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街房地產項目塔吊基礎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38584
2024-06-06
15頁
1.05MB
1、目 錄1、 編制依據12、 工程概況13、 地質情況14、 塔吊選型及布置25、 塔吊基礎平面定位26、 塔吊基礎設計37、 塔吊基礎施工118、 安全措施141、 編制依據1.1、 業主提供的信和北濱路項目三期B區工程相關施工圖; 1.2、 施工合同;1.3、 XX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QTZ63型塔吊基礎圖;1.4、 業主提供的信和重慶華新街項目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詳細勘察)。2、 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重慶市江北區華新街,項目南側為北濱路,西側為華新街,北側為黃觀路,東北側為立交橋,地處繁華地段,周邊有居民區、寫字樓等,交通便利。本工程C1區由B02、B03、B05、B10四棟樓及地下室組2、成,地下三層, B02、B03地上5層,B05地上8層,B10地上11層,建筑高度B02、B03為31.4米,B05為40.85米,B10為49.8米,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主要功能為住宅,地下室為車庫及設備用房。本次施工范圍僅為地下室部分,同時考慮主樓施工時能使用此階段布置的塔吊。本方案主要是為B02、B03、B05、B10#樓及其地下室施工時所設置塔吊的基礎施工提供技術指導。3、 地質情況3.1、 水文情況擬建場地距離嘉陵江約7080 m,嘉陵江為場區最大的水系,嘉陵江在該段常年洪水位180 m,低于場內標高。3.2、 地形地貌場地位于嘉陵江左岸的斜坡地帶,屬河谷地貌。場地已開挖至基礎標高3、192.35。3.3、 水文地質條件場地地形總體為北西高南東低,地表逕流條件較好,無大量富集地下水的地質條件,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降雨的補給,通過地表水下滲和沿坡面及排洪溝向南東側地勢低洼處排泄。場地第四系土層多為填土,下覆基巖主要為砂、泥巖互層,但由于地層產狀平緩,不利于儲存地下水。場區基巖賦水條件較差,僅存在少量第四系松散層上層滯水和基巖裂隙水。場區鉆探范圍內基本無地下水。地下水對場內塔吊基礎無影響。3.4、 不良地質現象場區內未發現危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現象,也未見斷層。4、 塔吊選型及布置綜合考慮地下車庫及塔樓施工需要以及加工場地布置情況、地質情況、建筑特點等因素,總共選用34、臺塔吊,分別位于B02、B05、B10#樓,塔式起重機型號數據如下表所示:本工程選用的塔式起重機型號一覽表型號數量臂長起重量最大獨立高度最大起升高度備注QTZ63 1臺50m1.36t40m160 mB02#樓QTZ631臺50m1.36t40m160 mB05#樓QTZ631臺50m1.36t40m160 mB10#樓塔吊具體布置圖詳附件四:信和北濱路項目三期B區工程C1區總平面布置圖5、 塔吊基礎平面定位B10#樓:B02#樓:B05#樓:6、 塔吊基礎設計6.1、 地基承載力要求及基礎類型選擇根據地勘資料顯示各塔吊所處位置地質情況,對各塔吊基礎進行設計,具體情況詳后塔吊基礎設計書。6.15、.1、 5#(B02#樓)塔吊基礎:根據塔吊基礎設計要求基礎尺寸為600060001000mm,為避免塔吊基礎對地下室結構底板及防水層造成影響,塔吊基礎頂標高位于其所在位置底板底標高之下。 根據信和重慶華新街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66、77、3939剖面圖)及現場表層土開挖實際情況,5號(B02樓)塔吊基礎所在部位表層為原狀土,土質均勻,原狀土層底標高為180.76182.89,原狀土下側為砂巖,原狀土層與砂巖層交接面較平坦,塔吊基礎開挖完成后請業主、監理單位至現場驗槽,并請具備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對基礎持力層的承載力作釬探檢測,檢測結果滿足塔吊基礎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后封底綁扎鋼筋(其余二臺塔吊6、基礎持力層檢測方法與5#塔吊基礎相同)。