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排水施工圖設計說明.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37379
2024-06-06
8頁
5.68MB
1、雷州市雷城街道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項目 SP-00施工圖設計說明(排水部分)8一、概述1.1項目背景雷州街道位于湛江市境東北部,面積3.6平方千米。2008年末戶籍總人口10262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566人。轄11個社區。辦事處駐南亭街5號。2006年9月,雷州市根據湛江市政府的批復,將雷城街道正式分設為雷城、西湖、新城等3個街道:東部的舊城區為原雷城街道,管轄范圍東至環城路,西至群眾大道、南至南渡口、北至城角排水溝,區域面積3.6平方千米,下轄8個社區。雷州市位于東經10942121102334,北緯202608211106,北回歸線以南,地處雷州半島,瀕臨南海。東瀕南海,西靠北部灣,2、北與湛江市郊、遂溪縣接壤,南與徐聞縣毗鄰。南北長83公里,東西寬67公里,總面積3532平方公里。其中高鐵新區片區和龍游湖片區位于雷州中心城區北部,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雷州市地質年代短暫,屬第三紀玄武巖與第四紀淺海沉積物所構成的平臺階地及低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起伏不大,東西兩面向大海傾斜。溝谷一般南北起向。市內地形平緩,海拔低,地型分布以臺地為主,低丘為輔,河海沖積小平原相間。地勢南高北低。在南部,按東西走向兀立著仕禮嶺、石茆嶺、鷹峰嶺、大牛嶺、嘉山嶺等,其中石茆嶺高達259米,是雷州制高點;北部地區坡度較為平緩,均在5以下,海拔高度在3247米。市東西兩面臨海,海岸線蜿蜒曲折,連綿3、406公里,灘涂面積近150萬畝。為方便周邊地塊開發利用,道路周邊地塊排水順暢,我院受業主單位委托,對雷州市雷城街道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工程進行排水設計,從而解決道路及周邊地塊雨污水順暢排放。二、 設計依據2.1設計依據(1)設計依據1、本公司與項目業主簽訂設計合同2、現場調研及社區提供改造范圍資料3、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1. 設計采用的主要規范及標準:(1)排水設計規范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 50289-2016;室外給水設計標準GB50013-2018;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6版);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砌體結構4、設計規范GB5003-2011;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J103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1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04-2002(2011版);市政公用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13年版);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2.2設防烈度本工程設防烈度按7度考慮,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1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因此,本工程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為柔性管材,接口采用雙橡膠圈承插連接,且每個接口的允許軸向拉、壓變位不小于10mm,根據國標室外給水排水和燃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范(GB50032-2016),可不再進行抗震驗算。三、 建設條件3.1排水5、現狀1、主路現狀結合現場實地踏勘,待建V869線東側存在一條既有明溝,現狀作為雨污合流在使用,既有明溝兩端已有既有溝壁,無蓋板,長約584米,中間為既有土溝,長約271米,溝內有淤泥,垃圾等有害物體,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與美觀。本次設計考慮將既有明溝淤泥進行清除,改建為蓋板涵接入下游污水系統。2、巷道現狀居民巷道有現狀排水溝,排水溝尺寸大小不一。雨污混流導致溝內有淤泥,垃圾等有害物體,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與美觀。本次設計新建0.3x0.3雨水邊溝,雨水經排水構排入現狀雨水系統;污水設計為DN300的污水管道,污水經管道排入現狀污水系統。3、箱涵現狀應業主要求,將既有溝渠封閉,修建為箱涵。四、 6、排水工程設計排水管網設計應滿足地區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同時注意遠期發展與分期實施相結合的原則。