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0052
2024-06-11
12頁
2.17MB
1、區位條件 城市西部門戶 街道辦事處距城區僅2公里,位于聊茌東都市圈內,發展潛力巨大。與周邊城市聯系1小時范圍可到達茌平、東阿、冠縣、莘縣、陽谷;2小時可到達省會濟南、河北邯鄲以及河南濮陽。道口鋪對外交通便利、與周邊區域聯系緊密15分鐘可到達聊城西站(規劃);20分鐘可到達聊城北站、聊城站;30分鐘可到達聊城東站、聊城機場(規劃)。規劃期限規劃范圍與層次 為落實聊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等相關要求,打造城鄉反哺、協同創新、互利共生、綠色生態的小城鎮。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目標年為2035年。本次規劃范圍分為全域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兩個層次。規劃層級2、:包括兩個層次鎮域規劃面積49.32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404.61公頃。鎮域城鎮開發邊界上位要求嚴格落實三區三線內容及管控要求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91萬畝(2607.64公頃)。耕地保護目標面積4.3萬畝(2869.33公頃)。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404.61公頃。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落實上位規劃中的交通,公服、基礎設施布局。落實鄭濟高鐵、雄商高鐵。落實變電站2處。聊城市國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底線約束(1)生態保護紅線道口鋪街全域范圍內無生態保護紅線。(2)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3.91萬畝(2607.64公頃)。(3)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依據三區三線,城鎮開發邊3、界總面積 404.61公頃。城鎮主要拓展工業與服務發空間,主要往聊冠路以北發展。發展定位綠色低碳非遺文旅小鎮綠色低碳非遺文旅小鎮聊城部地域化戶新材料產業聚集區鄉村振興示范區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三心、兩軸、四板塊、多點“三心”指駐地核心、西部工業中心和東部工業次中心。駐地核心即道口鋪街道駐地,提升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商貿服務功能,強化城市風貌特色。西部工業中心為部分規劃新建工業用地,打造企業集群入園;東部工業次中心為現狀保留工業。“兩軸”指非遺文旅發展軸和產城融合空間發展軸。非遺文旅發展軸依托現狀萬通路及周邊非遺村落文旅資源,發展文旅產業。產城融合空間發展軸依托聊冠路貫穿工業園區和街道城鎮建4、設用地,推動產城融合發展。“四板塊”指非遺文旅發展板塊、現代農業生產板塊、生態光伏生產板塊。“多點”指多個特色保護村落。生態安全格局一心一帶多廊“一心”指街道綜合服務核心,結合街道周邊坑塘水域,以調節區域水循環、保護水資源生態環境為主要功能。“一帶”指沿西新河生態保護帶。西新河生態帶依托現有河道,加大水生態保護力度,凸顯藍綠交織的濱水風光特色;西新河生態保護帶以河為帶,串聯流域生態斑塊,提高生態系統連通性。“多廊”指多條交通防護林帶。交通防護林帶由濟聊高速林帶、德商高速林帶、國道309林帶、國道240林帶構成,主要發揮生態防護和景觀功能,形成區域“綠網”。鎮村體系規劃2021年2月19日聊城市5、東昌府區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道口鋪街道行政村建制調整的批復中提出,同意道口鋪街道8個行政村村委會建制調整方案,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在村莊分類調整的基礎上規劃形成街道駐地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等級體系。鎮村體系規劃表等級名稱街道駐地道鋪街道駐地中村道鋪新村、新村、匯新村、勝利新村、道張新村、陳化屯新村、下堤社區、同創社區基層村任雙廟村、四甲李村、王莊村、道鋪村、顧村、東村、胡謝村、王爾鎮村、任堤村、梁劉村、新郭莊村、武莊村、村、蘇樓村、廟村、閆邵屯村、邵河村、宋河村、程莊村、代屯村、沙王莊村、劉海村、王河村、張堤村、陳化屯村、安莊村、邵屯村、村、肖坊村、仙莊村、北臧村完善交通體系(1)高速鐵路系6、統鄭濟高鐵由北向南穿過街道全域東側,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2)高速公路系統濟聊高速東西貫穿街道全域中部、德商高速南北貫穿街道全域中部,有重要的對外交通意義。(3)國省道東西向聊冠路(G309)、南北向G240等。(4)縣鄉道共規劃保留3條縣鄉道。(5)村莊主要聯通路連接街道內各個村莊之間的主要道路。空間結構規劃兩兩軸、帶三區綜合產業、交通等多種影響因素,確定城鎮發展向和主導功能區規劃。“兩”:政服務中、綜合服務中“兩軸”:沿聊冠路的橫向空間發展軸、沿萬通路的縱向綜合發展軸“帶”:貫穿駐地東的濱景觀帶“三區”:綜合商貿區駐地綜合交通規劃1)交通運輸用地調整現狀公路用地調整為城鎮道路用地,鐵路用地不變,規劃其他交通設施用地減少。(2)道路等級街道駐地道路系統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巷道四級。規劃形成“五橫五縱”的道路系統。“五橫”即北環路、振興路、泰康路、聊冠路;“五縱”即工業西路、工業東路、山水路、萬通路、東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