31、緊張的時候,也可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作為中水源,供那些對水質要求不高的企業用水和市政道路綠化澆灑用水及生活中沖廁所拖地用水等,可緩解供水緊張的情況,但必須另鋪設一條中水管線。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0第第 64 條條給水廠:規劃擴建原有給水廠,給水廠的供水規模為 6500 m/日。第第 65 條條給水水壓和水質:給水水壓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規定,對水質有特殊要求的企業可自行解決。規劃駐地管網供水水壓應滿足用戶 6 層樓,服務水頭 0.28MPa的要求。規劃邊緣地區按居住區 3 層樓考慮,管網最不利點滿足0.16Mpa 水32、壓要求。第第 66 條條給水管網給水管網采用枝狀與環狀網相結合布置形式。給水干管沿主干道用戶敷設。消防給水采用與駐地給水同一低壓給水管網供給。第二節排水工程規劃第二節排水工程規劃第第 67 條條排水體制:排水體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第第 68 條條污水排放量:工業廢水排放量按工業供水量的 70計,生活污水和公建污水排放量按供水量的 85計。生活污水排放量為:3.06 m/日公建污水排放量為:0.918 m/日工業污水排放量為:3920 m/日未預見污水排放量為:392 m/日倫鎮污水排放總量為:4316 m/日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1第第 69 條條生活污水及工業33、廢水排入標準:生活污水須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工業廢水排放須達到國標 CJ18-8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國標GB8978-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后方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內。第第 70 條條污水處理廠位置的確定:規劃確定在倫鎮駐地北 0.8km 處,建一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規模為 6500 m/日,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用地面積為 3公頃。第第 71 條條污水管網布置:規劃駐地沿禹莒路敷設污水主干管,沿城市主次干道敷設污水次干管。污水次干管收集的污水匯入污水干管,通過此污水干管,將污水送至駐地北部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管道最大埋深控制在 4 米。第第 72 條條雨水設計流量公式:雨水量34、的確定采用德州市暴雨強度公式:469(1+0.7LgP)Q=(升/秒公頃)t0.5式中設計重現期 P 采用一年。第第 73 條條雨水管網布置:雨水管道布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沿東西向道路布置雨水主干管,東西向道路布置雨水次干管。雨水排放采用短距離、多出口、分散就近的排放原則,分別將雨水排入河道、坑塘。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2第三節電力規劃第三節電力規劃第第 74 條條電力負荷:駐地規劃用電負荷率 0.8 萬 KW,電負荷 2.23 萬 KW.第第 75 條條變電站規劃:結合本規劃區的規劃,保留原 35KV 變電站,規劃新增 35KV變電站。新增 35KV 變電站主35、變容量為 24.0 萬 KVA,結合本規劃區的建設分期實施。第第 76 條條10kv 中壓網規劃10KV 中壓網供電線路駐地為地下電力電纜,根據建設需求分期實施。第四節電信規劃第四節電信規劃第第 77 條條電話預測:駐地電話部數采用普及率法進行預測普及率為 60 部/百人。電話預測為 1.8 萬部。第第 78 條條電信局規劃:根據規劃需求對原有電信局進行改擴建,交換機安裝容量各為 0.3 萬門。第第 79 條條電信管線規劃:駐地電信管線規劃為地下通訊電纜及光纜。主道路規劃為光纜,支路采用地下通訊電纜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3第五節熱力規劃第五節熱力規劃第第 81 條條36、熱源規劃以駐地北部區域鍋爐房為熱源為駐地供熱。第第 82 條條熱力站規劃規劃駐地設置 6 處熱換站,每站供熱負荷 15 萬平方米左右。第第 83 條條熱力系統規劃規劃駐地設置一套熱力系統。第第 84 條條熱力管網敷設熱力管網均為地下直埋敷設,走向盡量靠近熱負荷中心,熱網布置一級主干管網。第六節燃氣規劃第六節燃氣規劃第第 85 條條規劃指導思想1、優先滿足居民用氣;2、滿足公共福利用氣;3、少量供應區內工業用氣;4、不供應采暖用氣;第第 86 條條氣源氣源為駐地集中沼氣池。第第 87 條條規劃指標居民耗氣定額:0.2 標 m3/人日氣化率:0.8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37、4規劃居民用氣與公共福利用氣率比:7:3規劃工業用戶與居民用戶用氣率比:4:6第十三章近期建設規劃第十三章近期建設規劃第第 88 條條近期規劃建設原則:優先安排,統一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能源、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以及社會服務設施。1、控制各期開發總量,保證開發用地平衡;2、開發建設與村莊改造相結合;3、重點完善公益性項目;4、開發建設與環境改善相結合;5、嚴格保護綠地、水面。第第 89 條條改造完善現有路網,并盡量增加新的道路,提高路網密度,搞好路面鋪裝,加強道路兩側綠化,形成良好的道路骨架系統。