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道路設計說明.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5410
2024-06-06
7頁
522.64KB
1、1 項目概況1.1 項目背景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位于蘿崗區政府北側,距蘿崗區政府不足1公里。項目地塊三面丘陵環繞,自然環境優美。北面為施工中的廣惠高速,與本項目紅線距離約130m,西南面為紅線寬度42m的水西路。項目總占地面積56.7萬m,建筑面積195.5萬m,規劃居住人口5.9萬人。1.2 工作范圍規劃區內包括5條市政道路,紅線寬度包括10m、15m、18m、20m。本次施工圖設計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1.3 設計依據及設計規范 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一標段1:500電子地形圖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2013.07)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2、目市政道路橋梁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市政道路靜力觸探檢測報告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范(CJJ 193-2012)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CJJ 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范(CJJ 194-2013)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2008)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3年版)國家其他現行有關規范、標準、規程和規定等。1.4 設計內容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有:小3、區紅線范圍內市政道路平面線位、縱斷面、橫斷面、路面結構等。2 設計標準 道路等級:小區道路。 設計速度:15km/h。 道路寬度:4m、7m、12、15m、16m。 設計荷載:雙輪組單軸BZZ-100kN。主要技術指標運用情況見下表。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指標值1道路等級-支路2設計年限(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年103設計速度km/h304車道數-雙向2車道、雙向4車道5道路控制紅線寬度m4m、7m、12、15m、16m6圓曲線最小半徑m707豎曲線最小半徑(凸)m26008豎曲線最小半徑(凹)m25009最大縱坡%5.66310最小縱坡%0.35511路面結構類型-瀝青砼路面12車行道橫坡%1.54、16抗震設防-設防烈度7度,加速度0.10g3 道路工程設計 3.1 道路平面設計本次道路平面設計以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2017.06)為依據,本次設計的13條道路,分別為:A路,長453.14m,道路寬16m,無平曲線;B路,長265.133m,道路寬15m,最小平曲線半徑80m;B1路,長259.601m,道路寬12、15m,最小平曲線半徑24.5m;C路,長236.846m,道路寬15m,無平曲線;H路,長228.418m,道路寬7m,無平曲線;I路,長55.637m,道路寬4m,無平曲線;J路,長130.784m,道路寬7m,最小平曲線半徑74.8m;K路,長175、7.461m,道路寬7m,無平曲線;L路,長128.362m,道路寬7m,最小平曲線半徑81.3m;M路,長360.573m,道路寬4m,最小平曲線半徑140m;N路,長48.841m,道路寬4m,無平曲線;O路,長79.172m,道路寬4m,無平曲線;P路,長49.394m,道路寬4m,無平曲線;所有道路均不設緩和曲線,不設超高。根據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2017.06),小區內不單獨設置非機動車道。