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的發展和挑戰培訓課件(93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2009
2024-06-20
93頁
46.70MB
1、智慧城市及智能交通發展和挑戰,內容提綱,02,01,智慧城市定義,智慧城市概述,相關數字和思考,03,智慧城市基礎,04,智慧城市簡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發展,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每年有1500萬人口進入城市。到2025年,中國將會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已經進入了一個城市社會。今年,應對新發重大傳染病,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體系,對城市的高效管理能力提出巨大挑戰。以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例,依然存在各個政府機構、醫療機構等信息不通暢、不對稱問題,同時,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信息流轉和政策執行難以高效實現,不同機構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存在制定的應對措施不夠精細、不夠快速、2、不夠專業的問題。針對新發重大傳染病的監測不夠全面完善、預警不夠及時準確以及應對措施不夠精細層次化。,01,相關數字和思考,城市發展受到土地、空間、能源和清潔水等資源短缺的約束,城市人口膨脹、環境保護等問題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城市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還包括如何推進節能減排,如何推動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監控網絡,保證食品、藥品的安全,如何整合有效的公共服務設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在醫療、教育、衛生等方面的需要,如何快速有效地應對突發事件等。,打造一個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綠色、更智慧的城市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智慧城市是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和知識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產物,以互聯網3、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帶網等網絡的多樣化組合為基礎。智慧城市是技術集成、綜合應用、高端發展的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現代化城市。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技術、智慧產業、智慧人文、智慧服務、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為重要內容的城市發展的新模式。,02,智慧城市定義,通常把“智慧城市”定義為這樣一個城市:“能夠充分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于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的響應,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簡單地說,智慧城市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關技術,通過監測、分析、整合、以及智慧響應的方式,綜合各職能部門,整合優4、化現有資源,提供更好的服務、綠色的環境、和諧的社會,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及大眾建立一個優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閑的環境。形象地說智慧城市=智慧+互聯+協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Caragliu(卡拉格魯)的A.Del Bo,C.&Nijkamp,認為智慧城市途徑:通過參與式的治理投資:城市在人力資本、現代基礎設施(信息通信)等領域加大投資目的:用以支撐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高品質的生活,同時自然資源得到明智的管理這個城市就是智慧的城市。