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方案(2023-2035年)(公示稿)(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2678
2024-06-04
12頁
16.09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2024年歷史文化街區街道更新保護利用改造規劃設計方案
1、1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2023-2035 年)(公示稿)一、總則1、編制目的1、編制目的為落實國家關于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要求,促進城市建設與經濟、文化、環境的協調發展,保護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歷史環境,延續街區傳統格局和風貌,繼承和弘揚民族電影文化,實現歷史文化街區的科學保護與永續利用,結合街區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劃。2、適用范圍2、適用范圍本規劃是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發展的法定文件。歷史文化街區規劃范圍內制定的相關建設規劃及設計方案,開展的各項保護與建設活動,應當符合本規劃的要求。3、規劃范圍3、規劃范圍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規劃2、范圍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范圍為西北至紅旗街,西南至湖西路,東南至長影制片廠第七攝影棚外圍墻,東北至長影制片廠第一、二、三攝影棚外圍墻,面積為5.96公頃;第二部分為原長影小白樓所屬范圍,面積為0.41公頃。街區規劃范圍總面積為6.37公頃。4、規劃期限4、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232035年。近期:20232025年;遠期:20262035年。二、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1、街區特色1、街區特色空間特色:空間特色: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建筑形式、布局和規模是仿照德國“烏發”電影廠的模式設計,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電影制片廠。早期設計廠區由建筑和公園圍合而成,建筑之間通過建筑連廊相連。這種公園與3、建筑圍合而成2的院落空間形態構成了街區的主要空間形態特征。建筑特色建筑特色: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文化街區內建筑是由一組不同時期、風格相似的建筑所組成的。1939年建設的攝影棚等,為大跨度無柱結構,室內墻體結構的特殊處理,頂棚的人行馬道,泡沫天花板、弧形吸音板吊頂等建筑結構、材料及建造技術具有明顯的德國工業建筑特質。新中國成立后新建的建筑與現有建筑風格統一,延用曾經的德國工業建筑風格。人文特色人文特色:長春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建成以來為國內電影工業的建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影響和激勵了幾代人。長春電影制片廠伴隨著共和國的成4、長,見證了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歷程,也見證了一個電影行業的興衰變遷。作為長春的一張城市名片,長春電影制片廠帶給長春的不僅是城市特色,更是這座城市文化藝術的情懷所在。2 2、歷史價值歷史價值長春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電影生產企業,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其作品影響和激勵了幾代人的成長,是時代精神和中國電影發展歷程的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長春電影制片廠曾是偽滿洲國時期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作為偽滿時期的建筑遺存,是日本侵華歷史的重要罪證,具有重要的愛國主義和警示教育價值。長春電影制片廠作為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體現了當時先進的工業建筑設計理念與空間特色,建筑結構、材料及建造技術具有重要的5、科學價值,完整保留的原“滿映”時期的建筑,是長春歷史風貌完整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長春電影制片廠豐富的影視相關產業是構成城市多元文化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三、目標原則與保護對象1 1、規劃目標規劃目標保護街區內的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風貌建筑、院落空間、環境景觀及歷史文3化要素,通過對街區保護建筑整治、街區風貌改善和設施完善、功能活化和業態提升,保護和延續歷史記憶,科學合理的利用傳承,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激發街區活力,使之成為中國電影文化的標志性展示街區、長春城市文化名片、市民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2 2、保護原則保護原則(1 