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住宅小區二期大體積砼混凝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1610
2024-06-20
15頁
114.04KB
1、泉州萬科城二期(1620#樓及地下室)工程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目錄一、工程概況及特點1二、 施工的外部環境條件1三、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2四、施工準備21、技術準備22、設備準備33、材料準備(此工作由供應商混凝土攪拌站完成)44、組織準備65、其它準備7五、混凝土裂縫的控制7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結合材料準備工作進行):72、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控制:73、混凝土泌水的處理84、砼澆筑后養護:9六、動態控制10七、混凝土測溫111、測溫點布控112.混凝土降溫措施13八、砼取樣計劃13大體積砼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及特點泉州萬科城二期(1620#號樓及地下室、A1A8、B2、1B10)工程由泉州市萬科北峰房地產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其中1620#樓圖紙為深圳市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商業部分圖紙由天津中鼎紀元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工程位于泉州市豐澤區北峰片區江濱路東側、307省道西南側、潘山東側,總建筑面積213930.73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積為54262.41平方米,1620#樓地上建筑面積為128997.32平方米,商業部分建筑面積為30671平方米。1620#樓地下三層,地上2648層,商業部分地上13層,主要建筑用途為住宅、商業、車庫等。16#20#樓采用框架及框支剪力墻結構,地下室超長超寬,設置了后澆帶,分成14個區域。16#、19#樓地下室基礎為樁3、承臺板式結構,底板厚度為350,基礎承臺多為異型承臺,最大承臺長達到9m,寬達8m,承臺最大深度為2.5m。17、18、20#樓為樁筏基礎,筏板厚度為2m。根據本工程地下室基礎底板的特點,地下基礎底板分14個施工段流水施工,施工段的劃分按800寬的后澆帶劃分,剪力墻底板面上500處設置水平施工縫,剪力墻離底板面500mm高區域的混凝土與底板同時澆筑,并在混凝土澆注前按設計要求放置好止水鋼板。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為C30/P6;后澆帶分伸縮后澆帶和沉降后澆帶,后澆帶用C35/P6微膨脹混凝土澆筑,伸縮后澆帶澆注時間為兩側底板混凝土齡期達到60天后,沉降后澆帶在主體結構頂板完成后14天,且在兩側結構4、單元沉降基本穩定后(提供觀測數據),經設計同意后澆筑。二、 施工的外部環境條件根據進度計劃安排,底板混凝土澆筑時間在六、七月,經查泉州氣象資料,歷年6、7月份的平均氣溫30C,施工現場接自來水管網DN100。混凝土澆注采用地泵和汽車泵同時澆注,地泵設兩臺,分別在19#,20#北側布置,60m汽車泵兩臺。三、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混凝土是由多種材料組成的非均質材料,它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良好的耐久性及抗拉強度低,抗變形能力差,易開裂的特性。大體積混凝土由于結構截面大,水泥用量大,水泥水化時釋放的水化熱會產生較大的溫度變化,這種溫度變化會使混凝土內部溫度顯著提高,而混凝土表面由于散熱較快,溫度5、較低,這樣砼結構會形成較大的內外溫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當這個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同時,混凝土表面降溫時,由于降溫產生的溫差,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發產生的干縮,受到地基和結構邊界條件的約束時,會產生很大的收縮應力(拉應力),當該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混凝土整個截面會產生貫穿裂縫,帶來很大危害。四、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了解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情況,避開雨天澆筑。