一一“Smart cities in Europe,(2009),“光網城市”是利用現代光纖通信技術,實現城鎮地區光纖互聯網絡的全面覆蓋。以發展寬帶業務,光纖最終5、接入到戶(FTTH),并可以提供百兆到戶的接入能力,城市家庭平均帶寬達到20M左右,輕松實現高速下載、IPTV、VOIP、會議電視、網絡視頻監控等大數據流業務的同步承載。,光網城市的重點工作在于城鎮光纖資源的建設,實現互聯網用戶的跨越性增長。,光網城市,03,智慧城市的基礎,無線城市,無線城市,是使用高速寬帶無線技術(WIFI)覆蓋城市,向公眾提供隨時隨地接入高速無線網絡的服務,支持如:手機電視、手機視頻聊天、手機視頻會議、無線傳輸文稿照片、無線網絡硬盤、移動電子郵件等服務。無線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和現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城市運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競爭水平的重要標志。,新基建,在四個主要方面6、形成智慧的系統;公共服務管理:虛擬的“一站式”政府服務平臺;交通管理:各種交通網絡模式、服務提供商、車輛與用戶的集成;突發事件管理:實時數據分析,并對突發事件和災害做出反應;城市管理:監視并對城市事件(如防盜、交通事故等)做出反應。,智慧城市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在推進產業和城市信息化進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實踐,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傳感器技術、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其大規模的應用將成為未來全球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智慧城市的重點領域將包括智慧基礎設施、智慧人文以及智慧服務等。,04,智慧城市簡介,智慧城市基本原則統籌發展、資源整合。立足民生、循序漸進。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可管可控、確7、保安全。,智慧城市,集聚人的智慧,賦予物以智能,兩方面互存互動、互促互補,以實現經濟社會活動最優化的城市發展新模式和新形態。其根本是要以人為本,匯人之慧,賦物以智,互促互補,實現經濟社會活動最優化。(慧聚城市+智能城市)其核心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信息和知識資源。(信息城市+知識城市)從政府的角度看,一方面要推進城市管理服務流程的重塑優化。決策運行的智能化、協同化、精準化和高效化;一方面要推動產業智能化和智能產業集聚化。從企業的角度看,其產品和服務要高科技、高知識、高效益。從居民角度看,其信息、知識獲取利用能力建設要普及深化并保持常態化。從資源環境角度看,要推行智能化和8、低耗化。(高效城市+增值城市+科教城市+低耗城市),城市擁有海量的信息資源,通過分布在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城市公共環境中部署的傳感、監測、監控系統和設施的聯網,以及分布在城市中各個角落的個人、組織政府信息系統,實現城市海量信息與數據的實時收集與存儲。構建如個人信息、法人信息、地理信息、統計信息四大城市基礎數據庫,以及如城市重大基礎設施智慧監測信息、治安與道路實時監測信息等城市應用數據庫。這些數據庫構成了現代城市精細化管理運營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智慧城市的架構可以分為三層:信息采集層、運作操作層、領導決策支持層。信息采集層利用視頻監控技術、RFID技術、各種傳感技術、進行城市各種數據和事件的實時9、測量、采集、事件收集、數據抓取和識別。運作操作層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后,按照工作流程建模編排、事件信息處理,自動選擇應對措施,進行工作處理、歷史信息保留及查詢、網絡設備監控等。領導決策支持層城市管理者可進行仿真演習、信息查詢與監控、工作流程可視化監控、歷史數據分析、專家協同分析、城市管理流程優化;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持與經驗分析。,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一個百萬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成,在投入不變的條件下,實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將能增加城市的發展紅利2.5倍到3倍,這意味著智慧城市可促進實現4倍左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且引領未來世界城市發展的方向。