5#塔吊基礎原狀土層為持力層,地耐力為0.1MPa,基礎深入原狀土層1100mm,塔吊基礎頂標高為191.980,底標高為190.880;塔吊基礎做法如下圖所示:原狀土 5#(B02#樓)塔吊基礎具體做法及計算書詳附件一:B02#樓塔機施工方案6.1.2、 6#(B05#樓)塔吊基礎:根據塔吊基礎設計要求塔吊基礎尺寸為450045001600mm,為避免塔吊基礎對地下室結構底板及防水層造成影響,塔吊基礎頂標高低于其所在位置底板底標高。根據信和重慶華新街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33、1111、3636、3737剖面圖)及現場表層土開挖實際情況,6#(B05號7、樓)塔吊基礎所在部位為砂巖。綜合上述情況,6#塔吊基礎以砂巖層為持力層,基礎深入砂巖層1600左右,塔吊基礎頂標高為191.98,底標高為190.38;塔吊基礎做法如下圖所示:6#(B05#樓)塔吊基礎具體做法及計算書詳附件二:B05#樓塔機施工方案6.1.3、 7#(B10#樓)塔吊基礎:根據塔吊基礎設計要求基礎尺寸為600060001000mm,為避免塔吊基礎對地下室結構底板及防水層造成影響,塔吊基礎頂標高位于其所在位置底板底標高之下。 根據信和重慶華新街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77、1010、3636、3737剖面圖)及現場表層土開挖實際情況,7#(B10號樓)塔吊基礎所在部位表層為原狀土8、,土質均勻,原狀土層底標高為190.38185.22,原狀土下側為砂巖,原狀土層與砂巖層交接面較平坦。7#塔吊基礎以原狀土層為持力層,地耐力為0.1MPa,基礎深入原狀土層1100mm,塔吊基礎頂標高為191.980,底標高為190.880;塔吊基礎做法如下圖所示:原狀土7#(B10#樓)塔吊基礎具體做法及計算書詳附件三:B10#樓塔機施工方案6.1.4、 塔吊基礎排水平面圖 6.2、 塔吊基礎持力層的檢測措施塔吊基礎開挖至持力層時,請具備檢測資質的檢測單位對持力層承載力進行檢測,B02、B10#塔吊基礎采用釬探的方式、B05#塔吊基礎采用抽芯的方式檢測基礎持力層承載力是否達到塔吊基礎設計要求9、。塔吊基礎開挖完成后請業主、監理單位共同至現場驗槽,并由檢測單位取樣確認基礎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驗槽完成后在基礎底澆筑100厚C20混凝土墊層(封底);待檢測單位確認基礎持力層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綁扎鋼筋并澆筑混凝土。6.3、 砼基礎要求按照塔吊基礎設計要求,砼標號C35。混凝土表面應校平,平整度不大于1.5毫米。6.3.1、 塔吊基礎鋼筋施工要求本次塔吊基礎使用鋼筋均為場外加工為半成品后在場內綁扎,鋼筋運至場內后,請監理、業主參加見證抽樣送檢,鋼材的力學性能、截面積、理論重量等參數均達到合格要求才能用于本工程。6.3.2、 接地裝置塔機避雷針的接地和保護接地要求按照接地裝置圖規定作。接地10、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將接地保護裝置的電纜與任何一根主弦桿的螺栓連接并清除螺栓及螺母的涂料。(2)置于地基錨固聯結的底架決不能作接地避雷器用。(3)接地保護避雷器的電阻不超過 4歐姆。(4)接地裝置應由專門人員安裝,定期檢查接地線和電阻。6.4、 塔吊穿樓板施工由于本工程塔吊需在底板施工前投入使用,故塔吊必須穿地下室樓板,塔吊基礎裝在基礎底板之下。本工程塔吊截面為16001600,每邊再加250工作面,塔吊所穿越處樓板預留孔洞大小為21002100。塔吊基礎穿越地梁、底板區域時,地梁、底板施工至磚砌井圈邊線位置,在底板下增加防水附加層。地下室梁、板筋錯開Lae預留,預留鋼筋在孔洞邊緣范圍內11、向上或向下彎起以避開塔吊節;預留洞口每側附加216鋼筋,通長設置;待塔吊拆除后,將彎起的預留鋼筋調整好,回彎鋼筋時,要做到鋼筋周圍的混凝土不受松動和損壞;預留孔洞砼澆筑:澆筑砼前,先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動的砂石和軟弱砼層,同時還應加以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并清除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積水;施工縫處先鋪上1015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砼內的砂漿成分相同;砼采用比原砼強度高一級的微膨脹砼(地梁、底板抗滲等級S6)。6.4.1、 塔吊穿越樓板立面圖塔吊穿越各樓層剖面圖6.4.2、 塔吊穿越樓板平面圖本方案中三臺塔吊均未穿越梁,僅需在板上進行預留。6.5、 塔吊附著設置B區C1區域設12、置的三臺塔吊除B02#樓的塔吊上升至獨立高度后不需設置附著外, 其余二臺塔吊(B05、B10主樓使用)上升高度均超過塔吊獨立高度,需設置附著以增加塔吊穩定性。