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陽縣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2023-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2610
2024-10-29
26頁
11.66MB
1、彭陽縣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2023-2035年)(公眾意見征求稿)2024年05月彭陽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南部,六盤山東麓,西連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東、南、北分別臨近甘肅的鎮原、平涼、環縣等市縣。為進一步促進中心城區更新改造,營造人地協調高質量發展空間,改善區域環境形象,應落實彭陽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所提出的各項發展目標,為中心城區的土地使用、功能布局、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環境容量等管理提供技術依據和措施,并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工作的開展,特編制彭陽縣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2023-2035 年)。為切實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實用性,我2、們制作了公眾意見征求稿,進行意見征求。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前言目錄01規劃總則 指導思想 規劃范圍 功能定位 規劃人口及規模 規劃重點國土空間結構國土空間布局用地布局04城市設計引導單元劃分結構街區劃分結構06 街區管控傳導總體形態空間景觀風貌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市政工程規劃安全防災減災 05 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規劃實施措施政策建議07 規劃實施與傳導02國土空間布局規劃03綠地及開敞空間綠地及開敞空間布局 指導思想 規劃范圍 規劃定位 規劃人口及規模 規劃重點1.規劃總則1.1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3、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中國共產黨固原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精神。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1.2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彭陽縣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全部國土空間,面積為1118.28公頃。1.3功能定位 整體定位為城市化地區,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新型工業、現代物流、農業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大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著力推進產業化和公共服務帶動的新型城鎮化,引領縣域的城鎮化發展。1.4規劃人口及規模開發邊界開發邊界面積:面積:1118.28 公頃公頃建設用地建設用地面積:面積:1116.61公頃公頃非建設用地4、非建設用地面積:面積:1.67公頃公頃人口規模上限人口規模上限:9.5萬人萬人人均建設用地面積人均建設用地面積:0.0118公頃公頃1.5 規劃重點(一)國土空間用地的銜接科學規劃用地,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依法依規用地,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和生態環境用地,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二)建設用地集約式發展各功能單元進行定性的深化和定量的細化。根據功能單元,劃分管理單元、街坊和地塊,量化建設開發控制的指標,促進建設用地集約發展。(三)城鎮空間的重塑合理劃分城鎮空間結構,立足現狀與城鎮定位,劃定是行政文化片區、門戶綜合片區、居住生活片區、產業園城東片區、城西“留白”片區等區塊,確定城鎮5、發展軸線,使城鎮空間更具系統性。2.國土空間布局規劃 國土空間結構 國土空間布局 用地布局2.1 國土空間結構中心城區形成“一核、兩軸、五區、多節點”空間結構。一核:是以位于悅龍新區的行政文化中心為主要發展極核,推動城市跨河實現一河兩岸發展。兩軸:是城市空間發展主軸和城市生態發展軸。城市空間發展主軸是聯系行政文化中心和商業服務中心,貫穿悅龍山新區以及老城區的城市空間形象展示軸。城市生態發展軸茹河兩岸大型帶狀生態綠地,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游憩空間。五區:是行政文化片區、門戶綜合片區、居住生活片區、產業園城東片區、城西“留白”片區。多節點:是各個片區的中心,包括行政文化中心、商業服務中心、汽貿服務中6、心以及各生產生活組團的核心空間,提供公共服務功能。2.2 國土空間布局結合規劃區國土空間總體布局規劃要求,依托彭陽縣自然條件,協調產業發展、居住生活、生態保護三方面因素,規劃形成工礦與居住用地分離、商貿與公共服務用地集聚提升、居住用地組團分區、生態環境圍繞的的用地布局,規劃用地總面積共1118.28公頃。其中,居住用地208.88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56.76公頃,商業服務業用地112.92公頃,工礦用地111.18公頃,倉儲用地28.05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08.94公頃,公用設施用地29.45公頃,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26.52公頃,特殊用地6.1公頃,留白用地127.83公頃,7、陸地水域1.67公頃。2.3 用地布局居住用地規劃居住用地以二類城鎮住宅用地為主,共計202.07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8.07%,城鎮社區服務設施用地6.8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61%。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面積156.76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4.02%。其中,規劃機關團體用地46.13公頃,占用地總面積4.13%;規劃科研用地1.26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11%;規劃體育用地11.50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03%;規劃教育用地78.16公頃,占用地總面積6.99%;規劃醫療衛生用地12.07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07%;規劃社會福利用地0.99公頃,占用地總面積8、0.09%。