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基地住宅樓外用電梯施工方案(2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0223
2024-06-12
21頁
68.25KB
1、目 錄1.工程概況32.外用電梯選型和布設42.1電梯選型4SCD200/200J42.2工作原理52.3主要部件的結構及功能52.4電梯布設53.安裝前的準備工作63.1、場地準備63.2、基礎準備63.3設備及工、用具準備65.施工電梯地基及基礎設計75.1設計驗算75.2.基礎承載驗算96、電梯安裝96.1工藝流程96.2外籠與吊籠的安裝96.3電纜安裝106.4電氣裝置檢查106.5吊桿安裝116.6導軌架的安裝116.7附墻架安裝116.8對重安裝126.9天輪和鋼絲繩的安裝126.10電纜保護架安裝126.11限位開關并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126.12潤滑127.墜落試驗137.1墜2、落試驗方法137.2限速器調整137.3限速器使用要求138.升降機運行操作149.安全要求1410、應 急 預 案1510.1 危險源識別1510.2 管理機構、職責:1710.3 應急措施1910.4 應急物資2010.5 通訊聯絡及地址2010.6 注意事項211.工程概況工程名稱:上海保障性住房三林基地2號地塊建設單位:XX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XX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XX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XX(集團)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地點:上海浦東三魯公路6291號工程性質:住宅樓建筑面積:193193序號項 目內 容A6-11#2#A6-13#A6-14#A5-41#3#A5-45#3、A5-42#4#6#7#1結構形式剪力墻2抗震等級7度3建筑面積()19265*216537179016390.4*21517211141*44層數(地上/地下)2826/12422/12624/12422/12220/126/15總高(m)84673479734678796電梯型號SCD200/200SCD200/200SCD200/200SCD200/200SCD200/200SCD200/2007電梯臺數211214本方案依據上海市保障性用方三林基地2號A5-4、A6-1地塊工程施工圖,會議紀要,現行國家、行業及地方施工技術規范有關規定,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JGJ33-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范,(GB10055-88)施工升降機安全規則,(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GB10054施工升降機的技術條件、GB1005596施工升降機的安全操作規程、DBJ-08-903-98.3.5施工現場的安全控制GB100531996GB100561996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使用規范以及上海勞克建筑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本機使用說明書和三林基地2號A5-4、A6-1施工升降機安裝現場位置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制。2.