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結構高層住宅工程防汛應急救援預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0319
2024-06-12
21頁
519.54KB
1、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11.1 基本概況11.2 工程概況11.3 累年降水量概況1第二章 編制依據2第三章 組織架構及職責23.1 組織架構23.2 指揮部職責3第四章 基本原則和任務44.1 基本原則44.2 任務4第五章 危害識別與風險5第六章 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程序56.1 預案啟動的條件66.2 預案啟動的方式66.3 預案啟動前的工作要求66.4 預案準備66.5 事故發生后預案的實施86.6 預案配合86.7 預案終結8第七章 應急報告9第八章 應急響應98.1 防訊預防、預警108.2 應急響應108.3 突發事故的應急措施128.4 保障措施14第九章 應急搶險物資及人員值班2、表159.1 應急搶險物資159.2 防汛防臺值班表16第十章 事故現場清理及恢復生產16第十一章 針對性的培訓與演練17第十二章 其他相關規定與要求1812.1 相關規定1812.2 要求18第一章 工程概況1.1 基本概況表1.1 基本概況工程名稱*施工總承包工程工程地址*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施工單位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1.2 工程概況 工程規模:本工程地上部分由5棟高層住宅組成,周圈設有23層商業,地下設一層(局部兩層)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約146733.3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建筑面積為36400.57平方米。結構概況:地下室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條形基礎和獨3、立基礎,地下局部設有人防,其中地下二層設置有抗浮錨桿;地上高層主樓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采用筏板基礎,商業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條形基礎和獨立基礎,其中4#樓地下1層地上26層高度為75.65m,6#樓地下2層地上25層高度為75.65m,8#樓地下1層地上26層高度為75.95m,9#、10#樓地下2層地上20層高度為59.6m。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筑概況:本工程為住宅及商業用房,建筑耐久年限為50年,場地類別為二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高層住宅耐火等級為一級,其余耐火等級為二級,防雷級別為二級。1.3 累年降水量概況成都地區累年各月最大日降水量統計如下圖所4、示:圖1.1 成都地區降水量情況第二章 編制依據表2.1 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防洪標準GB 50201-20143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2011年1月8日修正版4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5建設工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預案/6四川省防汛抗旱應急預案/7本地區其他相關法律、規章、規范性文件等/8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9本工程現場實際情況/第三章 組織架構及職責項目經理部成立應急響應指揮部,負責指揮及協調工作。3.1 組織架構圖3.1 組織架構圖3.2 指揮部職責1. 組織檢查各施工隊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5、理制度。2. 加強對應急事故處理方法的教育和學習,以及配備相應工具和器材。對所有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全面的事故處理教育和學習,掌握基本事故的一般處理方法,學會基本的自救、他救措施。3. 事故發生后,要求現場人員切不可驚惶失措,要有組織,統一指揮,及時采取科學的搶救方法和現場急救措施,控制事故蔓延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小事故造成的傷亡和財產損失。4. 安全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及安全負責人均須保持通訊暢通。事故發生后,施工班組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專職安全負責人,專職安全負責人應立即通知項目領導,以利于及時做出決策,安全領導小組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上級有關部門領導。5. 