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層框剪結構高層住宅及車庫工法樣板實施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1042
2024-06-17
14頁
424.05KB
1、工法樣板實施方案施工單位:xx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編制時間:xx年7月24日工法樣板實施方案一、 編制依據1、 現行國家技術規范2、 合同文件中技術類要求3、 施工圖紙4、 世茂集團推薦工藝二、 編制目的 為了優質高效完成世茂融城A區05地塊一標段項目施工任務,最大限度規避質量風險,結合我公司的具體情況,制定本項目土建工程施工工藝樣板指引施工方案。1、通過工序樣板引路的實施,為結構施工和裝修房大面積施工的工程品質提供重要保障;2、發揮工程管理平臺作用,使本公司質量管理管理工作系統化、標準化,加強工程的工序節點管理,加強設計節點交底、裝修標準示范、采購產品性能的把控;3、明確交付標準,通過識別高質量2、風險節點和落實風險管理措施,規避質量隱患;4、通過工序樣板讓操作人員完全掌握此工序的關鍵點、流程和質量驗收標準,讓樣板成為施工交底的一個實例體現三、 適用范圍本工程所包含的所有在建分部分項工程四、 工程介紹本標段位于旅順口區五一路,建筑面積86840.36,含6棟24層框剪結構高層,及1個10817的框架結構車庫。樓號層數功能面積()2-2#24住宅27236.602-3#24住宅9742.952-4#24住宅9742.952-5#24住宅9742.952-6#24住宅9816.672-7#24住宅9742.95地下車庫-1地下車庫10816.45合計86840.36五、 工序要求1、 主體混3、凝土結構部分主體混凝土結構部分工藝樣板設計占地面積約15,包括一個3*3米的剪力墻、柱、窗洞口及樓板的混凝土結構工藝樣板和一個樓梯的工藝樣板,包含工藝有混凝土分項的樓板施工縫處的鑿毛;鋼筋分項的柱子豎向鋼筋的搭接、箍筋的綁扎,剪力墻豎向鋼筋的搭接,豎向,水平鋼筋的綁扎,拉鉤的綁扎,梁上下位置的鋼筋及箍筋的綁扎,樓板底板鋼筋及負彎矩鋼筋的綁扎,樓梯鋼筋的綁扎;模板分項的柱子、剪力墻的模板安裝加固,樓板承重架的搭設,梁、屋面板模板的安裝加固,樓梯的模板安裝加固。混凝土分項用鏨子將柱子、剪力墻處的施工縫位置進行鑿毛處理,混凝土鑿毛時,嚴格按照施工員放出的剪力墻、柱子邊線進行剔鑿,將施工縫處的表面混凝4、土浮漿剔除后,用水沖洗干凈。鋼筋分項 柱子鋼筋1)工藝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于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度,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度角。3)搭接綁扎豎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應按表4-10采用。 表4-10 4)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 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5)柱箍筋綁扎。(1)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5、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成梅花交錯綁扎。(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4)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度,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10 d(d為箍筋直徑)(5)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密區內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要求箍筋設拉筋,拉筋應鉤住箍筋。(6)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柱筋外皮為25,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間距一般1000,(或用塑料卡卡在外豎筋上)一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當柱截面尺寸有變化時,柱應在板內彎折,彎后的尺寸要符合設計6、要求。 綁剪力墻鋼筋:1)工藝流程:立24根豎筋-畫水平筋間距-綁定位橫筋-綁其余橫豎筋2)立24根豎筋:將豎筋與下層伸出的搭接筋綁扎,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標志,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水平分檔標志,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豎筋分檔標志,接著綁其余筋,最后再綁其余橫筋。橫筋在豎筋里面應符合設計要求。3)豎筋與伸出搭接處需綁3根水平筋,其搭接長度及位置均應符合設計要求。4)剪力墻筋應逐點綁扎,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或支撐筋,其縱橫間距不大于600,鋼筋外皮綁扎墊塊或用塑料卡。5)剪力墻與框架柱連接處,剪力墻的水平橫筋應錨固到框架柱內,其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7、求。6)剪力墻水平筋在兩端頭、轉角、十字節點、連梁等部位的錨固長度以及洞口周圍加加強筋等,均應符合設計抗震要求。 梁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模內綁扎: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并與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梁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2)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3)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的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48、)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5)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6)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度,平直部分長度為10d。7)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處。