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西縣向陽鄉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開征求意見稿)(3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1019
2024-05-28
39頁
9.09MB
1、【公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稿】?Lu xi xian xiang yang xiang guo tu kou jian gui hua Lu xi xian xiang yang xiang guo tu kou jian gui hua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決策部署,向陽鄉人民政府同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瀘西縣向陽鄉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全鄉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對向陽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建設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安排,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和實施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是對上級國土空間總體2、規劃以及專項規劃的細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含村莊規劃)和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是實現向陽鄉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規劃結合向陽鄉實際情況,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及風險評估的的基礎上,識別全鄉國土空間本底條件和資源特征,落實國家、省、州、縣級的的重大區域協同戰略和主體功能分區。明確鄉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和總體目標;統籌優化三類空間布局;明確全鄉的基本分區及用途分類;加強自然和人文資源要素保護利用,完善基礎支撐體系,制定國土空間整治和生態修復任務;優化中心鎮區空間布局;提出規劃傳導指引和近期建設計劃,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本次規劃期限與瀘西3、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期限保持一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期限本次規劃范圍為瀘西縣向陽鄉全域國土空間規劃總面積21934.16公頃。規劃范圍規劃層次包括鄉域和集鎮兩個層次。向陽鄉行政管轄范圍內的云鵬電站、嶍峨村民委員會、阿盈里村民委員會、歹魯村民委員會、勺布白村民委員會、法土村民委員會、足馬村民委員會、舊寨村民委員會、沙馬村民委員會,共1個云鵬電站和8個行政村;集鎮層次為上位規劃確定的城鎮開發邊界,面41.72公頃。規劃層次壹貳叁?T The place where the sun rises earliest in LuXi County he 4、place where the sun rises earliest in LuXi County 目 錄1.1規劃定位根據向陽鄉交通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鞏固發展以第一產業為基礎主導的產業,優化農業空間布局;依托其良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將向陽片區打造為:特色農業型城鎮。南盤江生態休閑度假基地瀘西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范鄉鎮高原生態民俗鄉1.2發展目標2 2021021年20252025年20352035年。到2025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特色農業產業全面推進,特色農業重點產業蓬勃發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產業生態化發展加快;5、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污水垃圾全處理、農村衛生廁所全普及,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形成,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基本普及高學前教育,農村群眾就近享受醫療服務,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滿足;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明顯加強,鄉村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現代鄉村治理體系初步構建。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與全縣同步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產業體系全面建成;農民生6、活更為寬裕,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綠色、特色發展成為主導發展方式,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基本實現。2.1構建特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格局?一心 中心鎮區舊寨村委會綜合服務中心。一軸 城鄉發展主軸。三區 高原發展區、半壩發展區、生態涵養區多節點支撐嶍峨村、阿盈里村、歹魯村、勺布白村、法土村、足馬村、舊寨村、沙馬村村級綜合服務點。高原發展區半壩發展區生態涵養區2.2落實底線管控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必須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7、改變用途。生態保護紅線內自然 保護地核心區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的建設活動。