事故發生后,附近的人員、材料、機械應立即無條6、件投入搶救搶險工作,并服從統一組織、指揮和領導。項目部及各施工隊應隨時準備好交通工具,以備萬一。第四章 基本原則和任務4.1 基本原則1. 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施工安全管理,認真落實安全預防措施和事故隱患整改措施,提高對重大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整合一切可利用資源,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2. 統一指揮的原則在施工地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業主及總監辦的統一指揮下,積極做好預案編制和應急準備工作;在事故發生或災害形成時及時啟動預案,在項目部的統一領導指揮下,積極開展應急救援活動;當災害擴大需要外界支援時,由業主統一指揮和對外7、聯系,確保社會支援資源滿足救援需要。3. 包干負責的原則根據項目部承包的工程范圍,實行項目包干責任制,在事故發生或自然災害形成時,首先進行應急行動,開展救援和搶險自救活動,并且及時向上級報告;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方可向外請求支援。4. 保證重點的原則在應急處置活動中,必須做到以人為本,必須把人的生命擺在第一位,采取各種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傷害擴大,尤其要做到保證參加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被救援人員不要受到二次傷害。5. 分工負責的原則預案制定后在進行應急準備和應急處置時,首先應按施工生產作業范圍落實分工;在緊急情況下,事故單位確實無法滿足自救時,應當及時向臨近單位進行求助。4.2 任務1. 8、建立健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時建立健全各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應急救援隊伍。2. 編制本合同段防汛專項應急預案,具備相應的應急救援措施,并報總監辦審批。3. 按編制的預案,落實應急準備,預案傳達至施工隊,要求各施工隊按項目部應急預案要求落實應急準備;并且安排應急預案演習,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可靠性;發現問題,及時修訂、完善。4. 當發生突發事件或生產安全事故時,以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向上級報告,及時啟動預案,進行應急救援。5. 接到事故報告后,項目部應急指揮部應立即派人趕赴事發現場,監督指導救援行動。6. 災害過后,應保護好現場,進行事故調查、取證,處理事故、善后及恢復生產等工作。7. 總結預案實施9、情況,做好分析、總結工作,進一步完善預案。第五章 危害識別與風險1. 汛期來臨前,應及時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決定項目部應急反應級別,做好前期預防工作:1) 藍色預警(一般):指6小時雨量20-50毫米,且降雨可能持續;現場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帶可能出現短時積水;2) 黃色預警(輕度):指6小時雨量達50毫米,或已經達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現場主要路段和低洼地帶可能出現20厘米以下積水;3) 橙色預警(中度):指3小時雨量達50毫米,或已經達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現場主要路段和低洼地帶可能出現20-30厘米積水,地下空間可能出現一般性進水倒灌險情;4) 紅色預警(重度):指3小時雨量10、達100毫米,或已經達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現場主要路段和低洼地帶可能出現30-50厘米積水,地下空間可能出現嚴重性進水倒灌險情;2. 項目部重點防范部位:員工宿舍、施工現場各區域、各類設備、高壓配電房等。第六章 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的程序6.1 預案啟動的條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值班室設在綜合辦公室)接到施工現場發生事故的報警并核實后,立即報告單位項目經理,由單位項目經理決定并正式發布啟動預案的命令。在同一時間內向業主代表處、總監辦及建設單位應急工作領導組報告。必要時,在同一時間內向相關方和所在地有關部門報警(醫院、消防)。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一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1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6.2 預案啟動的方式單位項目經理,以下列方式發布預案啟動命令:口頭、電話、廣播或書面簽署。6.3 預案啟動前的工作要求指揮部成立應急工作領導組統一指揮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組織實施各項應急工作。