(2)復核底板上墻柱插筋和集水坑的相對位置,為保證其位置準確,現按下列方法設置墻柱插筋:在底板、承臺鋼筋綁扎之前,在底板墊層上和基坑四周護壁上彈出主軸線和墻柱外輪廓線。在底筋6、和面筋綁扎后,分別將墊層上墻柱外輪廓線引至鋼筋上,沿輪廓線的內側焊16水平鋼筋,墻柱插筋就沿16內側分布,凡設計要求滿足錨固長度而不需至底板底的插筋,一律將鋼筋插至底板底,當板厚不夠插筋無法滿足錨固長度時,插筋端部須設彎鉤,其彎鉤長度不少于150,以滿足構造要求。鋼筋要分層分段驗收,集水坑的相對位置根據墊層主軸線進行校核。(3)鋼板止水帶穿過地下室暗柱時,可能要切斷部分箍筋,被切斷的箍筋應在止水帶上下補全。止水帶的施工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其搭接長度不少于100,且必須滿焊。(4)制定混凝土澆筑方案,經審批后方可實施。(5)考察商品混凝土供應商,選取離施工現場距離較近、技術水平高、質量過硬和供應能7、力強的商品混凝土廠商。一但確定好混凝土供應廠商就立即對所有強度混凝土進行試配和試驗,以確保混凝土各參數達到設計質量要求。(6)混凝土澆注前做好材料、工序的報驗報審工作,做到所在材料先檢后用。鋼筋原材料檢驗報告、焊接報告和混凝土試配等有關資料,在工序施工前提供給監理單位,得到批準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鋼筋等隱蔽工程自檢后,報請各方現場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施工。檢查止水帶的固定部位、預留洞、預埋件、防雷接地的數量和位置、鋼筋保護層墊塊、測溫用的DN25鋼管(兼作大體積砼內部降溫措施用)等是否齊全,復核模板位置,對鋼筋、模板、施工縫進行清理。(7)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了解C30/P6大體積8、混凝土的內部溫度變化規律,采取養護措施。本工程施工期間為泉州的6月,當地氣溫較高(300C左右),保溫方法采用蓄水養護,人工測溫方案,測溫孔布置見本文七、混凝土測溫1、測溫點布控。 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開始測溫,以后每天早上8點和下午6點定時進行測溫,并做好測溫記錄。測溫時間不小于15天,混凝土澆筑后一周內可增加測溫頻率。為確保混凝土表面熱量過快的散失,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開始進行保濕蓄水養護(蓄水深度23cm);混凝土養護期的蓄水深度根據混凝土內部溫度變化增減,當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差達到250C時應適當增加蓄水深度,減少混凝土表面溫度的散失。2、設備準備要求按地下室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布置,9、在混凝土正式澆筑前全部設備調至正常使用狀態,并在機具保管室備足各種設備易損件,對每臺機具的維修都要定人定機。具體配置的機械如下表:機 具 配 置 表序號機具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輸送泵HBT80臺2配泵管200m2汽車泵60米臺22塔吊QTZ5513臺3R=55m3插入式振動器臺9配50振動棒10根35振動棒6根5污水泵臺46碘鎢燈套107發電機50KVA臺18對講機臺69溫度計個303、材料準備(此工作由供應商混凝土攪拌站完成)(1) 水泥:根據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為盡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熱,選用中低水化熱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滿足混凝土質量要求和泵送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少水泥的用量。商品混10、凝土廠家在水泥進場必須按規定進行送檢,檢驗其快測強度及28天強度、初凝及終凝時間和安定性、標準稠度用水量,(2)石子:選用級配較好的花崗石碎石,粒徑為103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機雜質。在滿足可泵性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減少單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3)砂子:選用級配較好的中粗砂,細度模數大于2.6,含泥量不得超過2%,通過0.315mm篩孔的砂不得少于15%。在滿足可泵性的前提下,應盡量降低砂率,最大控制在40左右。砂子的含水率在每班攪拌前進,如遇下列情況應加密檢測次數:a施工過程中天氣發生變化b炎熱氣候c堆放的砂子有明顯的含水分布11、不均的現象 (4) 外加劑 a、在混凝土中摻入高效減水劑,不僅能夠大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了10%左右的拌和水,節約10%的水泥,從而降了水化熱。 