排水管道均按遠期設計,并能適應片區建設需要,考慮分期實施的可能性;新建排水管網充分考慮區域排水現狀及地塊建設的情況,結合地塊建設規劃,在排水管道斷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適應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慮各種城市管線的敷設走廊,在考慮經濟性的同時預留足夠的空間,為管線綜合提供條件。4.1、排水管線設計1、排水設計范圍本次設計為下河社區,范圍內共有45條巷道,主路共有6條,V869線、調會路,橫14路、橫11路、橫12路、橫13路。當巷道寬度為23m時,雨水做07、.3x0.3的雨水邊溝,污水新建管道,管徑為DN300;主路雨、污水各新建一條排水管道。待建V869線雨水管起始管徑為DN400,末端管徑為DN1000;調會路雨水管起始管徑為DN500,末端管徑為DN600,污水管徑為DN400;橫14路,雨水起始管徑為DN500,末端管徑為DN1200,污水主管起始管徑為DN400,末端管徑為DN500。管 徑最大設計充滿度2003000.553504500.655009000.7010000.754.2排水體制結合城市發展需要,本工程實行雨污分流制,排水管線采用重力自流收集排放。5.2管線平面布置及坡度設計本工程的排水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道路及周邊地塊的雨8、污排放,排水管道的坡度在滿足規范及設計的情況下,盡量接近道路坡度,以減少工程量。主路雨水管道最大覆土深度在2.0m左右,巷道污水管道覆土深度在1.0m,主路管道最大覆土在2.8m,過街管涵覆土深度為1.0m。4.3雨污水管線水力計算計算公式: QVA (Q為設計流量)V=(1/N)R2/3I0.5 (V為設計流速,A為流水斷面面積)設計充滿度:雨水100;污水按非滿流設計其最大設計充滿度按下表:流水面粗糙系數:鋼筋混凝土管N0.014 塑料管N=0.01排水管道最大流速均按7m/s控制,污水管道在設計充滿度下最小流速為0.6m/s,雨水管道最小流速為0.75m/s。4.4雨水系統雨水量計算:雨9、水設計根據周邊規劃片區積水面積及使用功能進行道路各段雨水管道的計算。雨水量按廣州市暴雨強度公式進行推算:1、雨水系統雨水設計根據周邊規劃片區積水面積及使用功能進行道路各段雨水管道的計算。雨水流量公式:(1)雨污水管線水力計算計算公式: QVAV=(1/N)R2/3I0.5 (V為設計流速,A為流水斷面面積)雨水設計充滿度100;污水最大設計充滿度65流水面粗糙系數:塑膠管N0.010 鋼筋砼管N0.014V按5m/s控制2、雨水(1)雨水設計根據周邊規劃片區積水面積及使用功能進行道路各段雨水管道的計算。雨水流量公式:Q=qF(L/S)式中:q設計暴雨強度(L/s. hm2);徑流系數,本道路取10、0.75;F匯水面積(hm2)。q按廣州市暴雨強度公式推算:q=3618.27x(1+0.438xlgp)(t+11.259)式中:P為設計重現期(年);排水管線中,本道路暴雨重現期根據規范為35年,本次設計取5年;t為降雨歷時(分鐘): tt1+ t2;t1地面集水時間,本次設計取5分鐘;t2管渠內雨水過流時間(分鐘)。(2)雨水管道布置根據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及現場踏勘情況,本次設計新建雨水系統,最大管徑為DN1200,最終接入下游雨水系統。道路路幅寬度為2.03.0m時,雨水做0.3x0.3的邊溝收集附近雨水;道路路幅寬度為3.05.0m時,雨水管道單側布置機動車道下,管中心距路緣石距離為111、.0m,雨水管道沿道路坡向布置,根據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及現場踏勘情況,本次設計雨水系統最大管徑為DN1200,下河社區主路雨水排入現有涵洞。(3)雨水水力計算表序號匯水面積徑流系數設計流量末端管徑最大坡度流速過流能力(hm2)(m3/s)(mm)()(m/s)(m3/s)下河社區19.0170.851.226000.51.181.36.29.60.851.2212000.31.181.34.5污水系統道路路幅寬度為2.03.0m時,污水管道布置在道路中間;道路路幅寬度為3.05.0m時,污水管道單側布置機動車道下,管中心距路緣石距離為1.0m,污水管道沿道路坡向布置,根據收集到的相關資料及現場踏12、勘情況,本次設計污水系統最大管徑為DN500。下河社區條調會路巷道污水經污水管道排入現狀污水溝,橫14路污水經污水管道排入現有污水溝。污水量計算本區內工業、企業醫療污水由各個單位自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后才準排放;生活污水須進行生物無害處理后才能排入本系統。根據規劃及計算復核本次設計污水管線最大管徑為dn500即可滿足要求。污水管道設計流量計算公式:Qmax=1.1QaveKz (L/S)式中Qmax:設計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時污水秒流量。Qave:最高日平均時污水流量(L/S),根據綜合污水量標準q計算Qave=q流域計算人口數(人)/(243600) (L/S)q13、=城市綜合供水量標準85% (L/Cap.d)Kz:總變化系數,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內插取值污水水力計算下河社區污水管道水力計算表服務面積設計流量管徑充滿度粗糙系數坡度流速過流能力(hm2)(L/s)(mm)(h)(n)(i)(m/s)(l/s)下河社區9.0171.925000.650.010.3%1.290.129.61.225000.650.010.3%1.61.44.6雨、污水埋深確定污水管控制高程確定:一般按污水主管道起點覆土深度控制為1.8米考慮;特殊位置根據周邊地勢高程,以周邊區域內污水能以重力流方式接入來確定污水管道高程。