外用電梯選型和布設2.1電梯選型本工程選用由上海市勞克建筑機械廠生產的5、雙籠施工電梯11臺,主要技術性能參數如下表: 電梯型號主要技術參數SCD200/200J額定載重量(Kg)22000額定安裝載重量(Kg)1000吊桿額定載重量(Kg)200吊籠凈空尺寸(m)31.32.2最大架設高度(m)300額定起升速度(m/min)38/32電機數量22額定功率(kiw)1122每只吊籠起動電流(A) (380V 50HZ)240每只吊籠額定電流(A) (380V 50HZ)34圍欄尺寸(Kg)5.5243.414吊籠重量(Kg)21390標準節重量(Kg)185標準節長度(m)1.508截面尺寸(m)0.650.65對重重量(Kg)21290直接附墻間距(m)2.836、.2整機自重(Kg)108902.2工作原理SCD200/200施工升降機是單導架、雙籠、齒輪條式升降機,吊籠分左右兩個,被提升的人員及物料乘放于吊籠內,吊籠各自都有平衡重,平衡重布置在導軌架的前后兩側,吊籠和平衡重通過繞過天輪的鋼絲繩連結起來。吊籠內各裝有一套驅動機構。驅動機構上的齒輪與固定于導軌架上的齒條在電力驅動下作嚙合運動,從而使吊籠沿導軌架上下運動,達到輸送物料及人員的目的。2.3主要部件的結構及功能2.3.1吊籠:吊籠是升降機的核心部件,是運送物料和人員的承力結構,通過驅動裝置使之沿導軌作上、下運動。吊籠為一焊接鋼結構體,它是槽鋼和角鋼焊成的吊籠骨架,四周用鐵絲網圍包。人和物料從單7、行門進入吊籠內,單行門與平衡錘相連,可停留在打開的任何位置。人和物料從雙行門離開吊籠到達建筑物,開門時門扇向上下分開。單、雙行門都是靠人力打開和關閉。籠外側有司機室,內有操縱臺、座椅等。滾輪在吊籠運行時沿導軌架滾動。籠頂面有安裝導軌架用的電動吊桿,平衡重鋼絲繩吊點及電纜架。2.3.2導軌架及支撐系統 導軌架是吊籠的支承和導向部件,它是由標準節通過螺栓聯接而成的。 支撐系統(即附墻架)用來連接導軌架與建筑物,減少導軌架的自由長度,保證導軌架的穩定性,并通過它可調整導軌架的垂直度。支撐系統主要由支撐架、導柱、過橋梁、角柱、斜撐桿、后支撐架等組成。前支撐架與導軌架固結在一起,后支撐架固定于建筑物上,8、前后支撐架通過導柱連接在一起。2.4電梯布設2.4.1布設a、外用電梯導軌架中心距建筑物鉚固定點平面距離為30543671mm。b、電梯平行于外墻軸線。c、電梯附墻拉結須在鋼筋混凝土外墻上,不得直接附著于外腳手架上或其它支撐上。d、電梯須整體座落于回填土上,讓它整體沉降;不得一半座于回填土,一半座落于護坡樁上,導致其不均勻沉降。e、布設電梯時,須考慮塔吊的拆卸。因為,一般情況下,塔吊都在施工電梯前拆除,所以布設電梯時避開塔吊的大臂,不得影響拆除塔吊。2.4.2布設位置本工程擬布設11電梯,A6-1 1#房南立面29-32軸,2#房南立面22-24軸,3#房南立面44-47軸,4#房南立面4-79、軸,A5-4 1#房南立面29-32軸,3#5#房南立面44-47軸,2#4#6#7#房東立面E-H交50軸,具體位置詳見施工平面布置圖。2.4.3電梯與建筑物連接電梯吊籠與結構之間采用架子管進行搭設平臺,平臺上滿鋪鋼腳手板,并與架子平臺綁牢固定,平臺兩側須設1.2米高的防護欄,并設擋腳板,樓面上須設置安全防護門。與建筑物拉接為從2層開始,以上每隔一層進行拉接。2.4.4電梯安裝、拆除時間安排主體工程到十層時開始安裝,大約為2010年10月中旬開始陸續安裝。安裝高度隨樓層高度上升。外墻及室內裝修基本完成時,約在2010年9月下旬左右開始拆除。3.安裝前的準備工作3.1、場地準備在安裝前一天,項10、目應組織人員清理作業面周圍障礙物、雜物等,以確保電梯安裝的順利進行.3.2、基礎準備由項目技術部門根據廠家提供的通用基礎圖,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編制電梯基礎制作方案,并向主管工長進行詳細技術交底,確保地基回填、鋼筋制作、基礎預埋、砼澆筑等一次性成功。基礎尺寸為5800mm4000mm400mm。基礎定位見附圖。3.3設備及工、用具準備3.3.1起重設備使用現場塔式起重機。3.3.2安裝工、用具:經緯儀1臺,水準儀1臺,套筒1套,專用標準節扳手2把,活動扳手1套,氣割1套,電焊機1臺。3.3.3人員準備勞動力資格認可及配備:序號姓 名工 種發 證 單 位證 書 編 號1234 567891011111、213145.施工電梯地基及基礎設計為使地面與吊籠底板間無門坎,便于施工人員進出,施工電梯基礎埋深0.8m,并要求承載能力不小于0.10Mpa。本基礎地基部分使用3:7灰土回填,在土方回填時已嚴格進行夯實,并經試驗室驗證符合強度要求。