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3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0057
2024-06-11
30頁
9.96MB
1、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辦事處2024年5月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征求公眾意見稿)規劃范圍、期限與依據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87號)的要求,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結合閆寺街道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對全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做出的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制定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本規劃”)。前本規劃范圍為閆寺街道行政轄區范圍。規劃期限2、為2021年至2035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包含 言全域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兩個層次。規劃范圍、期限與依據 規劃范圍:本規劃范圍為閆寺街道行政轄區范圍,總面積58.83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范圍總面積182.37公頃。規劃期限: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規劃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19年);3.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43號);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3、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6.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鄉鎮國土空間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自然資發201935號);7.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廳字201948號);8.自然資源部關于印發的通知(自然資發2023234號);9.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規程(2023年12月);10.山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魯政發20133號);11.山東省建設用地控制標準(魯政辦發201839號);12.聊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13.聊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4、212035年);14.東昌府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15.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技術規范與標準等。工作歷程意見征求階段 鎮人大會議 各部門征求意見 專家評審會閆寺街道區位優勢獨特,位于聊城市中心城區西北角,緊鄰中心城區,交通條件優越,與周邊區域聯系緊密。區域級聯系道路:高速德上高速、濟聊高速;鐵路京九鐵路、邯濟鐵路、濟鄭高鐵(21年在建,目前已建成)、雄商高鐵(規劃);境內有聊城北站、聊城收費站,緊鄰聊城站、聊城西收費站。一、區位條件 與周邊鄉鎮城市聯系方便快捷 與聊城市市中心30分鐘可達;與聊城市周圍縣區(臨清市、冠縣、莘縣、茌平區等)40-50分鐘可5、達;與省會濟南市90分鐘可達;與濟南市遙墻國際機場100分鐘可達;與德州市、泰安市120分鐘可達。人口外流明顯 2020年轄區凈流出1.5萬余人,其中勞動力流出約0.88萬人,約占總流出人口的60%。主要流出原因為農民工外出打工,流出方向主要包括聊城市城區、濟南、青島、上海等地區。受城區虹吸效應影響 在城區或嘉明工業園工作的通勤人口約5000人。由于閆寺離聊城市中心城區較近,部分居民更傾向于在城區購房居住,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人口流失。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2020年閆寺街道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26.10%,65歲以上老人占比18.37%。