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小鎮市政道路建設項目給水施工圖設計說明.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5084
2024-06-06
3頁
57.4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紅酒小鎮市政道路建設項目水電照明cad施工圖紙
1、 給水施工圖設計說明 GPS-011 概述1.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三明荊西紅酒小鎮市政道路建設項目 (一期),包含兩橫兩縱,五條道路,道路設計全長1.578km。其中縱向道路為園一路、東環路,園一路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起點AK0+000與荊西大道T字交叉,路線向南方向延伸,途經園三路、園二路,終點止于AK0+704,設計長度為0.704公里,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20m,雙向四車道;東環路起點BK0+000與荊西大道十字交叉,路線向南方向延伸,途經園三路、園二北路,終點止于BK0+408.980接園二北路,設計長度為0.409公里,設計速度為20km/h,道路紅線寬12m,雙向兩車道2、。橫向道路為荊西大道、園二路、園二北路,荊西大道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道路設計起點K0+317.5與園一路T字交叉口,路線呈東西走向,終點止于K0+504.452與東環路十字交叉,長度約為0.187公里,設計速度30km/h,道路紅線24m,雙向四車道;園二路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設計起點CK0+236.2與園一路十字交叉, 路線呈東西走向,終點CK0+349.644與園二北路T字交叉,長度約為0.113公里,設計速度20km/h,道路紅線20m,雙向兩車道;園二北路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起點DK0+000接東環路,路線呈東西走向,終點樁號DK0+164.925與園二路T字交叉,長度約為0.1653、公里,設計速度20km/h,道路紅線12m,雙向兩車道。本次設計給水工程的主要內容為,敷設給水主干管,橫穿至道路外的給水橫穿預留支管,消火栓,閥門井等。2 設計依據、采用的規范及圖集2.1設計依據(1)本工程設計合同;(2)建設單位提供的本工程地形圖;(3)建設單位提供的相關文件;(4)其他調查和收集的相關社會經濟、交通運輸及自然條件等資料;(5)國家和地方相關的標準、規范、規程、法規等;(6) 道路相關專業提供資料;(7)周邊地塊資料2.2采用規范及圖集(1)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2)給水排水工程管道結構設計規范(GB 50332-2002)(3)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4、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 50032-2003)(4)城市給水工程項目規范(GB 55026-2022)(5)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2008)(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2016)(7) 國家標準圖集市政給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7MS101)(8) 國家標準圖集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鶴安裝(13S201)(9) 現行的其它有關的技術規程、設計規范3 供水現狀(1) 給水現狀設計道路現狀無給水管道。4 設計方案1、給水采用環狀供水,本地設計管道管徑根據規劃荊西大道采用DN300給水管,園一路采用DN300給水管,園二路及園二路北路采用DN200給水5、管,東環路采用DN150給水管。5 設計要點5.1基本說明(1) 設計單位:管徑為毫米,長度和標高為米,圖中給水為管中心標高。(2) 圖紙比例:平面圖1:1000,縱斷面圖比例除特別說明外:橫:1:1000縱1:200。(3) 設計荷載:本設計按地震烈度為6度抗震設防。(4) 管道接轉角:給水管道平行于道路中心線敷設,管道變坡處利用管道接轉角形成弧度,管材允許最大轉接角度詳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管道轉彎處,球墨鑄鐵管采用接口借轉,其借轉角度不大于3。角度較大處采用彎頭配件。平面圖未標注角度的三通、四通均為90。