-原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10、略組組長牛文元在“2010年世界城市建設國際論壇”上的講話,智慧城市使人們工作和生活更安全、更有效、更舒適。例如,寧波有條件率先實現由傳統城市向“智慧城市”的戰略轉型和提升,同時,還要抓住產業轉型升級契機,發展智慧產業,樹立“智慧寧波”的形象。-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鄔賀銓院士在世博會“信息化與城市發展”主題論壇上的發言,每個國家的城市將會因為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變得更加美好。信息通信技術能夠進一步改進公共交通的方式,城市環境將會變得更加健康,信息通信技術還將提高教育水平。這一切,就是智慧城市帶來的改變。-原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哈馬德圖埃在世博會“信息化與城市發展”主題論11、壇上的發言,04,智慧城市簡介,智慧范疇,歐盟的智慧城市評價標準包括智能經濟(即創新型經濟,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移動(即不僅是智能交通,也延伸到教育、購物等領域、智能環境(即注重城市的生態環境)、智能治理(即政府管理模式的調整和改善)等多種指標。在國內研究方面,上海浦東新區對智慧城市概念進行系統梳理,并提出了“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統籌考慮了城市信息化水平、綜合競爭力、綠色低碳、人文科技等。,04,智慧城市簡介,評價體系,發展智慧城市意義,智慧城市的熱潮很大程度上緣于政府的推動,智慧城市的營造正成為全球城市之間競爭的基礎要件之一,是證明一個城市信息化水平的“名片”,是保持城市競爭力12、的重要手段。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智慧、互聯、協同 智慧城市的城市管理、電子政務、交通運輸、城市安全等市政公共服務是保民生、保增長、保效率重要手段;智慧通過整合城市信息資源、為市民提供無處不在的公共服務,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高效而有競爭力的手段。智慧將“P2P的無限溝通”帶入“M2M物聯時代”,打造數字城市管理、數字城市公共安全和智能城市交通。2019年1月15日,成都智慧治理中心正式啟用,并將發揮“城市大腦”和“政務中樞”的重要作用,實現成都市城市治理體系的現代化。,04,智慧城市簡介,智慧城市與城市信息化的區別,智慧城市與城市信息化是基本相同的,但兩者也有一些不同之處:(1)智慧城市是以“發展13、更科學,管理更高效,社會更和諧,生活更美好”為目標,整個城市具有較為完善的行為意識和調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臺協同能力;(2)整個城市具有智能感知、情境感知與認知能力;(3)整個城市具有成熟的信息知識智能轉換機制,一定的決策能力;(4)整個城市具有一定的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和自我創新能力等。,04,智慧城市簡介,智慧城市建設困境,信息化全局工作缺乏有效的規劃,導致部分重復建設,各部門、各行業都在信息化,但不能連接起來發揮綜合效應,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缺乏統一的城市信息化標準體系不同部門組織制訂的信息化標準之間不協調,缺乏完整、科學的標準體系,缺乏科學、實用的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框架缺乏適合不同類型14、城市使用的建設與運行模式,缺乏合適的運行管理模式,缺乏有效規劃,重復建設,04,智慧城市簡介,內容提綱,02,01,智慧城市架構總覽,智慧城市總體架構,智慧城市領域,03,智慧城市案例郫都區,智慧城市通過整合城市信息資源、為市民提供無處不在的公共服務,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高效而有競爭力的手段,最終使城市在信息化時代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01,智慧城市領域,智慧城市平臺基礎網絡結構,Page 25,物聯網,互聯網,通信網,基礎網絡,02,智慧城市架構總覽,智慧管理平臺整體框架,Page 26,智慧城市需要打造一個統一平臺,設立城市數據中心,構建三張基礎網絡,通過分層建設,達到平臺能力及應用的可成15、長、可擴充,創造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系統框架。