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福州市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0977
2024-05-28
9頁
2.37MB
1、福州市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福州市馬尾區人民政府二二四年五月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2本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城鄉規劃、專項規劃,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符合部省規定的標準,做到了保護耕地、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節約集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能夠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該方案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五個工作日。基本情況成片開發位置、范圍、面積成片開發位置、范圍、面積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位于福州市馬尾區馬江片區西北部,陽光學院六期以北區域,山路從片區中部貫穿。本方案涉及馬尾區2、馬尾鎮朏頭村,共1個鎮1個村。根據實地勘測調查,本方案成片開發范圍總面積9.0471公頃,其中建設用地面積0.7678公頃,未利用地面積0.5734公頃,農用地面積7.7059公頃。實施周期實施周期綜合考慮馬尾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土地征收和項目建設安排等情況,本方案實施周期為批復后三年。主要用途及實現功能主要用途及實現功能本方案用地總面積9.0471公頃,主要用途為教育科研用地、工業用地和城市道路用地(詳見附表2),其中:教育用地5.3228公頃,實現高校建設功能,保障陽光學院擴建;工業用地2.7805公頃,實現工業生產功能,保障新型企業的引進落地;城市道路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3、方案3用地0.9438公頃,實現交通運輸功能。公益性用地比例公益性用地比例本方案范圍內公益性用地包含教育科研用地和城市道路用地用途,合計6.2666公頃,占用地總面積的69.27%,符合自然資規20205號文公益性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40%的規定。必要性分析完善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推動馬尾區產業升級完善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推動馬尾區產業升級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唯一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臺商投資區、高科技園區和地方行政區于一體的特殊開發區域,包含了快安、馬江、長安、瑯岐及南臺島區塊。目前,馬尾四片區面臨著增量用地不足、產業項目落地困難、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問題,嚴重阻礙了福州經濟4、技術開發區的發展與馬尾區產業的升級。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位于馬尾區的核心位置,是支撐區塊功能重要的核心腹地。同時,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項目包含的產業項目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馬尾區“十四五”期間大力推進的先進制造業。通過本成片開發,完善片區道路交通與市政公用設施,優化布置產業用地,有利于與周邊陽光學院進行聯動,構建“產學研用”的互動機制,有利于馬江區塊“退二進三”發展現代化服務業和工業轉型升級,有利于引入新型產業企業,保障光電產業企業落地。推動馬尾民辦高校提質創優,打造教育新高地推動馬尾民辦高校提質創優,打造教育新高地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5、征收成片開發方案4育,福建省“十四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提出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福州市馬尾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健全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促進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支持發展有特色、高水平的民辦教育,實現與公辦學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片區南側為福建省一流應用型建設高校培育項目陽光學院。本次項目的開展是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推進教育空間拓展,集聚片區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舉措。能夠為馬尾區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產學研用”協同聯動機制,培養更多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助推馬尾高質量發展。保障保障“十四五十四五”期間土地資源要6、素供應期間土地資源要素供應在馬尾區質量發展過程中,土地要素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馬尾區“十四五”規劃發展思路提出借助產業發展基礎,著力推進馬江轉型提升,建成福州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以及“海上福州”重要增長極。