(5) 管線樁號:沿用道路設計樁號。管道定位除有定位坐標外6、,其余根據管道中心線與道路中心線距離確定;閥門井、室外消火栓、排氣排泥井、檢查井根據道路里程樁號確定。(6) 各預留管位置應以現場為準,支管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局部調整。支管井地面標高同人行道標高。(7) 結合沿線片區具體情況,每隔100120米左右設置一地上式消火栓。(8) 當管道處于路基填方范圍內時。采用反開挖施工,開挖起始線為管線外頂上0.5m。(9) 給水管道沿線設置管道標志,城區外的地下管道在地面上設置標志樁,城區內埋地管道頂部設置警示帶。5.2管材及接口(1) 埋地給水管材采用球墨鑄鐵管及管件,直管壁厚為K9,三通為k14,其余管件為K12,管道接口采用滑入式T型橡膠圈接口,管材7、應符合水及燃氣用球墨鑄鐵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19的要求。橡膠圈應由管材廠商配套供應,外觀平整,不得有裂縫、破損、氣孔、重皮等缺陷。 (2) 所有管道、配件、閥門及其所有與飲用水接觸的材料的衛生性能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保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的要求5.3管道基礎及回填(1) 根據管道挖填斷面敷設,管頂覆土厚土0.7米,管道覆土深度不滿足0.7m的,管道采用C20混凝土滿包厚200mm加固處理。(2) 為保證給水管道受力均勻,需在給水管道底部鋪設200m厚中粗砂做墊層,壓實密實度90%以上,地基承載力應100KPa:其中所含石子粒徑不得大于10mm8、,且含量不得大于10%,胸腔及管道兩側采用中粗砂回填,每0.2m分層回填夯實,壓實密度95%以上,管頂以上0.5m內壓實密實度系數不小于87%,具體做法詳大樣。道路外管線基礎處理同相鄰干管。5.4管道附屬筑物(1) 檢查井本次管道設有閥門井、排氣閥井、泄水閥及濕井等,均采用地面操作圓形磚砌結構,做法詳國標,具體施工及相關要求按圖集07MS101市政給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執行。本工程給水管道直徑N300時,檢修閥門采用閘閥,檢修閥門井采用地面操作磚砌圓形立式閘閥井,安裝詳國標07MS101-2,DN300管需增加閥門伸縮器一個。(2) 支墩管道在三通,四通,轉彎,管堵,設置管配件均應設置支墩,給9、水管道、再生水管支墩做法詳10S505,支墩和管道之間設置6mm厚橡膠墊片。內摩擦角選20,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選80KPa。(3) 消火栓規范要求消火栓間距不大于120m,消火栓均選用13S201 SSF150/65-1.6消火栓,具體施工及相關要求按圖集13S201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鶴安裝執行,室外消火栓前的閥門外表涂成紅色,以示區別。消火栓布置在道路人行道外側設置在消火栓支管前的地塊支管閥門在施工結束后應保持常開,且消火栓需有相應的計量表。(4) 排氣排泥井排氣閥門井、泄水閥及濕井安裝詳國際07MS101。本工程沉泥井收集后,排泥管直接排入臨近雨水檢查井,若臨近無法接入等情況需及時反饋設計人10、員.(5) 井座井蓋當檢查井位于車道(含非機動車道)內時應采用防沉降球墨鑄鐵井蓋,當檢查井位于道路外側時采用雙層防盜球墨鑄鐵井蓋,承載能力不低于400KN;當檢查井位于人行道及綠化帶的井蓋采用雙層防盜球墨鑄鐵井蓋,承載能力不低于250KN;子蓋采用球墨鑄鐵子蓋,外壓荷載應不小于34KN;彎曲強度160MPa,彎曲彈性模量1.010Mpa。井蓋防噪音橡膠墊(避震圈)與井蓋底部應連接牢固平整,防噪音橡膠墊采用混合調節型氯丁二烯橡膠。井座井蓋做法詳大樣圖,井座井蓋應嚴格按照大樣要求選圖,位于車行道的檢查井,應具有足夠承載力和穩定性,高度宜與路面持平。 (6) 其他各類閥井主要結構構件材料:水泥:采用11、普通硅酸鹽水泥,除墊層采用C15混凝土外,其余構件采用C30混凝土,抗滲等級P6;鋼筋:直徑d10采用HPB300級鋼,強度設計值270N/mm;直徑10采用HRB400級鋼,強度設計值360N/mm。砌體:地面以上MU15空心混凝土砌塊,Mb10混合砂漿砌筑;地面以下MU15實心混凝土砌塊,Mb10混合砂漿砌筑。當采用其他代用磚時,應保證砌體強度不降低。檢查井井壁要求內外抹面至頂面,外表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漿抹面厚20mm,內表面用磚砌原漿勾縫。各檢查井、閥門井井筒壁外0.5米范圍內采用中粗砂對稱均勻分層回填,密實度要求同道路路基要求并不低于95%。檢查井爬梯統一采用球墨鑄鐵爬梯,做法參112、4S501井蓋及踏步。5.5管道防腐(1) 球墨鑄鐵管防腐:管道內防腐采用離心涂水泥砂漿襯里,水泥砂漿襯里應符合GB50268-2008中5.4節和CECS10:89的規定,以確保表面粗糙度n值不大于0.012。