,平臺層,空間資源,業務管理,視頻資源,網絡層,通信網,互聯網,物聯網,手機,PC,攝像頭,RFID,傳感器網絡,視頻電話,Internet,呼叫中心,無線網關,云計算,感知層,數字教育,應用層,數字城管,城市公共安全,應急指揮,數字醫療,數字環保,數字園林,智能交通,02,智慧城市架構總覽,Page 27,Page 27,金融,政府,公共事業,醫療,農業,教育,定制應用,應用層,信息采集,表現層,能源,物流,移動終端,移動終端,互聯網,攝像頭,呼叫中心,網站,大屏幕,領導桌面,M2M終端,信息展示,城市儀表盤,開放網關(soap/parlay X/16、RMI/接入控制/安全控制/SLA控制),集成框架,Portal(對外的統一門戶),能力組件,語音能力,IT能力,WEB能力,視頻能力,CTI,IVR,UAP,MRS,媒體服務器,媒體分發,智能分析,視頻存儲,GIS,知識庫,搜索引擎,工作流,移動化引擎,WEB引擎,消息能力,SMS,MMS,應用開發環境(對接已有的其他系統),空間地理信息,城市公共信息,城市應用信息,職能部門信息,能力總線,城市數據中心,能力引擎,消息引擎,語音引擎,視頻引擎,IT引擎,WEB引擎,USSD,WAP,智慧管理平臺整體架構,數字教育,數字城管,城市公共安全,數字醫療,數字園林,智能交通,02,智慧城市架構總覽,17、應用總體架構,02,智慧城市架構總覽,郫都區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框架,03,智慧城市架構建設案例郫都區,基礎體系以資源整合、集約建設為原則,整合郫都區各部門現有傳感設備、硬件設施及基礎數據等信息化資源,統一規劃、集中部署,打造集約、開放、共享的基礎體系,促進跨部門、跨系統、跨行業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走低成本、高效益的智慧化建設之路。,1.感知體系建設覆蓋城市的視頻感知體系、位置感知體系和環境感知體系,賦予城市靈敏、高效、泛在的感知能力,實現信息的實時采集,為郫都區智慧城市的高效運行提供基礎信息支撐。,2.網絡體系建設多層次、立體化、高帶寬、全覆蓋的無線基礎網絡,實現寬帶網、有線電視網從網絡到業務18、的融合,構建T級骨干網、G級接入網、業務IP化的下一代高速網絡,打造無縫連接的城域泛在網。3.數據體系信息資源采集、共享和應用是智慧城市生態運行和發展的基石。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應優先建設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反應靈敏的信息采集體系,建立科學合理、完整一致、準確可信的城市公共基礎數據庫,實現網際互聯,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平臺支撐體系。,4.平臺支撐體系郫都區智慧城市通過建設地理信息共享平臺、公共信息平臺和信息安全平臺等三大支撐平臺,打造集約整合、安全可靠的信息資源環境,實現各部門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內容提綱,02,01,智慧城市建設主要力量,智慧城市建設基礎,智慧城市建設發展,面對諸多挑戰,智慧19、城市成為一種城市發展的新方式,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實現政府管理、經濟發展、民眾生活模式的轉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天津、大連、合肥等城市都把建設“智慧城市”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做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任務,智慧城市的建設正逐漸從宏觀規劃向微觀應用落地發展。,據世界銀行測算:一個百萬人口的智慧城市建設,當其達到實際應用程度的75%時,該城市的GDP在不變的條件下將能增加3.5倍。,01,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產業鏈由政府、運營商及其他角色構成,形成了“政府主導+運營商推進+行業并舉”的發展模式。,政府主導:統一規劃,統籌實施,積極扶持、引20、導和協調產業各方參與力量,形成智慧城市建設合力,運營商優勢:網絡基礎資源、運營保障能力、專業技術人才、產業鏈整合能力 運營商責任:承擔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工作 作為信息通信網絡(有線、無線)的提供者 聚合產業資源,研發豐富的信息應用 承擔信息化項目的統一建設及統一運營,其他角色積極參與:應用內容提供商提供本地化、行業化內容信息和定制化應用設備提供商提供智慧城市建設的硬件環境,02,智慧城市建設主要力量,內容提綱,02,01,智能交通系統,智能交通系統,相關子系統概述,GPS車輛定位監控子系統,Page 40,主要功能地圖操作車輛定位顯示車輛查詢車輛監控車輛管理信息服務軌跡記錄與回放,系統結構,系21、統組成:監控中心通信系統(GPRS/4G-5G技術)GPS車載終端,01,相關子系統概述,視頻資源管理子系統,Page 41,主要功能視頻圖像播放視頻源選擇視頻立案功能視頻核實功能視頻核查查詢統計功能電子地圖視頻查看,以C/S+B/S架構,以PC作用用戶的客戶端,以標準的HTML交互形式與用戶進行交互外部接口位于視頻監控子系統的服務器中,以Web Service的方式提供于外部應用程序進行交互系統將各視頻終端位置信息(X、Y坐標)存儲到數據庫中,業務系統(呼叫受理子系統和監督指揮子系統)通過調用視頻流進行現場情況顯示,01,相關子系統概述,信息采集員管理子系統,Page 42,主要功能基本信息22、管理軌跡回放消息群發信息采集員追蹤PDA維修記錄任務統計智能警報現場視頻,信息采集員作為城市管理的偵察兵,而且在對專業部門處置情況的監督方面也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本系統可提高信息采集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數量以保證數字城管的良好運行。