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爬模在超高層施工中的應用與創新培訓課件(25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38434
2024-06-06
25頁
11.23MB
1、液壓爬模在超高層施工中的 應用與創新,目錄,(一)北塔建筑概況,一、工程概況,(二)北塔結構概況,北塔為內筒外框結構其中24、42、61為桁架層,北塔平面圖,一、工程概況,(一)爬模布置,本工程共布置77榀機位:外圍墻體28榀,內部電梯井共49榀。,機位布置應考慮如下問題:機位間距5m;躲避連接內筒外框的鋼梁和鋼梁埋件位置;躲避桁架位置;躲避塔吊位置;躲避筒內鋼柱位置;,二、爬模設計,(二)架體分區,由于本工程爬模面積較大,為便于管理,將爬模平臺為分13個區段施工,可多區同時爬升,也可按施工進度流水作業。,可堆載5KN/m2,二、爬模設計,(三)施工分區核心筒共分兩個施工區域,施工縫設置在中部2、連梁處;充分利用爬模可分區爬升的特點,實現流水施工,加快施工進度;,一區,二區,通道區域,二、爬模設計,(四)爬升高度及次數,爬模根據模板高度不同,每次爬升高度為3.6m或4.2m;26層及26層以下按4.2m/次進行爬升(標準層高5.2m、4.2m),27層至68層按3.6m/次爬升(標準層高3.6m);我工程共68層共爬升77次。,需重點注意問題:1、非標準層模板爬升;2、桁架層模板爬升;3、變截面位置模板爬升。,二、爬模設計,三、爬模施工應用,1、爬模架體組成,三、爬模施工應用,2、爬模施工原理,3、安裝節點,三、爬模施工應用,4.爬模施工流程節點,三、爬模施工應用,5、模板系統的應用,3、本工程模板按兩種標準層高4200/3600設計,模板高度3800+6004400。標準層施工時,模板下包150,上空50。模板采用大鋼模體系。模板的高度決定了埋件的間距,進而決定了架體每次爬升的高度。,埋椎預留孔,模板分節位置,模板固定方式,三、爬模施工應用,外墻墻厚變化時,通過調整角部模板即可實現,無需將大面積模板變動。,三、爬模施工應用,5.1角模的應用,爬升變化小于50時直接采用導軌傾斜爬升;爬升變化超過50mm時使用鋼制墊塊調整;爬升變化100時,每次爬升架體向墻體貼近50mm使用一次墊塊,通過二層爬升復位。變化200時,每次爬升架體向墻體貼近70mm左右,使用兩次墊塊,通過三層爬升復位。以此類推。,三、爬模施工應用,6、墻體變截面的施工,三、爬模施工應用,四、爬模創新,導軌凹槽處的防護,四、爬模創新,埋件與洞口沖突,原外立面防護為鋼板網加掛密目網,后替換成為表面鍍鋅網眼邊長5mm的鋼絲網,它不僅能防止鋼筋頭、小粒徑的混凝土石子掉下,而且還具有抗沖擊、透風、透光的功能。,四、爬模創新,外立面防護,四、爬模創新,安裝爬模承載體的設想,安裝爬模承載體的設想,四、爬模創新,四、爬模創新,爬模平臺與外防護的標準化,四、爬模創新,爬模平臺與外防護的標準化,質量、安全、經濟,四、爬模創新,匯報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