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勝東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預應力張拉施工作業指導書(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1729
2024-06-20
14頁
71.54KB
1、德勝東路(東德勝立交文匯路)改造提升工程03標預應力張拉作業指導書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編制單位:*德勝東路改造提升工程03標項目部編制日期: 20xx年5月20日目 錄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2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2第二章、施工方法3一、施工準備3二、鋼絞線及鋼波紋管的制作安裝3三、預埋件安裝4四、鋼絞線張拉4五、壓漿6五、封錨7第三章、質量保證措施8第四章、安全技術保證措施9第五章、附件10第一章 工程概況及編制依據一、工程概況(一)、工程位置德勝東路(東德勝立交-文匯路)改造提升工程下沙段03標西起星河北路、東至經二路,德勝東路快速路(高架道路)實施樁號范圍為K8+7952、K10+620,長1825m,德勝東路快速路(地面)實施樁號范圍為K10+620K10+800,長180m;德勝東路(地面道路)實施樁號范圍為K8+795K10+800,總長2005m。范圍包括地面道路、排水、地面橋梁及高架橋梁等。(二)、工程內容3、地面道路部分德勝東路快速路(地面)實施樁號范圍為K10+628K10+800,長172m;德勝東路(地面道路)實施樁號范圍為K8+795K10+800,總長2005。地面道路為城市主干路,其中東德勝立交文淵路采用雙向6 車道,文淵路文匯路采用雙向4 車道,設計車速50km/h。(1)、標準橫斷面規劃道路紅線為60.0m,德勝路采用雙向46 快2慢3、,設置7.511.5m中央分隔帶供高架橋立墩。標準路段斷面形式(K8+795文淵路):6.25m(人行道)+3.5m(非機動車道)+5.0m(機非分隔帶)+11.5m(機動車道)+7.5m(中央分隔帶)+11.5m(機動車道)+5.0m(機非分隔帶)+3.5m(非機動車道)+6.25m(人行道)=60.0m;標準路段斷面形式(文淵路文澤路):6.75m(人行道)+3.5m(非機動車道)+6.0m(機非分隔帶)+8.0m(機動車道)+11.5m(中央分隔帶)+8.0m(機動車道)+6.0m(機非分隔帶)+3.5m(非機動車道)+6.75m(人行道)=60.0m;高架落地標準路段斷面形式(文澤路K4、10+800):3.5m(人行道)+3.5m(非機動車道)+2.0m(機非分隔帶)+8.0m(機動車道)+1.0m(防撞墻)+11.75(快速路機動車道)+0.5(中央防撞護欄)+11.75(快速路機動車道)+1.0m(防撞墻)+8.0m(機動車道)+2.0m(機非分隔帶)+3.5m(非機動車道)+3.5m(人行道)=60.0m;(2)、路面結構A、德勝東路快速路地面主線路面結構如下:4cm SMA-13 瀝青瑪蹄脂碎石(SBS 改性瀝青)+6cm AC-20C 中粒式瀝青砼(SBS 改性瀝青)+8cm AC-25C 粗粒式瀝青砼+1cm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20cm 水泥穩定碎石(4MP/7d5、)+20cm 水泥穩定碎石(3MP/7d)+20cm 級配碎石=79B、地面道路機動車道、輔道路面結構4cm SMA-13 瀝青瑪蹄脂碎石(SBS 改性瀝青)+5cm AC-20C 中粒式瀝青砼(SBS 改性瀝青)+7cm AC-25C 粗粒式瀝青砼+1cm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18cm 水泥穩定碎石(4MP/7d)+18cm 水泥穩定碎石(3MP/7d)+20cm 級配碎石=73C、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4cm AC-13C 細粒式瀝青砼+6cm AC-20C 中粒式瀝青砼+1cm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20cm 水泥穩定碎石(3MP/7d)+20cm 級配碎石=51D、人行道路面結構6cm 花崗巖鋪6、裝+3cm M10 水泥砂漿+10cm C15 砼+15cm 級配碎石=34(三)、工程周邊情況本項目位于杭州市江干區及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西起滬杭高速德勝路立交收費站東側(樁號K0+080),沿現狀德勝東路向東至文匯路西側(樁號K13+060)。本工程地處交通要道,分別與文淵路、元成路、文澤璐交叉。沿線北側為環城高速,東側為高校園區。