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號地塊商業(yè)辦公綜合樓懸挑卸料平臺搭拆施工方案(18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33030
2024-06-05
18頁
199.26KB
1、目錄一、搭設準備階段11、圖紙的設計及主要搭設概況12、卸料平臺形式23、已知條件2二、卸料平臺搭拆實施階段21、預埋件的設置22、卸料平臺的安裝23、卸料平臺的驗收34、拆除45、操作平臺安全要求:4三、卸料平臺的使用注意事項和檢查保養(yǎng)制度51、卸料平臺的注意事項52、卸料平臺的檢查保養(yǎng)制度5四、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5(一)計算參數(shù)及荷載取值6(二)次梁的計算6(三)主梁的計算8(四)鋼絲拉繩的內(nèi)力計算10(五)鋼絲拉繩的強度計算:11(六)鋼絲拉繩吊環(huán)的強度計算11(七)主梁鋼絲拉繩吊耳的焊縫計算12(八)上拉吊環(huán)和預埋鋼板的焊縫計算13(九)附圖16懸挑卸料平臺搭拆施工方案 一、搭設準備階2、段 1、圖紙的設計及主要搭設概況本工程位于西湖區(qū),東臨浙大科技園9-3地塊,南臨古蕩鎮(zhèn)村,西臨華元天鵝堡地塊,北至西溪路。建設內(nèi)容為辦公綜合用房及相應配套用房。用地面積40610m2,建筑密度28.7%,綠地率25%。工程總建筑面積9270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56854m2,地下建筑面積35850m2。地上建筑為3-7層的商業(yè)辦公綜合樓,地下設兩個1-3層大型地下室,工程共有1#15#樓組成。1)、一期工程由1#3#樓組成,其中1#、2#樓為主體6層結(jié)構(gòu),3#樓為7層結(jié)構(gòu);1#樓檐口高度20.84米,建筑面積12206.87 m2,;2#樓檐口高度21.6米,建筑面積為10182.08 m3、2;3#樓檐口高度21.65米,建筑面積為10092.1m2;2)、二期工程包括4#15#樓:2.1 其中4#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8.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9.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4124.20m2。 2.2 5#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8.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9.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4124.20 m2。2.3 6#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8.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9.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3162.65 m2。 2.4 7#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4、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8.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9.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3162.65 m2。 2.5 8#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2.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2318.22 m2。 2.6 9#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2.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2092.06 m2。2.7 10#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2.25m;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50,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2106.82 m2。2.8 11#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5、三層地下三層。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0.00米;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38米,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673.8 m22.9 12#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三層地下三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0.00米;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38米,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673.8 m2。2.10 13#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三層地下二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0.00米;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38米,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673.8 m2。2.11 14#樓建筑層數(shù)為地上三層地下三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0.00米;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38米,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673.8 m2。