6.4 預案準備制定的應急預案,經上級檢驗、審查、批復后,必須向各施工隊進行傳達。按照預案的要求,做好人力、物資、機械設備、技術方案的全面準備。將工地的備用設備、物資與應急搶險相結合,分類存放并保養好,發生事故立即啟用。項目經理部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1. 人員準備:1) 項目經理部組建一支搶險應急隊伍。人員由安全負責人落實,搶險人12、員共30人;2) 在人員保障體系建立的同時,進行明確分工,做到職責分明,責任落實到人。2. 搶險應急隊伍組織架構圖6.1 搶險應急隊伍組織架構圖3. 物資準備:1) 項目部必須準備應急救援時必要的工具、機具和相應器材,便于在應急時隨時啟用;2) 妥善保管備用的器材物資,隨時更換失效的器材物資;3) 高危作業必須按作業危險情況設置安全防護設施,準備應急救護物品;4) 動力燃料必須隨時保證供應,保證隨時滿足應急救援的需要。4. 機械準備:項目部應檢查并督促各施工隊認真切實地做好下列應急機械準備工作。1) 計劃用于應急救援的機械必須保證機況良好;2) 投入施工的機械不得空油箱過夜,在突發事件的高發期13、,必須在過夜停機時及時加油,避免造成措手不及;3) 計劃納入應急搶險的機械應當每月進行一次設備檢查和登記工作,并且將登記情況隨報表上報總監辦;4) 機械操作司機必須定人、定車進行管理,機械操作司機的通訊聯系電話及時記錄在應急行動通訊錄內。5. 資金準備:1) 設立應急救援資金專項賬戶,保證應急資金及時到位,做到??顚S茫?) 在安排施工生產資金的同時,優先安排應急救援資金,并且確保該款項做到專款專用;3) 在突發事件或危險作業集中期間,必須保證備有充足安全備用金,防止突發事件發生時急用資金。6. 措施準備:1) 單項施工作業開工前,必須針對施工中存在的危險進行排查、登記,結合施工方案,制定切合14、實際的安全預防措施;2) 各項防范措施必須經審查后,下發至班組,并督促落實;3) 在安全檢查活動中必須將應急準備情況納入檢查內容進行檢查;4) 重要的生產活動、高危作業,必須保證施工現場道路暢通、排水良好,危險作業必須設立警戒范圍,防止有人誤入危險區域,造成傷害。6.5 事故發生后預案的實施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內,施工現場的負責人根據現狀,有權采取措施立即處理。必要時采取下列程序進行疏散:切斷電源、人員疏散、設備撤離。同時向單位領導進行事故報告。單位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奔赴事故現場,同時向上級管理機構報告事故情況并啟動事故應急實施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必要時,根據上15、級管理機關指示,按國家有關規定,向業主及地方主管部門報告。事故發生后,施工隊在24小時內向指揮部上報書面報告。依據有關規定協助公司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同時積極為早日恢復現場生產創造條件。6.6 預案配合指揮部所屬各單位、各部門,在發生事故需要調集人員、調撥物資設備時,要服從命令顧大局,無條件的予以援助。6.7 預案終結當下列條件具備后,本預案終結:1) 事故現場處理完畢,事故善后工作已結束;2) 查清事故原因,落實施工安全措施;3) 事故責任人受到處理及全體員工均已受到教育;4) 施工現場已具復工條件;公司及監理已下達復工令。第七章 應急報告1. 報告程序1) 當發生突發事件時,項目部16、應啟動應急預案,同時向總監辦和業主應急指揮中心報告,1小時內向地方政府的有關部門報告;2) 當作業工點發生事故時,在搶救傷員的同時及時用電話、呼喊等方法,派人向項目部報告;3) 項目部在接到事故報告時,項目部在場的最高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初步了解事故的大概情況后,立即組織救援活動,并及時向總監辦和業主應急指揮中心、地方政府的安監、公安、監察部門及公司報告事故已經發生;4) 當預測事態擴大無法控制時,立即由現場負責人、項目經理向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單位求援;5) 當傷員救出時,向醫院、交警求援,請求支持疏通道路、迎接傷員、組織搶救力量。2. 報告條件1) 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立即報告;217、) 報告單位名稱、事故時間、地點和部位,事故性質、危害程度;3) 事件發生的簡要情況;4) 事件已采取人員疏散和現場警戒情況;5) 傷員施救情況及初步統計的傷亡數據;6) 控制事態發展采取措施情況;7) 需要支持、支援的要求和應急救援情況。3. 在處理過程中,項目部應盡快了解事態進展情況,并及時向總監辦、業主和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門報告,報告包括突發事件分級所述主要內容,還要進行事件描述:事故類型、危害程度、事故范圍、事故初步原因分析,對事故地點周圍造成的影響和危害,財產損失情況,傷亡人數及個人信息,救援救治措施及防止事故發展擴大措施實施情況、應急人員到位情況和應急器材設備投入使用情況、援助請求需18、要。第八章 應急響應8.1 防訊預防、預警8.1.1 預防、預警信息1. 辦公室時刻聽取市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情況,并將天氣預報動態信息傳達到各個部門和各施工隊,及時提醒職工做好防汛準備。