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防洪排澇和水系規劃方案(2022-2035年)(4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0747
2024-06-17
43頁
8.28MB
1、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防洪排澇和水系防洪排澇和水系規劃規劃(公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稿)2 0 2 4 年 5 月第一章 總則為有效應對洪澇災害,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構建新時代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防洪排澇和水系新格局,保障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防洪排澇安全及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編制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防洪排澇和水系規劃。編制目的指導思想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和防災減災工作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2、理念,綜合考慮洪水防御、澇水排除、環境整治、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需要,合理確定防洪排澇標準,科學安排防洪排澇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防洪排澇能力,為建設“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現代化醫藥城提供水利支撐。(1)以人為本、人水和諧。以確保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立足點,遵循水的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以水系為抓手,以現狀防洪除澇格局為基礎,全面提升城市防洪除澇能力。(2)統籌兼顧、系統治理。統籌環境提升、產業發展,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防治結合、系統治理,充分融合并發揮河流水系防洪排澇、景觀、生態等綜合功能,串聯長江、泰州引江河、南官河、周山河等生態綠廊,協調布置水面3、綠地、濕地等生態要素,促進城市發展與防洪排澇相協調。(3)數字賦能,提升能力。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做好數據信息收集整理,利用數字水利、遠程監控等先進手段,提升城市洪澇防御和治理的科學化、自動化管理水平,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不斷提升防災減災水平。(4)近遠銜接、分期實施。結合經濟發展水平和近、遠期規劃,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合理布局,協調銜接好城市防洪排澇工程近期和遠期建設基本原則編制依據一、法律法規與規章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修正)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訂4、)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訂)6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7.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8.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2004年)9.