梁端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其間距與加密區長度均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要求。9)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等于或大于22時,宜采用焊接接頭,小于29、2,可采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距處,受拉區域內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做彎鉤(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于50%。 板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 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不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10、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鐙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距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毫米,鋼筋搭接長度 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樓梯鋼筋綁扎:1)工藝流程:劃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2)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后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11、扎。4)底板筋綁完待踏步模板吊綁支好后,再綁扎踏步鋼筋。主筋接頭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三、質量標準: 模板分項框架梁模板1)、支模程序放線搭設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綁扎鋼筋、安墊塊支梁側模固定梁模夾支梁、柱節點模板檢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鄰梁模固定2)、支模方法放線:模板安裝前,根據測量標記在墻或柱上彈出梁的標高及中心線和模板安裝控制內邊線,并按滿堂腳手架設計要求定出支模架立柱位置線。3)、安裝梁模本工程中梁模采用14mm厚覆膜木膠合模板與木枋、鋼管結合模板,為了保證梁的寬度正確,在兩側模板之間綁扎混凝土內撐撐住兩側模板;當跨度大于4m時,按梁跨度長度13起拱。待支模架立好后,將梁底模就12、位于支模架上,用建筑線拉直校正底模中心線和邊線以及標高;待校正無誤后,將梁底模固定于支架上,然后拼裝兩側側模同時加設龍骨,并將底模與側模連接。待模板安裝完后,檢查梁模中心線和標高以及斷面尺寸。為了深梁綁扎鋼筋的方便,在梁底模與一側模板撐好后,就先綁扎梁的鋼筋,后裝另一側模板。次梁模板的安裝,要待主梁模板安裝并校正后才能進行。安裝梁柱節點模:待柱筋綁扎完,并墊好保護層墊塊,梁模安裝校正好后,即可用12mm厚木膠合模板鑲邊嵌補柱子端頭與梁板模交接處的空隙。梁、板、柱混凝土為一次性澆注,需待梁板鋼筋綁扎完,在澆筑混凝土之前,用水將柱內垃圾沖洗干凈,然后補塞柱腳清掃口再澆注混凝土。梁底模與側模木楞采用13、縱向布置(主龍骨垂直于梁橫截面),地上部分梁梁寬350mm,底模木楞根數2;梁高450mm的梁側模木楞根數為2;450mm梁高700mm的梁側模木楞根數為3(木方均勻布置),主楞采用2483.5鋼管,平行于梁橫截面方向設置,縱向間距為500mm。對拉螺栓水平間距根據外鋼楞間距設置,豎向間距500mm(豎向第一根從梁底100mm處設置),螺栓采用M12可回收粗絲螺栓,穿墻套管采用20PVC管。B、剪力墻模板1)、支模程序放線設置定位基準抹水泥砂漿支承面支側模搭支撐調直糾偏全面檢查校核墻模群體固定清除墻模內雜物封閉清掃口2)、支模方法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木膠合板與方木結合模板,次內楞采用608014、mm的方木,按豎楞間距200mm布置,主外楞采用2483.5鋼管,橫向起步離地100mm,其余均按照間距500mm布置。為防止澆筑混凝土的墻身鼓脹,采用可回收12的對拉螺栓固定,穿墻套管采用20PVC管,豎向間距500 mm,水平間距600mm。為保證剪力墻的截面尺寸,外墻模板和內墻樓梯間模板,在混凝土墻體水平施工縫下安裝墻體套模,防止混凝土漏漿爛根,其次在剪力墻內安置墻體保護層墊塊和墻體定位鋼筋1214間距600600布置。內墻模板安裝完成后,檢查校對平整度和垂直度,墻與板的根部做好防漏漿處理。剪力墻示意圖如下:C、現澆板模板1)、支模程序復核板底標高搭設支模架安放支模龍骨安裝模板安裝柱梁、15、板節點模板安放預埋件及預留孔模等檢查校正交付使用。2)、樓板底模 采用12mm覆膜竹膠合板,搭設支模架(如滿堂腳手架)時,支模架的高度為樓板底面高度扣除模板及支模龍骨厚度和頂托可調的尺寸。龍骨采用483.5鋼管、6080方木, 120mm、100mm厚樓板的搭設縱橫間距為1000mm(中對中)。在抄平后放置,必須保證平整和支模架的連接牢固,板模安裝按板厚標高計算出板底板底標高,應從樓板四周向中間鋪設,板模應與龍骨連接牢固,應滿足模板面的平整度一次驗收合格。為便于拆模,梁板交接處板模置于梁側模上,并用鐵釘釘死。為了節約模板,不造成浪費現象,大面積配板位置先用標準尺寸的整塊膠合板對稱排列,不足部分16、留在中央及兩端,用膠合板鋸成所需尺寸嵌補。E、板底滿堂架的搭設板底模支撐滿堂架搭設尺寸為:立桿縱橫向間距1000mm,步距1000mm。水平橫桿在距地面200mm高處設縱橫掃地桿一道,水平桿的步距h=1.50米;剪刀撐應縱橫設道,間距5000-6000。剪刀撐搭設為地面的夾角為45度60度,搭接長度為1m旋轉扣件3個固定(不得對接);上方采用482.75雙鋼管平行(橫桿)與4070木方接觸,間距200(木方必立放),再用頂托調整高度,頂托伸出長度不得大于30。住宅現澆板支撐示意圖F、樓梯模板1)、支模程序安裝平臺梁及平臺模板安裝樓梯斜梁板或樓梯底板并完成樓梯支撐系統安裝樓梯外幫側模安裝踏步模板17、。2)、支模方法樓梯底板板模為覆膜竹膠合板,厚為15mm,踏步為木方及木板加工制成的定型模板,樓梯支模必須按設計結構圖,同時對照建筑圖,注意相鄰樓地面的建筑做法,以確定樓梯的結構施工標高與位置,并在樓梯模成型后嚴格按施工大樣檢查各部位的標高,位置尺寸。用套板畫出踏步側板位置線,釘好踏步側板三角木,然后在三角木上釘好踏步側板,樓梯踏步高度要一致,踏步側板下口釘一根小支撐,以保證側板不下沉,樓梯欄桿應按設計留好預埋件。休息平臺處,第一步臺階要與下一跑最后一步臺階錯開不少于40mm,各步向上推,以保證裝飾后臺階對齊。每層樓梯施工時施工縫留在本層樓梯的第三步。如下圖布置:粘貼縫口,防止漏漿。樓梯支撐如下圖:2、裝飾裝修部分六、 樣板展示區平面布置圖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