1)真實性)真實性原則原則強6、調原歷史風貌、空間形態、環境特征等信息的保留,保存歷史遺存的原件,保護歷史信息的真實載體,實現物質及非物質遺產的真實性保護,傳承街區的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2 2)完整性)完整性原則原則堅持應保盡保,對街區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各類保護要素和優秀傳統文化等重要歷史信息進行整體保護,實現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3 3)可持續性)可持續性原則原則堅持以用促保,強化街區歷史風貌特征的表達,改善基礎設施和環境品質,加強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的潛在價值,優化街區業態和文化交往功能。(4 4)共同締造)共同締造原則原則堅持人本理念,通過宣傳展示、政策引導和公共活動,調動長春電影制片廠歷史7、文化街區周邊居民、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等多方力量,形成共保、共建、共治、共享的創新模式。3 3、保護對象保護對象本街區的保護對象主要包括院落空間、建(構)筑物、環境景觀和歷史文化要素4個方面。保護對象分類保護對象分類具體保護對象具體保護對象院落空間廠區院落空間建(構)筑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 棟)長影制片廠正門、毛主席雕像、辦公樓、東北側攝影棚、洗印車間、西南側攝影棚、第七攝影棚、小白樓、小白樓4保護對象分類保護對象分類具體保護對象具體保護對象門衛室、小白樓院門傳統風貌建筑(2 棟)建筑編號為 C-01、C-02環境景觀入口廣場、綠化空間歷史文化要素工農兵廠標、早期電影拍攝道具、獲獎影視8、作品、洗片、接片、配光、磨片、編輯、縮片等設備、檔案資料、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四、保護范圍與保護控制措施1 1、保護區劃保護區劃規劃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劃為核心保護范圍,面積為6.37公頃,無建設控制地帶。2 2、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管控要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管控要求(1 1)建設活動管控要求)建設活動管控要求嚴格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入口區域、保護建筑與院落空間、綠化空間所組成的空間格局,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高度、體量、材質、色彩、形式和空間布局,保護街區的整體歷史風貌。除必要配建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及其他與保9、護無關的建設活動,不得新建有環境污染的設施,嚴禁私自拆除、改造和翻建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風貌建筑。進行新建、改建、擴建時應提取文物保護單位等保護建筑的典型符號和核心元素進行設計,確保在體量、色彩、材質等方面與歷史風貌協調,不得破壞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為平衡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傳統風貌保護和生產生活需要,結合城市軌道交通 5 號線建設,允許在地下空間進行一定程度的基礎設施5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但地下空間的開發不得對地上保護建筑造成破壞。(2 2)土地利用管控要求)土地利用管控要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不得引入工業倉儲、大型公用設施等易產生污染和具有安全隱患的功能,10、不得設置對文化遺產、風貌、環境保護有影響的功能。不宜引入與街區現有文化、辦公等業態不符的功能。鼓勵在現狀功能基礎上進行優化提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筑退線應與相鄰保護建筑退線保持一致,保持街道空間的完整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間距應當符合歷史肌理和尺度,并滿足現行日照、消防、衛生安全標準和管線敷設所需間距,無法滿足的,其間距不得小于原有建筑間距。(3 3)環境景觀管控要求)環境景觀管控要求嚴格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的院落、綠化、小品、鋪裝等歷史環境要素,與歷史環境相沖突的環境要素應進行整治改造,必要11、的環境整治工作不得破壞街區的歷史風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范圍(核心保護范圍)內歷史環境要素的恢復,應在高度、體量、材質、色彩、形式等方面與傳統風貌相協調,新增設的綠化、鋪裝、街道家具、廣告牌匾、燈光照明等環境要素不得破壞本街區的建筑空間環境和歷史景觀環境。五、分類保護與整治措施1 1、院落空間保護與控制要求院落空間保護與控制要求保護整體院落空間的歷史格局、歷史風貌和歷史景觀特征,新建、改建、擴建活動不得破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風貌建筑及景觀環境,保護長春電影制片廠原有歷史文化氛圍。強調開放空間與綠化功能的結合,提高公共空間的環境質量和利用率。