,01,相關子系統概述,3D實景影像子系統,Page 43,主要功能影像地圖顯示影像地圖縮放影像地圖瀏覽屬性查看影像地圖定位影像地圖標注案卷查詢空間測量手機端功能,三維實景影像應用子系統是對現有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GIS應用的一個延伸擴展,提供一套更加全面、豐富、便于直觀展示的地圖數據,能夠有效解決目前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中定位不夠精準的問題。,01,相關子系統概述,23、智能視頻分析子系統,Page 44,通過視頻智能行為分析,系統自動發現監控點疑似違法行為,提醒監控中心值班人員及時處置;可通過遠程勸導系統對亂擺賣、違章停車以及亂張貼等城市管理等問題進行遠程處理,達到勸導和震懾的作用;可以通過視頻截圖對城市管理違法、違規問題進行取證;可以通過視頻錄像功能對城市管理問題進行回放。,主要功能自動巡測自動跟蹤功能區域入侵檢測遺留物檢測物品搬移檢測,01,相關子系統概述,Page 45,智能交通系統,卡口車流量統計及車輛信息采集管理系統,道路擁堵實時監測預警系統,交通電子警察執勤監控系統,移動交通管理系統,02,智能交通系統,城市交通數據資源,交通基礎設施,檢測設備,24、行為數據,第五次綜合調查,運輸經濟調查,車輛和人員,氣象、道路施工、大型活動,人口、土地開發、社會經濟,交通基礎數據,動態運行數據,城市背景數據,交通調查數據,02,智能交通系統,智慧城市數據規模,核心數據:車輛衛星定位數據(軌跡數據),02,智能交通系統,智慧城市軌跡數據,軌跡數據就是時空環境下,通過對一個或多個移動對象運動過程的采樣所獲得的數據信息,包括采樣點位置、采樣時間、速度等,這些采樣點數據信息根據采樣先后順序構成了軌跡數據。,02,智能交通系統,社會交流、個性化信息推送、駕駛安全、智能駕駛,為個人生活服務,城市規劃、疾病控制、智能交通、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應急響應,企業調度、門店選25、址、廣告推送、位置營銷,為企業經濟服務,為城市運行服務,軌跡數據的作用,02,智能交通系統,智能交通系統整體框架,02,智能交通系統,道路運行狀態實時檢測,城市主干道 交通擁堵狀態實時分析,在線反映交 通運態;地圖查看視頻監視設備位置和實時視頻;地圖查看路政巡查車、路政養護車和應 急指揮車所處位置、軌跡,并可隨時查 看車載實時視頻圖像。,(一)道路擁堵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全景展現城市交通運行狀態,視頻規則觸發式的流量抓拍;視頻抓拍的車輛信息獲取;動態后臺管理系統和調度;基于GIS的交通車輛信息獲取與 單兵現場處理,(二)卡口車流量統計及車輛信息采集管理系統,面向智能交通領域,用于輔助交通規劃、交26、通運態指導及城市交通便民信息的發布。,道路車輛運行規則檢測,對車輛形式的 文明度進行在線檢測,對違章變道、非 法停車等行為進行實時取證;車流量、車輛信息統計,對交通道路上 的車流量進行實時統計,反映道路承載 情況,提供交通規劃數據支持;實時數據更新與記錄,基于視頻的實時 分析處理,事件觸發的即時記錄。,(三)移動交通管理系統,“一站式”綜合調度指揮管理,現場視頻查看,工作人員調度,大屏幕視頻調取,純視頻檢測系統;紅綠燈視頻檢測;高清車牌識別;闖紅燈、壓線、逆行、變道闖紅燈等行為的 不間斷檢測;大容量數據庫車牌檢索;,(四)交通電子警察執勤監控系統,高清實時車輛信息獲取即時后臺系統數據聯動豐富的27、車輛信息展現,一體化信息服務系統信息流程框圖,數據采集,平臺系統,管理系統,業務信息生成,業務應用,(五)交通綜合業務管理與信息發布平臺,金田路施工施工時間:2011-4-1至2011-4-30施工方向:福華一路至福華三路處置措施:施工期間道路單方向封閉,請過往車輛注意提前繞行。,在線系統信息發布,數據庫統計生成,多渠道交通信息發布,內容提綱,02,01,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智能交通新發展,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個性化路徑導航流程,基于用戶偏好的候選路徑生成,個性化路徑導航應用,結合歷史數據和用戶行程上下文情景捕捉用戶偏好,智慧導航。,01,軌跡數據28、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個性化路徑導航應用,路線1:個性化導航路徑,路線2:高德導航最短路徑,路線3:高德導航最短路徑,用戶實際走的路徑1,而非高德導航最快最近路徑(例如避免高速路線)。