第第 90 條條依托現狀工業基礎,在鎮駐地西部初步形成集中的產業發展帶。第第 91 條條鎮駐38、地舊區在適當擴大規模的同時,進行初步改造,治理道路和河道,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和空間環境。第第 92 條條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文體科技用地、行政管理用地、居住用地等。第第 93 條條鎮駐地西部建設沿河綠地公園。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5第第 94 條條對鎮駐地村莊進行集中改造,改造的重點應在于用地性質的調整和市政基礎設施的配套,同時對密度過高、建筑質量較差的地段進行重建,對于近期沒有能力進行改造的地段,應加以控制,使其向規劃的合理方向發展。第十四章實施規劃的措施第十四章實施規劃的措施第第 95 條條加強全鎮的林地綠化建設,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第第 96 條條做到遠近期結合,39、急緩協調,處理好綜合開發與局部建設的銜接,嚴格按規劃程序進行,且勿急功近利。第第 97 條條工業區建設宜集中布置,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逐步實施鄉鎮村莊整體搬遷工作,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第第 98 條條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法規的宣傳,增強居民規劃意識,使居民充分地了解規劃,從而自覺地遵守規劃。第第 99 條條制定優惠政策,創造有利條件,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吸引多方投資,共同參與城鎮規劃。第第 100 條條增加基礎設施投入,超前發展供水、排水、供電、通信、道路等基礎設施,改善城鎮投資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第第 101 條條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動土地有償使用,以城鎮規劃指導城鎮土地的出租、轉讓,積極40、為城鎮建設積累資金。第第 102 條條在總體規劃指導下,認真做好重點地段的詳細規劃,以便更好地指導建設。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6第十五章附則第十五章附則第第 103 條條本規劃由文本、圖紙和說明三部分組成。規劃文本和規劃圖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第 104 條條本規劃自批準之日起實施,原規劃同時停止使用。第第 105 條條本規劃由禹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7附表:表一 規劃土地利用匯總表表一 規劃土地利用匯總表序號類別名稱面積(公頃)占總用地比例(%)1總用地4001002城市建設用地360903水域41、和其它用地4010表二 現狀建設用地平衡表表二 現狀建設用地平衡表序號用地性質F1用地代號面積(公頃)比例(%)人均建設用地(平方米)1居住用地R104.4926.134.83其中一類居住用地R1104.4926.134.832公共設施用地C5.371.31.79其中行政管理用地C11.374.4616.10商業金融用地C51.544.9918.02文體科技用地C30.080.260.93醫療保健用地C40.080.461.67教育機構用地C22.096.824.55集貿市場用地C60.140.461.673工業用地M92.172330.724道路廣場用地S2.230.560.745倉儲用地W42、3.070.761.026總計207.33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8表三 規劃建設用地一覽表表三 規劃建設用地一覽表序號用地性質F1用地代號面積(公頃)比例(%)人均面積(平方米)1居住用地R104.4926.134.83其中一類居住用地R1104.4926.134.832公共設施用地C5.371.31.79其中行政管理用地C14.782.671.59商業金融用地C212.797.144.26文體科技用地C30.810.450.27醫療保健用地C43.051.701.02教育機構用地C510.435.823.48集貿市場用地C61.600.890.533工業用地M9243、.172330.72其中一類工業用地M192.172330.724倉儲用地W3.070.761.02其中普通倉庫用地W13.070.761.025道路廣場用地S2.230.560.74其中道路用地S11.730.40.58廣場用地S20.50.10.176綠地G39.579.8913.19其中公共綠地G116.574.145.52生產防護綠地G2235.757.677總計246.9禹市倫鎮總體規劃(20182035 年)規劃文本29表四 規劃道路一覽表表四 規劃道路一覽表序號道路名類別走向長度(千米)紅線寬度(米)標準橫斷面1緯一路次干道東西1.5326一塊板2緯二路支路東西1.5512一塊板44、3緯三路次干道東西1.5418一塊板4緯四路次干道東西1.4718一塊板5緯五路支路東西1.4712一塊板6緯六路次干道東西1.4326一塊板7經一路次干道南北1.1226一塊板8經二路主干道南北1.3130三塊板9經三路支路南北1.1812一塊板10經四路次干道南北1.4926一塊板11經五路支路南北1.5312一塊板12中心大街主干道東西1.5130三塊板13禹莒路主干道南北2.930三塊板14工業一路支路東西0.8912一塊板15工業二路支路東西0.8912一塊板16工業三路次干道南北0.8618一塊板17工業四路支路東西0.8412一塊板18創新路支路南北1.212一塊板19創業路支路南北1.1512一塊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