以城鎮開發建設現狀為基礎,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形成集約緊湊的城鎮空間格局,管控城鎮建設用地總量。防止城鎮規模盲目擴張和建設用地無序蔓延,推動城鎮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3.1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 落實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瀘西縣下達向陽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 6138.19 公頃,至規劃目標年向陽鄉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為6138.19 公頃。落實 耕地保護政策 瀘西縣下達向陽鄉耕地保護目標 7633.52 公頃;至規劃目標年向陽鄉耕地保護目標面積仍保持7633.52 公頃。落實耕地資源保護8、目標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實施最嚴格的農用地保護制度和建設用途管制制度,禁止一切與糧食無關的用途開發。3.2林草濕資源保護與利用林地資源濕地資源 資源保護與利用措施(1)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的森林資源保護,禁止毀林開墾。加強公益林管護,統籌推進天然林保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2)強化森林督查,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3)強化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4)加強林地資源利用管控,開展林地保護修復標準化建設。(5)嚴格落實總量控制與限額使用、依法占用、占補平衡、生態補償等林地管理制度,確保向陽鄉林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9、低。建立林地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監測林地生態環境動態變化。3.3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水資源保護利用目標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從嚴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意見。至 2035 年,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 10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 100%。加強水域綜合整治與水源涵養對全域水源涵養區進行保護,統籌考慮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和人居 環境改善,開展小型水體近自然修復工程,系統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通過防洪治理、水域綜合整治等措施,加強鄉域內勺布白河、南盤江等河流水庫水系保護,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增強水土保持能力。嚴控用水總量與水質管控科學合理配置水資源,深入實施節水行動,堅10、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嚴格落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嚴控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限,不斷促進經濟社會發 展與水資源承載力相協調。優化用水結構與水資源配置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在用水量控制指標下,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結構和空間布局,實施水資源合理建設措施,降低農業用水比重,提升城鄉生活、工業及三產用水比例,提高用水效率。3.4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 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措施 非物質文化保護措施傳統村落保護措施 按文物保護法的要求進行保護,不允許隨意改變原有狀況、面貌及環境,如需進行必要的修繕,應在專家指導下按原樣修復,做到“修舊如故”,并嚴格按審核手續進行,絕對保護11、區內現有影響文物原有風貌 的建筑物,構筑物必須堅決拆除,且保證滿足消防要求。對傳承人的普查、記錄和整理,建立檔案和名錄;為傳承人提供保障措施,提供財政支持,明確傳承人責任和義務內容;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護傳統手藝、工藝的知識產權;結合傳統文化特征,增設相關交流活動,組織學術交流活動,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提高社會參與度等。(1)傳統街巷應保持原有的空間尺度,地面鋪裝應逐漸恢復傳統特色,應采用鄉土材料鋪砌,以毛石、青石板為主;有礙觀瞻之物應逐步轉入地下或移位;街道小品應有地方傳統特色。(2)保護區內建筑應加以成片地維修恢復,保持原有空間形式及建筑格局,不符合風貌要求的建筑應予以改造或拆除。(3)12、其街巷、街坊建筑群體空間尺度須保持不變,不得再增建新房;原有建筑修繕、翻建時,外形必須修舊如“舊”,保護區外圍30M范圍內的建筑及環境尺度氛圍必須保持原有風貌,不得因翻建、改建而發生“建設性破壞”。(4)傳統民居建筑的修繕宜采取地方民居的布局形式,其建筑裝飾、建筑形式宜采用傳統民居形式,建筑門、窗、墻體、屋頂及其它細部必須嚴格按規劃管理確定的當地傳統民居特色細部做法執行。保護鄉域內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 州級文保單位-瀘西軍門祖塋石坊;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小沙馬自然村;縣級文保單位-阿盈里天主教堂;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瀘西苗族蘆笙舞;“莫棉巴”;阿吾族“刀叉舞”。?4.1鎮村體系構建按13、照“優化資源配置、增強服務能力、引導人口集聚、便于鄉村治理”原則,分析向陽鄉交通區位、人口規模、社會經濟發展的要素,構建“中心鎮區(重點鎮/一般鎮)、中心村、一般村”三級鎮村體系。