b、在混凝土中采用超摻法摻加15%左右的粉煤灰,粉煤灰選用優質的二級粉煤灰,它可以替代水泥用量的10%,既改善了混凝土的可泵性,又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熱。c、摻加適量膨脹劑(或微膨脹劑),提高砼的密實性,補償收縮裂縫。 d、所有外加劑的進場,均必須有合格證書,并按規定送檢,合格后方可使用。(5)原材料計量誤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水泥: 不大于1% 石: 不大于2% 砂: 不大于2% 水: 不大于2% 外加劑:不大于1%(6)配合比的確定與調整通過試12、驗室進行多種配合比的試驗和研究,選用最佳配合比作為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此配合比滿足以下要求:、 混凝土強度、抗滲等級不小于設計要求。、 水灰比控制在0.45以內,坍落度控制在1416cm。、 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不少于6小時。、 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外加劑能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熱峰值及推遲熱峰值出現的時間,延緩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減少混凝土的干縮,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現場施工配合比一經確定,任何人均不能私自調整配合比,如確實需要調整配合比,須由攪拌站試驗室跟項目部協商后處理,尤其現場不能向混凝土中任意加水。4、組織準備(1) 現場成立澆筑指揮部,13、負責指揮調配人員和機具,協調生產、監督方案的實施,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順利進行。值班指揮人員詳見施工現場臨時值班表。管 理 人 員 分 工 安 表姓名職務分 工徐培華項目經理負責砼澆筑的總體調度和人員安排。陳樹鵬質檢員負責砼澆筑的質量指導檢查和監督。祁宏斌安全員負責砼澆筑的安全指導檢查和監督。陳珍榮混凝土工長負責砼發料(砼公司部分)的督促與聯系(白天)。賴志誠倉管員負責商品砼供應的聯系、進場驗收(白天)。李成芳施工員負責砼現場運輸、砼澆筑及收面的安排、管理及現場協調(白天)。模板的檢查校正及相關配合工作的安排和協調。許江貴鋼筋工長負責砼澆筑過程中鋼筋及預埋件等的調位修復陳文陽施工員負責砼現場運輸、14、砼澆筑及收面的安排、管理及現場協調(夜間)。蔡小兵資料員負責砼的現場取樣、測溫及后勤工作。林文瑞機械員負責砼發料(砼公司部分)的督促與聯系(夜間),砼澆筑期間機械的進場安裝、維修、保養和調度。黃文成材料員負責商品砼供應的聯系、進場驗收(夜間)。(2)分兩班人員進行澆筑,每班8小時,各班人員和崗位以宿舍區公布的名單為準。每班作業人員大致包括:輸送泵、塔吊進料每班3人,共計6人;輸送泵接管每班每臺泵3人,共計6人;砼塔吊放料每班2人,趕平收光每班12人,砼振搗每班6人,共計32人;塔吊司機2人;塔吊指揮3人;鋼筋工值班每班4人,共計8人;模板的檢查加固每班4人,共計8人;砼養護2人;電工2人;機修15、工1人。整個澆筑期間配置工人68名。(3)在現場搭設指揮臺,負責調配各部位混凝土的澆筑速度。(4)前后臺指揮人員要保持聯系,后臺要向指揮臺和坑內指揮人員及時匯報機具運轉情況和后臺施工組織是否正常。5、其它準備(1)現場運輸通道保持暢通。(2)現場排水溝全部清理完畢,保證排水暢通。(3)搭設好混凝土泵管支架和運輸通道。(4)制定澆筑路線圖(詳見附圖一)。五、混凝土裂縫的控制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結合材料準備工作進行):(1)在砼的試配中,盡可能采用粉煤灰水泥或礦渣水泥等低水化熱品種水泥,能降低水化熱的產生,對于砼產生溫度應力能較大的降低。(2)在砼的試配中,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骨料,16、攙加相應的減水劑,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達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的目的。(3)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降低砼入模溫度,如投料前澆水冷卻粗細骨料、添加相應減水劑。2、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控制:該工程地下室砼分為14個施工段14次澆筑,因此采用兩臺(HBT80)砼輸送泵、兩臺60M汽車泵共同完成。兩臺輸送泵,一臺置于工地16號樓,另一臺置于19號樓處,分兩條線路從側向中間澆筑,按“一個坡度,斜面分層,循序推進,一次到頂”的方法平行退行澆筑;汽車泵進料點設于基坑旁邊,主要澆灌電梯井處核心筒砼及外墻反梁砼(止水鋼板以下),在必要時作底板砼澆筑的補充;地下室底板要求每段一次性澆筑完畢,不留施工縫。