(四)、沿線自然地理概況1、工程地質條件杭州市位于杭嘉湖平原與浙西山區交匯處的浙北平原地區,錢塘江下游。京杭運河南端,地理位置為北緯30015,東經120010。杭州地處亞熱帶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交替明顯,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6。多年平均7、降雨量1399mm,每年有兩個雨季,46月份為梅雨季節,79月份為臺風季節。2、地形、地貌擬建場區屬于第四紀濱海湖沼相沉積平原地貌。擬建場地為現狀道路、河道、民居等。場地地面高程一般在0.417.23m(以勘探點孔口高程統計)。場地地勢相對平坦,地貌單一。3、氣象杭州市位于杭嘉湖平原與浙西山區交匯處的浙北平原地區,錢塘江下游,京杭運河南端。地理位置為北緯3015,東經12010。杭州地處亞熱帶北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交替明顯,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6。多年平均降雨量1399mm;每年有兩個雨季,46月份為梅雨季節,79月份為臺風季節。冬季為寒冷季節,土層凍結深度約2030cm。4、8、水文條件(1)、地表水擬建場地涉及的地表水系主要為京杭運河,為通航河道。沿線地表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2)、地下水擬建場地地下水主要為賦存在上部填土層與層粉質粘土與粘質粉土層中的松散巖類孔隙潛水。潛水穩定水位埋深0.23.88m,相當于高程1.963.78,補給途徑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臨近河道水網處向枯水期地表水排泄,水位動態隨季節性變化,年水位變幅約為1-2m。5、地基巖土構成及特征場地第四紀覆蓋層厚度一般大于50m,上部主要為濱海沼澤相沉積的淤泥及淤泥質土地層,中部為陸海相軟、硬土層交替沉積地層(以海相土層為主),場地底部主要為白堊紀沉積巖地層。擬建9、場地地層可分為17個工程地質層共計31個工程地質亞層。二、編制依據1、德勝東路(東德勝立交文匯路)改造提升工程03標施工圖;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TF50-2011;3、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2-2008;4、路橋施工計算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版5、其他施工及驗收規范和相關技術文獻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鉸線GB/T5224-20058、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用塑料波紋管JT/T529-20049、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730-200710、千斤頂標定報告書。第二章、施工方法一、施工準備1、千斤頂及油表進10、行標定;2、組織作業班組進行技術要點講解學習及技術交底;3、機械準備根據預應力專項施工的特點,本工程需要的施工機械設備用量如下表。主要施工設備需用量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千斤頂套4含配套壓力表3高壓油泵臺44壓漿機臺25砂輪機臺26穿束機臺24、施工人員組織施工人員用量表工種技術負責人組長張拉工普工電工混凝土工人數1人2人12人8人1人6人二、鋼絞線及鋼波紋管的制作安裝1)鋼絞線制作及安裝:、鋼絞線制作下料:按照圖紙要求,鋼絞線采用低松馳高強度預應力鋼絞線,單根鋼絞線直徑s15.2mm,鋼絞線面積A=140mm2,標準強度fpk=1860MPa,彈性模量Ep=1.95105MPa。本工程的鋼絞11、線為甲供材料,經過在杭州市市政材料檢測站復檢后,從其出具的報告得知,其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鋼絞線面積A=139mm2,彈性模量平均值為Eg=2.0105MPa。鋼絞線在下料前,針對有銹斑的均進行除銹處理,下料長度(理論計算長度+工作長度)確定后,在平整干凈的場地上實測放線,然后采用砂輪機切割每根鋼絞線。、穿鋼束:在對鋼鉸線下料后,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式,對鋼鉸線進行穿束作業,先用人工將牽引鋼絞線穿過波紋管,然后再機械牽引整個鋼絲束,平穩牽出鋼絲束工作長度,要兩端基本一致。2)波紋管的制作安裝、塑料波紋管下料長度根據鋼絲束下料長度來確定,滿足穿鋼束長度要求即可。