基礎尺寸設計為長4.0m,寬5.6m,厚0.40m,并配雙層加強筋網格,鋼筋直徑為12mm,單層網格間距200mm。基礎表面要求平整、光滑,保證水平,其平整度需達到1/1000。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等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才可接高導軌架。詳見附圖。5.1設計驗算1.基礎受力計算基礎受壓計算基礎為軸心受壓,計算簡圖如下:基礎壓力設計值設為P,電梯架設高度約為1012、0m。則:P=(吊籠重+護欄重+標準節總重+對重體重+額定載荷重)1.5吊籠重:21600kg護欄重:1000kg標準節總重(共67節,每節重161kg):67161kg對重重量:21600kg額定載荷重:22000kg基礎承載值:P=(21600+1000+67161+21600+22000)0.02443.74KN地基凈反力Pn=P/A=443740/(46004600)=0.0210N/mm2基礎受彎計算基礎底板在地基凈反力作用下,在縱橫兩個方向都將產生彎矩,計算兩個方向的彎矩時,把基礎視為固定在標準節周邊的四面挑出的懸臂板。基礎受彎計算簡圖如下:沿基礎長邊方向,標準節邊截面I-I處的彎13、矩M=pnl(b-hc)2/8=0.0214600(4600-600)2/8=1.932108Nmm沿基礎短邊方向,標準節邊截面-處的彎矩M=pnb(l-bc)2/8=0.0214600(4600-1200)2/8=1.4108Nmm5.2.基礎承載驗算基礎局壓驗算=P/hcbc=443740/(6001200)=0.616N/mm2fc=14.3N/mm基礎受彎驗算由于基礎等邊,標準節邊截面I-I和-只需要考慮I-I截面M=fyAs(h0-as)=30023113.1(365-35)=2.58108NmmM=1.12108Nmm由以上計算可知,電梯基礎滿足要求。6、電梯安裝電梯各部件運至現場14、到位后,組織拼裝、檢查和安裝。6.1工藝流程外籠與吊籠的安裝電纜安裝電氣裝置檢查吊桿安裝導軌架的安裝附墻架的安裝對重安裝天輪與對重的安裝電纜保護架安裝限位開關及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潤滑墜落試驗6.2外籠與吊籠的安裝6.2.1將基礎表面清理干凈;6.2.2用起重設備吊住吊籠的吊點;6.2.3將主機吊起就位;6.2.4將地腳螺栓安裝好;6.2.5在地腳螺栓處底盤和基礎間墊入不同厚度的調整鋼板,用以調整導軌架的垂直度;6.2.6用混凝土將地腳螺栓澆筑在基礎上;6.2.7用水準儀測量導軌架的垂直度,保證導軌的各個立管在兩個相鄰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6.2.8當導軌架調整到垂直時,用700N.m的力15、矩壓緊4個地腳螺栓。6.2.9用同樣的方法調整外籠門框的垂直度,使外籠門框的垂直度在兩個相鄰方向1/1000;6.2.10壓緊其余地腳螺栓;6.2.11安裝好吊籠頂上的護身欄桿;6.2.12吊籠、外籠安裝完畢后的調整:1)檢查所有用于運輸的墊木或螺栓是否全部除掉;2)齒輪與齒條的嚙合側隙新梯應為0.20.5mm,維修調整后側隙不得超過0.7mm;3)導輪與齒輪背面的間隙為0.5mm;4)各個滾輪與標準節立管的間隙為0.5mm;5)所有門應開閉靈活。6.3電纜安裝現場供電箱相距升降機電源應在20m以內,以保證供電質量,滿載運行中,電壓波動不得大于5%。6.3.1將供電電纜從升降機上電源箱內的總電16、源開關接入現場供電箱;6.3.2將電纜隨線以自由狀態盤入電纜籠內;6.3.3電纜隨線一端從電纜籠底部引出接入電源箱,另一端通過電纜托架引到吊籠內接入電控箱,并按圖示固定;6.3.4電纜籠裝在電纜托架下方,供電纜隨線在其中心并可自由的盤入電纜籠內。6.4電氣裝置檢查在調試前,先用起重設備安裝一、二節標準節,然后按下列步驟進行調試。