,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興趣點挖掘推薦應用,通過聚類從復雜的時空軌跡中挖掘運動物體的興趣候選區域,并逐步篩選興趣點。,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大眾經驗化路徑推薦應用,提取移動特征生成軌跡子序列,并對子序列進行路徑挖掘分析,提取大眾經驗化路徑進行推薦。,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交通子區域劃分應用,基于交通特征之間的相關性劃分整個交通區域劃分為若干不同的子區域分級調控。,根據北京出租車軌29、跡劃分的交通子區域,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服務擁堵治理應用,識別常發擁堵路段,并與土地利用關聯分析。,早高峰擁堵路段和節點,職住平衡度與早高峰常發擁堵路段,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交通網絡擁堵形成和消散演變規律分析應用,大規模降雨、晚高峰。,擁堵形成和消散的時間比例為2:3,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交通網絡擁堵形成和消散演變規律分析應用,交通擁堵分布時空“云圖”。,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路段顏色代表該時間、該路段的擁堵程度。,蓮花橋附近發生事故,產生擁堵。,A:擁堵蔓延,B:擁堵消散,01,軌跡數據在規劃模型中的應用,三甲醫院公共交通服務范圍分析,周邊地區與中心30、城通勤聯系,城市副中心公交可達性分析,手機大數據識別公共活動中心,城鎮空間交通聯系分析,特定區域居民工作地分布,城市總體規劃應用,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行業,智能交通行業是指從事智能交通相關性質的生產、服務的單位或個體的組織結構體系的總稱,深刻認知智能交通行業定義,對預測并引導智能交通行業前景,指導行業投資方向至關重要。,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如FCD:4萬輛=500萬輛出行意愿:12萬=2100萬人,完整的出行鏈路 起點、換乘點、終點 步行、公交車、,上班、公務、下班、娛樂 工作日、休息日、節假日 今年、去年、過去十年,空間:10米=1米31、時間:60秒=1秒時效:實時,公交、自行車、私家車 客運與貨運 交通與土地、人口 出行與社交、餐飲,移動互聯:數據將越來越多,且復雜關聯,全樣本,全出行鏈,全周期,細粒度,交通大數據,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交通指數”擁堵評價體系,靈感來源:,市領導:能否用一個數字反映交通運行狀態,道路類似個股,以“交通指數”為核心的擁評價體系,擁堵識別“五維”理念,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交通運行提前研判和應對,建立研判工作機制,年初、節假日前、高峰擁堵期前,針對性進行研判預測,引導各部門運力調配、公眾出行。,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5G新應用,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慧交通業務32、需求,“智能+網聯”是未來車聯網發展的基本路線。通過“智能+網聯”,提高 30%的交通效率,減少 80%的交通事故,降低 30%的排放量。從智能交通業務發展態勢看,未來車聯網業務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車載信息生活、智能安全駕駛和綠色安全出行三個方面。其對網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典型智慧交通應用場景下的網絡需求指標。,典型智慧交通應用場景下的網絡需求指標,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5G新應用,路側驅動:道路基礎設施需數字化,構建車-路聯網協同。,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5G新應用,智慧交通技術的發展要求道路進行智能網聯數字化轉型。,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車路協同(V2X-車33、對外界的信息交換),車路協同系統:基于無線通信、傳感探測等技術進行車路信息獲取,通過車車、車路信息交互和共享,并實現車輛和基礎設施之間智能協同與配合,達到優化利用系統資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緩解交通擁堵的目標。