、設專人檢查塑料波紋管有無12、漏氣小孔或電焊碴燒穿小孔,若有小孔則更換塑料波紋管或用高強粘劑貼3層塑膜并再扎綁包緊,以防澆砼時水泥漿進入,影響張拉工作的進行。、按直線段0.5m、彎道段0.3m設置定位鋼筋,以固定波紋管安裝位置,并保證波紋管節連接平順無滲漏,管口中心線應與錨墊板面垂直。、澆注砼時,應注意對塑料波紋管的保護,以防澆筑砼時振搗器振破波紋管而出現堵塞現象的發生。三、預埋件安裝、錨具、夾片經過有資質部門的技術鑒定和產品鑒定,并具有質量保證書。然后由監理部門審查批準后使用。、錨具墊板與鋼束軸線垂直,墊板孔中心與管道孔中心校正一致,以保證千斤頂底座中心與張拉鋼束中心重合一致。、錨塊與端橫梁一起施工,鋼錨箱安裝好后,再將13、與鋼錨箱沖突的鋼筋按規范要求連接。四、鋼絞線張拉1、計算數據見德勝東路改造提升工程03標預應力鋼束張拉表(附件);本指導書先報上第十七聯,其它聯的箱梁將根據工程進度及時上報。2、張拉要求所有部位的張拉作業,須在砼齡期大于10天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張拉以張拉力和伸長值雙控法控制,以張拉力為主要控制指標,伸長量作為校核。按規范要求,預應力機具在用于施工前千斤頂與液壓表必須配套校驗,得出液壓表讀數與千斤頂頂力方程,并在有效期內使用,在預應力張拉施工中千斤頂與液壓表必須配套使用,不得混用。、安裝千斤頂時,保證錨圈孔支墊板中心嚴格對中,防止滑絲、斷絲等現象,錨具夾片及錨頭錐孔要保持清潔。、張拉完畢14、后,測得的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之差控制在6以內,否則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繼續張拉。張拉注意事項A、鋼絞線張拉前應全面檢查錨具、千斤頂及油泵等張拉設備的性能、型號、數量等是否附合設計和施工要求。特別是千斤頂要與油泵、油壓表、油管等一起進行配套標定。B、千斤頂給油、回油工序必須緩慢平穩的進行,防止出現滑斷絲現象。鋼絞線張拉后及時對其作畫線標記并進行定期觀測。C、張拉現場應有明顯標志,與該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入內。張拉或退楔時,千斤頂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預應力鋼絞線拉斷或錨具、楔塊彈出傷人。D、已張拉好而尚未壓漿的梁體,嚴禁劇烈震動,以防預應力鋼絞線裂斷而釀成重大事故。E、預應力張拉后15、,應在距錨頭3CM處切割,嚴禁電弧切割。3、張拉具體程序初始應力張拉在預應力鋼束張緊的過程中,及時調整錨具和千斤頂位置,使孔道軸線、錨具軸線、千斤頂軸線三者成一直線,同時調整鋼絲束松緊程度,使鋼絲受力均勻,然后張拉至初始控制應力并劃線作出標記,以便記錄伸長量和滑絲情況。控制應力張拉鋼束單端張拉分二級張拉: 10%con(測伸長量數據X1)75%con(測伸長量數據X2)持荷5min錨固。在張拉期間如千斤頂回壓則補足油壓,復查伸長量。千斤頂回油,量測回縮量及夾片外露量。以上各步必須認真仔細如實作好記錄,以備查驗。4、鋼絞線張拉次序預應力鋼束張拉及施工順序為先張拉50%端橫梁和中橫梁鋼束張拉10016、%縱向腹板鋼束張拉縱向頂底板通長鋼束張拉剩余50%端橫梁和中橫梁鋼束張拉剩余縱向頂底板鋼束封錨,砼強度達到85%,槽口砼、施工人孔砼澆筑完成且砼強度達到90%,齡期超過10天,張拉橋面板鋼束落架。張拉遵循的原則為先橫梁后腹板,先底板后頂板,先長束后短束,先下后上,先中間后兩邊對稱張拉,具體張拉次序見(附件)。5、鋼絞線張拉質量控制預應力斷絲、滑移限制檢查項目控制數每束鋼絞線斷絲或滑絲1絲每個斷面斷絲之和不超過該斷面鋼絲總數1%五、壓漿張拉完的鋼束經檢查合格后,盡早對預應力孔道進行壓漿。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預應力管道采用輔助真空壓漿工藝,所有孔道壓漿采用強度為40MPa的水泥漿。1、壓漿技術要求17、孔道內無雜物,孔道暢通;水灰比控制在0.40以下;漿體稠度為1418 s間;拌合后3h,漿體泌水率不大于2%,最終不超過3%,泌水應在拌合后24h內全部被漿體吸收;漿體強度指標滿足規范要求;漿體對鋼絞線無腐蝕作用。壓漿應做好周密計劃,一次成功,做到飽滿、密實。若發生異常現象應立即找出原因,進行糾正。2、施工設備準備及調試壓漿配套設備完好并調試合格,能滿足使用。主要設備為壓力表1個、200kg秤1臺、壓漿泵1臺及配套壓漿管、灰漿攪拌機1臺。在壓漿前,用壓力清水沖洗管道,以排除孔內雜物,保證管道暢通;沖洗后用空氣壓縮機將管道內多余水分排除。3、壓漿施工流程(1)攪拌水泥漿使其水灰比、流動性、泌水性18、達到技術要求指標;拌漿前先加水空轉數分鐘,使攪拌機內壁充分濕潤,將積水倒干凈;將稱量好的水倒入攪拌機,之后邊攪拌邊倒入水泥,再攪拌35min直至均勻。