2 2、建筑分級保護與整治要求建筑分級保護與整治要求(112、 1)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6街區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10棟。堅持不改變原狀、最小干預原則,對僅有輕微的破損、輕微脫落、簡易構件老化等情況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養維護。保養應禁止任何改變建筑平面、立面、結構、裝飾、技術及工藝等活動,可增加不影響所在地段功能、風貌、不影響建筑結構、內部環境的必要設施、設備或生活改善類構件、裝飾物等,以及國家、省、市相關規定要求增設的其它不影響文物保護單位風貌和保護要求的設施、設備;文物保護單位輕微滲漏的,可進行簡易防漏修繕,保持建筑原風貌。(2 2)傳統風貌建筑)傳統風貌建筑街區內現存傳統風貌建筑2棟。規劃對街區內2棟傳統風貌建筑采取改善整治措施。改13、善活動原則上可根據使用需要局部調整建筑平面輪廓和內部平面布局、優化建筑結構;不得改變建筑價值要素集中立面,因建筑安全和保護需要可對其它立面做局部調整;可以改變建筑層高;不得改變建筑屋面形式;保護其保護價值集中立面的特色裝飾,不得“拆舊用新”,可局部調整室內外裝飾,不得破壞和影響原建筑保護價值要素;可改變建筑使用性質、內部部分功能、進行必要的地下功能建設;鼓勵探索利用新型建筑保護技術、工藝;充分合理使用建筑原構件、材料。(3 3)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建筑)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建筑街區內現有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建筑6棟。規劃對街區現存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建筑進行保留。街區內與傳統風貌相協調建筑可根據建筑外觀現存情14、況、功能使用情況、安全情況等,從功能性質、平面、立面、結構、裝飾、技術工藝等6個方面規范和指引建筑開展維修、改善等行為。維修和改善工作原則上不得改變建筑沿街立面風貌、建筑價值要素集中立面、建筑屋面形式;為滿足使用和生活改善需求,允許調整優化建筑結構、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建筑層高、使用性質和內部功能,調整樓梯、門窗等構件,以及進行必要的地下功能建設。鼓勵探索利用新型建筑保護技術、工藝,充分合理使用建筑原構件、材料。(4 4)與傳統風貌不協調建筑)與傳統風貌不協調建筑7規劃對街區內棚戶簡屋等與傳統風貌不協調建筑、構筑物進行整治,必要時可以拆除。整治活動開展前應首先進行安全排查及評估。采取拆除措施的15、,其原址應優先作為公共綠地、小型廣場等公共開放空間,提高街區的公共環境品質和設施水平。3 3、歷史文化要素的保護與延續歷史文化要素的保護與延續對于在歷史上積累的經典影視作品、道具、設備、檔案、人物、事件、故事,以及符號、標識等各種歷史文化元素,應進行收集、記錄、整理并予以保護,以實物、影像等形式進行展示,或形成書籍、紀念品等各種文化產品。對以上歷史文化要素進行合理保護的基礎上,鼓勵以多種形式加以利用、傳播和延續。六、土地利用規劃1 1、用地規劃用地規劃街區內規劃用地類型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2 2、用地指標控制用地16、指標控制建筑高度:街區建筑高度維持現狀建筑高度不變,新建、改建、擴建活動不得超過既有建筑高度,同時應符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要求。容積率:街區地上建筑容積率在現狀基礎上上浮不得超過3%。綠地率:街區內的綠地率不得低于現狀綠地率。建筑密度:街區建筑密度不得超過35%。3 3、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在遵循本規劃相關條款的前提下,鼓勵進行土地混合利用,允許適度兼容與展覽展示、休閑娛樂等規劃土地用途相協調的功能。七、活化利用規劃1 1、業態引導業態引導鼓勵街區引進多元業態,推動街區活力提升。鼓勵街區業態以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的形式發展,強化業態文化導向與生活服務導向。規劃分類引導街17、區業8態功能發展,促進街區傳統業態活化,合理控制街區置換功能。規劃保留提升長影舊址博物館、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等功能業態,鼓勵發展影視制作、影視創作、藝術展覽等電影文化業態,以及社交餐飲、商業零售、小型辦公等生活服務功能。2 2、展示規劃展示規劃依托街區內北側入口步道和文物保護單位縱向中軸打造電影文化核心軸線,領略街區德國工業建筑特色風貌以及“新中國電影搖籃”的獨特文化氣質,結合毛主席雕像、博物館等多處重要節點講述街區特色主題文化。依托湖西路與長影步行街,圍繞街區配套服務功能,串聯電影院、音樂廳、書店、小型劇場、文創品商店、餐飲等休閑節點,打造電影文化休閑展示游線。依托“小白樓”區域的電影創18、意辦公展示區,打造電影文化創意展示游線。結合街區內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風貌建筑,利用空閑地和開敞空間,以“文化+旅游”為主題,打造北側入口步道、毛主席雕像、電影文化主題廣場、長影舊址博物館、電影文化辦公區休閑廣場、電影院及音樂廳、電影創意辦公展示區等7處展示利用節點。3 3、建筑活化利用建筑活化利用鼓勵采用多種方式推進建筑活化利用,在現狀功能基礎上,引導社區服務、文化展示、參觀游覽、經營服務、公益辦公等多種功能混合利用。保留原有電影文化相關建筑功能;鼓勵利用傳統風貌建筑設立博物館、紀念館、社區圖書館等,鼓勵引入公寓旅館、眾創空間、商務辦公、文化創意、特色餐飲等;不得引入農貿市場等嘈雜、易產生大量油煙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