泰州市水環境保護條例(2016年10月1日)二、規范標準 1.防洪標準(GB50201-2014)2.治澇標準(SL723-2016)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16)4.城鎮內澇防治技術規范(GB51222-2017)5.城市防洪工程設計規范(GB50805-2012)6.防洪規劃編制規程(SL669-2014)7.其他有關水系的規范和技術標準三、相關文件與規劃 1.長江流域綜合規劃2.江蘇省區域水利治理規劃3.泰州市國土空間5、總體規劃(2021-2035年)4.泰州通南地區水利治理規劃5.泰州市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6.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城市超標洪水防御預案規劃水平年:現狀2022,規劃水平年2035。規劃目標:通過流域、區域、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和水系的建設,完善非工程及管理措施,到2035年,規劃范圍堤防達標率達100%,河湖有序流動,水面率不低于現狀,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顯著提升,進一步建立完善的城市防洪工程智能化體系,有力建成“安全保障可靠、水網排澇暢通、運行調度智能、防洪管理高效”的現代化城市防洪減災體系。規劃目標及水平年防洪:以流域防洪為基礎,依托通南區域防洪的體系,由長江干河、江港堤防、高低分6、框控制線以及沿線建筑物組成的城市防洪工程體系,規劃繼續鞏固和完善“蓄泄兼籌、擋排兼顧”的防洪總體格局,一是鞏固長江河勢,維護長江岸線穩定,保障岸灘安全;二是繼續實施長江堤防和病險涵閘除險加固及提升工程,鞏固提高城市防洪自保能力;三是除險加固江平控制線、南官河等區域堤防,消除防洪隱患總體布局與治理標準治澇:通過河道整治、水系連通、新建抽排泵站等措施,完善構建“高低分排、連通得當、調蓄可靠、生態持續”的河網體系規劃標準:防洪標準長江防洪百年一遇,區域設防標準為50年一遇,治澇標準為20年一遇,最大24小時設計暴雨24小時排除第二章 防洪排澇工程規劃防洪工程規劃南官河東夾江長江堤防總長約26.6km7、,包括主江堤15.3km、港堤11.3km古馬干河港堤古馬干河港堤加固長加固長7.2km同興港堤長0.74km龍窩港堤長0.55km南官河港堤加南官河港堤加固長固長1.6km土堤土堤+防浪墻防浪墻土堤土堤長江干河按照“固堤防,守節點,穩河勢,止坍江”的原則,依據流域規劃安排,繼續推進長江河勢治理,鞏固長江河勢主江堤企業段揚子江藥主江堤企業段揚子江藥廠、國際集裝箱碼頭至廠、國際集裝箱碼頭至古馬干河段、三福船舶古馬干河段、三福船舶段,加固長段,加固長7.56km 長江堤防:(1)提升加固總長計16.36km,其中長江主江堤企業段(揚子江藥廠、國際集裝箱碼頭至古馬干河段、三福船舶段)約7.56km,8、南官河東側港堤1.6km,古馬干河港堤7.2km。(2)除險加固江港堤防的沿線友誼閘、龍窩閘、老鴨涵等3座病險涵閘。區域性工程按照50年一遇標準加高培厚北箍江南堤約2.5km;按照防洪標準,對南官河(許莊河宣堡港段)約3.8km防洪墻實施達標建設;對江平公路控制線除險加固。通南高沙土區:依托泰州通南大區域治理,在區域骨干框架下,拓浚增產港-靖泰界河,新建南官河閘站100m3/s、過船港泵站60m3/s、天星港泵站30m3/s、焦土港泵站30m3/s,擴大排澇能力,控制城區河道排澇水位4.3m(泰州(周)。治澇工程布置拆除口岸閘拆除口岸閘新建南官河閘站新建南官河閘站100m3/s主城區片 南官河9、以西片現狀以明珠樞紐(中干河閘站)為動力面向周山河引排;泰州引江河以西片排澇河道主要有新春河。(以村莊河塘為主,河道溝通不暢、中干河引排不暢)南官河以西片以現狀河塘為基礎,溝通暢連水系形成互通河網,保留次干河道東汪河,利用現狀水面溝通海蜇溝至揚子港河、貫通鮑中路河,內部形成“三橫三縱”的骨干河網:三橫即海蜇溝、鮑中路河、揚子港;三縱即杜莊河、中干河、五圩河,共需新開河道2.2km,新建涵閘控制銜接南官河,排澇以自排為主、輔以中干河泵站(15m3/s)抽排。