商業服務業用地規劃商業服務業用地112.93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0.10%。其中零售商業用地68.13公頃,占用地總面積6.15%;旅館用地3.02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27%;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5.8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52%;商務金融用地21.11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89%;娛樂用地9.79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88%。工礦用地規劃工礦用地111.18公頃,占用地總面積9.95%。其中一類工業用地44.34公頃,占用地總面積3.97%;二類工業用地66.84公頃,占用地總面積5.98%。2.3 用地布局倉儲用地規劃倉儲用地28.05公頃,占用地總面積2.51%。其中規劃一9、類物流倉儲用地10.73公頃,占規劃區用地總面積0.96%;二類物流倉儲用地17.29公頃,占規劃區用地總面積的1.55%。交通運輸用地規劃交通運輸用地208.94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8.68%;其中城鎮道路用地194.62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7.40%;對外交通場站用地2.00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18%;社會停車場用地9.80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88%。公用設施用地規劃供水用地5.08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45%;排水用地7.86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70%;供電用地2.94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26%;供熱用地7.37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66%;郵政用地0.32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10、03%;廣播電視設施用地2.27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20%;環衛用地2.01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18%;消防用地1.20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11%;其他公用設施用地0.4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04%。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規劃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126.52公頃,占用地總面積11.31%;其中公園綠地95.17公頃,占用地總面積8.51%;防護綠地25.78公頃,占用地總面積2.31%;廣場用地5.57公頃,占用地總面積0.50%。3.綠地及開敞空間 綠地及開敞空間布局綠地及開敞空間布局以綜合休閑游憩和專類休閑游憩場地為重要生態節點,以游園(口袋公園)為補充,形成均勻覆蓋“生活圈”的綠地及開敞11、空間布局。其中公園綠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悅龍山、茹河兩岸、棲鳳山,部分位于在城鎮空間內部。結合藍綠空間結構、街道空間等,打造一批多元精致的小微文化、創意、體驗等空間,改善城市空間品質,構建細膩精致的城市活動空間,提升和塑造城市魅力,加深城市印象。綜合考慮防護綠地連通與防護功能,適當增加游憩節點,實現防護綠地功能復合化。隔離防護綠地、規劃工業用地與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間防護綠地的寬度應符合具體標準。公園體系廣場用地防護綠地4.城市設計引導總體形態空間景觀風貌4.1 總體形態4.2 空間景觀風貌5.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綜合交通體系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市政工程規劃安全防災減災交通 12、體系 對外交通 規劃區主要通過銀昆高速、G85、G327、S237、S203與外圍區域進行聯系。路網系統規劃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道路系統。道路總長度129.63公里,道路網面積密度11.58公里/平方公里。規劃主干路采用三塊板斷面形式,部分主干道采用一塊板。次干道及支路原則上采用一塊板斷面形式。道路網密度 道路橫斷面規劃5.1 打造綜合交通道路系統為提高交通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和服務全過程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可靠的、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統,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交通,讓交通更節能、更環保、更安全。5.2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 根據單元主導功能分級配套各類公共服務設施,覆蓋5-10分鐘便民13、生活圈劃分街區,創建優美、舒適、安全、方便、現代化的生活居住環境。明確設施布局,包括位置、建設規模、建筑體量等具體管控。幼有善育 學有優教病有良醫 老有頤養文有悅享 體有康達 文化活動設施:保留彭陽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規劃新建1處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老年大學、青少年活動中心)。醫療衛生設施:保留彭陽縣中醫院、白陽鎮衛生院等7處醫療設施,規劃新建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教育設施:6所小學、3所初級中學、2所高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行政辦公設施、文化體育設施保留現狀。給水工程規劃規劃供水水源來自引涇濟彭彭陽管理所五里山水廠、4個地下水飲用水源作為備用水源。城區用水由第一水廠和第二水廠聯合供給以及14、中水回用。改造供水管網,保障居民安全、可靠、高效用水。排水工程規劃規劃采用雨污分流制,改造合流管道或低管徑管網,建立完善的污水、雨水管渠系統。電力工程規劃規劃保留現狀110kV李寨變電站,擴容改造110kV彭陽變電站、35千伏崾峴變電站。規劃新建35kV變電站一座,將35kV變電站與10kV出線進行聯絡,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優化10kV網架結構。5.3 完善市政工程基礎設施保留原有局所建成匯聚機房,增加程控交換設備,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全覆蓋建設。