現狀人口分散、城鎮化水平低 2020年全域人口4.66、5萬人,街道駐地0.7萬人,城鎮化率15.05%人口外流、空心化、老齡化現象嚴重閆寺街道老齡化情況示意圖村莊名稱老齡化率(%)遷出人口占戶籍人口比例(%)周店村34.7518.64谷蘇村19.5758.33閆皋村16.3867.24任莊村24.8841.96人口問題較嚴重的村莊閆寺街道遷出人口占戶籍人口比例示意圖二、人口與城鎮化 一產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農業用地效益較低 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 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以中草藥種植為特色,此外還有少量蔬菜種植,經濟效益不突出;農業用地比重高,人均耕地少 2019年閆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6億元,農業用地畝均產值約3074元,農業用地效益較低。三7、產業基礎-一二三產 二產工業帶動強勁,質量有待提升工業企業主要集聚在聊臨路兩側、辦事處駐地周邊。工業空間分布 主要工業門類綠色化工(主導產業)中藥開發與研制(特色產業)輕工制造(食品加工、文教印刷、服裝加工)激光設備組裝用地不足:工業分布零散,規模不足以支撐當前、未來發展配套不完善:配套支撐不足以吸引科技人才產業高端化不足:創新動能有待加強 三產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發展潛力巨大服務業主要類型物流倉儲服務業空間分布分布較為分散辦駐地閆梁路及鳳凰路兩,主要沿聊臨路兩側、街道側分布。三產文旅資源豐富,但知名度不高、發展不足文旅資源內容文物保護單位聊古廟遺址(省級)、鳳凰集烈士墓(市級)、傅光宅家族8、墓(含石刻)(市級)、西舒村舒希奎民居(區級)、程堂村程佰祿夫子紀念碑(區級)、程堂村程蔭芳德教碑(區級)紅色旅游資源周店村聶子政紀念館、鳳凰集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長廊等旅游景區東昌上林苑景區上林苑鳳凰集紅色長廊聶子政紀念館 過境交通分割,村莊繞城,街道發展受限 過境交通(鐵路、高速、國道、省道)線路多 現狀道路存在主要問題鎮域內道路路網等級劃分不明確,路網較亂,部分主要道路未硬化。四、道路交通 公共交通:駐地與城區聯系便利乘公交由閆寺街道至嘉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40分鐘可達;由閆寺街道至聊城市人民政府1小時可達;由閆寺街道至東昌府區人民政府1小時30分鐘可達。五、公服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嚴重9、缺乏 機關團體用地機關團體用地僅能滿足現狀使用需求,主要功能為行政辦公中心。教育用地小學6處,幼兒園9處。其中閆寺實驗學校服務范圍較大,其余學校服務范圍主要為周邊村莊。教育設施缺口較大。文化活動用地文化設施方面,閆寺辦事處現有一處文化站,村莊文化站(農家書屋)40余個,村莊文化站均不獨立占地。醫療衛生用地目前閆寺有1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另有7處衛生室正在規劃建設。公服設施不足,短板有待補齊通訊設施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設施郵政支局 基礎設施配備不足,亟需完善 給水:由道口鋪轄區內供水廠供應,位于道口鋪街道辦事處羅屯電廠對過,兩座清水池儲水能力6000立方米,廠區內有水泵4臺,日供水量是3.5萬立方10、米。排水:街道駐地現有一處污水處理設施,上林苑北側有一處嘉明污水處理廠,處理量為2000噸/天,占地70.5畝。環衛:閆寺辦事處共有1處垃圾轉運站,占地面積2000,位于辦事處駐地北;對垃圾壓縮后,轉運至垃圾處理廠。電力:接道口鋪街道辦事處羅屯電廠。電力電信:閆寺街道辦事處共設有處7信號塔。熱力燃氣:閆寺街道辦事處天燃氣由聊城新奧燃氣有限公司供應,現狀在閆梁路與鳳凰路交叉口向東200米路南一處液化氣加氣站。六、上位規劃解讀1.聊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一核”是指通過中心城區(東昌府組團和茌平組團)。“六星”是指臨清、東阿、高唐、陽谷、冠縣、莘縣六個衛星城。“五廊”指構建以11、市域內大運河廊道、衛運河廊道、馬頰河廊道、徒駭河廊道、金堤河-黃河廊道五大河道為骨架的生態廊道體系。以主體功能定位為基礎,落實空間治理要求,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功能空間,加強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在市域層面劃分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和鄉村發展區 5 類一級規劃分區。根據聊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閆寺街道在主體功能定位上處于國家級城市化地區,城市化地區重點增強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引導城鎮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吸納農業轉移、人口就業、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作用,以生活圈、生產圈理念統籌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城鄉集約、高效發展。規劃形12、成“一核六星五廊多片”的市域城鎮空間結構閆寺街道打造科普小鎮現代農業小鎮現代中藥產業示范區鄉村休閑康養區紅色休閑度假示范區綠色生態產業新高地2.