治澇工程布置 引江河以西片利用現有河塘整理形成“兩橫兩縱”:新春河、于家河、廟家河、王家河,并新建涵閘形成封閉,與老通揚運河銜接處新建泵站,10、輔以抽排 南官河以東面積19km2,區域平均高程5.25.5m,興泰北路以西建成區密集,常水位2.7m,東側生態農業用地為主,常水位2.2m。主要存在河道淤積、盛塘河、向陽河現狀為斷頭河等問題。規劃利用現有河道整理溝通消除斷頭河,南延盛塘河至周山河,東延向陽河至前進河,盛塘河、向陽河新開河道共計2.8km,形成“兩橫六縱”的河網(兩橫:翻身河、向陽河;六縱:劉西河、鳳凰河、盛塘河、前進河、百勝河、黃橋河);興泰北路以東片新開河道連通百勝河至老通揚運河、前進河,疏浚整理河塘,新開河道2.62km形成引排干河,立足自排至南官河、周山河。主城區片治澇工程規劃 該區域平均高程5.0m,以建成區為主,澇11、水排至河網自排至南官河或周山河。現狀內部河網斷頭河較多,存在連通不暢、排澇出路不足等問題。規劃暢通橫向河道與南官河銜接,加強內部水系連通,形成“九橫兩縱”的內部骨干河網,河網水面率不低于6.1%,嚴控地塊建設高程不低于5.0m,河網具體為:九橫:雙壽河、獅子河、張家橋河、螞蟻壩河、長泰河、南塘中溝、界牌中溝、刁西引河、趙莊中溝;兩縱:中石橋河西景河、西長溝、中干河三十毛溝塔橋河-廟灣河治澇工程布置周山河以南、南官河西片 區域高程6.04.0m,沿南官河一線局部低洼,澇水排至內部河網自排至南官河、周山河、生產河、許莊河、宣堡港等通南河網入江,南官河沿線局部低洼片已封閉設站分散抽排,分別位于刁鋪、12、口岸城區片、口岸田河片。問題:河網連通不暢、阻水壩埂、排澇出路不足,部分重要建成區如醫藥新區片區建設高程不足(僅4.5m),且調蓄水面低,河道水位遇雨迅速上漲,排澇出路嚴重不足;另外部分已形成封閉的低洼抽排片區排澇動力不足20年一遇,調蓄水面較低。治澇工程布置周山河以南、南官河東片 橫向有周山河、小港河、天祿湖-永進河、生產河、雙慶河、樂園河新躍河-大寨河、許莊河、張馬村河-鳳棲湖-利民中溝、宣堡港;縱向有南官河、西周港-馬廠中溝-周潘中溝、東周港-大寨河-天祿湖-周梓中溝-集成中溝-吳樓中溝、野東河-官溝中溝-戴集中溝-徐橋中溝、永豐河-太平中溝-范雅中溝、白馬前進河、西干河-南干河-兩泰官13、河、孔莊河-汪群中溝 全面疏浚整治河網、暢通各級中溝河道與南官河、生產河、許莊河、宣堡港、西干河等區域骨干河網連通,總體形成“九橫八縱”的骨干排澇河網治澇工程布置周山河以南、南官河東片新增醫藥新區片設站抽排,其余現狀已建封閉低洼區域,按照20年一遇抽排標準設站,具體布置如下:醫藥新區核心片:抽排面積36.2km2,排澇控制最高水位3.8m,規劃改建天祿湖壩頭為涵閘,改建天祿湖補水閘站為引排雙向閘站,面向生產河引排,抽排流量為20m3/s;新建引排雙向泵站小港河(15m3/s)、永豐河閘站(24m3/s)。拆除生產河與南官河銜接處壩頭。治澇工程布置周山河以南、南官河東片 刁鋪片:抽排面積2.8k14、m2,現狀建設高程5.0-4.5m,排澇控制最高水位3.8m,該片現狀有刁東閘站和聯豐中溝閘站,總抽排流量為6m3/s,基本達到抽排標準20年一遇。口岸城區片:抽排面積7.8km2,現狀建設高程5.0-4.5m,排澇控制最高水位3.8m,該片現狀有蔡圩河閘站、二井河泵站、圩岸站和沿河西路站,現狀總抽排流量為7.5m3/s,20年一遇抽排流量為18.8 m3/s,規劃新建王營中溝北閘站11m3/s,抽排至許莊河。口岸田河片:抽排面積0.5km2,該片現狀有宣南河泵站,現狀流量為2m3/s,規劃擴建該泵站規模至3m3/s治澇工程布置周山河以南、南官河東片治澇工程布置沿江1、2片該區外圍有流域性河道15、長江,泰州引江河,縣域重要河道南官河、送水河。以通港西路為界,以南為建成區,以北為農業用地,通港西路以南片已形成“兩橫兩縱”的骨干河網框架,兩橫:常圩中溝、復原中溝;兩縱:故土中溝常福中溝、趙泰支港。沿江圩區地勢低洼,立足抽排,現狀泵站動力達到49.2m3/s,排澇模數達到3.2 m3/s.km2,現狀主要存在河道水面低下,泵站運行效率不高。重點加強河道疏浚,更新改造楊灣泵站 現狀形成了文勝河貫通全區、連通內部中溝,通過永安閘站、引江排澇站、同聯閘站和福利閘站抽排至古馬干河,或經小四圩排澇站抽排至長江的格局,現狀排澇泵站流量為36m3/s,20年一遇排澇流量為85m3/s。