6.4.1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升降機鋼結構及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歐姆;6.4.2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動機及電器元件的對地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M;6.4.3檢查各安全控制開關,分別打開吊籠上各個門,觸動斷繩保護開關,上下限位開關,極限開關等均應能夠起作用;617、.4.4校核電動機接線,吊籠上、下運行方向應與操作盒上所示的方向一致;6.5吊桿安裝6.5.1將推動軸承裝在吊桿底部,將吊桿放入安裝孔內;6.5.2在吊籠安裝向心軸承安裝壓墊并用螺栓固定。6.6導軌架的安裝6.6.1將標準節兩端管子接頭處及齒條銷子處擦試干凈,并加少量潤滑脂;6.6.2打開一扇護身欄桿,將吊桿上的吊鉤放下,并鉤住標準節吊具;6.6.3裝標準節吊具鉤住一節標準節;6.6.4搖動手搖卷揚機,將標準節吊至吊籠頂部,并放穩;6.6.5關上護身欄桿,起動升降機,當吊籠升至接近導軌架頂部時,應點動行駛,直至吊籠頂部距導軌架頂部大約為300mm左右時停止;6.6.6用吊桿吊起標準節,對準下面18、標準節立管和齒條上的銷孔下吊鉤,用螺栓緊固。6.6.7松開吊鉤,將吊桿轉回,用350N.m的擰緊力矩緊固全部螺栓;6.6.8若利用現場的起重設備安裝導軌架時,可先將4節標準節在地面上連成一組,然后吊上導軌架。6.7附墻架安裝6.7.1加裝76立管使帶豁口的一端向上用漲緊管卡插入兩管之間擰緊螺栓;6.7.2安裝51立管,將其帶有接頭和一端向下,插入下面的管內,擰緊螺栓;6.7.3標準節安裝后,垂直距離約為9m左右安裝附墻架,附墻架與標準節夾角為85950左右,每做一道附墻后,再用經緯儀監測軌架的垂直度,并調整至1/1500之內,以后每隔兩層(5.6m)安裝一個;6.7.4用2號支架的上方或下方小19、于300mm處76立管與建筑物間,每隔6m安裝一套1號支架6.7.5在每個停層站處安裝一個槽鋼聯接架,可用于過橋平臺的支撐。用水準儀確保其水平如果兩停層站間距過長,必須保證每隔3m左右安裝一個槽鋼聯接架;6.7.6通過調整1號支架,校正導軌架的垂直度,可采用鋼絲繩等拉緊裝置進行調整。6.7.7附墻架作用于建筑上的力約為8T,采用4條穿墻螺桿固定附墻架。6.8對重安裝6.8.1在基礎的對重位置上,安裝好緩沖彈簧;6.8.2用起重裝置,將對重放入對重滑道;6.8.3檢查對重導向輪與滑道的間隙0.5mm,確保每個輪轉動靈活。6.9天輪和鋼絲繩的安裝6.9.1將天輪、繩輪鋼絲繩及鋼絲繩架吊到吊籠頂部,20、并備好繩卡、螺栓等;6.9.2將鋼絲繩架用M330的螺栓固定在吊籠上;6.9.3將吊籠升至距導軌架頂端500mm處,用吊桿將天輪安裝到導軌架頂部,用M24螺栓固定;6.9.4將鋼絲繩穿過繩輪和天輪放至地面的對重上,對重鋼絲繩采用每頭四個繩卡固定,繩卡螺紋面置于主繩側,第三卡與第四卡之間附繩側需留觀察彎;6.9.5用同樣的方式將鋼絲繩的另一端用3個繩卡固定在繩輪上。6.10電纜保護架安裝從地面起,每隔6m左右安裝一個電纜保護架,用帶管卡子的一端固定在51立管上;調整電纜保護架以及電纜托起架的位置,確保電纜在電纜保護架U形中心。6.11限位開關并極限開關碰鐵的安裝6.11.1下限位碰鐵的位置,應調21、整在吊籠滿載下行時,自動停止在碰到緩沖簧100200mm處;6.11.2下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在碰到緩沖彈簧之前制動;6.11.3上極限碰鐵調整到使吊籠自動停止在上終端站平臺位置,要確保此時吊籠與導軌架頂部的安全距離符合當地的安全規定;6.11.4上極限碰鐵應安裝在吊籠越過上終端平臺150mm處;6.11.5確保上下限位開關距限位碰鐵的距離;6.11.6必須保證極限開關觸柄與上下極限碰鐵的距離,在極限開關斷開位置時,其觸柄距碰鐵0.52范圍之內;6.11.7緊固所有碰鐵上的螺栓,確保碰鐵不移動。6.12潤滑每次安裝升降機在正式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包括各部位的全面潤滑,正常運行中,如果升降機用于一22、班制作業,減速機在首次使用一周后應換油;如果升降機每天多于一班制工作,潤滑周期要適當縮短。在進行潤滑之前,必須將沾有灰沙的潤滑部位清除干凈。7.墜落試驗每次進入安裝或拆卸升降機,必須進行一次墜落試驗。