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3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1030
2024-05-28
35頁
13.19MB
1、(2021-2035年)草案公示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前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當前發展的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快生態文明體質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就是要在國土空間規劃上實現觀念的轉變,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自然資源觀、人民城市觀。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印發,提出了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體系。為落實浙江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金華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浦江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特此編制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2、劃(2021-2035)并承諾此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省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對鎮域范圍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布局,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對策,是一定時期內黃宅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以及各類建設行動總綱,是編制詳細規劃、核發建設項目規劃許可、進行各項建設的基本依據,具有戰略性、約束性和綜合性。01 規劃總則02 發展目標與定位03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04 生態空間格局05 農業空間格局06 城鎮發展格局07 歷史文化空間08 安全韌性支撐體系CONTENT目 錄規劃總則1.1 指導思想1.2 規劃原則1.33、 規劃范圍與期限01011.1指導思想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浙江省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市縣決策部署,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明確新時代戰略和目標,優化黃宅鎮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改善生態環境,落實空間用途管制,繪制未來美麗國土一張藍圖;推進綠色發展和美麗經濟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全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1.2規劃原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域統籌 用途管制以人文本 提質增效管控落地 高效治理1.3規劃范圍與期限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4、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規劃范圍:浦江縣黃宅鎮鎮域行政區,轄42個行政村。涉及土地總面積66.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2021年至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遠景展望至2050年。發展目標與定位2.1 目標定位2.2 目標愿景2.3 發展規模2.4 空間策略02022.1發展定位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萬年上山 風尚黃宅2025年現代化省級中心鎮、都市區協同增長極、浦江縣域副中心2035年2050年深化推動浦江融義接杭戰略,都市區新興產業平臺建立,成為金義都市區協同發展鏈接節點,強化省級中心鎮職能,成為浦江縣域副中心聯動區域上5、山遺址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打響世界稻源文化品牌。高新制造產業平臺產業成熟,城鄉空間全域美麗。打造金義都市區協同發展增長極。打造都市區門戶強鎮,上山文化享譽世界,光電信息光伏光膜等先進制造業躋身全省前列,建設現代化小城市,進入全國特色強鎮行列。2.2目標愿景2.3發展規模與要素配置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至2035年城鎮常住人口規模10.7萬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1.9%在常住人口基礎上考慮5萬外來服務人口,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要素保障做靚底色優化生態格局劃定底線落實管控要求摸清底數夯實規劃基礎優化底盤重塑空間結構彰顯底蘊做靚黃宅特色2.4發展策略浦江縣黃6、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堅持生態優先,穩固山水田園本底1深化區域一體,發揮都市門戶作用2加強產業提質,建設先進智造平臺3凸顯門戶樞紐,打造內聯外暢交通4推進城鄉共融,彰顯城鄉大美格局5國土空間格局3.1 落實“三區三線”3.2 