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方案(2021-2035年)(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0807
2024-06-17
21頁
6.95MB
1、綿陽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1、項目概況規劃范圍:綿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綿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2021?2035)確定的中心城區)確定的中心城區范圍。范圍。規劃年限:20212035年;20212035年;規劃范圍、年限及內容規劃內容:中心城區社會車輛停放設施,包括包括公共停車場、建筑物配建停車場、路內停車場。2、規劃方案規劃目標建立以配建為主,公共為輔,路內為補充的區域差異化停車供給體系,從而引導車輛理性增長與合理使用,提升靜態交通使用效率,實現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2、規劃方案四大策略+十一大路徑落公共補路內優指標強運轉路徑4:落實獨立占地路外公共停車場路徑5:引導公園綠地2、地下空間復合利用路徑6:引導醫院公共停車場立體化擴容路徑7:引導貨運車輛有序停放路徑8:設置“P+R”停車換乘停車場路徑1:對不同地區制定差別化的停車發展策略路徑2:對現行建筑物停車配建指標修訂路徑3:對現狀建筑物停車配建提升引導路徑9:補充路內停車設施路徑10:增加停車誘導及路內收費系統路徑11:強化商業、辦公與居住小區的停車錯峰共享規劃策略和建設路徑“以配建為主,路外公共為輔,路內為補充”的停車供應方式2、規劃方案結合道路承載力和出行特征分析,以控規單元為基礎將綿陽城市停車分為三類分區分別提出三大差異化管理措施:停車供給差異化、收費差異化、管理差異化路徑1:對不同地區制定差別化的停車發展策3、略一類區:總供給控制85%(配建75-80%、路內12-18%、路外3-8%)配建:停車矛盾比較突出,用地資源比較緊張,應供給適度緊縮,供給控制為85%,適當提高路內停車泊位比例;收費:制定高標準停車費率,對公共場所停車實行市場調節,通過停車收費調解一類區的停車需求管理:對道路交通矛盾緊張地區,禁止高峰時段的路內停車。實現全天 24小時無盲區管理。二類區:總供給控制95%(配建75-85%、路內10-15%、路外5-10%)配建:停車矛盾不突出,供給平衡匹配,供給控制為95%,基本滿足停車需求;收費:充分利用價格杠桿調節停車需求,提高各類停車設施的運轉效率。管理:強化停車規劃建設管理、經營管理4、和秩序管理,通過管理促進停車設施建設和運營水平,不斷改善停車環境。三類區:總供給控制100%(配建75-85%、路內8-12%、路外8-12%)配建:全面滿足基本車位需求增長,引導擁車者向城市外圍遷移,供給控制達到100%。收費:以免費停車和一票制吸引車輛停放換乘。拉開停車收費與城市中心區的級差。管理:加強停車誘導與停車管理,通過信息發布引導車輛換乘停放,對重點地區加強停車巡查,對違章行為進行處罰。2、規劃方案機動車停車配建指標優化建議:與綿陽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銜接,嚴格落實機動車配建以及充電設施配建指標路徑2:對現行建筑物停車配建指標修訂類別單位機動車住宅類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輛/15、00m計容建筑面積0.6征地拆遷安置房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8商品房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1商業類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1辦公類社會服務職能的行政辦公、機關辦公(政務服務類)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1.2醫療類綜合醫院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1.2其他醫院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1.5療養院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5影劇院輛/100 