各施工17、區段以后澆帶隔開。 地下室混凝土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其混凝土的水化熱計算和裂縫控制尤為重要。澆筑混凝土時采用低水化熱的普通硅酸鹽水泥,采用自來水攪拌混凝土,在泵站搭設遮陽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入模溫度,在混凝土的輸送管道上覆蓋麻袋并灑水濕潤。澆筑方法如下:a 砼的澆筑及振搗必須由下向上,分層進行,每層的間隔時間不得大于2小時。施工現場工長和專職人員要加強管理,砼工要定崗、定責、精心操作,要保證砼分層結合良好和密實。嚴格掌握砼最佳振搗時間(一般為10-15秒),砼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插棒間距以400mm為宜,梅花形布置。跟進澆筑方向依次振搗以砼開始泛漿和冒氣泡為準。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局部鋼筋過18、密部位,輔以人工扦插和外部震動保證砼的密實。b地下室承臺、電梯井和筏板基礎,必須采用分層澆筑,其每層厚度不大于500mm,為保證砼的分層之間不出現冷縫,必須在每層砼初凝前覆蓋下一層砼。考慮到大體積,熱量不能及時散發出去,結合設計意見,可在混凝土澆灌前在內部預埋U型管道,進行水冷循環散熱(具體詳后測溫降溫措施)。c由于采用商品砼,所以應嚴格控制砼的澆灌時間和砼的塌落度,砼的間歇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塌落度應隨時抽查,并做好測定記錄,切實檢驗砼標號、抗滲等級與所澆搗部位是否一致。具體方法采用現場澆搗砼部位掛牌,標明砼強度等級、抗滲等級,要求商品砼運輸罐車也掛牌標明砼強度等級、抗滲等級,并且澆注砼前后19、臺加強聯絡,避免澆搗錯誤。d在砼澆灌過程中要及時作好嚴格按施工規范進行取樣,試件留置應符合規定: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級別的砼,取樣不得少于一組(一組9塊試件),每100立方米的同級別砼取樣一組。砼取樣必須在施工現場澆筑點進行取樣。(2)地下室外墻(擋土墻)砼澆注:外墻砼及底板砼工程量較大,且均有防水要求,因此擬定分成兩次澆注,第一次與底板同時澆注到底板面上250高,在澆注地下室外墻前預留止水鋼板,止水鋼板為3mm厚300寬通長鋼板,澆注砼時將止水鋼板寬度的一半(即150)澆入砼中,其重新接縫澆注方法及步驟同施工縫。在澆筑過程中,如發生停電,立即利用發電機發電,現場可以采用停用塔吊,只用二臺泵,放20、慢澆筑速度、發電主要供振搗混凝土、抽水和夜間照明使用。3、混凝土泌水的處理大流動性混凝土在澆筑、振搗過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漿順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泌水會因振搗而改變混凝土中水的含量及沖洗掉混凝土面的水泥漿,對混凝土具有較大的危害,我司制定以下方法來解決該問題。混凝土在施工充分利用地下室基坑設計排水路線及基坑底排水明溝,使大部分泌水通過排水明溝排出底板坑外,少量來不及排除的泌水隨著混凝土澆筑向前推進被趕至底板中坑槽處,可由人工排出。當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腳接近側壁墻壁模板時,改變混凝土澆筑方向,即從頂端往回澆筑,與原斜坡相交成一個集水坑,這樣集水坑逐步在中間縮小成水潭,用軟軸泵及時排除,采用這種方21、法排除最后階段的所有泌水。4、砼澆筑后養護:a砼澆搗后初凝前,初步按標高用靠尺刮平,然后用木蟹砂板打磨壓實,到砼收水后,第二次用木蟹砂板搓抹,以閉合砼表面的收水裂縫,然后蓄水進行養護。b大體積砼的導熱性能低,砼澆筑后,水泥發生的水化熱不易散發,引起砼內部的溫度升高,如果砼表面與中心溫差達到一定極限,則可能出現裂縫,同時砼降溫階段可能出現貫穿性收縮裂縫,為了防止裂縫的發生,需控制砼的內外溫差及延緩降溫速度來保證大體積砼的質量(是否會產生裂縫的計算見下)。因此,在砼澆筑后,根據本工程的施工處在較高氣溫季節的實際情況,采取在砼表面進行蓄水保溫養護,保持砼內外溫差小于250C,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蓄22、水高度不低于2CM,在砼養護期間采用測溫技術,進行信息化施工,全面了解砼在強度發展過程中內部的溫度分布情況,并根據溫度梯度的變化情況,可定性、定量的指導施工,控制砼的內外溫差、降溫速率,防止裂縫出現。當砼中心溫度峰值下降并低至530C以下,灌水養護至第14天。并按施工規范作好測溫記錄。混凝土內部水化熱所產生應力計算(測溫及測溫點的選擇詳后):以最不利的條件進行計算,既不考慮混凝土的熱傳導,且以前七天的水化熱全部不進行傳導進行計算。 