根據地形差異,以文勝16、河為界,分為南北高低排片:文勝河以北區域設計排澇最高水位1.8m,外圍現狀有3個排水出口(友誼港泵站、龍窩泵站、老鴉溝涵洞),文勝河以南區域設計排澇最高水位1.2m,外圍現狀有6個排水出口(小四圩泵站、明溝南涵排澇站、永安閘站、引江排澇站、同聯閘站、福利閘站)古馬干河北片治澇工程布置規劃以文勝河為排澇骨干,截除北片澇水入江,排澇方案有兩個:方案一:老鴨涵閘站方案一:改建老鴉涵為老鴉涵閘站(排澇流量25m3/s),拓浚整治老鴉河現狀河道0.7km、新開河道0.9km溝通至文勝河,擴建友誼站至10 m3/s古馬干河北片方案二:改建馬甸小閘站方案二:改建文勝河東側的馬甸小閘(排澇流量25m3/s),17、抽排文勝河北片澇水入長江(古馬干河閘下段),擴建友誼站至10 m3/s。治澇工程布置排澇出口方案排水方向現狀情況工程措施優點缺點方案一(老鴨溝涵洞)向西排現狀河道總長約750m、口寬約10m,河道未貫通。河道南岸為居民區、北岸為耕地。(1)新建排澇泵站25m3/s。(2)老河整治700m,文勝河西延約900m。(3)配套沿線涵閘、橋梁等建筑物。(1)對排水系統影響較小,無需調整內部河網排水系統。(2)運行管理較簡單。(1)對南官河的通航有影響。(2)需增4座跨河橋梁。(3)排澇通道需穿越揚子江路和金港南路、長江大道,交通影響較大。(4)工程措施較多。(5)征遷量較大。方案二(馬甸小閘排澇站)向18、東排現狀河道總長約9.0km、口寬約2045m。河道全線貫通,其中4公里左右為高港與泰興的界河。(1)新建排澇站25m3/s。(2)老河整治5.4km。(3)配套沿線涵閘、橋梁等建筑物。(1)入江出口離于水源地下游約4.1km,排澇對水源地的影響較小。(2)不影響文勝河以南區域排澇體系。(3)工程措施較少,拆遷量較少。(1)跨區排水,需市級部門統一協調矛盾。文勝河南片立足抽排入古馬干河(馬甸閘下段),該片排澇能力現狀共計30 m3/s,距離20年一遇差15m3/s,規劃擴建小泗圩排澇站、永安閘站,保留引江排澇站、同聯排澇站及福利排澇站序號序號泵站名稱泵站名稱現狀流量現狀流量(m3/s)規劃流量19、規劃流量(m3/s)備注備注1馬甸小閘站馬甸小閘站25新建新建2友誼排澇站友誼排澇站310保留保留3龍窩閘站龍窩閘站33保留保留4小四圩排澇站小四圩排澇站88擴建擴建5小明溝排澇站小明溝排澇站22保留保留6永安閘站永安閘站210擴建擴建7引江排澇站引江排澇站88保留保留8同聯排澇站同聯排澇站88保留保留9福利閘站福利閘站29保留保留10東江排澇站東江排澇站222級站,保留級站,保留合計合計3885古馬干河北片治澇工程布置 現狀形成了“五縱六橫”骨干水系格局,“五縱”指盤頭排澇河、中心港南、勝利中溝、天雨中溝和疏港河,“六橫”指緯一河-金泰河、盤頭中溝-永興河、福沙河、同興閘港、同興河和新街河。20、該片澇水匯入內部骨干河道,經盤頭排澇站、勝利閘站和天雨閘站抽排至古馬干河,或經同興閘站抽排至長江,現狀總抽排流量為15.31m3/s,20年一遇流量為38.6 m3/s,現狀排澇能力不足20年一遇。規劃擴建同興閘站、天雨閘站、盤頭閘站,擴建后片區排澇流量達到39 m3/s。序號序號泵站名稱泵站名稱現狀流量現狀流量(m3/s)規劃流量規劃流量(m3/s)備注備注1天雨閘站天雨閘站26擴建擴建2盤頭排澇站盤頭排澇站48擴建擴建3勝利閘站勝利閘站88保留保留4同興閘站同興閘站16在在建建5北沙排澇站北沙排澇站11保留保留6同興七隊排澇站同興七隊排澇站0.31保留保留合計合計15.3139.31古馬干21、河南片治澇工程布置第三章 城市水系規劃 河道等級 根據各片水系,河道功能、規模,對區域河道劃分等級 一級河道:南官河、周山河、生產河、宣堡港、兩泰官河、西干河、許莊河等 二級河道:承擔片區引排、水環境改善的骨干河道,文勝河、永豐河、太平中溝等 三級河道:承擔片區引排的河道,四級河道:其余中溝河道;總體目標:貫徹新時期治水方針,圍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中國第一 世界有名”的建設目標,加強水系連通、水生態修復,突出河湖系統治理,同時,擦亮水城水鄉的城市名片,以大江風光帶、生態經濟帶、水鄉風情帶為主體,以水串珠,由線及面,以水串景,彰顯“濱江港城、水韻泰州”的總體風貌等級等級條數條數河道名稱河道名22、稱數量比例數量比例一級河道一級河道11泰州引江河、老通揚運河、周山河、南官河、送水河、鳳凰河、生產河、西干河、南干河、宣堡港、古馬干河5.4%二級河道二級河道23永豐河、老永豐河、小港河、周梓中溝、張馬中溝、田河中溝、團結中溝、前進河、太平中溝、范雅中溝、秧田河、鴨子河、界牌中溝、河港引河、樂園河、新躍河、大寨河、許莊河、蔡圩河、徐莊中溝、利民中溝、趙泰支港、文勝河11.2%三級河道三級河道6揚子港、翻