相關規劃解讀匯總上位規劃閆寺承擔職責聊城市東昌府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發展中藥材及康養產業為主。聊城高鐵新城區域發展戰略總體策劃&聊城市高鐵新城概念規劃及核心區城市設計方案承接區域大城市產業轉移,重點發展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生態旅游、精品農產品種植等樞紐支持型產業,創新技術服務等功能業態。打造現代農業小鎮,發展大棚蔬菜種植與食用菌種植。打造科普小鎮。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園、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中醫藥加工業,打造鄉村休閑康養區。聊城13、市東昌府區村莊布局規劃(2020-2035年)打造全區工業強鎮,爭做全區科技創新型的排頭兵。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打造特色中藥材產業基地、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范基地。打造黨性政德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綠色生態產業新高地。聊城市東昌府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規劃綱要打造現代中藥產業示范區。發展體驗型鄉村游,打造紅色休閑度假示范區。東昌府區產業規劃(2021-2030年)總 結重點發展產業類型化工新材料產業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定位打造全區工業強鎮爭做全區科技創新型的排頭兵六、上位規劃解讀七、目標定位愿景謀劃:“1334”1“十四五”發展定位3城市愿景32035年目標定位414、發展策略聊城市紅色文旅特色鎮生態興鎮策略區域協同策略產業躍升策略幸福共享策略工業強鎮 科技興鎮 生態美鎮打造全區工業強鎮,爭做全區科技創新型的排頭兵中藥材融合發展示范基地新材料綠色示范區八、人口預測與城鎮化率 人口預測基數為:2020年現狀鎮域總人口4.65萬人綜合考慮自然人口增長和機械人口(勞動力人口、旅游常住人口)增長兩方面因素,確定鎮域總人口。采用自然增長率法,計算自然增長人口,公式如下:PnPo*rn其中:Pn預測自然增長人口數;Po基期人口數;r自然增長率;n預測年限。結合閆寺街道歷年人口自然增長變化情況,確定閆寺街道自然增長率近期選取5,遠期選取5;勞動力人口按照工業園區一般就業密15、度0.8萬人/平方公里計算,近、遠期工業用地和倉儲用地總量。指標名稱2020年(基期年)2025年(規劃近期目標)2035年(規劃目標年)指標層級常住人口規模(萬人)4.655.025.54全域常住人口規模(萬人)0.751.021.34城鎮開發邊界范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6.1320.3224.19全域人口預測一覽表 形成“一核一心兩軸三區”的總體開發保護格局一核:鎮域開發核心一心:東部開發次中心兩軸:兩條城鎮發展軸三區:現代中藥產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種植區、城市協同發展區。現代中藥產業示范區:閆寺中藥材特色產業發展片區,含中草藥種植、休閑采摘、中藥材加工等職能。現代農業種植區:提高耕地質16、量,完善耕作基礎設施,提高農作物畝產量等。城市協同發展區:鎮域的公共服務中心片區,城鎮發展中心片區。九、總體格局十、農業空間 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加強耕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保持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質量有所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確保糧食安全,規劃期末耕地保有量4.54萬畝(3025.07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98萬畝(2650.02公頃)。提升耕地質量等級引導因地制宜的輪作休耕和種植結構調整加強農業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利用被占用耕地耕作層的土壤用于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通過改善土壤環境質量,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強化農田環境綜合整治,提高耕地基礎地力等級17、,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優化農業生產格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構建“1+3+N”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1做優糧油基礎產業。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噸糧標準、永久保護、建管并重、整體提升”要求,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形成以小麥、玉米并舉的糧食生產模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3做強主導優勢產業。