2.12 15#樓建筑6、層數(shù)為地上三層地下三層, 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為10.00米;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為13.67米,工程地上建筑面積為677.0 m2。懸挑卸料平臺作為下層的模板、鋼管等周轉(zhuǎn)材料傳遞給上一層結(jié)構(gòu)施工的臨時性工序,懸挑卸料平臺較大、較寬,僅依賴根部錨固及外挑部鋼絲繩張拉,且需多次拆裝周轉(zhuǎn)使用。因此,對懸挑卸料平臺的要求較高,必須達到自身鋼度、強度、穩(wěn)定性并達到足夠的承載力。在施工過程上,不得將材料滯留在卸料平臺上;在各種荷載作用下不發(fā)生倒塌,不允許鋼架變形、傾斜、搖擺或扭曲等現(xiàn)象,以確保安全。2、卸料平臺形式卸料平臺采用槽鋼制作,攔桿采用48*3.5鋼管焊接,主桿18a槽鋼與腹桿14a槽鋼采用滿焊連7、接,焊縫高度為6mm;平臺面采用2.5mm鋼板,周邊設300mm高踢腳板。詳細尺寸見示意圖。3、已知條件卸料平臺主桿采用18a槽鋼制作,腹桿采用10#槽鋼制作,攔桿高度為1100mm,橫向間距1.2m,上部采用22鋼絲繩拉結(jié)。受料平臺荷載按計算。二、卸料平臺搭拆實施階段1、預埋件的設置根據(jù)施工要求,對要搭設卸料平臺的樓層位置,在鋼筋綁扎時應進行螺栓預埋,并用電焊焊牢固,以便與卸料平臺連接,具體位置按圖示要求設置。2、卸料平臺的安裝(1)先固定套梁鋼絲繩,用3-4道馬碲扣固定在梁上,和拉索根部用4道馬碲扣固定。(2)平臺架由塔吊吊裝就位,懸端部抬高堯度值。(3)拉力鋼絲繩兩端與花籃螺栓連接,用花8、籃擰緊,使鋼絲繩達到拉伸極限時,在固定一端,并用4只馬碲扣擰緊。(4)做好外端二根鋼絲繩固定后,再用同樣做法固定內(nèi)端二根鋼絲繩。(5)操作完畢抽查平整度是否翹角,必須保證同一水平面平整,外端懸挑根部位應比內(nèi)端適當抬高3-4mm。(6)應保持每天抽查一遍,是否有下墜和扣件松動,應及時處理。(7)對施工人員應技術交底,不準超過1噸限載。3、卸料平臺的驗收卸料平臺加工支座完畢經(jīng)過驗收合格后方可吊裝。吊裝時,先掛好四角的吊鉤,但只能稍稍提升平臺,放松斜拉鋼絲繩,方可正式吊裝,吊鉤的四條引繩等長,保證平臺在起吊過程中的平穩(wěn)。吊裝至預定位置后,先將平臺18號槽鋼與預埋件固定后,再將鋼絲繩固定,緊固螺母及鋼9、絲繩卡子,完畢后方可松塔吊吊鉤,卸料平臺安裝完畢后經(jīng)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要求提升一次驗收一次。具體構(gòu)造要求如下:(1)懸挑式卸料平臺應按現(xiàn)行的相應規(guī)范進行設計,其結(jié)構(gòu)構(gòu)造應能防止左右晃動。(2)懸挑式卸料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jié)點,必須位于建筑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3)鋼絲繩,構(gòu)造上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靠近建筑一側(cè)的一道為安全儲備,另外一道應作受力計算。(4)應設置四個經(jīng)過驗算的吊環(huán),吊運平臺時使用卡環(huán),不得使吊鉤直接鉤掛吊環(huán),吊環(huán)應用甲類3號沸騰鋼制作。(5)懸挑式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采取其他方式時卡頭的卡子不得少于三個,建筑物銳角利口圍系鋼絲繩處應10、加襯軟墊物,懸挑式卸料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nèi)口。(6)臺面應面鋪腳手板。(7)懸挑式卸料平臺左右兩側(cè)必須裝固定的防護欄桿。(8)懸挑式卸料平臺吊裝,需待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調(diào)整完畢,經(jīng)過檢查驗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鉤,上下操作。 (9)懸挑式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diào)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10)卸料平臺上應顯著地標明容許荷載值。操作平臺上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的容許荷載,應配備專人加以監(jiān)督。進行施工作業(yè),并必須配備有足夠的輔助人員和必要的工具。4、拆除(1)先用搭吊提升,塔吊剎車。(2)先松掉內(nèi)端拉繩及馬碲扣(梁套箍部位)(3)再松掉外端拉繩11、及馬碲扣(梁套箍部位) (4)塔吊啟動升至上一層安裝。(5)以上操作,必須應傳呼通訊統(tǒng)一指揮。(6)拆除工序容易出現(xiàn)機械失靈及人為而造成的事故,特別重申,統(tǒng)一指揮,安全施工。 5、操作平臺安全要求:(1).卸料平臺的上部位結(jié)點,必須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備上;(2).鋼絲繩,兩邊各設置前后兩道;(3).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補軟墊物,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nèi)口;(4).卸料平臺左右兩側(cè)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5).卸料平臺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jīng)過檢驗才能松卸起重吊鉤;(6).鋼絲繩與水平鋼梁的夾角最好在45-6012、度;(7).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發(fā)現(xiàn)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diào)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8).操作平臺上應顯著標明容許荷載,人員和物料總重量嚴禁超過設計容許荷載1噸,配專人監(jiān)督。