規劃縣城天然氣西氣東輸二線古城壓氣站為氣源站。更新改造燃氣管網與現狀主管網形成環狀布設,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區管道天然氣的普及率。電信工程規劃 15、燃氣工程規劃規劃由東熱源廠、西熱源廠作為集中供熱熱源。完善城區供熱管網,采用機械循環、閉式雙管系統。通過換熱站智能控制,換熱供往城市各區域。更新改造漏損、小管徑供熱管網,滿足供熱需求。環衛設施規劃規劃生活垃圾經環衛人員、環衛車輛收集后進行垃圾分類,送至垃圾壓縮站處理后轉運,實現城區垃圾暫存、清運分揀、壓縮、處理、轉運,統一處理。環衛人員、車輛經街區定點定位布設,實現生活圈全覆蓋。5.3 完善市政工程基礎設施 供熱工程規劃綜合管廊布置布置次序(自道路紅線向道路中心線方向)宜為:電力、通信、配水、配氣、再生水、熱力、輸氣、輸水、污水、雨水。道路紅線寬度超過40米的城市干道宜兩側布置配水、配氣、通信16、電力管線。但對于現狀保留管線,原則上保持原管位。5.4 健全穩固的綜合防災系統 防洪排澇規劃 加強中心城區綠化生態、雨水滲蓄工程、防洪工程等海綿城市設施建設,有效將雨水就地截流利用或補給地下水、透水鋪裝、植被緩沖帶、生態護岸等低影響開發技術,從源頭截污和過程阻斷的方法降低水流速度,降低洪澇災害影響。結合規劃區建設用地要求,對河道兩岸自然地面高程與設計洪水位相近或略低區域進行地面填高,填高地面至設計洪水位安全距離。地面填高區域內來水可通過排水口自排入河道,不設排澇設施。當河道水位高、區內來水不能自排時,應在低洼處設置排澇設施。消防規劃 消防通道結合城市道路和河道設置,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網,合理布17、置主次干路,提高道路網密度,提高消防車通行能力。在新建小區的開發建設中,應合理規劃小區內部道路系統,當建筑沿街部分超過150米或總長度超過220米時,均應設置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的高度和寬度必須滿足消防標準的要求。道路寬度應大于等于4米,凈空高度不應小于4米;盡端式消防道的回車場尺度應大于等于15米15米。規劃消防供水方式以城鎮給水管網系統為主,其它人工和天然水源為輔。完善城市供水管網,管網布置以環狀為主,保證消防水壓、水量。抗震規劃彭陽縣中心城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度設防區。規劃區建設活動按抗震設防等級度設防,對社會生活、生產有重大影響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供氣、輸油等生命線工程按相關要求18、提高抗震標準。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在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后,按照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6.街區管控指導單元劃分結構街區劃分結構6.1 單元劃分結構表達單元名稱、主導功能、用地面積、建設用地面積、規劃人口、城市“四線”等內容。明確單元內設置的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道路與交通設施、公共安全設施其內容、數量與規模等方式,其位置與用地邊界既可以為強制性內容,也可以為引導性內容,但其位置只允許在基本控制單元內進行調整,用地邊界應考慮相應設施經濟合理的建設和使用要求。控制基本控制單元內的總建筑面積,并作為核算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公用設施容量的基礎。基本控制單元內各19、地塊的開發總量不應突破基本控制單元總建設規模的上限控制要求。中心城區整體劃分為5個單元,分別為城西新區單元、城西戰略預留單元、城東新區單元、悅龍新區單元、城東工業園單元,滿足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全覆蓋,編碼形式采用字母“PY01、PY02”。確定基本控制單元的主導功能,并作為確定用地兼容性的重要依據。本次規劃中心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內共分5個單元,其中:悅龍新區單元:單元編碼PY01,主導功能為行政辦公、醫療康養、商業服務業、教育,用地面積為259.82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173.34公頃。城西戰略預留單元:單元編碼PY02,主導功能為戰略預留,用地面積為140.53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131.78公20、頃。城西新區單元:單元編碼PY03,主導功能為居住、商業服務業、教育、文化、醫療,用地面積為415.05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373.60公頃。城東新區單元:單元編碼PY04,主導功能為居住、商業、教育、醫療、體育、工業,用地面積為284.74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238.34公頃。城東工業園單元:單元編碼PY05,主導功能為工業、物流倉儲,用地面積為213.91公頃,建設用地面積為192.70公頃。0控制內容單元劃分6.2 街區劃分結構街區劃分以社區行政區劃為基礎,統籌考慮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線等空間要素,以及內在功能的關聯性、土地使用的可兼容性,結合城市功能結構、5-10分鐘便民生活圈劃分街區。中21、心城區整體劃分為10個街區,確保范圍無縫銜接且不重疊,編碼形式采用字母數字“PY01-01”。規劃控制指標體系分為強制性指標和引導性指標兩大類。強制性指標包括: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綠地率、建筑退讓等;引導性指標包括:建筑形式、體量、藝術風格、色彩、標識物等規劃設計要素。7.規劃實施與傳導 規劃實施措施 政策建議7.1 規劃實施措施 增強投融資能力,在政府投資的基礎上,構筑投融資平臺,加強對社會資本的引入,統一招商引資、統一規劃建設、多元方式經營。推進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融資體制改革,對企業實施貼息、稅收優惠等政策。工業用地供給“增量提質”,強化創新與改革發展導向,進一步深22、化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工作,推進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強化分類指導和精準服務。引進高層次管理人才,健康研發專業人才、智造產業技術人才、信息集散創智人才,配套相應的落戶及鼓勵政策吸引周邊人才本地化。規劃法制建設措施規劃行政管理措施規劃經濟保障措施建立穩定的城市建設資金投入機制,保障資金到位,嚴格控制使用范圍。積極引進外資,拓展利用外來資金渠道。加強規劃領導是實施規劃的保證,建議成立城市規劃領導小組,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重大問題交由規劃領導小組討論,集體決定,從而使彭陽中心城區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加 強 城 市 規 劃法制建設。加強規劃立法宣傳,增強規劃法制意識。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規劃執行和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7.2 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