,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車路協同(V2X),車路協同技術應用服務,服務路 智能交通,提升精細化管理服務,車路協同是將所有車輛、道路設施甚至行人納入一張網絡,通過信息共享,合理利用道路空間資源,提升行車的安全性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供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服務,服務車 高級輔助駕駛-自動駕駛,彌補單車智能不足,車路協同與自動駕駛形成有效互補,提升自動駕駛對環境的感知和決策能力34、,彌補單車智能的不足,連接人、車、路基礎設施、云端,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車路協同(V2X)案例,智能安全車路系統應用場景,智能安全車路系統,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車路協同(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更可靠的車車溝通,更遠的感知范圍,更有效的車路溝通,更智慧的車云溝通,效率,便捷,安全,安全:中型車輛能避免80%的交通事故,重型車能避免71%的事故,效率:交通堵塞減少60%,短途運輸效率提升70%,現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3倍,便捷:停車次數可減少30%,行車時間降低13%-45%,實現降低油耗15%,*數據來自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35、局,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慧的路+聰明的車,是智慧交通和自動駕駛的終極方向,輔助信息交互,網聯協同感知,網聯決策控制,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線圖,C-V2X產業化路徑及時間表研究(2019)支持自動駕駛的智慧道路分級,(高速公路+全封閉一級道路),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自動駕駛,輔助駕駛,部分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DSRC/LTE-V V2X,云計算,5G-V2X,人工智能,攝像頭,人工智能,攝像頭,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其他應用,激光測距車檢器,霧天智能駕駛:激光測距,準確感知車輛所在車道,再通過在路面預埋的誘導36、燈,對行駛車輛進行車道級安全誘導行駛,橋梁段自加熱去冰:傳感系統會對積雪與結冰狀況進行智能判斷,啟動噴淋系統除雪去冰。,智能服務區:有線+無線”雙模式充電樁,即停即沖;照明傳感網;機器人送餐、無人超市、智慧廁所全方面的智慧設施,無線充電樁,路面“空調”,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5G+V2X加速車路協同智能出行典型應用場景,自動編隊,協同自動駕駛,遠程駕駛,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保證現場高清視頻實時傳送,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保證實時傳送多傳感器獲取的大量數據,在自動駕駛時代,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保證實時傳送不同車輛多傳感器獲取的大量數據,02,5G大數據下的智能交通,聯通 5G 37、助力智慧交通,在2019年4月23日的聯通合作伙伴大會上,聯通發布了全新5G品牌標識“5G”及5G口號“讓未來生長”,并發布了5G*7+33+n”計劃,即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7地實現城區連續覆蓋,在33個城市實現熱點覆蓋,在N個城市制定5G網中專網。同時,中國聯通還成立5G應用穿行聯盟并發布領航者計劃,旨在匯聚產業生態優勢資源,領航5G應用快速發展。領航者計劃設立5大目標,其中包括打造200余個5G示范項目;建立50余個5G開放實驗室;孵化100余個5G創新應用產品;制定20余個5G應用標準;聚合1000于家成員單位等。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頒發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中國聯通作為5G的運營商之一,率先成立了5G創新中心,重點發力于垂直行業,深入挖掘行業需求,實現方案及產品創新應用,架構不同層面的創新合作關系,構建5G創新合作生態圈,實現對垂直行業應用變革。中國聯通積極開展基于5G的智慧交通研究和建設,提出“基于5G的平行交通體系”,將5G作為端-管-云之間的銜接橋梁,實現車、路、云實時信息交互,助力構建車路云協同的新型交通體系。在新型交通體系中,路端需要實現基礎設施的全面信息化,車端需要實現交通工具智能化,云端需要實現智能交通的一體化管控。,謝 謝!,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2-08-29
1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