02沙馬村、法土村、阿盈里村舊寨村民委員會0103歹魯村、足馬村、勺布白村、嶍峨村 中心鎮區 中心村 一般村4.2村莊布點優化結合村莊布點規劃及村莊資源稟賦,以解決村莊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及鎮村體系發展需求,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將鄉域內村莊分為?三種類型。整治提升 類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漸進微循環改造、拆除違法建設疏解村莊內部空間、配套完善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為重點;根據村莊發展的自然、地形地貌環境及建設控制要求14、進行民房改造,對建設強度、建筑風貌進行管控和引導。集聚發展 類應科學確定村莊發展方向,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有序推進改造提升,配套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集聚發展承載能力;選準、激活做強優勢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發揮產業帶動能力。城郊融合 類應積極應對城鎮化發展,承接城鎮功能外溢,統籌鄉村產業布局,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推動與城鎮功能外溢,統籌鄉村產業布局,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推動與城鎮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通。4.3產業發展布局 兩軸兩軸環鄉旅游發展軸、產業發展主軸多節點多節點小沙馬傳統村落、草莓種植基地、高原綠色山地蔬菜種植、烤煙種植示范點15、蘋果種植基地、紫芋種植基地、洋芋種植示范點、肉牛標準化養殖點、熱帶水果觀光基地、甘蔗種植基地一心一心產業發展核心三區三區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區、農林結合發展區、亞熱帶水果生產區承接瀘西縣農產品主產區和經濟林果種養區、糧食主產區的結構定位,向陽鄉依托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產業資源,以重點發展高原特色農產品種植為基礎,壯大第一產業,結合農旅觀光、農特產品加工成為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范鄉鎮。規劃形成?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4.4城鄉生活圈構建宜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以便民服務中心為核心構建一站式的鄉村便民中心,綜合考慮鄉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配置村級片區服務設施,打造車行 10 分鐘服務圈,服務村級片區;以出行16、時間為尺度打造步行15分鐘服務圈,滿足居民生產生活基本保障需求。以人為本,統籌鎮村公共服務設施資源配置,補齊各級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構建“中心鎮區(3公里)-行政村(1公里)”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強化鎮域與鄉村層面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統籌。宜依托中心鎮區所在地,承擔片區服務中心的任務,配置片區級高等級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車行30 分鐘服務圈,輻射整個片區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中心鎮區(3公里)行政村(1公里)村莊分區風貌建設指引:保護山地村落聚落形態與格局保護山林生態環境協調建筑風貌與自然環境風貌控制要求村莊風貌建設應以村莊自身特17、征挖掘為主,保護和傳承當地民族文化。形式可以民族坡屋頂為主,選材更多應該選用傳統民族建筑石材、木材等,選色應該契合民族文化特征。鄉土環境建設著重體現村莊肌理、文化、整體提升應該以原有要素竹林、溪水、果林等為主,保留村莊原有韻味。田園風光應保護古遺跡風貌、農田、山林、河流等要素,植物種植選擇應契合當地氣候特征、文化及經濟需求,整體達到和諧統一。4.5特色風貌塑造5.1交通設施規劃?新建G248 瀘西縣柴村至陸瀘線公路 新建四鄉線 向陽鄉沙馬至魯黑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大卓別至得沖上寨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小六隊至阿矣坎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黃櫟樹至平田二隊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所西格至華18、國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巖路公路提升改造項目 向陽鄉菖莆塘公路公路提升改造項目 向陽鄉小足馬至中祿凹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卷洞門至梅子箐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向陽鄉梅子箐至歹魯老寨通村道路硬化項目 客運站、公交場站(點)交通物流場站 加油(氣)站 停車場?瀘西縣向陽鄉沙馬美麗公路建設項目 瀘西縣向陽鄉沙魯-足馬美麗公路建設項目 瀘西縣向陽鄉通村道路硬化建設項目5.2水利設施規劃?明確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邊界。推進水利普查以外其他河湖管理范圍劃定工作,因地制宜安排河湖管理保護控制帶。嚴格岸線分區分類管控、嚴格依法依規審批涉河建設項目、嚴格管控各類水域岸線利用行為。?到 2035 年,供水工程重要19、水源工程的建設,提高水資源儲備,優化水資源配置,進一步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10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3以上。5.3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優化城鄉供水格局,采用分片區集中供水,鄰近村莊供水設施共建共享,整合農村水源資源,建設因地制宜的農村集中安全飲水工程。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保障水資源安全、推進水質提升工作,加快水廠新建改造工程,建設安全高效的供水體系。