優化國土空間格局03033.1落實“三區三線”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落實永久基本農田9.43平方千米(1.41萬畝),占鎮域總面積的14.18%永久基本農田落實生態保護紅線0.87平方千米,占鎮域總面積的1.31%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城鎮開發邊界8.04平方千米,占鎮域總面積的12.09%城鎮開發邊界3.2優7、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浦陽江生態景觀廊一廊規劃形成“一廊雙軸兩核,三片四區協同”的總體空間結構融義協同發展軸,城鎮一體化發展軸雙軸黃宅綜合服務核心、高新產業服務核心兩核黃宅產城融合片,江南產業發展片,開發區產業協同片三片萬年上山農耕區、現代農業發展區、葡萄特色農業區、東部生態休閑區四區生態空間格局4.1 生態安全空間格局4.2 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0404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構建“兩廊、三區、多點”的生態安全空間格局兩廊三區多點浦陽江生態景觀廊東部沿山景觀廊北部農田生態保護區中部農田生態保護區南部8、森林生態保護區岳塘水庫和平水庫官巖山4.1生態安全空間格局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生態安全空間格局圖4.1生態安全空間格局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森林質量修復提升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重點做好浦陽江、高速公路、省道、中型水庫周圍等省級以上重點生態公益林的建設與保護工作,采取“封育、新造、補植、改造”等綜合措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土壤污染修復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礦山生態修復著重推進浦陽江地質災害治理、水環境保護、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推進水源保護地范圍內的退耕還林,對裸露地面進行植被恢復進一步加強土壤污染修復項目管理,摸清黃宅鎮土壤環境9、底數,建立土壤污染監管體系,提高耕地質量,確保土壤環境質量安全,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應用生態學原理,加強對黃宅鎮各類資源環境的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和合理布局,為實現城市物種的多樣性創造有利條件,著力構建完整的良性循環的城市生態系統對鎮域礦山全面調查摸底,因地制宜,加快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和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4.2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農業空間格局5.1 農業空間格局5.2 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5.3 土地綜合整治5.4 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體系5.5 鄉村分類分級體系0505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打造“一核、兩帶、三片”的農業空間格局一核兩帶三片葡萄特色農業10、核沿江農業發展帶緩坡農業發展帶北部萬年上山農耕片中部現代農業發展片南部高山生態農業片5.1農業空間格局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農業空間格局圖5.1農業空間格局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積極開展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落實宜耕后備資源開發科學引導建設用地復墾推動低效鄉村建設用地的騰退與復墾12345旱地改水田整治工程墾造耕地整治工程耕地功能恢復整治工程優先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基本農田整備區等水源有保障的區域內組織實施旱改水整治工程,有效提升耕地質量堅持“生態優先、注重保護”的原則,規劃對黃宅鎮的廢棄園地11、等資源進行適度開發,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根據內業耕地功能恢復潛力分析和外業實地判別,優先選擇即可恢復圖斑進行耕地恢復5.2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5.3土地綜合整治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鄉村振興有序開展鄉村振興任務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與鄉村治理現代化加強鄉村土地資源管控堅持集約節約用地和盤活存量建設用地5.5鄉村分類分級體系村莊分級體系11個31個村莊分類體系10個11個1個1個19個中心村一般村城郊融合類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整治提升類構建“二級五類”的村莊分級分類體系5.4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體系城鎮發展格局6.1 城鎮空間格局6.2 建設全域覆蓋城鄉生活圈12、6.3 保障全民共享公共服務設施06066.1城鎮空間格局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恒固產業片高新產業片中山產業片百匯產業片宜居生活片城鎮綜合服務核產業服務核構建“雙核兩廊,三軸五區”的城鎮空間格局雙核兩廊黃宅城鎮綜合服務核,產業服務核浦陽江、大陳江生態休閑廊三軸五區恒昌大道城鎮發展軸,工商路、黃鄭線區域協同軸宜居生活片、恒固產業片、高新產業片、中山產業片、百匯產業片6.2建設全域覆蓋城鄉生活圈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建設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設施,形成“15分鐘鎮區生活圈-5分鐘村社生活圈”兩級生活圈體系。黃宅鎮區構建2個十五13、分鐘鎮區生活圈,7個五分鐘城鎮生活圈,3個五分鐘鄉村生活圈。