附著離墻垂直距離17324823,附著平面布置如下圖所示:6#(B05樓)塔吊附著平面布置圖7#(B10樓)塔吊附著平面布置圖附著的埋件在結構施工時一起預埋,按連接方式不同分單耳座埋件和雙耳座埋件兩種,塔吊附著為三根附著桿,有兩根是在一個墻體附著位置,此部位使用雙耳板連接兩根,每次附著為一個單耳板和一個雙耳板相組合產生三個附墻點來連接三根附墻桿,埋件做法如下圖所示:單耳座埋件做法大樣雙耳座埋件做法大樣塔身和埋件之間用拉桿連接,拉桿柱肢為213、根16a槽鋼對扣,做成格構式拉桿,拉桿長度L根據實際長度放長20公分,方便現場準確定位,附著框連接封頭預先與拉桿焊接好,與耳座連接處封頭現場焊接,方便銷軸的準確定位。焊縫要求:未注明焊縫均為角焊縫,能雙面施焊的必須焊接雙面角焊縫,焊縫厚度10mm,已表明的剖口焊,焊滿剖口后,再施焊一道角焊縫,角焊縫厚度不小于10mm。附著受力計算詳附件一、二、三;7、 塔吊基礎施工7.1、 土石方開挖利用反鏟挖掘機按照設計好的基礎大小尺寸及定位進行開挖,開挖時,對素填土及粉質粘土采用1:1系數放坡開挖,對強風化基巖按1:0.75系數放坡開挖,對中等風化基巖按1:0.50系數放坡開挖,開挖完成經業主、監理、地勘14、及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驗槽合格后,人工修整基槽尺寸直至滿足設計要求。對利用土層作為持力層的塔吊基礎,在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后,請檢測單位至現場對基礎持力層進行釬探,確定持力層承載力。7.2、 封墊層、砌筑磚胎膜在基槽開挖完成后請現場技術人員進行驗收,合格后立即現場拌制少量C20混凝土將基底封閉以防積水浸泡影響承載力。墊層封閉完成后在基坑四周砌筑240厚磚胎膜以便基礎混凝土施工。7.3、 鋼筋加工綁扎在基槽開挖的同時按設計圖進行鋼筋放樣及半成品的加工,待墊層施工后, 按綁扎順序將加工好的半成品依次綁扎成型。上下層鋼筋采用12375/500拉結筋隔一拉一進行連接,基礎鋼筋全部采用二級鋼筋。 7.4、 基15、座和地腳螺栓就位鋼筋綁扎成形后,將塔吊基座及地腳螺栓進行精確定位(塔吊基座由鋼管搭設支架支撐)首先校正其平面位置,使其滿足平面坐標要求。用水準儀精確控制基座的水平及四個地腳螺栓上口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差控制在1.5毫米之內。定位后用鋼筋幫焊固定在鋼筋籠上避免其位置發生錯動。7.5、 澆搗砼圖紙設計的塔吊基礎混凝土為C35。砼澆搗從中心向兩側進行,泵管設在基礎中心部位進行布料,讓混凝土斜向流淌至基礎兩側,實行全面分層澆搗,待基礎中心混凝土澆搗至設計標高后再逐步移向四周澆筑,施工時注意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漿及時排除出筏板外,不得直接利用浮漿找平。嚴格控制現場混凝土澆搗質量,禁止使用振動棒碾趕混凝土。在砼16、終凝前切實做好板面二次壓實搓毛處理,發現初期裂縫盡早用同標號砂漿彌補搓平壓實。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插點縱橫向間隔控制在50cm以內,振搗至表面不再下沉、基本無氣泡為宜,防止漏振或過振。先振搗四周,再振搗中間部位。7.6、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采用蓄水保濕養護。當混凝土已經澆筑到設計標高并壓實、抹平時,應先行采取蓋濕麻袋養護,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現早期干縮裂縫。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2小時內及時在表面蓄水進行養護,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小于七晝夜。7.7、 塔基四周保護由于塔吊低于地面,使用過程中在塔吊基礎上砌筑擋墻保護塔吊底座并在塔吊基礎邊上設置1m1m積水井便于排水。為方便塔吊操作人員的上下及防止人員的墜落塔吊基礎上部采用模板封閉。具體做法詳下圖: 井圈尺寸詳平面圖8、 安全措施8.1、 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8.2、 上崗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不得違規作業,更不得喝酒后施工。8.3、 項目部派專人進行安全監察,不得允許作業人員違規作業。8.4、 頂部排水溝處理、擋水沿施工時必須做好臨邊防護,應派專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