7.1墜落試驗方法1)升降機裝載額定重量,帶對重的升降機也可不安裝對重而裝載額定安裝載重量;2)將墜落試驗按扭盒接入電控箱內接線端子上,并加上封線;3)吊籠內的人員全部撤離,并關上所有吊籠門;4)合了外籠上電源箱內的電源開關;5)按“墜落試驗按扭盒”上的“上行”按扭,使吊籠升高到距地面10m左右;6)按“墜落”按扭,吊籠將自由下落,正常情況,吊籠制作距離為0.251.2mm時,限速器動作并使吊籠制23、動,同時通過電聯鎖切斷電源;7)按“上行”按扭,使吊籠上升0.5m左右;8)點動“墜落”按扭,使吊籠緩緩落至地面。7.2限速器調整1)拆下螺釘,取下安全罩、尾蓋、碰鐵,有專用套筒搬子,將螺母按黑箭頭方向旋松;2)用木錘或硬膠錘敲擊螺桿,使制動錐鼓與外殼接觸面脫開;3)安裝碰鐵靠在螺母上,核對一下是否要標線處,否則要按黑、白箭頭方向調整螺母。4)用螺釘分別固定碰鐵、尾蓋;5)檢查碰鐵與限位保護開關觸點的距離為23mm;6)拆下按扭盒并將接線端子的封線拆除。7.3限速器使用要求1)限速器不得隨便損壞鉛封;2)若限速器有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更換新限速器;3)限速器起作用后,必須按規定進行調整24、,否則不允許開動升降機;4)墜落試驗周期及檢修限速器時間見表:類 別出 現 情 況墜落試驗新安裝時大修后每隔3個月檢修校核每隔24個月8.升降機運行操作8.1合上外籠上電源箱內電源開關;8.2使吊籠內極限開關手柄處在“ON”位置;8.3關閉吊籠所有的門;8.4打開急停按扭;8.5升降機起動前先按電鈴發出運行信號;8.6搬動手柄并保持這一位置,升降機即可運行,吊籠升降,按操縱盒上箭頭所示,松開操作手柄,吊籠即可停車,在上下終端站,吊籠可由上下限位開關控制自動停車;8.7在運行中如發生異常情況,如電氣失控時,應立即按下急停按扭,在未排除故障前,不允許打開;8.8如在吊籠頂上工作,應將操作盒從吊籠內25、取下,通過活板門拿到吊籠頂部;8.9當升降機在運行中由于斷電或因其它原因而異常停車時,可進行手動下降、使吊籠下滑到下停層站;將電機尾端制動電磁鐵手動釋放拉手緩緩向外拉出,使吊籠緩慢地向下滑行;每下降20米,要休息一分鐘,使制動器冷卻下來。9.安全要求9.1、電梯應按規定單獨裝接地保護和避雷裝置。9.2、電梯底籠周圍2.5m范圍內必須設置穩固的防護欄桿,各停靠層的過橋和通道應平整牢固,出入口的欄桿應安全可靠。9.3、限速器、制動器等安全裝置須由專人管理,并按規定進行調試、檢查,保持靈敏可靠。9.4、由經考核取證后的專職電梯司機操作。9.5、電梯每班運行時,應空載及滿載試運行,將梯籠升離地面1米左26、右停車,檢查制動器靈敏性,確認后可投入運行。9.6、梯籠乘人,載物時應停用荷載均勻分布,嚴禁超載使用。9.7、應嚴格控制載運重量,特別是無平衡重時(安裝和拆卸時)其戴重量應折減50%。9.8、電梯運行至最上層和最下層時,仍要操縱按鈕,嚴禁以行程限位開關自動碰撞的方法停車。9.9、當電梯未切斷總電源開關前,司機不能離開操作崗位,完成作業后,將電梯降到底層并將各控制開關扳至零位,后切斷總電源,鎖好閘箱和梯門。9.10、風力達六級以上,應停止使用,并將梯籠降到底層。9.11、每層施工交叉作業,同時使用電梯時要明確連絡信號。9.12、電梯安裝完畢正式投入使用前,首層入口須搭設護頭棚,長6m,寬6m,高27、2.5m。護頭棚上滿鋪腳手板、并與架子綁牢。9.13、各停靠層通過入口處,在安裝防護欄桿和安全門,同時停靠層作醒目標志,并用低壓燈泡作夜間照明。9.14、施工人員嚴禁在平臺上休息,玩耍、張望,嚴禁在平臺上打鬧,攀登平臺架和外防護架。9.15、電梯司機嚴禁酒后開機,非電梯司機嚴禁啟動電梯。9.16、平臺安全門要隨開隨關,嚴禁常開。并且保持平臺清潔,各種雜物及時清理,防止雜物墜落傷人。9.17、電梯司機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9.18、電梯在運行過程中,嚴禁打開防護門,在未停穩之前嚴禁上下。10、應 急 預 案10.1 危險源識別序號作業項目危險源控制措施1雙籠電梯安裝高處墜落1) 安裝前編制28、施工方案并技術交底2) 安全培訓,身體檢查合格3) 正確合理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4) 遇有大雪、大霧、雷電等惡劣氣候,或夜間照明不充足時停止作業。2起重傷害1、 起重指揮、操作人員符合條件,持證上崗。