座位3.0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7體育類體育場輛/100 座位3.0體育館輛/100 座位4.0會議中心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2.5中小學幼兒園車位/班級3.0大專院校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5工業、倉儲類標準廠房、6、物流倉儲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2配套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8農貿市場輛/100m計容建筑面積0.5機動車配建指標表類別充電車位配建占總停車位比例直接建設預留條件住宅類20%至100%商業類20%按設計比例辦公類20%按設計比例醫療類20%按設計比例文化類20%按設計比例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20%按設計比例體育類20%按設計比例教育類20%按設計比例農貿市場20%按設計比例充電設施配建指引標2、規劃方案路徑3:對現狀建筑物停車配建提升引導住宅類建筑一類區:建議采取建設地下立體停車設施的形式,或者利用地上建筑的部分空間設置地上停車場庫,滿足泊位供給需求。二類區:優先7、建設空間利用率高的地下或半地下配建停車設施。在部分土地資源開發強度較大的地區,可適當建設部分立體停車設施,滿足停車需求。三類區:外圍等土地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住宅類的配建停車場建議主要采用建設地下、半地下停車庫和地面停車場的配建形式。現狀建筑物停車配建引導:劃分兩類建筑形式,三大分區2、規劃方案現狀建筑物停車配建引導:劃分兩類建筑形式,三大分區路徑3:對現狀建筑物停車配建提升引導其他類建筑一類區:該該區的配建停車場應采用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形式,實行停車泊位共享策略,滿足停車需求。二類區:該在停車缺口較大的區域,可超過配建標準建設,實現區域和諧健康發展。土地資源匱乏區域,建議優先8、建設立體機械停車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資源寬松區域,可建設自走式停車場(樓)。三類區:該區域配建停車場建設建議以地下、半地下、地面自走式為主。2、規劃方案銜接已編在編控規落實公共停車場落實22處路外公共停車場,提供0.38萬個泊位結合已編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現狀用地條件預留獨立占地的公共停車場用地22處,新增停車泊位0.38萬個,總占地面積15.04公頃,主要分布于外圍新建或待建區域。路徑4:落實獨立占地路外公共停車場2、規劃方案路徑5:引導公園綠地地下空間復合利用新增73處公共停車場,提供1.2萬個泊位對標案例:上海四川北路公園地下車庫規模:306個停車泊位,含慢充充電樁;服務對象:周邊商9、務樓上班人員和商場顧客的停車需求,及周邊小區夜間停車。在停車需求旺盛,并確實停車場建設的區域引導利用總體規模大于0.3公頃的公園綠地、廣場等地下空間復合開發利用建設73處公共停場。新增停車泊位約1.2萬個,總占地面積37公頃。2、規劃方案路徑6:引導醫院公共停車場立體化擴容新增18處公共停車場,提供0.3萬個泊位主要由中心城區范圍18處三甲醫院進行立體化擴容,按單個停車場改造挖潛100-200個泊位增量,新增泊位約0.3萬個。2、規劃方案按照“大而集中、小而分散”的原則,在城市主要出入口和干道附近,結合工業和物流用地的分布,設置7處大型貨車停車場,同時各大工業、物流園區結合實際需求預留小型的分10、散的貨車停車場以及配套設施路徑7:引導貨運車輛有序停放安州河西片區河邊鎮新皂物流園區吳家工業園區石塘片區松婭片區石馬片區2、規劃方案按照 P+R 設施的規劃原則對綿陽市綜合交通的分析,考慮城市停車分區供給策略,進行專用 P+R停車場的規劃布局與供給控制。