規劃逐步完善鎮、村排水設施,要求中心鎮區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溝渠,污水經污水處理廠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或中水回用。中心村和基層村應配套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茖W預測地區20、用電負荷發展水平,提高電網受電、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合理規劃布置變電站用地,控制高壓走廊布局及用地,促進電網發展與城市建設相協調。到2025年,全面普及鄉村光纖網絡、4G及部分區域5G無線通訊。到2035年,實現鎮區 5G 網絡全覆蓋。大力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進社區、跨境電子商務以及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近期規劃采用液化氣罐供生活生產能源使用,結合商戶設置代送點,統一收集后到鎮液化氣換瓶點罐裝;提高城鄉供氣氣源安全水平,提升鄉村用氣普及率。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到2025年,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全處理,100%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到2035年,在行政村級別實現垃圾21、分類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達100%。5.4綜合防災設施?保障防洪及抗震安全向陽鄉按20年一遇進行設防,20 年一遇除澇標準治理,完成河道清淤。規劃抗震立足于8度的基本烈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方針。完善森林防火體系完善監測預警系統、林火阻隔系統建設,以森林滅火為主體,強化航空應急救援 力量建設。優化城鄉消防安全體系優化消防安全布局,加強消防重點區域的火災風險控制,規劃形成以鎮區消防站為中心,各行政村建立微型消防站為補充的消防網絡,同時各村配備市政消防栓。建立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地災防治體系開展區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評估,分類落實防災措施;規劃對全鎮地質災害點綜合采取“群 測群防22、專業監測、工程措施”的防治防御措施。健全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完善應急醫療設施布局,分區分級分類完善、優化公共衛生設施布局。加強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防治能力。建立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以?等為防控重點,兼顧新型風險防控,提升向陽面對重大災害風險的抵御能力、適應能力和快速恢復能力。6.1構建高效產業空間?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生物資源產業開發、向陽鄉生物醫藥綜合交易中心建設項目物流產業物流產業向陽鄉標準化電子商務服務站及農產品品牌創建平臺其他產業其他產業歹魯、勺布白片區光伏發電項目傳統農業、養殖業傳統農業、養殖業高原綠色山地蔬菜種植、優質高原蘋果熱23、帶觀光水果、高標準基本煙田、紫芋種植、草莓、萬壽菊、肉牛、黑豬、山羊養殖旅游文化產業旅游文化產業向陽鄉風電花海民俗觀光旅游勝地、阿盈里村民族文化特色村建設項目、向陽鄉競技康養綜合基地建設項目勺布白河片區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7500畝優質桃子、南盤江熱區水果經濟帶、煙草牛循環產業、向陽鄉林下資源開發、向陽鄉野生葫蘆蜂人工培殖、嶍峨、阿盈里、勺布白片區現代農業經濟帶建設1、努力把綠色能源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推動綠色能源產業集聚發展、高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生態蔬菜、蘋果、中草藥等為主的高原經濟林果業和山地養殖業,積極發展山地農副產品加工業。2、科學優化產24、業布局。以產業發展基礎、資源稟賦、畜禽品種分布為依據,優化畜牧業區域布局,打造優良肉?;睾托螽a品加工基地。3、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開發。突出抓好“果、菜、花、藥、畜”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做優創新鏈。4、加強生產科技投入和研發力度,提高煙草綜合開發利用,努力打造現代煙草生產基地。6.2嚴控耕地保護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與補劃;嚴格管控一般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實施年度“進出 平衡”;改進和規范建設占用耕地占補平衡,積極拓寬補充耕地途徑嚴肅處置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問題,逐級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目標檢查考核。?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25、,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強化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嚴格保護耕地。?農業種植調整不得破壞耕作層,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加強耕地坡改梯、旱改水土壤培肥改良等;大力建設高標準農田,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田灌排設施等短板,統籌推進高效節水灌溉有效提高全鄉耕地質量和產能。?6.3農用地實施整治提升以補充耕地數量為基礎,提高耕地質量為保障,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生態價值為核心,科學積極推進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選擇坡度較緩,近村、近路、近水地塊實施,設計好給排水系統,在緩坡區配置水池等健全水利設施配套,提高耕地26、質量。