2. 當工程發生險情或發現地質災害征兆等可能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情況時,應迅速組織搶險,并在第一時間向可能受威脅區域示警,通知群眾轉移,采取有效避險措施。8.1.2 預防、預警行動1. 汛前工作準備1) 項目部要做好汛前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隱患要登記造冊,發出汛前安全大檢查除險責任通知書,督促整改,并備案。2) 項目部應備足搶險物資和救生器材,儲備。3) 落實搶險隊伍在搶險時的組織、聯系以及實施方案19、,明確責任人,并登記造冊。2. 暴雨洪水預警當預報即將發生暴雨洪水災害時,項目部應提早預警,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施工隊做好相關準備。3. 預警級別按照災害的影響范圍、嚴重性和緊急程度,暴雨洪水預警級別分為一般(IV)、輕度(III)、中度(II)、重度(I)四級。8.2 應急響應8.2.1 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1. 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是:加強領導,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調;強化紀律,依法防洪;快速反應,保障有力;落實責任,細化措施;科學調度,防抗結合,確保實現防汛工作目標。2. 進入汛期,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程跟蹤汛情、工情、災情,并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關應急程序。8.2.2 暴雨洪水災害20、應急響應1. IV級應急響應:氣象臺發布暴雨(預)警報(6小時雨量達20-50毫米)。1) 項目部領導帶班,人員到崗,落實2人24小時值班,確保通訊暢通。2) 重點防汛部位做好搶險的各種準備工作,將有關情況及時向分管領導報告。3) 加強檢查,密切關注汛情變化,視情況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救助工作。2. III級應急響應:氣象臺發布暴雨(預)警報(6小時雨量達50毫米)。1) 在IV級應急響應的基礎上,組織人員加強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2) 分管領導進入崗位,根據險情、災情,做出相應工作安排。3) 密切關注汛情變化,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和救助工作。4) 防汛指揮部成員進入各自工作崗位,按照相關預案及21、職責分工,檢查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并根據防汛指揮部的指令,協助有關單位落實防汛搶險和各項應急處置工作。3. 級應急響應:氣象臺發布暴雨(預)警報(3小時雨量達50毫米)。1) 項目部經理指揮布署防御暴雨洪水工作,主持召開部門領導和施工隊協調會,分析暴雨特點和影響,研究防御的方案和措施。2) 項目部要立即啟動防御暴雨洪水各項預案,部署落實防御暴雨洪水各項工作,傳達貫徹省、市、區防御暴雨洪水工作會議精神和上級領導指示。實行24小時值班,要安排加強班,領導帶班,及時將防御部署落實情況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各級防汛責任人要立即上崗到位,全面落實各項防御措施。3) 項目部要加強值班,領導帶班,密切監視水情、22、雨情、工情,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及時通過集體短信平臺等發送暴雨洪水信息的手機短信。4) 項目部研究部署工棚、簡易搭蓋、易滑坡等危險地帶工人安全轉移工作,各部門要求認真抓好落實。5) 項目部技術組提出抗洪搶險技術方案,進駐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做好防臺防汛工作。6) 項目部對地質災害點和崩塌、滑坡易發生地段進行全面巡查和排查,發現隱患、險情要及時劃出危險區域,設置警示標志,落實防范措施,消除隱患,確保安全。7) 搶險隊伍要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工作。一旦接到指揮部的通知,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和做好工人的轉移工作。各級、各部門要準備好搶險物資器材。4. 級應急響應:氣象臺發布大暴雨或特大暴雨警報(3小時雨量達123、00毫米)。1) 在上級指揮部發出“關于做好防御暴雨洪水工作的緊急通知”時,項目部提出全面防御工作要求,視汛情發展審議緊急防汛期動議,必要時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2) 項目部召開防御暴雨洪水緊急會議,對防御暴雨洪水工作進行緊急動員、部署,并將情況迅速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3) 項目部要立即部署落實防御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洪水各項工作,傳達貫徹上級防御暴雨洪水工作會議精神和指示。加強值班,要安排加強班,領導帶班,及時將防御部署落實情況上報上級防汛指揮部。