做強果蔬、苗木和畜牧等主導產業,采取集聚化發展模式、做優做強。N做精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大幅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建設若干特色農業產業集聚區,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養生農業。十一、生態空間 構建生態安全格局依托城區內生態廊道等18、生態要素,結合閆寺街道的地理區位和生態條件,構建“多廊多點”的生態保護格局。“多廊”保護西新河、周公河、喬莊分干渠主要生態廊道,依托溝渠、國道、省道構建次要生態廊道。“多點”指在生態廊道交匯處構建以濕地、公園等為形式的一般生態節點塊。優化和拓展河渠沿線生態空間立足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發展要求,以優化和拓展河渠沿線生態空間為核心,加強森林城鎮建設。以林地沿河、沿路成網為目標,在保留現狀林地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造林地塊和一般林地斑塊。加強其他各類生態要素保護和監管在空間結構上實現水系連通、農田聚集、林地沿路沿河、連片成網的清晰格局。各類生態要素實施統一保護和監管,可根據生態需求結合土地適宜性評價,結19、合國土綜合整治,有條件的可以轉化為林地或耕地及園地。十二、鎮村空間 村莊分類結合上位規劃和村莊分類的有關要求,立足城鄉空間統籌發展,將鎮域村莊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根據村莊分類,提出村莊發展引導。分類名稱村莊名稱備注集聚提升類隋莊新村、大屯新村、任莊新村(后胡屯村、前胡屯村、郎莊村)、李寨新村、馮莊新村(王香坊村)、鳳凰集新村(李找村、程堂村)現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善、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且具有一定輻射帶動作用。城郊融合類閆寺社區(玉皇廟村、單莊村)、周店新村、鎮南新村、鐵呂新村能夠與鎮區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的村莊劃分為城郊融合類村莊20、。特色保護類鳳凰集新村(鳳凰集村)、馮莊新村(馮莊村、任莊村、大成集村)在村莊產業、文化等方面具有特色,具有保留保護價值的村莊。城鎮開發邊界內村莊閆寺社區(西舒村、西張村、閆寺村、李什莊村、趙莊村、龐莊村、申李村、北鐵村)十二、鎮村空間 鎮村體系構建“街道駐地-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結構類型村莊名稱職能街道駐地閆寺街道駐地街道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中心村(10個)谷蘇村、大屯村、鳳凰集村、趙莊村、玉皇廟村、任莊村、馮莊村、周店村、李寨村、老呂村街道次級的公共服務中心,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為周邊區域服務。基層村(31個)王廟村、閆皋村、義和莊村、陳莊村、解莊村、李找村、程堂村21、劉莊村、石莊村、豐馬莊村、單莊村、郎莊村、后郎村、前胡屯村、后胡屯村、大成集村、王香坊村、北張村、棗李村、王崇吾村、刁莊村、韓莊村、劉廟村、辛王村、徐莊村、杜莊村、徐莊村、坡舒村、秦莊村、西呂村、鐵屯村以從事農業生產、農業旅游為主的聚居點。十二、鎮村空間 社區生活圈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人文相親”的原則,結合村莊分類和村民意愿,以街道駐地為中心,構建半徑3公里左右、人口規模15000人左右的城鎮社區生活圈,引導村莊向街道中心集聚;以隋莊新村、大屯新村、鳳凰集新村、任莊新村、馮莊新村、李寨新村、周店新村、鐵呂新村八個新村,構建半徑1.5公里左右,人口規模3000-8000人左右的鄉村社區生22、活圈,以提升周邊村莊品質。結合村莊現狀用地布局、設施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和美宜居鎮村體系的構建思路,規劃全域形成:18城鎮鄉村兩級社區生活圈名稱城鎮社區生活圈鄉村社區生活圈服務范圍3KM1.5KM服務對象整個街道鄉村社區建設目標融合城鄉完善供給十二、鎮村空間類別設施中心村基層村備注社會管理村委會在公共服務中心集中設置警務室農業科技站勞動保障服務站公共福利幸福院日間療理中心公共活動公園綠地公共活動場所可與戶外體育運動場結合公共衛生衛生室可進入公共服務中心文化體育文化活動室可進入公共服務中心,兼具留守兒童之家、會議室等功能互聯網信息服務站圖書閱覽室戶外體育運動場可兼具集會、文化活動等教育設施小23、學幼兒園注:“”示應配置,“”表示可選擇配置,“-”表示不需配置。村莊公共服務設施配置一覽表 村莊公共服務設施(一)用地布局規劃十三、規劃布局街道駐地用地平衡表序號用地類型規劃基期年規劃目標年面積(公頃)比例(%)面積(公頃)比例(%)1居住用地91.5060.8954.9630.15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13.7410.9117.239.453商業服務業用地4.903.848.114.454工礦用地22.5216.5865.8836.145倉儲用地0.460.368.244.526交通運輸用地9.996.3317.789.757公用設施用地0.000.000.880.488綠地與開敞空間用24、地1.411.089.215.05合計144.51100.00182.30100.00 規劃形成“一心一軸兩廊一帶八片區”的規劃結構“一心”指鎮區行政中心。