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15分鐘生活服務核心15分鐘產業服務核心海塘5分鐘鄰里中心集賢5分鐘鄰里中心鎮區5分鐘鄰里中心科創5分鐘鄰里中心永鋒5分鐘鄰里中心勝利村服務中心上市5分鐘鄰里中心紅星村服務中心項店村服務中心高新區5分鐘鄰里中心6.3保障全民共享公共服務設施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以老人、病殘疾、低收入者、婦女兒童等六類群為重點,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公共服務,建設覆蓋城鄉、功能完善高效的現代化公共服務設施網絡,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教育:學有所教保障基礎教育設14、施配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有效供給;拓展終身教育設施布局,促進實現全民學習型社會。規劃擴建中山中學,擴建黃宅鎮中心小學、保留黃宅鎮第二小學,保留民辦天秦中心、鐘村小學,保留黃宅鎮中心幼兒園,新建黃宅鎮第二幼兒園、黃宅鎮第三幼兒園。醫療:病有所醫構建“衛生院+衛生服務站”為基礎,覆蓋城鄉、服務優質的醫療衛生體系。按需擴建浦江第二醫院,規劃新建黃宅鎮衛生院,規劃床位數80床。結合村級生活圈,推動鎮區有機更新,結合社區鄰里中心,增設社區衛生服務站。保留提升現狀各行政村衛生服務站。養老:老有所養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在浦陽江以東官巖村新建黃宅鎮養老院,規劃床位50床。文體:文有所享規15、劃結合城鎮有機更新,新建黃宅鎮文化中心,保留現狀城鎮全民健身中心,完善各級文化級體育設施服務體系。歷史文化空間7.1 歷史文化保護7.2 魅力空間塑造07077.1歷史文化保護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梳理歷史文化保護框架,傳承歷史文脈古塘村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省級1處國家級:上山文化遺址省級:塘山背遺址、陳肇英故居縣級:克猷堂、王氏家廟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1處,省級2處,縣級2處曹氏宗祠、崇德堂、敏德堂文保點縣級3處上市關帝廟、上市倪一房祠堂、上市懷義堂、上市戲臺、黃長波故居、上市民居、上市三區79號民居、上市三區78號民居、古塘民居、古塘村二區62號民居、16、古塘三區98號民居、古塘村二區30號民居、古塘村二區34號民居、古塘永慶堂、方青儒故居、鐘村香火廳、鐘村銀四公廳歷史建筑縣級17處國家級:浦江板凳龍省級:浦江滾地龍、浦江擂馬、浦江魚燈、浦江豆腐皮撈制技藝、浦江什錦市級:浦江竹木根雕、浦江米塑、浦江民間繪畫、魏村花燈、浦江行燈制作技藝、浦江麥餅、浦江梨膏糖制作技藝、嬉元宵縣級:浦江香包、麻糍、楊梅馃、清明馃等2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1處,省級5處,市級8處,縣級20處7.1歷史文化保護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當前上山遺址保護規劃處于修編過程,待最終審批后,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相應調整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17、,明確保護要求7.2魅力空間塑造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一廊:以浦陽江為核心的浦陽江生態休閑廊一脈:以東部山區為主題的綠色生態脈一鎮:打造展現新城氣質的現代化美麗城鎮多片:文化體驗、濱水休閑、田園風情三大主題的鄉村魅力空間一廊一脈一鎮多片魅力城鄉空間文化體驗魅力鄉村片濱水休閑魅力鄉村片現代化美麗城鎮田園風情魅力鄉村片田園風情魅力鄉村片7.2魅力空間塑造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黃宅鎮區門戶風貌區按照都市區門戶節點目標,打造功能復合城鎮中心的標準進行風貌提升,彰顯小城市空間氣質。上山遺址風貌區按照上山遺址保護及文化感知體驗的標18、準進行風貌提升,彰顯世界稻源文化底蘊。兩大風貌重點管控區安全韌性支撐體系8.1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8.2建設一體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8.3健全堅韌穩固的城市安全體系08088.1構建綠色高效交通系統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外聯:內暢:一高:杭溫高鐵,一軌:金義軌道線(東義浦線)“兩高速一省道七縣道”對外交通保障 三條浦義快速通道,遠景謀劃兩條“五橫六縱”主干路網 合理有序的次干路及支路體系8.2建設一體化市政基礎設施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落實基礎設施控制線保障水電燃氣等基礎設施 高速鐵路:杭溫高鐵保護范圍 高速公路:滬昆高19、速、合溫高速保護廊道 高壓電力:蘭江特高壓-義北和蘭江特高壓-諸暨500千伏高壓電力保護廊道 油氣廊道:西氣東輸二線浦江支線,蕭山至義烏輸氣干線油氣廊道 給水:仙華水廠、通濟橋水廠供水 排水:排入第四污水處理廠 環衛:新增黃宅環衛基地 電力:保留現狀110千伏黃宅變,新建110千伏變電站 燃氣:保留現狀LPG瓶組氣化站8.3健全堅韌穩固城市安全體系浦江縣黃宅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城市防災體系加強城市防災減災,提高韌性城市建設水平。加快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高效應急協同機制。包括完善消防、防洪、排澇、人防、防疫、地質災害防治、氣象災害防御等工程內容。綜合應急體系建設綜合應急體系,提高城市應急救災水平。建立城市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體系。完善應急保障基礎設施體系、完善應急指揮救援系統、建設供水、供電、燃氣、交通等生命線應急保障系統。監測預警體系健全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科技賦能,建設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物聯感知體系,構建如風險預警系統、應急管理系統等應用模塊,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實時監測、預警和相應。智慧服務體系構建智慧服務體系,提高城市智能運行能力。以數據融合帶動民政、衛健、公安、政法、城管、交通等相關部門治理資源整合,基層治理模式變革,為精細化和協同化治理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