三、卸料平臺的使用注意事項和檢查保養(yǎng)制度1、卸料平臺的注意事項(1)搭設時用起重機械吊裝到相應位置后,將平臺與建筑物連接牢固不得滑動,將鋼絲繩與平臺連接平穩(wěn)后方可撤出其中機械。(2)平臺每天使用前必須對平臺的鋼絲繩、吊環(huán)、鋪設的腳手板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必須及時處理。(3)平臺上裝料不得超過荷載1噸,不得超長超過平臺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過防護欄桿。(4)平臺上的防護欄桿不得任意拆除。(5)起吊13、時必須設專人指揮,扶平穩(wěn)不能碰撞平臺,其他人員不得在平臺上逗留。(6)放物料時必須 規(guī)格品種堆放整齊,長短分開,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臺上組裝和清理模板。(7)不得從上一層向下一層平臺上亂拋物料。(8)夜間施工平臺上必須保持足夠的照明。(9)平臺堆載1噸。(10)焊條采用E50,焊縫高度hw=6mm。(11)兩邊兩根吊索要用花螺絲收緊,均勻,使平臺保持水平。(12)平臺三面作護欄,且掛好安全網(wǎng),另一面作安全防護門。2、卸料平臺的檢查保養(yǎng)制度根據(jù)卸料平臺的使用要求,項目部落實專人對卸料平臺進行檢查保養(yǎng)工作,每周定期檢查保養(yǎng)一次。四、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計算依據(jù)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14、)和鋼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懸掛式卸料平臺的計算參照連續(xù)梁的計算進行。由于卸料平臺的懸挑長度和所受荷載都很大,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設計和驗算。(一)計算參數(shù)及荷載取值卸料平臺主桿采用18a槽鋼制作,腹桿采用10#槽鋼制作,攔桿高度為1100mm,橫向間距1.2m,上部采用22鋼絲繩拉結(jié)。受料平臺最大堆載按10KN(1.0噸)計算,同時操作人員按4人計算。平臺水平主梁的懸挑長度4.80m,懸挑水平主梁間距(平臺寬度)2.75m。次梁采用10號槽鋼U口水平,次梁間距為0.75m。1、恒載計算(1)次梁、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次梁10#槽鋼重量為10.0Kg/m4mm沖壓鋼腳手板:0.15、30 KN/m2,主桿方向線荷載41Kg /m(2)主梁、圍護欄桿和踢腳手板標準值: 主梁18a槽鋼重量為20.2Kg/m踢腳板(厚1.8mm,高300 mm木板)主桿方向線荷載3.6Kg/m 圍護欄桿(48*3.5)主桿方向線荷載14.7Kg/m合計作用在主桿上的欄桿與擔腳手板恒載標準值為3.6 + 14.7 =18.3Kg/m(合0.183 KN/m)2、施工荷載計算活荷載(4人同時):2.0KN/m2 (二)次梁的計算次梁選擇10號槽鋼U口水平槽鋼,間距0.75m,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12.74cm2,慣性距Ix=198.30cm4,轉(zhuǎn)動慣量Wx=39.70cm3,回轉(zhuǎn)半徑ix=3.9516、cm,截面尺寸 b=48.0mm,h=100.0mm,t=8.5mm。1.荷載計算 (1)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沖壓鋼腳手板,標準值為0.30kN/m2;Q1 = 0.300.75=0.23kN/m (2)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載為10.00kN,轉(zhuǎn)化為線荷載:Q2 = 10.00/4.80/2.750.75=0.57kN/m (3)槽鋼自重荷載 Q3=0.10kN/m 經(jīng)計算得到,靜荷載計算值 q = 1.2(Q1+Q2+Q3) = 1.2(0.23+0.57+0.10) = 1.08kN 經(jīng)計算得到,活荷載計算值 P = 1.082.000.75=1.62kN/m2.內(nèi)力計算內(nèi)力按照集17、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jīng)計算得到,活荷載計算值 M = 1.082.752/8+1.622.75/4=2.13kN.m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經(jīng)過計算得到強度 =3.50106/(1.0539700.00)=83.94N/mm2;次梁槽鋼的抗彎強度計算 f,滿足要求!4.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gòu)件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按照下式計算: 經(jīng)過計算得到 b=5708.548.0235/(2750.0100.0235.0)=0.85由于b大于0.18、6,按照鋼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03)附錄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為0.726。經(jīng)過計算得到強度 =3.50106/(0.72639700.00)=121.46N/mm2;次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三)主梁的計算卸料平臺的內(nèi)鋼繩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nèi)力的計算。主梁選擇18a號槽鋼U口水平槽鋼,其截面特性為面積A=25.69cm2,慣性距Ix=1272.70cm4,轉(zhuǎn)動慣量Wx=141.40cm3,回轉(zhuǎn)半徑ix=7.04cm,截面尺寸 b=68.0mm,h=180.0mm,t=10.5mm1.荷載計算 (1)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木腳手板,19、標準值為0.18kN/m; Q1 = 0.18kN/m (2)槽鋼自重荷載 Q2=0.20kN/m經(jīng)計算得到,靜荷載計算值 q = 1.2(Q1+Q2) = 1.2(0.18+0.20) = 0.45kN/m經(jīng)計算得到,次梁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 P = (1.082.75+1.62)/2=2.3kN2.