各級防汛責任人要立即上崗到位,全面落實各項防御措施,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并報告。4) 項目部研究部署低洼地、危房、工棚、簡易搭蓋、易滑坡等危險地帶工人或機械24、安全轉移工作,各部門要按照指揮部要求認真抓好落實,滾動上報安全轉移人數。5) 項目部防汛指揮部技術組提出抗洪搶險技術方案,進駐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做好防暴雨洪水工作。6) 各搶險隊伍要集結待命,做好隨時搶險救災準備工作,一有險情,迅速投入搶險救災。一旦接到上級防汛指揮部的通知,迅速投入搶險救災和協助工人轉移工作。搶險物資器材要準備就緒,做到隨調隨到。5. 應急結束:降雨過程基本結束階段。項目部做好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8.3 突發事故的應急措施8.3.1 突發事故類型本工程暴雨季節施工具有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三大傷害,施工期間人貨電梯、腳手架作業均存在著事故危險性。1. 發生高空墜落事故25、,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傷害情況、部位,傷害性質,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并以最快的時間安排車輛把傷者送到鄰近醫院進行搶救,必要時通知120救援中心協助。2. 發生坍塌,應指令人員離開危險區域,要控制好電源,必要時應立即切斷全部電源,以最快的時間安排車輛把傷者送到鄰近醫院進行搶救,必要時通知120救援中心協助。3. 發生觸電事故,必須同時立即切斷全部電源,派專業人員穿著絕緣褲,絕緣手套救人,傷者發生休克、心臟停止必須立即進行急救,以最快的時間安排車輛把傷者送到鄰近醫院進行搶救,必要時通知120救援中心協助。8.3.2 突發事故的應急措施當發生突發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26、上進行處理。1. 發生突發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 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市條件的醫院治療。3. 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27、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 發觀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5. 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上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觀場止血處理措施:1) 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28、傷口,涂上紅汞水或其它止血藥物,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2) 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3) 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l/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 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7. 當發生重大事故時,必須及時上報有關單位和組織29、搶救,保護現場,設置危險區域,專人監護,拍攝事故現場照片。8.4 保障措施1. 應急隊伍保障成立搶險突擊隊,負責承擔項目部下達的搶險救災任務。2. 交通運輸保障辦公室主要負責優先保證防汛搶險人員、轉移疏散人員、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器材運輸。3. 治安保障辦公室負責做好本標段的治安管理工作,嚴厲查處破壞抗災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4. 物資保障物資部應建立防汛物資器材儲備管理制度,加強對儲備物資的管理,防止儲備物資被盜、挪用、流失和失效,對各類物資及時予以補充和更新。5. 資金保障財務部門主要負責安排防汛經費,用于遭受洪澇災害的項目進行防汛搶險、水毀工程修復等。6.30、 通訊保障1) 通訊系統是保障應急救援工作正常開展的關鍵。項目部必須建立可靠的應急救援通訊保障系統,保證整個應急救援過程中救援組織各部門之間、外部之間、應急人員之間的通訊暢通,并設立備用通訊設備。2) 各級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應始終處于開機狀態,保持通訊聯絡暢通。3)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有關部門和人員的通訊聯絡電話應及時公布告知所屬施工隊。