a) T(t)=CQ/c(1e-mt)T(t):混凝土澆注完t時間,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C)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公斤),C30的取310公斤/每立方米Q:23、每公斤水泥水化熱量,七天的取354千焦耳/每公斤C :混凝土的熱比,為0.96: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取2400公斤/立方米m :為經驗系數取0.2t :混凝土澆注后至計算時的天數,取7。 T(t)=CQ/c(1e-mt)=310354/(0.962400)(1e-1.4) =35.9 。Cb)7天是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t)=E0(1e-0.09t)E(t):計算時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0 :混凝土最終的彈性模量E(t)=E0(1e-0.09t)=3.6100000.467=1.6810000c)混凝土的變形應力= E(t) T S(t) R/(1-v):混凝土的溫度應力: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取110-24、5T:最大的綜合溫差T= T(t)Th(泉州6月最低氣溫,按25。C計算)S(t):混凝土徐變影響系數,取0.3。R :混凝土的外約速系數,取0.25。V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E(t) T S(t) R/(1-v)=1.680.115.90.30.25/0.85=0.2361.20.7=0.84(牛頓/平方毫米,混凝土7天的抗拉強度)經過以上驗算,即在不考慮混凝土熱傳導的情況下,可以滿足混凝土的水化熱所產生的拉力不產生內部裂縫。六、動態控制施工現場嚴格監控預拌混凝土的各項指標,隨時向現場施工的負責人進行通報,并及時對現場出現的混凝土品質問題進行處理。試驗人員隨時抽查砼的坍落度,目25、測砼的和易性,如發現砼有離析或初凝現象把砼清退出場。大體積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漿較厚,在混凝土澆筑結束后要認真處理。經45小時左右,初步按標高用長尺刮平,在初凝前(因混凝土內摻加減水劑,初凝時間較長)用鐵滾筒碾壓,再用木蟹打磨壓實,以閉合收水裂縫,約12小時后蓋麻袋蓄水養護。七、混凝土測溫砼的內部溫度用溫度計測溫,澆筑砼時預埋鍍鋅鋼管。1、測溫點布控(1)測溫點的設置。根據承臺的類型,凡承臺最短邊小于1.5m者,原則上不設置測溫點,大于或等于1.5m者,特別是電梯井核心筒位置承臺,因承臺較高較寬,砼方量大,根據需要設置。本工程根據大體積混凝土厚度分布的特點進行布設測溫點,測溫點布置點分別在:26、 20#筏板基礎的20-2、20-11、20-22軸線交20-E軸線1米處位置各布設一組,兩個電梯井各布設一組;17#樓電梯井布設一組,筏板基礎D交11軸、B交9各布設一組;18#樓B交17、C交20、電梯井各布設一組;17#、19#樓電梯井各布設一組。測溫管設置如下圖:(2)測溫記錄本工程測溫采用溫度計,測溫時間間隔見下表。第1天第5天 每3小時測溫一次;第6天第25天 每6小時測溫一次;第26天第30天 每9小時測溫一次; 各齡期實測內部溫度值與理論最大內部溫度比較表齡期(d)比值36912151821242730TtTmax實測值理論值40.8基礎中心與基礎上表面保溫養護內外升降溫變化表27、齡期(d)123456789101112131415混凝土中心溫度()水底溫度()水面溫度()混凝土中心與上部溫差()混凝土上部與水底溫差()水底、水面溫差()日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混凝土中心溫度()水底溫度()水面溫度()混凝土中心與上部溫差()混凝土上部與水底溫差()水底、水面溫差()2.混凝土降溫措施前三天采用蓄水加麻袋養護,以后只進行蓄水養護。因本工程最高的承臺高度為2500mm,擬定在承臺內預埋U型管,交叉布置,保證U型管距承臺外邊最大尺寸不超過1.5m,用作砼內部溫度和降溫。測溫管的管口露出承臺表面100mm,砼澆筑前進行臨時封堵,測溫時取28、出封堵口,插入溫度計用保溫綿封口。當測溫得出砼內部的溫度與外界溫度差值接近或大于25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如加厚蓄水厚度保溫,降低混凝土表面熱量的散失,減少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差。八、砼取樣計劃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取樣與試件留置的相關規定,本工程地下室應在澆筑現場隨機抽取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標養、同條件和抗滲養護試件按14個施工區段,依據規范進行取樣留置。同條件養護試塊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試塊應放置在鋼筋籠子內,間距100mm,掛于所代表的砼母體結構處,與母體砼結構同條件養護,并在等效養護齡期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