內(nèi)力計算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xù)梁計算。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臺水平鋼梁計算簡圖 經(jīng)過連續(xù)梁的計算得到: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變形圖(mm) 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 R1=20、14.772kNR2=15.517kN 支座反力 RA=15.517kN 最大彎矩 Mmax=13.321kN.m3.抗彎強度計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發(fā)展系數(shù),取1.05; f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經(jīng)過計算得到強度 =13.321106/1.05/141400.0+11.7151000/2569.0=94.280N/mm2 主梁的抗彎強度計算強度小于f,滿足要求!4.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b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gòu)件整體穩(wěn)定系數(shù),按照下式計算: 經(jīng)過計算得到 b=57010.568.0235/(4800.0180.0235.0)=0.47經(jīng)過計算得到強度 =13.321、2106/(0.471141399.99)=200.00N/mm2;主梁槽鋼的穩(wěn)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四)鋼絲拉繩的內(nèi)力計算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Uicosi為鋼繩的拉力對水平桿產(chǎn)生的軸壓力。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Uisini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 RU1=18.853kN(五)鋼絲拉繩的強度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 RU=18.853kN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22、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shù),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shù)。計算中Fg取18.853kN,=0.82,K=10.0,得到: 鋼絲繩最小直徑必須大于21mm才能滿足要求!(六)鋼絲拉繩吊環(huán)的強度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我們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吊環(huán)的拉力N,為N=RU=18.853kN 鋼板處吊環(huán)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 為拉環(huán)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10.9.8f = 50N/mm2; 所需要的吊環(huán)最小直徑 D=188534/(3.14502)1/2=16mm,本例卸料平臺吊23、環(huán)采用22的鋼筋。(七)主梁鋼絲拉繩吊耳的焊縫計算主梁鋼絲拉繩吊耳采用直徑22的鋼筋焊接,焊縫連接為直角焊縫。在通過焊縫形心的拉力,剪力作用下的焊縫強度按下式計算:式中 N構(gòu)件軸心拉力或軸心壓力,取 N18853N; lw對接焊縫或角焊縫的計算長度,取lw=200mm; 作用力與焊縫方向的角度 =0度; f按焊縫有效截面(hel2)計算,垂直于焊縫長度方向的應力;本例中f不存在,f=0; he角焊縫的有效厚度,對直角焊縫等于0.7hf=5.6mm;(hf為較小焊腳尺寸,取 hf=8mm) t正面角焊縫的強度設計值增大系數(shù);對承受靜荷載或間接承受動力荷載結(jié)構(gòu)取1.22,對直接承受動荷載結(jié)構(gòu)取1.24、0; f按焊縫有效截面計算,沿焊縫長度方向的剪應力; ffw角焊縫的強度設計值。計算得: 剪應力 f=Ncos /(lwhe)=18853cos(0.000)/(2005.6)=16.83N/mm2; 綜合應力 (f/t)2+3f21/2=29.15N/mm2; 焊縫所受的力平行于焊縫長度,焊縫的長度取200mm,最小焊腳尺寸取 hf=8mm;計算得出的剪應力小于(E43型焊條)焊縫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ftw=160N/mm2,所以滿足要求!(八)上拉吊環(huán)和預埋鋼板的焊縫計算與預埋鋼板連接上拉吊環(huán)采用直徑22的鋼筋焊接,焊縫連接為直角焊縫。在通過焊縫形心的拉力,剪力作用下的焊縫強度按下式計算:25、式中 N構(gòu)件軸心拉力或軸心壓力,取 N18853N; lw對接焊縫或角焊縫的計算長度,取lw=100mm; 作用力與焊縫方向的角度 =45度; f按焊縫有效截面(hel2)計算,垂直于焊縫長度方向的應力; he角焊縫的有效厚度,對直角焊縫等于0.7hf=5.6mm;(hf為較小焊腳尺寸,取 hf=8mm) t正面角焊縫的強度設計值增大系數(shù);對承受靜荷載或間接承受動力荷載結(jié)構(gòu)取1.22,對直接承受動荷載結(jié)構(gòu)取1.0; f按焊縫有效截面計算,沿焊縫長度方向的剪應力; ffw角焊縫的強度設計值。計算得: 正應力 f=Nsin /(lwhe)=18853sin(0.785)/(1005.6)=23.81N/mm2; 剪應力 f=Ncos /(lwhe)=18853cos(0.785)/(1005.6)=23.81N/mm2; 綜合應力 (f/t)2+3f21/2=47.62N/mm2;焊縫所受的力平行于焊縫長度, ,焊縫的長度取100mm,最小焊腳尺寸取 hf=8mm;計算得出的剪應力小于(E43型焊條)焊縫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ftw=160N/mm2,所以滿足要求! (九)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