2、 使用的起重機械按規程規定保養、維護、使用。3、 起重量達到起重機械額定負荷95%或兩臺或兩臺以上起重機械同時抬吊同一物件時,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4、 起重工具按規程規定檢查和試驗合格。5、 風力達到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電梯的升降作業。風力達五級時不得進行受風面積達的物件安裝作業,當風力達到六級及六級以上時停止安裝施工作業。6、 遇有大雪、大霧、雷雨等惡劣氣候,或夜間照明不充足時29、停止施工作業。7、 專人檢查、落實吊裝索具設置。8、 嚴格遵守十不吊規定。3物體打擊1、 安裝前物件上雜物清理干凈,傳遞工具使用安全繩(安全繩用干燥的麻繩或尼龍繩)。2、高處作業使用的工具應系保險繩。3、危險區域設圍欄及警告標志,設專人監護。4、螺栓、墊塊、螺帽等零星小件放入專用容器內。4觸電1、三級配電、二級保護供電2、電線絕緣良好3、不拖拉帶電電纜。4、電梯按規定接地。5、電器、設備、工具絕緣良好。6、與外電線路保持安全距離。7、由專職電工接點。10.2 管理機構、職責:(一)、目的 為確保安裝時發生事故以后,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員工及相關方生命安全風險,特制定本預案。30、(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我公司成立應急指揮部,負責指揮機協調工作。 組長:李榮虎 副組長:沈品達、葛新堯成員:楊代彬、陳海彬、葛罡煜、葛彰維、羅通文、董炳云、任新敏、劉義平、來如仙、王建其職責如下總指揮:李榮虎1、 是安裝作業的技術、質量、安全、人員分工、工程進度、經濟核算的負責者和全權指揮者;2、 召開安裝作業人員會議,認真進行安裝前的安裝技術交底,做到安全安裝,文明施工;3、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按操作規程和說明書的要求精心組織和指揮施工,加強檢驗,提高安裝質量。4、 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統一調度和統一指揮;5、 主持塔吊安裝后的初驗工作,嚴格把關,按標準執行。技術負責人:31、葛新堯認真執行有關塔吊安裝技術、質量、安全等方面的標準、規范和規定;1、 負責編制裝、拆、運施工方案。認證進行施工前和施工進程重的技術措施交底、監督實施;2、 全面負責塔吊的安裝質檢工作,及時解決安裝過程重的技術質量問題;3、 督促、檢查、指導整理好技術資料,確保資料真實、準確、完整; 質檢員:來如仙1、 具體負責安裝前的檢查、隱蔽工程和基礎預埋件驗收、安裝過程中對各主要工序的質量檢驗和安裝后自檢工作,并做好各項質檢記錄;負責對作業人員做好安裝前的技術交底和安裝過程式重對關鍵工序的重復交底工作;2、 檢查、監督作業人員嚴格按照安裝工序和技術要求實施安裝,制止違章作業;3、 對發現的質量問題,提32、出整改方案并組織實施,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裝質量與安全。 安全員:王建1、 具體負責安裝全過程中的安全工作;2、 檢查督促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后的落實情況,監督施工現場的安全作業;3、 檢查安裝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防范措施;4、 督促全體人員按各自工種的操作規程和本方案的要求作業,嚴禁違章作業。 電 工:1、具體做好本工種的一切準備工作,并吧電源送至塔吊的臨時配電箱;2、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和安裝進度接通線路,保證安裝工作的順利進行;3、總體完成后,及時接通電氣線路、各種限位裝置及各種電氣儀表線路,做好避雷接地;4、協助技術負責人做好設備的試運轉,調整好各33、種限位裝置; 安裝工:1、 在負責人的領導下,按照安裝程序,具體完成本次電梯的安裝任務;2、 配合電工裝好所有限位、保險裝置;3、 協助負責人進行塔吊的自檢,測試、調試工作。 