身河、向陽河、孔莊河、中心港、穿心港2.9%四級河道四級河道166杜莊河、中干河、五圩河、中子河、劉西河、盛塘河、前進河(主城區)、塘溝河、興莊河、鮑家河、王莊河、城南河、朝陽河、北徐河、海蟄溝23、生產河、百勝河、新春河、西叉汪、西長溝、聯合橋河、紅家洼河、獅子河、螞蟻壩河、龔莊河、西橋河、朱港河、西周港、大寨河、解家河、東周港、張字港、躍進河、前港河、中石橋河、龍莊河、殷雅河、仲聯河、永寨河、雅茶河、野東河、界河(高港)、永進河、南塘中溝、雙慶河、廟太中溝、中干河南段、常圩中溝、洪橋港、時仙中溝等80.5%合計合計206100%總體目標與河道等級骨干河網現狀:已形成“長江為源、自流為主、動力為輔”的水系連通格局,主要線路有:長江南官河(含送水河)許莊河、宣堡港等骨干河道;長江泰州引江河老通揚運河鳳凰河等骨干河道。問題:在長江潮位低的干旱年份灌溉高峰期及冬春枯水期,自流引江不能滿足用水24、需求;骨干河道生產河、小港河等缺乏水動力,水環境改善不足;鎮村河道連通不暢、水動力微弱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鎮村級河道水系連通現狀明珠街道寺巷街道鄉級河道 6 條,即河港引河、河港橋河、朱港引河、廟井中溝、南塘中溝和廟太中溝,村級河道12條,共計16.3km斷頭河有15條、河道阻斷17處、阻水壩涵12處鄉級河道8條,即雙慶河、官溝中溝、解家河、老永豐河、老前進河、永進河、雅茶河和張子港;村級河道45條,如老莊與唐家界河、官溝中溝支河、肖后中心河和肖薛組內河等,河道長度共計28.4km斷頭河達到20條、阻斷19處、阻水涵25座野徐鎮鄉級河道計4條:杜莊河、揚子港、海蜇溝和新春河,村級河道33條,25、如杜莊莊河、杜莊西溝、北徐莊河、吳家洼等,河道長度共計20.2km。現狀存在斷頭河10條、阻水壩涵13處、河道淤積等,無法實現水體連通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沿江街道片鳳凰街道片鄉級河道2條,即故土中溝北段和楊村中溝;村級河道8條,如通港路北側塘、生寧港等,河道長度共計3.9km。現狀故土中溝北段存在嚴重的束窄,河道西側被填埋建設水泥道路,現狀河道河寬僅3-5m,河道功能基本喪失。此外,通港路北側河塘上設置有3個泵站(包括臨時排澇泵站),主要用于區域澇水外排,最終通過東側故土閘道北塘的排澇泵站向南官河抽排,流量1.5m3/s。但因通港路北側塘與故土閘道北塘間管涵較小,僅80cm,且匝道難以改造,26、因此區域排澇能力受限現狀有百勝河、老黃家河、興莊河和唐溝等鄉級河道4條,村級河道23條,如塘東河、塘溝、九、十組溝、十一、一二組溝等,河道長度共計9.5km,存在斷頭河12條,阻斷1處,阻水管涵13處等,河道淤積在4060cm,部分建有人工護岸,大部分為自然河坡,水土流失嚴重鎮村級河道水系連通現狀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1、高沙土區引排能力提升工程依托通南區域治理,拆建口岸閘站(規模100m3/s)、拆建過船港閘站(規模60m3/s)、拆建天星港泵站(規模30m3/s)、拆建焦土港泵站(規模30m3/s),提高通南片區供水保障能力。治理策略:以通南河網水系為基礎,通過水系連通、引排動力、生態修復27、等工程,構建“引得進、流得動、蓄得住、排得出、可調控、岸線美”的河湖水網體系:完善以主干河道為主、分支河道為輔,河湖連通、蓄引排暢通的水系,加強水體有序流動;重塑河湖岸線,營造自然、多樣、親水、優美的生態環境,滿足居民親近自然的需求;結合水資源條件、用地規劃、海綿城市建設等要求,擴大或新增調蓄水面拆建口岸閘,新建南官河閘站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醫藥新區核心區域:控制面積為36.2km2,控制常水位2.73.0m。新建小港河閘站(引水流量15m3/s),改建天祿湖滾水壩為涵閘、天祿湖引水站為引排閘站。新建小港河閘站改建天祿湖閘站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2、分片活水引水新建永豐閘站醫藥新區南片利用南28、官河引長江水,高港大道以西擬新建西橋河引排閘站(引水流量5m3/s),西引東排至生產河;高港大道以東可利用南官河引水經許莊河至馬廠中溝、周梓中溝等河道,針對內部河道水系不通等問題,擬對樂園河疏浚整治及水系連通,對展帆河、王戚圍莊河水系進行整治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2、分片活水引水(3)刁鋪片、口岸城區片、臨湖新區片、口岸田河片刁鋪片:府前河水系、建設河水系存在不通不暢。