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花園鄉(大德山公益林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2619
2024-06-04
20頁
20.47MB
1、花園鄉人民政府大德山公益林場人民政府2024年05月瑞昌市花園鄉(大德山公益林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前 言PREFACE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 18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廳字2019 48號)、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贛發2019 23號)等文件要求,瑞昌市自然資源局、花園鄉人民政府、大德山公益林場人民政府共同組織開展了花園鄉(大德山公益林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2、)(以 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規劃是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規劃是對瑞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的細化落實,是對鄉鎮全域范圍內開發保護作出的具體安排,為編制詳細規劃(村莊規劃)提供基本依據。注:本公示內容僅為階段性成果,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目錄壹 規劃總則一、規劃背景二、規劃原則三、規劃范圍與期限貳 目標定位一、總體定位二、目標愿景三、發展戰略叁 空間格局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二、劃定落實重要控制線肆 支撐體系一、綜合交通體系二、公共服務體系三、基礎設施體系四、公共安全體系伍 實施保障一、規3、劃實施保障1一、規劃背景二、規劃原則三、規劃范圍及期限規劃總則一.規劃背景在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新時期,瑞昌市自然資源局、花園鄉人民政府、大德山公益林場人民政府共同組織編制了瑞昌市花園鄉(大德山公益林場)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謀劃新格局、構建新空間的發展藍圖和戰略部署,是政府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高效能空間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空間政策,是開展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和指導各類建設的行動綱領,是編制詳細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二.規劃原則底線管控節約集約以人為本品質提升上下結合4、強化實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1、規劃范圍全空間:規劃研究范圍為花園鄉(大德山公益林場)全域范圍,轄9個行政村一個林場,全鄉域面積129.90平方公里。三.規劃范圍2、規劃范圍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其中近期規劃至2025年,遠期規劃至2035年。2一、總體定位二、目標愿景三、發展戰略目標定位總體定位:青山秀水 茶谷花園依托優越的自然資源,規劃以“兩茶產業”為核心,完善農產品加工倉儲流通,將花園鄉、大德山公益林場打造為以生態農業為基礎,農產品加工業為補充,生態休閑業為提升的現代休閑農業小鎮。一.總體定位p 2025年全面落實三條空間管制控制線,建立完善的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農業產業格局得到優化5、,綜合交通不斷完善,產能不斷提升,基本構建充滿活力的城鄉發展格局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p 2035年基本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p 2050年全面實現綠色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高標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鎮,形成生態優越均衡開放、集約高效、宜居安全、魅力突出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新局面,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現代化。二.目標愿景三.發展戰略u生態筑底,實現綠色發展嚴格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三區三線成果,嚴格執行生態保護標準,落實生態保護措施。u區域協調,加強聯6、動發展依托交通區位優勢和區域旅游資源優勢,加強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的協調。u體系優化,建立企業集群依托原有企業基礎,結合鄉鎮資源條件等,通過提升企業規模與技術水平,集聚產業資源逐步打造優勢產業鏈。u重點帶動,優化鎮村格局依托交通區位優勢和區域旅游資源優勢,加強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的協調。u旅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嚴格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三區三線成果,嚴格執行生態保護標準,落實生態保護措施。3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二、落實劃定重要控制線空間格局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綜合地形條件、資源分布、人口規模等因素,規劃以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結合適宜性分析,確定“二核一軸五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指導三大空間布7、局。二核:以花園集鎮為綜合服務核心,以大德山公益林場為綜合服務次核心。一軸:以 S301 省道為主的城鎮發展主軸五區:西部特色農業發展區、中部農旅融合示范區、西北部工礦功能區、生態保育區、東北部生態農業觀光區。.綜合服務核心綜合服務次核心東北生態農業觀光區西部特色農業發展區中部農旅融合示范區西北部工礦功能區生態保育區生態保育區城鎮發展軸二.落實劃定重要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通過銜接瑞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成果,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通過銜接瑞昌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成果,落實上位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歷史文化保護控制線通過銜接瑞昌市國土8、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成果,落實上位規劃的歷史文化保護點。4一、綜合交通體系二、公共服務體系三、基礎設施體系四、公共安全體系支撐體系一.綜合交通體系p 高速即規劃的瑞武高速,從鄉域中部經過,連接瑞昌市和武寧縣,規劃為雙向4車道,解決瑞昌市西部無高速的歷史。p 301省道從鄉域中部(集鎮)穿過,是一條連接瑞昌市和湖北省的二級公路,路面寬度9m。p 縣道自鄉域中心(花園)南至樂園鄉,路面寬度4-5m。p 鄉道自鄉域中心(花園)至洪一鄉,是一條連接花園鄉與洪一鄉的道路,路面寬度6m。p 村道連接行政村之間及各自然村道路,現狀基本建設完成,路面寬度在3.5-5m之間,部分道路受雨水沖刷損壞較為嚴重,亟需改善。p 公交停靠點分布于S301省道兩側,設施較為簡陋、集鎮目前暫無客運站。p 加油站位于集鎮東北側,S301省道旁。二.公共服務體系規劃目標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保留現有的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考慮未來發展,完善鄉鎮內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新增游客服務中心、頤養之家、衛生室、商業服務點、集貿市場、健身場地等。三.基礎設施體系四.公共安全體系5一、規劃實施保障實施保障一.規劃實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