3.2 道路縱斷面設計縱斷面設計原則:(1)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要求;(2)充分結合自然地形高程,減少道路填方;(3)滿足開發現狀用地對交通、景觀和市政管網的需求6、;(4)與規劃開發建設區域的豎向規劃協調一致;(5)滿足道路凈空要求;(6)滿足防洪排洪的需求;(7)滿足敷設各種地下管線最小埋深要求。本次縱斷面設計以地塊豎向規劃為依據,13條主要道路標高見縱斷設計圖,其余長度較短道路縱坡、起終點標高見平面設計圖。A路,最大縱坡1.801%,最小縱坡1.095%;B路,最大縱坡1.208%,最小縱坡0.355%;B1路,最大縱坡5.663%,最小縱坡2.286%;C路,最大縱坡3.369%,最小縱坡0.780%;H路,縱坡0.985%;I路,縱坡3.595%;J路,縱坡0.765%;K路,縱坡0.554%;L路,最大縱坡1.653%,最小縱坡1.374%;M7、路,最大縱坡1.845%,最小縱坡0.427%;N路,最大縱坡4.758%;O路,最大縱坡0.707%;P路,最大縱坡2.774%;縱斷面具體設計詳見相關圖紙。3.3 道路橫斷面設計1、橫斷面設計原則(1)滿足交通需求:根據交通量預測及相關規劃確定的技術標準及工程規模,結合交通需求分析研究機動車系統、人行系統對道路斷面的基本需求。(2)兼顧工程建設條件:結合沿線地形、地貌、氣象、水文、地質等自然條件、道路征地和建筑物拆遷條件、路基填挖情況以及施工、養護、營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綜合進行橫斷面設計。(3)橫斷面設計滿足國家現行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橫斷面布置必須與橋梁、隧道、通道合理銜接;城市路段滿8、足市政管線布設的要求。(4)道路景觀設計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原則。(5)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壓縮斷面寬度,盡量節省工程投資。(6)橫斷面設計考慮景觀需要,同條路斷面盡量相似,車道數盡量匹配。2、標準橫斷面設計4m寬道路標準斷面形式為:4.0m(機動車道)=4.0m;7m寬道路標準斷面形式為:7.0m(機動車道)=7.0m;12m寬道路標準斷面形式為:3.0m(人行道)+9.0m(機動車道)=12.0m;15m寬道路標準斷面形式為:3.0m(人行道)+9.0m(機動車道)+3.0m(人行道)=15.0m;16m寬道路標準斷面形式為:4.0m(人行道)+12.0m(機動車道)=16.0m;受道9、路紅線限制,B道路部分人行道寬度僅為1.5m。A、B、D、E道路的機動車道路拱采用修正三次拋物線型路拱,C道路機動車道采用直線型路拱,橫坡均為1.5%。道路邊側石及中間綠化帶側石均高出路面18cm。12m、15m、16m寬道路人行道設置樹池,樹池寬度1.2m。3.4 路面結構設計按照本項目的交通功能定位及道路等級,結合沿線氣候、水文、地質等自然地理條件及本地區筑路材料分布情況,為了提供和保證良好的行駛條件,使路面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減少交通噪聲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機動車道采用柔性路面結構。荷載標準:路面設計以雙輪組單軸BZZ-100kN為標準。設計使用年限10年。氣候分區為1-4-110、夏炎熱冬溫潮濕區。土基頂部回彈模量選用25MPa各路面結構形式如下:(1)車行道路面結構如下:上面層:4cm細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層:8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C)下封層:1cm乳化瀝青基 層:15cm 5.0%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15cm 5.0%水泥穩定碎石(2)人行道路面結構設計:本色環保透水磚 (23cmX11.5cmX6cm)透水砂漿 2cm 透水混凝土 10cm級配碎石基層 15cm3.5 道路側、平石道路平、側石全部為預制花崗巖,D型路緣石平面圖(50x10x25),C型路緣石平面圖(50x15x40),預制花崗平道牙(50x20x10)。3.6 路基設11、計路基設計根據沿線自然條件、工程地質條件以及惠州市土地資源珍貴的特點等綜合考慮,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參照以往的工程設計、施工經驗,本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加強新舊路基之間的結合密實,選擇合理的路基橫斷面結構型式及邊坡坡度,采取經濟有效的排水工程措施和病害防治措施,防止或減緩各種不利因素對路基造成的危害,確保路基具有整體強度和穩定性及路容美觀性,盡量減少工程實施對沿線環境及自然景觀造成的破壞。