外防腐采用加強級環氧煤瀝青涂料防腐,做法按照GB50268相關規定及其他標準執行。(2) 鋼管探傷及檢測:埋地鋼管現場焊縫進行100%超聲波探傷檢驗和10%X射線抽樣檢驗,管橋等穿越部分鋼管檢測采用100%超聲波探傷檢驗和20%X射線抽樣檢測,抽驗焊縫含必須檢測的丁字縫、管道底部焊縫,管道焊縫等級不低于II級,X射線拍片按GB/T3323-2005金屬熔化焊焊接接頭射線照相執行,射線透13、照技術等級為B級。(3) 除銹:鋼管內外防腐在涂裝前都應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要求進行噴砂除銹,表面處理效果最低應達到Sa2.5級,個別部位需采用手動工具除銹時,表面處理效果應達到St3.0級。預留管端接口處在做完噴砂除銹,達到Sa2.5級后,涂刷D-4防銹可焊涂料3遍,涂層干膜厚度應35m。(4) 鋼管防腐:內防腐及外裸在空氣中的外防腐均采用IPN8710-8互穿網絡高分子無毒防腐涂料三道。埋地鋼管外防腐采用加強級環氧煤瀝青涂料防腐,做法按照GB50268相關規定及其他標準執行(5) 凡在現場焊接的接頭均需作好內外防腐。所有埋地法蘭螺栓均采用SS304不銹鋼法蘭。如果管道、管件出14、廠已做標準防腐,則現場檢查破損處亦按上述要求補內外防腐。5.6管道試壓標準給水管道工作壓力為1.0MPa,試驗壓力1.5MPa,試壓應在支墩等構筑物大道設計強度后,管道覆土至設計地面標高后進行(管口暴露在外),每段試壓長度不應超過1.0km,具體做法需滿足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要求。給水管道水壓試驗后,竣工驗收前應進行沖洗消毒,具體措施參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要求執行,給水水質經化驗應滿足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要求。暫時不用的開口管道應采用管堵封堵,并按國際要求設置支墩,以防管道試壓、運行15、過程中節點脫裂。6 施工要點和注意事項(1) 施工前應進行現場調查研究,并對建設單位提供的工程沿線的有關地質,水文地質和周邊環境情況,以及沿線地下與地上管線,周邊建(構)筑物,障礙物及其他設施的詳細資料進行核實確認;(2) 施工時應嚴格控制管內底標高,其誤差范圍為:30mm。(3) 管道開挖、地基處理及溝槽回填均嚴格參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4) 為防止設計資料和現狀情況不符并確保施工安全,施工前應對道路各現狀管線進行復測。施工時要特別注意對現狀管線的保護,并應做好新舊管線的加固處理。設計給水管與現狀給水管連接時,可根據現場情況稍作調整,若現場條件與設計差異較大時應及時與設計單16、位聯系協商處理。施工過程中,如發現圖紙上未標注詳盡的舊管線,應及時將詳細勘察資料反饋給設計人員,以便進行必要的補充設計。管線交叉處理措施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等規范或標準執行。(5) 施工中發現地下管線和障礙物不得任意拆除,應與建設、設計單位聯系協商處理。施工過程中給水管道在交叉路口應確保與原有相應管線準確、無誤銜接,施工單位需要到相關部門了解現狀情況.以便能夠順利銜接。廢除給水管道需全部挖除;道路范圍內回填中粗砂與周邊地坪平齊。(6) 給水管道與污水管道或輸送有毒液體管道交叉時,給水管道應敷設在上面,且不應有接口重疊。(7) 地塊預留支管實施至道路紅線外17、2米。交叉口預留管實施至已設計給水管處,與已設計管線采用法蘭連接或相應道路施工范圍線外2.0米,端頭設置法蘭盲板封堵。(8) 閥門、伸縮節定購及法蘭制作時請注意法蘭采用統一壓力標準。(9) 管道在安裝、運輸、回填土等過程中,應注意保護管材(防腐層)不被破壞,管道搬運、吊裝時采用軟帶吊裝,吊裝帶不得直接接觸防腐層。(10) 本工程所采用國標圖集中,HPB235鋼筋均更改為HPB300,水泥砂漿M7.5均改為M10.(11) 本工程施工及驗收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等國標執行。(12) 其他本說明未盡事宜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福建省等發布實施的各種設計規范、規程、標準圖案、施工技術規范。7 抗震設計1、本工程按地震烈度為6度(加速度0.05g)進行抗震設計。2、本工程管道抗震措施有:(1) 管道采用承插接口。(2) 管道穿越建(構)物的墻體及基礎時,設置套管,穿管與套管間的縫隙填充柔性材料。(3) 管道上的閥門均設置閥門井。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12-17
99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1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