4) 有關急救電話及近距離醫院電話如下:緊急電話:醫院120 交通110 水火災119*醫院:*-*5) 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通知電話:項目經理:*(姓名) *(電話) 技術負責人:*(姓名) *(電話)辦公室:*(姓名) *(電話)安全部:*(姓名)31、 *(電話)財務部:*(姓名) *(電話)第九章 應急搶險物資及人員值班表9.1 應急搶險物資投入應急搶險及醫療救助物資、機械、設備如下:表9.1 應急搶險及醫療救助物資、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物資、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水鞋個502錐筒個503反光背心件1004指揮車輛15挖掘機臺26自缷車輛57砂袋個100008篷布m210009救生衣套10010帳篷頂2011急救藥箱套10包含急救藥品及相關器械等9.2 防汛防臺值班表表9.2 應急值班表值班人員值班時間值班負責人聯系電話*、*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說明:1、值班表在汛期及臺風季節期32、間執行,值班人員按時收看天氣預報及臺風警報;2、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特殊情況不能值班時,下輪值班人員自動替換;3、值班室定為項目部辦公室,聯系電話:*-*。第十章 事故現場清理及恢復生產1. 現場經過調查、取證后,在事故調查組同意的情況下,方可清理現場,清理現場時,必須保證在安全的條件下進行,發現存在危險的部位,應當在排除險情后,方可繼續進行清理工作;2. 參加保險的,應當在保險部門調查、取證后,征得保險部門同意后方可清理現場;3. 清理現場時必須檢查電力設施的破壞情況和各用電部位的安全可靠性,在確認安全無誤的條件下,方可送電,開展清理工作;4. 危害嚴重、事故現場情況復雜的清理工作,應當制33、定事故現場清理技術方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將存在的危險情況和安全防護措施向從事清理工作的人員交代清楚,避免事故發生;5. 清理工作中應當注意保護電力設施、機械設備不再遭受損失,最大限度的減少經濟損失;6. 清理工作結束,維護、保養機械設備,并且對機械設備進行調試,在調試試車確認機械設備性能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恢復生產;7. 恢復施工前,應當召開工人大會,通報事故情況,讓廣大工人從事故中吸取教訓,接受教育,在今后的施工中努力實現安全施工;8. 恢復施工前,必須做好工人的思想動員工作,要求工人以正常的心態投入工作,安心本崗的工作,與事故前一樣做好安全施工。第十一章 針對性的培訓與演練1. 對項目所34、有職工進行應急培訓,訓練科目包括:裝沙袋、開水泵、試發電機、物資調運、搶修、保護設備、人員救護、安全保衛等;2. 為了鞏固培訓成果,增強項目職工防臺防汛的意識,實行在汛期來臨之前,組織員工演練,以提高項目防臺防汛的綜合能力、集體精神;3. 項目部與周邊工地已建項目建立聯系,如遇突發事故及時溝通,由應急預案小組成員迅速組織撤離至已建項目工地內,進入地勢較高、已建安全性較高的建筑內躲避,保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4. 項目部與周邊醫院建立聯系,如遇突發事故及時溝通,派專人對傷員進行護送醫院救治,第一時間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醫院名稱:*醫院醫院地址:*市*區*距離本工地:約*公里,約*分鐘車程聯系35、電話: *-*圖11.1 應急救援路線圖第十二章 其他相關規定與要求12.1 相關規定1. 對事故的處理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不隱瞞情節,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 妥善處理事故的善后工作,應遵循國家有關的政策、規定對受輕、重傷人員或死亡人員進行經濟補償。經雙方同意后,與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簽定善后處理協議書。3. 各類事故,均應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即:“原因不調查清楚不放過;相關責任人不處理不放過;職工不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同時,發生質量和安全事故均應及時按規定上報。項目部領導與相關職能部門及工程技術人員,經常對施工安全進行監督檢查,對嚴重違犯施工安全規則、危及安全的工點,要求其立即糾正,必要時停工整頓,直至復查合格后方可復工。12.2 要求1. 在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時,項目部所有施工人員均被納入應急救援體系當中,指揮部救援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迅速調撥其它項目部的施工人員到事發現場進行救援,確保救援人員數量滿足救援要求。2. 各專業救援組做好應急物資、器材的準備,如:必要的指揮通訊、醫務箱、擔架、消防、搶修急救等器材及交通工具。3. 定期組織救援演練和學習,每年演練的次數不應少于兩次,以提高本單位的救援指揮和實戰能力的水平。4. 要把應急救援工作納入安全檢查工作的范圍,并做好應急救援工作的年終總結和評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