雨水管控制高程確定:一般按雨水主管道起點覆土深度控制為1.14、0米考慮;特殊位置根據周邊地勢高程,以周邊區域內雨水能以重力流方式匯入來確定雨水管道高程。4.7管道選材目前許多新排水管材涌現,塑膠管、玻璃鋼管逐漸得到推廣,其流水性能好,耐沖刷腐蝕,安裝方便,綜合考慮造價、使用功能、安全等各方面問題。排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管道、檢查井基礎地基承載力要求200KP,達不到要求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塊石或砂土換填以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A做法詳見06MS201。本工程雨水管徑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污水管采用HDPE雙壁波紋管,環剛度SN4000N/。4.8管道接口及基礎雨污水管材均為HDPE雙壁波紋管,雨水最大管徑為dn800,污水最大管徑為dn5015、0。接口形式采用雙橡膠圈承插連接120度砂石基礎,基礎及接口做法參考圖紙06MS201-1,頁9。4.9檢查井雨、污水管道檢查井設計間距為30米,不采用雨水口進水方式的檢查井設計間距不大于50米,檢查井做法詳見圖集06MS201-3。綜合考慮強度、美觀、耐用及價格等多方面因素,本設計推薦采用球墨鑄鐵井蓋,承載等級人行道最低選用C125、車行道最低選用D400。檢查井的井蓋應有防盜措施,排水檢查井應安裝防墜落裝置,防墜落裝置應牢固可靠,承重能力100Kg。4.10雨水口位于道路邊上的雨水管道,根據道路路幅寬度在路緣設置雙箅聯合式雨水口,具體做法詳06MS201-8,由連接管接入檢查井,雨水口連接16、管采用d300級鋼筋混凝土管,連接管坡度不小于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道路低洼處增設雨水口,雨水口上緣低于路面35cm。4.11溝槽開挖管道及構筑物溝槽開挖邊坡應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證施工安全,根據本工程地勘,溝槽開挖邊坡按1:0.31.5控制,具體詳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規定。如果現場條件不允許,必須采取加支撐等措施。對于填方地段,須在填方進行至管頂標高1.0m之上后方可開挖管道溝槽,填方應按道路路基要求進行。4.12測試與試驗 所有的材料、產品均應有出廠檢驗合格證書,進場應按相關程序進行進場檢驗。所有的污水管道在回填前還必須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17、規范的規定做管段閉水試驗。4.13溝槽回填管道、涵洞及構筑物溝槽回填必須在溝槽承載力達到設計強度后方可進行?;靥钜蠓謱訅簩?、對稱均勻回填,密實度不小于90%?;靥畈牧喜捎脺喜坶_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在道路范圍內,壓實度應達到道路路基密實度要求,同時必須符合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相關規定。管區(溝槽底至管頂以上1.0m范圍內)禁止采用推土機等大型機械進行回填。管頂嚴禁使用重錘夯實。4.14工程量詳見工程量表,交叉路口處按道路設計范圍線分別計入。4.15 涵洞(1)蓋板邊溝本工程設置蓋板邊溝270m,蓋板厚度為20cm,蓋板長1.98m,每50cm一塊采用C25鋼18、筋砼現澆。邊坡底和側壁采用C25砼現澆,每間隔5m設置構造柱構造柱和拉梁,拉梁尺寸為0.24X0.25m,構造柱尺寸為0.24X0.24m;蓋板邊溝每20m設置一條伸縮縫,伸縮縫縫寬3cm,內填瀝青麻絲,外用水泥砂漿封縫抹平。(2)箱涵本項目共設置箱涵一條,長123.97m,箱涵縱坡0.28%,采用C30鋼筋砼現澆,厚度25cm,箱涵每12m左右應設置一條伸縮縫,伸縮縫縫寬2cm,縫內用瀝青麻絲填滿,箱涵進口與既有涵洞接順,出口采用一字墻與河道接順。(3)蓋板本項目有584m邊坡需蓋蓋板,蓋板長1.98m,每50cm一塊采用C25鋼筋砼現澆。五、施工注意事項1、 本工程雨、污水上下游管線必須接19、順。設計要求在放線時首先復核上下游現狀管渠、接納水體等的位置、標高、斷面尺寸等,若與設計有不符之處,必須立即通知設計單位研究處理。2、施工單位施工前應確認上下游管位及標高,如果存在不能排入的問題及時通知我方解決。六、排水工程主要工程數量表6.1排水主要工程量表詳見圖紙SP-07。6.2涵洞部分工程數量表項目長度材料數量單位備注蓋板邊溝(新建)270C25砼314.28m構造柱+拉梁鋼筋1343.06kgC25砼14.58m構造柱+拉梁蓋板鋼筋7765.25kg蓋板C30砼132.3m伸縮縫61.97m基坑開挖支護木板270m基坑開挖2946.47m回填中粗砂1456.71m箱涵123.97C30砼286.50m鋼筋39791.33kg伸縮縫123.9mC20砼墊層33.48mC20砼(一字墻)43.23m蓋板(增加蓋板)584C25砼114.46m鋼筋8397.92kg疏通涵洞內淤泥292m暫定備注:疏通涵洞內淤泥為暫定量,以現場實際發生的量為準,既有邊溝增加蓋板的配筋采用新建蓋板邊溝段中蓋板的配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35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2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