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施工作業安全教育培訓教材課件(49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1462
2024-06-18
49頁
55.59MB
1、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教育培訓材料,一、相關定義,一、相關定義,一、相關定義,物理條件(同時符合以下3條)足夠大到員工可以進入從事指定的工作;進入和撤離受到限制,不能自如進出;并非設計用來給員工長時間在內工作的。,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1.涉及有限空間的行業,2.有限空間引發的事故類型,灼燙,觸電,高處墜落,機械傷害,其他傷害,中毒與窒息,火災,爆炸,淹溺,坍塌,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3.1行業可能存在的有限空間及危害,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房建工程領域有限空間涉及螺旋樁、樁基井、樁井孔、人工挖孔樁等樁基作業、風管、排水管、排水溝、地下管道、煙道等管道內2、部作業,電梯井、蓄水池及地下室與基坑邊坡狹小空間通風不足的場所,大截面封閉型鋼結構作業,建筑防水作業等。,深基坑,基坑壁與地下室外墻狹小空間,人工挖孔樁,3.2房建工程領域存在的有限空間及危害,樁孔作業,管內焊接,鋼結構焊接作業,電梯井內作業,防水作業,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下水道施工,鋼箱梁,地下空間作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有限空間涉及隧道、涵洞、地坑、箱體,市政化糞池、地下管道的施工、維修、清理作業和建筑防水作業等。,3.3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存在的有限空間及危害,隧道施工,化糞池施工作業,涵洞施工,地下管道施工作業,管道內熱熔焊接,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工業安裝工程領域有限空間涉及儲罐3、反應塔(釜)、爐等設備的安裝作業,儲藏室、溫室、冷庫,垃圾站,糧倉,料倉,廣泛存在于河道清淤、污水處理廠、井下作業等,其他建筑材料半年的船艙、槽車作業等。,3.4工業安裝工程存在的有限空間及危害,儲罐,鍋爐,車載槽罐,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工業安裝工程領域有限空間涉及的河道清淤、污水處理廠、井下作業等為風險重點部位。,污水處理廠,3.4工業安裝工程存在的有限空間及危害,井下廢水、廢氣等不確定因素作業易引發事故,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4.有限空間危險源,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典型物質:一氧化碳、硫化氫、苯(夏季高發期),硫化氫(H2S)是無色氣體,有特殊的臭味(臭雞蛋味),劇毒,易溶于水,比重4、比空氣大,易積聚在通風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污水池、紙漿池(含氮化合物例如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生)。,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一氧化碳(CO)是無色無臭氣體,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氣體,與空氣比重相當,幾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爆炸極限的濃度范圍為12.5%74.2%,遇熱、明火易燃燒爆炸,容易殘留在氣體管道,有限空間不完全燃燒(如違規實用柴油發電機)。一氧化碳在血中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相對于氧氣)而造成組織缺氧,主要損害神經系統。,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苯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無色油狀液體。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數有機溶劑。易燃,閃點-11,爆炸極限的濃度范圍為1.2%8%。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5、爆炸性混合氣體,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易產生和聚集靜電。其蒸汽比空氣密度大,在較低處能擴散至很遠處,遇明火會引起回燃。苯易聚集在油漆作業,制油作業的空間中。,苯可引起各種類型的白血病,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已確認苯為人類致癌物!,窒息:引起人體組織處于缺氧狀態的過程稱為窒息。不同濃度的氧氣對人體的影響如下:,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缺氧的主要原因:,(1)有限空間內長期通風不良,氧含量偏低。(2)有限空間內存在的物質發生耗氧性化學反應,如燃燒、生物的有氧呼吸、微生物活動、動植物腐敗等。(3)作業過程中引入單純性窒息氣體擠占氧氣空間,如使用氮氣、氬氣、水6、蒸氣進行清洗。(4)某些相連或接近的設備或管道的滲漏或擴散,如天然氣泄漏。(5)較高的氧氣消耗速度,如過多人員同時在有限空間內作業、焊接作業等。,部分易燃氣體或蒸汽的爆炸濃度范圍(在空氣中的體積百分比)可燃氣體的爆炸極限越寬,爆炸下限越低越危險!,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概念:易燃易爆物質和空氣混合后,在有限空間內容易積聚達到爆炸極限,遇到點火源則造成爆炸,引起火災,造成對有限空間內作業人員及附近人員的嚴重傷害。