鎮區是全街道生產、流通和生活的綜合服務中心,突出鎮區的核心作用,引導周邊村莊組團式發展。“一軸”指街道駐地生活服務軸。依托布局的沿街商業,帶動周邊居民區消費。“兩廊”指以鳳凰路、閆梁路為依托的兩條空間發展走廊,銜接鎮區與聊城城區與各鄉村社區的發展。“一帶”指依托新規劃路網安康路為主的對外生態休閑帶。“八片區”指文體服務片區、綜合服務片區、北部生態宜居片區、南部生態宜居片區、西部生態宜居片區、東部生態宜居片區、北部產業片區,東部工業園區綜合產25、業、交通等多種影響因素,確定城鎮發展方向和主導功能區規劃。十四、功能分區 規劃形成“兩橫一縱”主干路體系、“五橫四縱”次干路體系十五、路網規劃規劃構建“兩橫一縱”的主干路網體系。“兩橫”為振興路、鳳凰路;“一縱”為閆梁路。規劃形成“四橫四縱”的次干路體系,規劃道路紅線寬度16米,與主干路形成互為支撐的道路路網骨架。“五橫”為友善路、工業北路、公正路、文明路、安康路。“四縱”為工業西一路、工業西二路、富強路、和諧路。完善支路建設,提高路網密度。打通斷頭路,減少丁字路口,改善道路微循環,提高用地可達性。規劃道路紅線寬度12米和10米。給水工程規劃十六、公用服務設施規劃污水工程規劃雨水工程規劃電力工26、程規劃燃氣工程規劃熱力工程規劃消環衛工程規劃防災減災規劃地下空間規劃十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是指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空間用途及開發利用限制條件(詳細規劃為主)的基礎上,在國土空間開發利用許可、用途變更審批和開發利用監管等環節,對耕地、林地、河流、湖泊、濕地等所有國土空間用途或功能進行監管。生態、農業空間用途管制核心在于保護核心生態、農業資源,嚴控生態、農業空間變更為城鎮建設空間,進一步規范生態、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城鎮空間用途管制的核心在于有序開發、規范建設開發行為的許可,充分保障公共群體利益,積極確保公益性項目落地布局。十八、詳細規劃傳導綜合參考現狀,以主干道等為主要界限,將27、街道駐地劃分為3個控規編制單元。控規編制單元為編制控規的最小單位,必要時可將相鄰兩個控規編制單元合并編制控規,但是需傳導的核心指標和應布局的重要設施不可跨編制單元進行調整。控規編制單元面積(公頃)YSJD-0130.54YSJD-02100.37YSJD-0351.46合計182.37十九、村莊規劃傳導 以本規劃確定的村莊分類和布局為依據,劃定10個村莊規劃編制單元,引導村莊規劃分類、分區編制。本規劃全域統籌村莊未來人口規模、建設用地規模、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和管控要求,并作為村莊規劃的強制性管控內容。本規劃確定的村莊建設邊界不作為村莊的強制性管控內容,村莊規劃編制單元可28、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二十、規劃實施保障一本規劃一張藍圖一套指標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嚴格按照本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任務和發展的各項工作,進行落實與安排。國土空間規劃平臺實施全區域空間管制,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的剛性管控,提高空間規劃底線約束力。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標體系加強對規劃總目標的分解細化,科學編制村莊規劃、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確保規劃剛性要求有效落實。滾動編制近期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嚴格按照指標管理,監督、檢查、評估規劃實施。一、建立多規合一的規劃實施及管控體系 建立規劃指標逐級落實機制 二、完善精治共治法治的城鄉治理體系 三、加強城市體檢評估,開展規劃動態維護 四、健全規劃監督問責制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提升精細化治理能力提高多元共治水平提高規劃法治水平健全規劃公開制度。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督導和考核。統籌各類規劃目標和指標,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檢評價指標體系,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實時監測、自查問題、動態評估,定期對規劃實施工作進行反饋和修正。每年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每五年開展階段性評估,形成“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打造全區工業強鎮 爭做全區科技創新型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