重點包括拓展產業項目承載空間,擴大建設用地容量,積極盤活各村閑置土地,幫助轄區內低效用地企業引進符合區域產業定位企業,通過合作或收儲等方式進行騰籠換鳥,不斷拓展項目承載空間。因此,通過成片開發做好土地儲備,穩步推進土地供應,才能為“十四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提供空間及經濟上的支持。保障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提高城市安全性保障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提高城市安全性隨著城鎮化建設和學校、企7、業等項目落地,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道路交通生成量增加,現狀道路的交通壓力增大;片區建設導致山體滯洪能力下降。本次項目應完善片區及周邊的城市基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5礎設施配套,保障片區交通、給排水等工程要求。片區內新建給排水支管連通已建主管網,構成完整的給排水體系,同時適度拓寬現狀道路,保障片區的可通達性與安全性。科學合理性分析成片開發用地規模、結構合理性分析成片開發用地規模、結構合理性分析本方案總用地面積9.0471公頃,成片開發規模符合福建省土地征收成片開發編制參考指南(試行)“設區市轄區的成片開發范圍一般不小于6公頃”的要求,具有合理性。本方案公益性用地面積6.23988、公頃(占總面積的68.97%),主要為:陽光學院北側現狀平地,作為教育科研發展用地空間;地塊中部現狀山路,作為片區待擴建道路,建成后可保障片區的路網交通。因此片區公益性用地布局符合實際情況,各類公益性用地規模符合相關規范,因此成片開發用地的規模、結構具有合理性。成片開發選址合理性分析成片開發選址合理性分析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四至”以城鎮開發邊界線、已批供地等范圍為界,界限清晰,土地征收后片區內可開發地塊完整,有利于項目的總平面布局及建設,成片開發范圍具有合理性。本片區選址時綜合考慮了風向、地形地勢、交通、社會服務配套等因素。片區位于馬江片區西北部,朏頭村北側,片區主要為教育科研用地和一類工業9、用地,且處于盛行風的下風向,對周邊的影響較小。片區地形以山地為主,環境宜人。臨近福州繞城高速、沈海高速與104國道,距離青洲港僅不到20分鐘車程,生產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6原材料與產品運輸聯系十分便利,便于企業聯系與物流運輸。南側距離馬江街道3公里車程,有179路、532路兩班專用公交車線路可通達,街道已建成完善的商業服務設施、居住小區與教育設施、公園等,方便片區人員就近獲得全面的生活配套服務。成片開發規劃合理性分析成片開發規劃合理性分析本方案圍繞 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在編)中打造閩江口現代制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戰略,落實福州自貿區(馬江片區)控制性10、詳細規劃功能分區和用地布局,計劃實施建設科技研發功能區,以科技研發、創新孵化等新經濟產業為主,促進區域功能升級,推動馬江片區產業發展。本方案通過成片開發征收集體土地后推動各類項目落地建設,協同周邊區域連片發展,符合規劃要求,成片開發具有規劃合理性。附表附表附表1 土地利用現狀及權屬情況統計表單位:公頃用地方式用地方式權屬單位權屬單位面積總計面積總計農用地農用地建設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鄉(鎮、街道)鄉(鎮、街道)村村合計合計其中其中耕地耕地集體土地馬尾區馬尾鎮胐頭村9.04537.705900.76600.5734國有土地馬尾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單位國有0.0018000.00180集體土地11、合計9.04537.705900.76600.5734國有土地合計0.0018000.00180總計9.04717.705900.7780.5734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7附表2 地塊用途、面積及實現功能統計表單位:公頃、%序序號號土地用途名稱土地用途名稱擬用地面擬用地面積積占比占比實現功能實現功能是否是公是否是公益性用地益性用地一級類一級類二級類二級類1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教育用地5.322858.83實現高校建設功能,保障陽光學院擴建12工礦用地工業用地1.479316.35實現工業生產功能,保障新型企業的引進落地2工業用地1.301214.38實現工業生產功能,保障新12、型企業的引進落地23交通運輸用地城鎮道路用地0.943810.43實現交通運輸功能1合計9.0471100.0069.27%注:1.土地用途:按照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進行劃分,應與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相銜接;2.實現功能:簡要說明地塊用途擬發揮的作用和效能;3.占比:為擬用地面積占土地征收成片開發范圍面積的比例;4.公益性用地類型:公益性用地填“1”、非公益性用地填“2”,并在本列合計行填寫公益性用地合計占比。附表3 擬建設項目統計表單位:公頃序號序號項目名稱項目名稱土地用途土地用途用地面積用地面積1工業項目工業用地2.78052教育科研項目教育用地5.32283道路項目城鎮道路用地0.9438合計9.0471注:擬建設項目統計;以上數據中心,公頃單位數值和百分比位數匯總差異均因四舍五入原因導致。附表4 開發時序和年度實施計劃統計表單位:公頃、%實實施施總總面面積積批復后第一年批復后第一年批復后第二年批復后第二年批復后第三年批復后第三年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8完成面積完成面積比例比例完成面完成面積積比例比例完成面積完成面積比例比例9.04712.7141301.8094204.523650注:實施總面積與附表3合計面積一致。馬尾區茶洋山周邊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9附圖附圖1、位置示意圖
合同協議
上傳時間:2022-07-12
14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