,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爆炸三要素:易燃易爆物質達爆炸濃度 點火源 氧氣,有限空間中易燃氣體或液體的泄漏和揮發。有機物分解,如生活垃圾、動植物腐敗物分解等產生甲烷。作業過程中引入的,如乙7、炔氣焊產生一氧化碳。空氣中氧氣含量超過23.5%時,形成了富氧環境。,易燃易爆物質主要來源:,明火,化學反應放熱,高溫表面,撞擊或摩擦發生火花,電氣火花,靜電放電火花,雷電作用,直接日光照射或聚焦的日光照射。,點火源:,對一個相對封閉空間應該考慮如下潛在危害:極端的溫度噪音濕滑的作業面墜落、尖銳鋒利的物體,二、有限空間風險分析,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1.重點注意事項,6.發生事故時,嚴禁盲目施救,5.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現場,并時刻與工作人員保持聯系,4.保持有限空間出入口暢通,3.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2.作業前應設置警戒區域和警示標識,1.作業前應審批并進8、行相關培訓,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1.重點注意事項,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1.重點注意事項先通風,作業前必須提前開啟作業空間入口進行通風,如污水井下作業前,打開蓋及其上下游井蓋進行自然通風,通風時間不少于30min。自然通風達不到要求時,應采用通風設備進行強制通風。當有限空間內有積水時,應用工具攪動積水,以散發其中有害氣體后再進行多次檢測,確保安全!,通風后,取樣分析,對各種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煙氣以及蒸汽、氧氣的含量要符合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取樣應有代表性,應特別注重人員可能工作的區域。取樣點應包括有限空間的頂端、中部和底部;取樣時應停止任何氣體吹掃;測試次序為氧含量、易燃易爆氣9、體、有毒有害氣體。,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1.重點注意事項再檢測,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1.重點注意事項后作業,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2.主要工序流程,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2.主要工序流程,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2.主要工序流程,三、有限空間作業流程,2.主要工序流程,四、有限空間裝備設施,四、有限空間常用裝備設施,氣體檢測儀安全帶和救生索呼吸器逃生用呼吸設備安全帽安全眼鏡安全手套安全靴照明設備防護服耳塞通訊設備和方法,個人防護用品,(一)個人防護用具,其他設備下降繩索障礙物安全鎖/禁止使用標簽安全警示帶緊急救護工具箱復蘇設備呼救器呼吸器控制臺滅火器,四、有限空間常用裝備設施,(二)輔助安全10、用具,五、事故案例,五、事故案例,2018年5月24日,位于合肥市濱湖新區西藏路與貴陽路交叉口,某公司承建的新華人壽保險合肥后援中心項目工地,在2#樓坡道下方負二層有限空間清理建筑材料時發生一起生產安全事故,造成2人窒息死亡、1人突發心臟病死亡、3人受傷。,五、事故案例,(一)事故經過2018 年 5 月 24 日上午 6 時 30 分左右,某分包單位項目經理張某安排本單位木工班長李某帶領工人到項目工地 2號樓東側汽車坡道地下二層有限空間清理建筑材料。李某便帶領木工班組人員范某、陳某、楊某及電焊工張某到達2#樓東側汽車坡道后,張某打開一層地表洞口,發現負一層地面有積水,隨即安排楊某回庫房取雨鞋11、。李某、陳某、范某、張某 4 人帶上木梯、切割工具下到負一層,切割進入負二層預留洞口的鋼筋并清理洞口木板,并將梯子沿洞口放入負二層,梯子放入后發現負二層預留洞口尺寸偏小,洞口下方還有模板木方支撐,操作不便,范某便用電焊機焊斷洞口上的鋼筋網片,擴大洞口。8 時 15 分左右,洞口擴大完畢,范某將木梯沿著洞口放至負二層,范某先下至負二層,李某聽見范某叫了一聲,便和張某下到負二層。,五、事故案例,李某至負二層發現范某暈倒在地上,李某和張某將范某拖到木梯附近后,也同時暈倒。8 時 20 分左右,在負一層作業的陳某發現 3 人暈倒后,讓地面上的楊某趕快喊人救援,楊某立即通知保安并報警,保安隨即將情況報給12、項目部管理人員。張某、程某(范某女婿)、熊某(范某妻子)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張某、程某下至負二層救援,2 人相繼暈倒。緊接著總包項目部人員孫某和項目經理朱某趕到事故現場,朱某和孫某安排人員搬來鼓風機和氧氣瓶,將鼓風機管和氧氣管對著洞口向負二層鼓風,孫某下至負二層救援,很快孫某也暈倒。,事故示意圖,五、事故案例,(二)應急救援8 時 37 分左右,合肥市公安局濱湖派出所民警趕到事故現場,維護現場秩序。8 時 45 分左右,包河消防大隊萬年埠消防中隊、合肥急救中心趕到事故現場。消防隊員從負一層救出孫某,從負二層先后救出程某、李某、張某、張某、范某等 5 人。合肥急救中心立即將 6 名被困人員送往合肥13、市濱湖醫院搶救。張某、張某、范某因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根據合肥市濱湖醫院建議,將程某、李某和某送往 105 醫院救治,3 人經醫院搶救脫離生命危險。,五、事故案例,(三)原因分析(直接原因),1.有害氣體聚集。2#樓東側汽車坡道下方有限空間內腳手架、支模鋼筋和有機物,耗氧反應產生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作業人員使用電焊機切割鋼筋加劇了空氣中氧的消耗,導致該有限空間有害氣體聚集且缺氧。