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規劃對府前河沿府東路新建箱涵550m,遷移府東路污水管網,向南接許莊河,北接府前河,在與許莊河交接處建設節制閘一座;并對府前河穿金港路、豐岸路拆壩建橋。2、分片活水引水口岸城區片:該片主要有潘莊河水系、許陳29、河水系不通。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擬對潘莊河、許陳河東延至周潘中溝。臨湖新區片:該片鳳棲湖與宣堡港溝通不暢,戴集中溝、通港路河等中溝河道為斷頭河。鳳棲湖新開50m溝通至宣堡港,戴集中溝北延1.6km至許莊河、通港 東 路 河(潤 徐 河)北 延0.395km至許莊河,利用現有河塘,貫通整治港城河、張馬村河、利民中溝,對董莊中溝延伸至利民中溝、躍進中溝延伸至許莊河口岸田河片:小田河中溝西延溝通至沈岱中溝,新開河道0.5km2、分片活水引水工程內容工程內容工程量工程量河道開挖河道開挖11條段條段土方土方4.4萬方萬方箱涵增設箱涵增設30處處682m管涵改造管涵改造17處處293m橋梁建設橋梁建設530、座座5座座管涵疏通管涵疏通8處處273m土壩拆除土壩拆除7處處952m3清障清淤清障清淤42條段條段172199m3河道清理河道清理11條段條段49852m2泵站泵站9處處6.8m3/s溢流壩溢流壩1處處護岸工程護岸工程13條條8057m岸坡整治岸坡整治30條段條段140862m2結合農村生態河道整治、幸福河湖建設等要求,加強河道綜合整治、強化水系互聯互通打通河道斷頭區、擴大河道束窄點、優化管涵高程及管徑大小、改造泵站閘門,提高過流能力等,實現河網水系暢通和水體流動。以明珠街道為典型:新建豐收河泵站和吳家洼泵站,形成以杜莊河、海蜇溝、揚子港為骨干,由西向東、由南向北的水系格局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31、復 鎮村級河道水系連通在確保河道行洪和排澇功能的基礎上,結合河道沿岸綠地、公園綠地和濕地建設,對部分河道進行生態化改造及景觀提升,改善河道水環境與水生態,水生態總體布局為“一核、三芯、一帶、九廊”:運用水系修復、濕地修復、生態護岸建設等技術對河湖生態系統進行修復水系連通及水生態修復 水面率現狀規劃區水面由河道、坑塘、景觀水面等組成,水面的多樣性對水安全、居民生產、生活等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狀一四級河道(不含長江水面)及三湖(天德湖、天祿湖、鳳棲湖)水域面積共計42.93km2,水域占地率11.34%;水面率保護結合排澇工程布置,通過打通斷頭河、調整河道布局等水系連通措施,新開河道40.02k32、m,平均口寬30m,新增河道水面1.2km2,新開秧田河水域、王港湖、新湖共0.35km2,規劃共新增水面1.55km2,規劃河(湖)水面率達到11.7%。水面率控制及水域保護第四章 非工程措施規劃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境內洪水、雨澇、風暴潮、干旱及水利工程出險等災害的具體應急響應行動依據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根據應急響應等級,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做好河勢、堤防和涵閘的巡查、防守、搶險,水利工程的調度以及受影響區域人員的轉移安置。超標準洪澇防御對策超標準洪澇防御對策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遭遇超標準洪水,要進一步加強區域統一指揮調度,局部服33、從全局;通過加強洪水調度以及做好轉移安置工作,減少洪澇災害損失。1、長江流域洪水:總體上服從國家、省、市的安排。遇超標洪水時,主要利用現有長江堤防超高擋洪,同時組織足夠防汛力量上堤防守、搶險,重點防守現狀堤防險工段和病險涵閘,尤其密切關注楊灣永長圩易坍江段、北沙易坍江段、老鴉涵、友誼閘等易坍江段和穿堤病險涵閘,以及南官河、古馬干河通江港堤,盡最大可能保證江港堤防及其沿線建筑物安全。