(2)啟動壓漿泵,當壓漿泵輸出的漿體達到要求時,將泵上的輸送管道接到錨墊板上的引出管上,開始灌漿;(3)所有孔道采用一次壓漿完成,壓漿最大壓力控制為0.5MPa0.6MPa;(4)壓漿達到孔道另一端出漿為止,并達到排氣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為保證壓漿質量,關閉出漿口后灌漿泵繼續工作,壓力達到0.5MPa以上,穩壓5min以上;(5)關閉灌漿泵及灌漿端閥門,完成灌漿;(6)完成當日灌漿后,必須將所有水泥漿的設備清洗干凈;(7)水泥漿檢查19、取樣,壓漿后應從檢查孔抽查壓漿的密實情況,如有不實,應及時處理和糾正。壓漿時,每一工作班應留取不小于3組的70.770.770.7mm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達到28d,檢查其抗壓強度,并作為評定水泥漿質量的依據。六、封錨壓漿檢測合格后對預應力束張拉端槽口進行封錨。根據設計要求,槽口封錨混凝土標號為C50。封錨時首先應對槽口外混凝土進行鑿毛處理,待鑿毛合格后綁扎封錨鋼筋網片,支立模板,澆筑混凝土,拆模板,完成封錨施工工作。第三章、質量保證措施1、組織專業的預應力施工班組負責預應力張拉專項施工。2、嚴格按設計圖紙作現行施工驗收規范組織施工,具體操作嚴格按批準后的施工方案和預應力施工工序進行。3、嚴格20、按預應力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檢查和評定工程質量。4、認真做好自檢工作,未經驗收不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5、張拉施工前,應認真復核圖紙與施工情況,在現場同等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塊的試壓強度達到設計允許的張拉強度后,且養護時間不少于10天,方可進行張拉。6、嚴格按圖紙要求進行施工,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有關單位,經有關部門核定后繼續施工。7、在任何情況下,當在安裝有預應力筋的構件附近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對預應力筋和金屬構件均應進行保護,防止濺上焊渣或造成其他損傷。8、張拉前應對待張拉梁體的外觀作必要的檢查,確認混凝土澆搗質量合格,無蜂窩、空洞、異常裂縫后方可進行張拉;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查21、明原因,必要時調整張拉方案,經批準后再進行張拉。9、施工過程中采取責任到人,誰施工誰負責,實行質量獎征制度,并由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進行總體監督,每道工序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第四章、安全技術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條例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工前要預先進行交底,施工前應對張拉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教育記錄。2、張拉前仔細檢查張拉平臺的安全性,并在張拉平臺上搭設高度適當的安全擋板,防止張拉中的意外事故傷及人身安全。3、進入現場的預應力專業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工作人員須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4、張拉預應力開始前,應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張拉區域。張拉錨固時,固定端、張拉端附近應22、無人站立或走動,特別是張拉中的千斤頂后方嚴禁站人,測量伸長值或敲打工具錨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且與千斤頂角度大于45度的安全工作區域。5、嚴格遵守施工現場的用電制度,由專業電工指定或將張拉設備接入現場電源中,不隨意接線。6、切割鋼絞線時應注意防止砂輪片破碎傷人,人員嚴禁站在切割機的對面。7、防止物體高空墜落傷人,并注意檢查施工臨邊上下人員及場地,防止墜物傷及自身及他人。8、施工過程中注意防火,切割機產生的火花對安全網、木模板,用電與機械線路等自身安全其他工種作業時對該區域的影響。9、張拉設備使用前,應對高壓油泵、千斤頂進行空載試運行,無異常情況方可正式使用。10、張拉時應有安全措施,張拉千斤頂后不能站人;11、每一個工作面完成后,及時清理,做到“工完、料凈、場清”,即保證達到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又為下步工序提供良好的工作面,便于施工組織和施工進度計劃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