2.違章作業。作業人員違反有限空間作業規定,既未通風、也未檢測,擅自進入有限空間。3.盲目施救。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在未正確佩戴防護用品的情況下盲目施救、措施不當導致事故傷亡擴大。,負二層內部圖,14、五、事故案例,(三)原因分析(間接原因),1.管理人員未對作業人員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和交底;2.作業前未按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與分析;3.分包單位未按照要求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證,擅自安排工人進入有限空間作業;4.分包單位未按照“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通風、檢測不合格嚴禁作業”的規定進行有限空間作業。5.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空檔,未及時發現并糾正作業人員違規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負三層抽水后內部圖,五、事故案例,(四)預防措施,(1)作業前應進行危險作業申請審批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2)作業前應在有限空間進出口設置公告牌,標注作業負責人及聯系電話、作業人數、作業部位,應急救援聯系電話15、等信息;(3)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原則,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采取凈化、通風等措施,對有限空間充分清洗;(4)保持有限空間出入口暢通無阻;(5)提供符合要求的監測、通風、通信、個人防護用品、照明、安全進出設施以及應急救援和其他必需設備,并保證所有設施的正常運行;(5)至少安排一名專人在有限空間外監護,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現場,并時刻與工作人員保持聯系;(6)發生事故時,嚴禁盲目展開施救。,五、事故案例,(一)事故經過2016年3月16日8時30分,分析員對釜內的空間進行了取樣和分析,分析結果為不含有氯乙烯單體、氧含量18.37%,判定合格。班組負責人將結果告知裝卸隊3名清釜人員。8時16、35分,3名清釜人員換好防護服進入釜內進行清釜作業,其中1人站在釜內第一層,2人進入釜底進行清釜工作。作業5分鐘后,釜底沖入氯乙烯單體的物料,并被釜底作業人員察覺,釜內第一層作業人員準備拉兩人出釜,但自己有中毒癥狀,勉強將頭伸出釜口呼叫救人。此時在二層平臺的實驗室工段運行班巡檢員聽到呼救將上層1人拉出后,便通過軟梯下到釜內救人,救人過程中也中毒導致身體不適,在無法完成救援工作的情況下返回釜口,被趕來的另一運行班作業人員及運行班負責人迅速拉出。,五、事故案例,運行班負責人讓作業人員拿來2個普通棉紗口罩,并將口罩打濕戴好未系安全繩首先進入釜內救人,當下到釜內一半的位置便暈倒,作業人員找工具想將負責17、人救出,但未成功,致使其掉入釜內。研發室負責人和運行班原負責人等隨后趕到現場,在得知有人中毒還在釜內后,運行班原負責人立刻下到一層平臺確定釜下部放料軟管未斷開連接(見事故裝置示意圖),立即找工具在他人的協助下將放料軟管拆掉。,一、事故經過,事故裝置示意圖,五、事故案例,一、事故經過,8時56分左右,120急救人員到達現場等待救援。接到事故報告后,公司相關負責人、分廠應急救援隊立即趕到現場施救,由于釜口空間較小,救援人員背空氣呼吸器無法進入。公司副總工程師趕到后,戴空呼面具,將空呼氣瓶懸在頭上才勉強進入釜內陸續將運行班負責人及2名清釜作業人員救出。120急救車將中毒人員送至羅江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18、,運行班負責人及2名在釜底作業的清釜人員經搶救無效先后死亡,運行班巡檢員及另一名清釜作業人經治療后康復。,五、事故案例,二、原因分析(直接原因),1.安全監管責任、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檢維修安全管理制度、應急處置和救援等方面落實不到位。2.未制定清釜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和清釜檢修作業計劃、方案;對實驗室未嚴格執行公司進入受限空間管理規定的情況失管失察。3.受限空間事故應急預案針對性、操作性不強,預案未演練,應急器材、設備配備不符合要求;安全教育培訓針對性不強,員工自我保護意識差,缺乏自救互救知識和能力,盲目施救。4.事故隱患排查和習慣性違章治理工作不到位。,五、事故案例,三、預防措施,1.進入受19、限空間作業前,應對氧含量、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可燃氣體含量進行分析,辦理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2.作業過程中應保持受限空間空氣流通良好,設專人監護,配備空氣呼吸器或其他隔絕式呼吸器等應急用品。3.針對易引發事故的特殊作業薄弱環節,應通過舉辦培訓班、現場實操實訓、應急演練等方式,讓從業人員知曉受限空間的危險有害因素,熟悉所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特性,明確受限空間的安全作業要求,掌握自身防護、應急救護知識。4.作業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警,禁止盲目施救;應急救援人員應當做好自身防護,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避免盲目施救導致事故傷亡擴大。5.至少安排一名專人在有限空間外監護,監護人員不得離開現場,并時刻與工作人員保持聯系,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