2、區域洪水:汛期區域出現或將要出現澇情,應關閉高沙土區與沿江圩區區域控制線建筑物,同時加強對區域控制線、骨干河道堤防和穿堤建筑物的巡查,發現險情及時采取措施。3、本地雨澇:當高沙土區域持續大暴雨導致內河出現高水位,34、同時遭遇長江高潮位,沿江各通江涵閘排水困難時,可調度沿江現有泵站抽排澇水入江,非常時期亦可使用省高港樞紐(設計流量100m3/s)幫助排水;沿江圩區主要通江口門在低潮位時搶排澇水,全力開機降低或預降通南地區內河水位,直至沿江圩區水位回落至正常水位。防災減災防災減災1、控制城市建設地面高程,增強自然抗災能力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尤其在較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中,特別城市分散的洼地及沿江沿河低地,應控制城市建設地面高程,提高建筑物自身防洪能力,逐步縮小易澇面積。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按照以下標準進行城市開發建設:新建主干道要高于分區最高控制水位以上1.5m;道路改造視現狀及兩側用地的建筑物標高而定,路面高35、程原則上高于分區最高控制水位以上1.0m;水廠、電廠、變電所等重要工礦企業室外地面標高應不低于各分區防洪設計水位(或采取其他可靠自保措施);沿街建筑物室外地坪標高應不低于道路,室內地坪標高應高于室外地面標高30cm以上;新建居住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室外地面標高,應高于分區最高控制水位以上0.5m,室內地坪應高于室外地面30cm以上。2、控制水域面積,增強河網調蓄能力城市建設禁止擅自填堵河溝塘壩等水域,禁止擅自填堵、占用或拆除江河故道、舊堤和原有防洪工程設施。確需填堵、占用或拆除的,需經有資質的單位編制水系調整方案或防洪影響評價,按等效等量原則就近興建替代工程或采取功能補救措施,報有管轄權36、的水行政主管部門許可。防災減災防災減災3、采取低影響開發措施,削減城市徑流,減輕城市排澇壓力城市開發過程中,應盡可能通過建設雨水花園、綠色屋頂、下凹式綠地、植物淺溝、透水鋪面、雨水塘、下沉式廣場、分散式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維持或恢復區域開發前的水文機制,以達到削減城市暴雨徑流、雨洪資源化利用、降低洪澇災害風險、保護河湖生態環境及提升景觀效果等目標。4、防洪基金和洪水保險征收防洪保安基金,主要用于重大流域和城市防洪工程。推行洪澇災害保險制度,擴大洪水保險的投保范圍,逐步達到由保險公司解決洪澇災害的損失補償。第五章 投資估算序號序號工程項目工程項目工程內容工程內容投資投資(萬元萬元)合計合計588037、11一一長江河勢治理長江河勢治理37000二二防洪工程防洪工程326001長江堤防長江堤防防洪能力防洪能力提升提升85002區域防洪工程區域防洪工程24100(1)江平控制線加固江平控制線加固1100(2)實施區域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實施區域骨干河道治理工程南干河、西干河、兩泰官河疏浚整治南干河、西干河、兩泰官河疏浚整治23000三三河道整治及水系連通工程河道整治及水系連通工程5339211周山河以北片周山河以北片122492周山河以南片周山河以南片2799863閘站工程閘站工程721004農村農村河道水系連通河道水系連通建設箱涵、管涵疏通及改造、交通橋建建設箱涵、管涵疏通及改造、交通橋建設,村莊38、河塘清淤清障、岸坡整治、活設,村莊河塘清淤清障、岸坡整治、活水泵站建設水泵站建設9105.95新增工程永久用地新增工程永久用地新開河道新開河道40.02km,平均口寬,平均口寬30m,征地,征地1801畝(其中近期畝(其中近期516畝,遠期畝,遠期1285畝)畝)144080四四智慧水利工程智慧水利工程水利一張圖、智能化改造水利一張圖、智能化改造890近期(2024-2026)工程投資17.63億元;遠期(2027-2035)工程投資41.05億元。規劃工程靜態總投資58.8億元,其中:長江河勢治理3.7億元;防洪工程投資3.26億元;河道整治及水系連通工程投資51.75億元;智慧水利投資890萬元;投資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