1、設計原則1)路基必須密實、均勻、穩定,路槽底面土基在不利季節應達到干燥或中濕狀態,在某些土質不良地段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強度。2)路基設計應滿足防洪泄洪要求。3)路基設計應經濟、耐用。4)路基設計注12、意環境保護要求,注意工程景觀效果。2、路拱坡度及超高、加寬行車道、路緣帶橫坡向外1.5%。人行道坡向內2.0%。本項目工程范圍內不設置超高、加寬。3、路基邊坡坡度及防護(1)邊坡坡度路堤邊坡和坡率應根據填料的物理力學性質、邊坡高度和工程地質條件確定。路塹邊坡形式及坡率應根據工程地質與水文條件、邊坡高度確定。對于一般路基土質邊坡,填方邊坡坡率采用1:1.5;挖方邊坡坡率采用1:1.0。(2)邊坡防護路基邊坡防護應充分結合項目兩側用地近遠期開發情況,選擇最為經濟、美觀、合理的防護的防護形式。土質路基段:當邊坡高度5米時,邊坡防護采用植草護坡;當邊坡高度5米時,邊坡防護采用三維網植草防護。4、路基壓13、實標準與壓實度為了保證路基獲得足夠的強度、穩定性、耐久性和抵抗路面荷載下傳的變形能力,路基壓實采用重型標準。填土路堤、土石混填路堤(石料含量3070、石料強度30MPa,石塊最大粒徑不超過層厚的2/3)及土質路床的壓實度見下表。路基壓實度表填挖類型深度范圍(cm)壓實度()壓實度(%)重型擊實填方08092801509115090零填及挖方030923080/注:列深度范圍均由路床頂面向下算起。表列數據均為重型擊實標準。5、基底處理(1)填方路堤施工前。應開挖臨時排水溝,疏干基底,將樹根坑、井穴、墳坑等進行處理,并應將地面整平。(2)應將地基表層碾壓密實。在一般土質地段,壓實度不應小于90%,14、當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總厚度時,應將地基表層土進行超挖并分層回填壓實。 (3)基底換填首先應考慮利用挖方路基土石方。3.7 道路附屬工程設計一、 無障礙設計在道路沿線均設置無阻礙設施,以方便視殘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目的地為目的。(1)行進盲道本道路工程無障礙設施,在道路路段上鋪設視力殘障者行進盲道,以引導視力殘疾者利用腳底的觸感行走。行進盲道在人行道上連續鋪設,鋪設位置一般距綠化帶或者行道樹樹穴0.250.30m,寬度為0.5m。行進盲道轉折處設提示盲道,對于確實存在的障礙物,或可能引起視殘者危險的物體,采用提示盲道圈圍,以提醒視殘者繞行。(2)交叉口緣石坡度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對應的人行15、橫道線的緣石部位設置緣石坡道,其中三面坡緣石坡道的坡率5%。坡道下口高出行車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交叉口人行橫道線貫通道路兩側,經過道路與隔離帶處壓低高度,以滿足輪椅車通行。在交叉口處設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與人行道的行進盲道連接,同時還設置音響設施,以使視殘者確認可以通過交叉口。(3)直線段緣石坡度沿線單位出入口車輛進出少,出入口寬度小的,設置壓低側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人行道上行進方向的坡道應5%,行進盲道連續通過。沿線單位出入車輛多,出入口寬度大的,設置交叉口緣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緣石處設置單面坡緣石坡道,坡道為1:20,并在坡道上口設置提示盲道。(4)公交車站處盲道公交車站處在人行16、道對應的位置設置提示盲道,與輪椅坡道,方便視殘者與肢殘者候車、上下車。人行道上提示盲道與行進盲道連接,提示盲道設置在行進盲道轉折處,并在候車站排一側設置長度4m的提示盲道。緣石坡度設計圖在人行系統中設計成無臺階、坡度滿足要求,能撐扶以及觸塊材料引導通行的人行過街設施。設計內容包括:路口緣石下臥、設置盲道等。建設城市的無障礙環境,確保殘疾人士能方便、安全的穿越道路,分別在各交叉口設置單面坡或三面坡。 三面坡式殘疾人坡道軸側圖單面坡式殘疾人坡道軸側圖復合坡式殘疾人坡道軸側圖3.8 交通工程本工程交通設施設計工程包括交通組織設計、交通標志標線設計等相關內容。