結合綿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方案在中心城區外圍沿著主要交通廊道周邊布置5處P+R停車場,引導車輛沿外圍停放,以公共交通的方式進入中心城區,減少中心城區停車壓力。路徑8:設置“P+R”停車換乘停車場新增5處“P+RP+R”停車場,提供0.09萬個泊位2、規劃方案1.路邊停車泊位主要設置在支路、交通負荷度較小的次干道以及有隔離帶的輔道上。2.11、路外公共停車場服務半徑不能覆蓋區域,醫院、小區、行政辦公等矛盾突出的區域周邊。路徑9:補充路內停車設施結合路內停車場設置原則以及綿陽市慢行設施專項規劃對慢行空間保障的要求,允許200多條道路路內停車,約3萬個停車位綿陽市慢行設施專項規劃:對慢行空間保障要求2、規劃方案路徑10:增加停車誘導系統及路內收費系統判斷精準、使用方便、結算便捷通過“判斷精準、使用方便、結算便捷”的路邊停車管理收費系統,以及通過智能停車誘導,發布實時停車信息,提高停車利用率,提升停車效率。2、規劃方案路徑11:強化商業、辦公與居住小區的停車錯峰共享建立車位錯時共享機制,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利用不同性質停車場差別化使用特征,實12、現公共建筑,辦公,商業停車設施在夜間對周邊停車困難的小區開放,居住小區在白天對周邊停車困難的公共建筑,辦公,商業開放。選擇住宅建筑52個共享泊位0.3萬個,公共建筑與商業40個,共享泊位0.4萬個。3、實施計劃整體停車解決方案新增一部分、取消一部分、共享一部分、管理一部分 策略一:新增一部分 策略二:取消一部分 策略三:共享一部分 策略四:管理一部分行動一:醫院地下空間立體化擴容行動二:結合城市更新拆舊建新新增停車場行動四:結合路外公共停車場分布,取消部分路內停車行動三:老舊小區內部車位挖潛行動五:建立車位錯時共享機制,實現停車資源的高效利用優先保障剛性停車設施建設,充分挖潛半剛性、彈性停車空13、間,增加城市停車泊位,從根本上緩解“停車難”行動六:建立三級誘導系統,提高停車泊位利用率3、實施計劃策略一:新增一部分行動一:醫院地下空間立體化擴容改造形式:參照第三人民醫院地下智能停車場,地下共設四層,地下一層為傳統自走式車庫,地下二到四層為平面移動式機械車庫;停車管理:建議立體泊位的費率低于地面路內停車泊位,吸引周邊住戶夜間使用,機關單位日間使用。結合醫院地下停車場進行立體化擴容,新增泊位解決停車問題問題行動二:結合城市更新拆舊建新提前預留公共停車場利用小區內部的綠地、內部廣場、邊角地、地面停車場等改造成機械式停車,采用無避讓停車設備,一位變兩位或三位,挖潛新增配建泊位。行動三:老舊小區內14、部車位挖潛3、實施計劃行動四:結合路外公共停車場分布,規范部分路內停車制定路內停車形式指引情景一:建筑退界小于6m大于2.5m 在保障慢行空間的基礎上,允許道路兩側停車,宜采用平行式停車設置情景二:建筑退界大于6m在保障慢行空間的基礎上,允許道路兩側停車,宜采用垂直式停車設置情景三:路內停車斷面改造1、單側停車改造斷面2、雙側停車改造斷面策略二:取消一部分3、實施計劃行動五:建立車位錯時共享機制,實現停車資源的高效利用策略三:共享一部分涪城區政府涪城區紀委天澤大廈紅星金座濱江大廈工行宿舍黃家巷1號院解放小區紅星苑亞川小區警鐘街18號院2060355050253521251520利用不同性質停車15、場差別化使用特征,實現公共建筑、辦公、商業停車設施在夜間向周邊停車困難老舊小區開放、同時白天小區共享車位給周邊的公共建筑、辦公以及商業。3、實施計劃行動六:建立三級誘導系統,提高停車泊位利用率策略四:管理一部分1、一級誘導信息板設置在市區主要交通干線上,發布多個停車場(庫)的名稱、位置、實際車位狀態。2、二級誘導信息板設置在停車場(庫)周邊區域的街道兩旁,發布停車場名稱、行駛路線、實際車位狀態。3、三級誘導信息板設置在停車場(庫)入口附近,發布單個停車場(庫)的名稱、實際車位狀態及其他信息。設置三級誘導下圖,為停車節省了時間、費用,也減少了由于尋找停車場所帶來的環保以及交通安全等問題。中心醫院智能停車場中心醫院智能停車場實驗小學地下停車場實驗小學地下停車場老市委智慧停車場老市委智慧停車場中心醫院停車場中心醫院停車場出入口出入口警鐘街南河路涪城路紅星街一環路南段空:空:100空:空:50空:空:30空:空:30空: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