起重工(包括指揮、掛鉤)1、 起重工必須服從現場負責人的領導;2、 負責吊裝作業的綁扎、掛鉤和指揮;3、 吊裝時選擇好吊、索具和捆綁方法,準確確定掉物的中心位置;4、 必須按照GB5082-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統一指揮信號;5、 嚴格執行“十不吊” 塔吊司機:1、 安裝前清點好塔吊的另配件,每天工作結束后,整理好現場的工具、用具、防止丟失;2、 密切注意塔吊的運行及吊裝情況;3、 頂升過程中聽從指揮,不得擅自操作。 現場34、警戒人員:1、 負責安裝作業區域警戒線和警示標志的設置和監護;2、 安裝作業過程中嚴守崗位,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區域;3、 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安裝負責人或安全員報告。10.3 應急措施1、 迅速將傷員脫離危險場地,移至安全地帶;2、 保持呼吸道通暢,如發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機能障礙,應立即解開傷員衣領,消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血塊、分泌物、嘔吐物等。3、 有效止血、包扎傷口。4、 視其傷情采取報警、直接送往醫務,或待簡單處理后去醫院檢查。5、 傷員有骨折,關節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都要固定。6、 如傷員有斷肢情況發生應盡量用干凈的干布(滅菌敷料)包裹裝入塑料袋內,隨35、傷員一起轉送。7、 預防感染、止痛、可以給傷員用抗生素和止痛劑。8、 記錄傷情,現場救護人員應邊搶救邊記錄傷員的受傷機制,受傷部位,受傷程度等第一手資料。9、 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醫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醫院),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本部門的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10、項目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開展搶救和維護事故現場。10.4 應急物資 1、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用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10.5 通訊聯絡及地址 醫院搶救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電話局急修:112 報災36、專線電話: 煤氣急修中心: 自來水公司急修: 電線電纜急修: 醫療專業醫院名稱醫療地址醫院電話骨科瑞金醫院金山醫院普陀區人民醫院(紡一醫院)長征醫院靜安區中心醫院斷肢再植中山醫院楊浦區中山醫院市六醫院傷科市中醫醫院瑞金醫院盧灣分院手外科華山醫院市一醫院腦外科長征醫院華山醫院電擊搶救上海電力醫院心內外科仁濟醫院胸科醫院普陀區人民醫院(紡一醫院)燒傷外科瑞金醫院金山醫院長海醫院眼科市眼病中心防治所眼耳鼻吼科醫院市一醫院塵肺楊浦區中心醫院市肺科醫院放射保健專科市放射醫學研究所化學中毒灼傷上海化工職防院其他市醫療救護中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6 注意事項1、事故發生時應組織人員進行權利搶救,視情況撥打120急救電話和通知有關負責人。2、重傷員運往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往;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以免嘔吐誤吸。3、注意保護好事故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