一、交通組織原則與依據1、交通標志的設置根17、據國標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規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標志反光膜GB/T18833-2002、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GB/T163111996、路面標線涂料JT/T2801995為依據。2、本工程交通標線主要包括車道分界線、邊緣線、導向箭頭、指示方向線、交通渠化標線等。交通標線的設置根據國標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為依據。3、交通標志的設置,以保證交通暢通和行駛安全為目的,結合道路線形、交通狀況、沿線設置等情況,根據交通需求設置不同交通標志,以及時準確提供信息,使車輛能順利、快捷地抵達目的地,不發生錯向行駛。4、交通18、標志的設置應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進行排列。5、各種交通標志的設置位置到所指示地點的距離(即視認距離),應滿足規范要求。6、根據道路技術標準,按規范要求設車道分界線、車道邊緣線、島流線等各類標線。7、誘導設施,為了使晚間車輛安全行駛,在路面上設計突起反光道釘,兩側防護欄上設紅、黃反光誘導標。二、交通工程設計1、道路標線道路交通標線是交通管理設施,起引導交通和保障交通安全的作用,具有強制性、服務性和誘導性。包括各種路面標線、導向箭頭、文字及立面標記。(1)車道分界線:白色虛線,線寬15cm,用以分隔同向行駛的交通流,設在同向行駛的車道分界位置。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允許越線變19、換車道行駛。車道分界線分界線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200cm和400cm。(2)車道邊緣線:車道邊緣線為白色實線,線寬15cm,用以指示車道的邊緣。車道邊緣線應標劃在兩側路緣帶范圍,其內邊線與車道邊線重合,從而保證行車道的有效寬度。(3)人行橫道線:設在平交路口或路段行人過街相應位置,為白色實線,線寬40cm,線中線間距為100cm。(4)導向箭頭:用于交叉口的導向車道內及渠化交通的引導,顏色為白色,根據本道路的等級及行車速度,導向箭頭均采用3.0m長。(5)標線選材及施工注意事項:本項目車道邊緣線、車道分界線及地面標注等標線采用施工快捷、壽命長、反光性能好的熱溶型標線涂料。施工前應對標線材料進行20、檢驗,符合規范規定的指標后方可大面積施工,施工應盡量避免在氣溫過高或過底的天氣進行。2、交通標志交通標志設置應給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確、準確、及時和足夠的信息,并滿足夜間行車視覺效果。標志結構形式設計及標志的布設,應與道路線形及周圍環境協調一致,滿足美觀及視覺要求。交通標志圖集本次設計的標志種類包括:警告標志、禁令標志、及指示標志等。針對本道路情況、車流等較為復雜情況,在保證標志牌信息量足夠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標志牌,防止信息過載。(1)標志版面版面顏色與字體符合國標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中的有關規定。標志漢字高度一般為40cm,部分標志漢字高可為30cm。禁令、警告標志采用白21、底紅色圖案,指示、指路標志為藍底白色圖案,所有交通標志牌上所貼反光膜采用超強級反光膜。指路標志大小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統一規格。其他指示標志、禁令標志等按照國標統一尺寸。(2)標志結構 a交通標志牌材料為了防止被盜,標志板板面面積小于2m2 采用復合鋁板,滑動槽鋼采用LF2型鋁合金板制作;標志牌版面面積2m2大于采用擠壓成型鋁合金板制作,滑動槽鋼采用LF2型鋁合金板制作。b交通標志結構材料交通標志結構中所有鋼管立柱、橫梁、抱箍、法蘭等材料均采用Q235鋼(除特殊注明),采用E43型焊條,基礎鋼筋的材料采用級鋼和級鋼。c交通標志與路面、橋面的凈高路側地段單柱和雙柱式立柱標志板底邊緣據路面高度為250cm,并保證標志板內邊緣距行車道緣石邊大于25cm;單懸、雙懸標志板底邊緣距路面凈高保證550cm.依據蘿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市政道路橋梁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工程編號:2011巖勘28046)場地主要地質情況如下:4 其他未盡事宜參照國家和地方相關規范規定執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