耕地提質改造通過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農田輸配電設施工程等技術手段,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 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具有開發潛力的其他土地、裸土地,通過開挖、平整、降坡等技術手段將其轉變為具有耕地條件的耕地,實現耕地補充。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采取田、水、路林、居民點綜合整治,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高產穩產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的高標準農田。完善農田基礎設施:通過配套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加強田間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設,不斷完善農田防護林體系和田間道路。積極開展耕地質量建設:通27、過培肥地力和防止耕地鹽堿化及控制污染,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7.1優化中心鎮區空間結構?優化山體景觀?保持基本農田持續耕種?優化城鄉布局,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完善行政配套設施?規劃擴建教育用地、完善配套設施?完善商服配套,促進城鎮經濟發展?7.2中心鎮區用地布局?居住用地的布局強調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根據高標準原則,規劃力求通過完善配套基礎設施,以現狀建設的居住區格局為基礎,打造 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體現向陽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保留傳統集鎮風貌的基礎上適當新增現代建筑。?根據10分鐘生活圈配套,主要基于現狀進行擴建和集中化,形成綜合性行政服務中心,保留現狀綜合文化活動室,并結合28、其功能配套廣場其綠地。保留現狀小學和中學,并利用附近閑置用地進行擴建。?對現狀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為向陽鄉綠色農產品提供銷售場地。?為適應未來公路建設及交通條件的改善所帶來的人員流動增大的趨勢,擴建現狀客運招呼站,以及鎮區西南部新增交通場站用地,方便客運車輛停靠和集鎮居民乘車出行。?利用內空閑坡地、結合廣場和居住區,規劃多處點狀公園綠地。規劃新增鎮區中部文化廣場,作為向陽鄉舉辦重大活動及居民日常休閑活動的公共場所。?規劃將改造完善向陽鄉中心鎮區內的公用設施,包括給水排水工程設施、電力電信工程設施等,新增公用設施用地主要為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消防設施。車行道路:車行道路分為主干道、次干道、支29、路三個等級。步行道路:在開設車行道有難度的區段,結合綠地,設置步行道。靜態交通:規劃在中心鎮區西部擴建客運站、新增停車場,鎮區中部、南部村莊各設一處停車場。車行道路:車行道路分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個等級。步行道路:在開設車行道有難度的區段,結合綠地,設置步行道。靜態交通:規劃在中心鎮區西部擴建客運站、新增停車場,鎮區中部、南部村莊各設一處停車場。7.3中心鎮區交通體系?內部道路結合地形地貌,道路系統形成混合式道路網格局,功能明確,骨架清晰,具有良好的通達性。干路與對外交通道路相連接。7.4完善中心鎮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保留現狀向陽小學、向陽中學、幼兒園,規劃新增擴建向陽中學用地、小學用地。30、?規劃保留現狀向陽鄉中心衛生院,對其進項提升改造,配套完善醫療設施設備、技術、醫護人員、管理配套等設施。舊寨村民委員會結合村民活動中心位置設置不低于100平方米的衛生室。?完善向陽鄉文化設施配套,中心鎮區規劃保留現狀向陽文化活動中心,配套完善相關文化展示、文化宣傳等服務設施設備;舊寨村委會結合村民活動中心、新建文化站。?規劃保留中學活動廣場,規劃新增1處體育場館用地,并增設相關體育設施,完善向陽鄉休閑娛樂基礎配套。?規劃保留現狀向陽養老院,規劃在鎮區北部新增1處養老設施,并根據向陽鄉的發展配套完善設備、技術、人員、管理配套等設施。7.5構建綠地系統與開敞空間?以周邊山體植被綠化為背景,通過道路31、綠化、城鎮綠化與區域生態防護一體,從而構成城鎮的綠色生態節點。8.1強化規劃傳導?在國家、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落實“鄉鎮級”和“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的“一級三類”規劃上下統籌、銜接與支撐。?明確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定位目標、發展規模、約束性指標、重要控制線、綜合交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要求。?明確上位規劃、專項規劃的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城鎮開發邊界內劃分詳細規劃編制單元,明確單元指引內容,城鎮開發邊界外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主要內容納入詳細規劃落實與銜接統籌與支撐分區指引 指標分解依據銜接基礎城鎮開發邊32、界內 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 村莊規劃8.2配套完善政策保障?按照全面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要求和自然資源部網絡安全 與信息化工作的總體部署,將向陽鄉現狀、規劃等數據納入縣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搭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圍繞向陽鄉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審查、監測評估、預警全生命周 期管理,積極對接融入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規劃監測評 估和動態維護機制搭建全過程、全方位的公眾參與平臺,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國土空間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成為 代表公眾參與規劃實施的主體,引導公眾積極為城鎮發展建言。搭建全過程 公眾參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