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建設項目化糞池沉井施工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2480
2024-06-21
10頁
36.54KB
1、化糞池沉井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及設計要求xxxx學校建設項目工程位于xx省xx市鰲江鎮(zhèn)藍田村,鴿巢路北側,昆鰲大道東側。總建設用地面積94642.7m2,總建筑面積52547.59 m2 m2,由11幢(含教學樓、食堂、宿舍、藝體中心等)建筑組成,建筑結構形式除教師公寓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其余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樁承臺基礎;本工程0.000相當于1985國家高程+4.950m、+4.05m、+6.100m。基礎底標高-4.4m,墊層底標高-4,65m,場地標高相當于1985國家高程4m,化糞池進水管標高2.7m,100m3沉入式化糞池5個,75m3沉入式化2、糞池1個。沉入深度5米左右。工程地質條件:根據(jù)本次勘探揭示,在埋深79.50m范圍內,按時代、成因類型和物理力學性質特征并參照省標(DB33/T1065-2009規(guī)范)中的溫州區(qū)域層序劃分原則,本場地地基土從上至下可依次細分為0層、層、1層、2層、1層、2層、3層、2層、2層、層、a層、1層、2-a層、2-b層、3-a層和3-b層,現(xiàn)將各地基土層的時代成因及主要特征自上而下分層描述如下:0素填土(mlQ)灰色,松散狀,潮濕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粒為主,該層主要為人工回填的泥漿,土質均勻性較差。該層僅Z62、Z63、Z68、Z69、Z73、Z74、Z75孔有分布,層厚0.40.5m,頂板標高3.23、83.43m。粘土(al-lQ)灰黃色,軟塑狀,潮濕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粒為主,局部含鐵錳質氧化物斑點,表層含有豐富的植物根系,土質均勻性一般。該層僅Z62、Z63、Z73孔缺失,其余孔均有分布,層厚0.402.00m,頂板埋深0.000.50m,頂板標高2.413.66m。1淤泥(mQ)灰色,流塑狀,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粉粒為主,含少量貝殼碎屑,局部夾薄層粉細砂,土質均勻性較好。該層全場分布,層厚8.3019.10m,頂板埋深0.402.00m,頂板標高0.893.03m。2淤泥(mQ)青灰色,流塑狀,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粉粒為主,含少量貝殼碎屑,局部夾薄層粉細砂,土質均勻性較好。該層層厚4.4、1020.00m,平頂板埋深12.8020.60m,頂板標高-17.97-10.02m。1淤泥質粘土(mQ)灰色,流塑狀,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粉粒為主,含少量貝殼碎屑,局部夾薄層粉砂,土質均勻性較好。該層層厚2.2014.50m,頂板埋深25.2035.20m,頂板標高-32.50-22.08m。2粘土(mQ)灰色,軟塑狀,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粒為主,局部含有少量有機質,個別孔含有少量朽木屑,土質均勻性較好。該層層厚3.0014.00m,頂板埋深31.6042.90m,頂板標高-39.94-28.72m。實測標貫試驗N5.010.0擊/30cm,平均擊數(shù)7.5擊/30cm。3角礫(alQ)灰、5、淺灰色,稍密中密狀,該層在9#藝體中心、新增宿舍樓及6#中學宿舍樓地段局部表現(xiàn)為稍密狀,其余地段均為中密狀,濕度飽和,低壓縮性;以碎石、角礫為主,含少量中細砂,粒徑、組分變化較大,骨架顆粒交錯排列,大部分接觸。碎石含量約占2030%,角礫含量約占30-40%,砂含量約占10-15%,粘性土含量約占15-20%,一般粒徑2040mm,部分達80-100mm以上,碎石及角礫母巖成份為中風化凝灰?guī)r,以亞圓狀為主,土質均勻性較差。該層層厚0.508.60m,頂板埋深9.3054.60m,頂板標高-51.99-6.11m。實測動探試驗N63.58.035.0擊/10cm,平均擊數(shù)18.3擊/10cm。26、 粘土(mQ)灰色,軟可塑狀,濕度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粉粒為主,含有少量有機質,土質較均勻。該層僅在層厚1.7013.30m,頂板埋深39.1056.90m,頂板標高-55.09-36.17m。實測標貫試驗N7.013.0擊/30cm,平均擊數(shù)10.4擊/30cm。2 粘土(mQ)灰、青灰色,軟可塑狀,濕度飽和,中等壓縮性,以粘粉粒為主,含有少量有機質,含有少量粉細砂,局部夾有少量礫石,土質較均勻。該層層厚1.407.50m,頂板埋深52.5067.20m,頂板標高-64.11-49.31m,實測標貫試驗N13.017.0擊/30cm,平均擊數(shù)14.2擊/30cm。2.3不良地質作用通過勘察報7、告,本場地周邊地勢較平坦,未發(fā)現(xiàn)滑坡、崩塌、泥石流及活動斷裂等影響工程穩(wěn)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也未發(fā)現(xiàn)有暗塘、暗浜、洞穴、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對本工程不利地下埋藏體。基坑深度范圍的土質為:0素填土(mlQ)灰色,松散狀,潮濕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粒為主,該層主要為人工回填的泥漿,土質均勻性較差。該層僅Z62、Z63、Z68、Z69、Z73、Z74、Z75孔有分布,層厚0.40.5m,頂板標高3.283.43m。粘土(al-lQ)灰黃色,軟塑狀,潮濕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粒為主,局部含鐵錳質氧化物斑點,表層含有豐富的植物根系,土質均勻性一般。該層僅Z62、Z63、Z73孔缺失,其余孔均有分布,層厚0.48、02.00m,頂板埋深0.000.50m,頂板標高2.413.66m。 1淤泥(mQ)灰色,流塑狀,飽和,高壓縮性,以粘粉粒為主,含少量貝殼碎屑,局部夾薄層粉細砂,土質均勻性較好。該層全場分布,層厚8.3019.10m,頂板埋深0.402.00m,頂板標高0.893.03m。根據(jù)地基土質情況化糞池為沉入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沉井施工工藝施工2 沉井下沉方案選擇沉井下沉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兩種方案,前者適用于滲水量不大、穩(wěn)定的粘性土或在砂礫層中滲水量雖很大,但排水并不困難時使用。后者適用于嚴重的流砂地層中和滲水量大的砂礫層中使用,以及地下水無法排除或大量排水會影響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生產的情況。9、本工程因滲水系數(shù)低,故沉井下沉應選擇排水下沉。為加快施工進度,采取底部留水工藝。排水下沉、底部留水的挖土方法:采用水力吸泥機在水下挖土。即用高壓水泵將高壓水流通過進水管分別送進沉井內的高壓水槍和水力吸泥機處,利用高壓水槍射出的高壓水流沖刷土層,使其形成一定稠度的泥漿匯流至集泥坑,然后用水力吸泥機將泥漿吸出,從排泥管排出井外棄土處。并將水位控制在0.5m左右。3 施工工藝流程的確定土方開挖至下沉標高 制作承島(砂石墊層) 鋪設刃腳承墊架安裝沉井壁內模安裝刃腳鐵件綁扎井壁鋼筋安裝井壁外模澆搗混凝土養(yǎng)護拆模挖土下沉沉降觀測分節(jié)施工清理浮土水下封底混凝土。4 沉井制作411 承島制作在地基挖至絕對標高10、2m處,沿井壁再往下挖500mm深度的溝槽,寬度為1600mm ,在溝槽內填砂墊層并夯實,以此作為承島和起沉面。C6化糞池化糞池單位長度重力= 40.35 kN/mG沉井單位長度的重力(kN/m),每米墊木根數(shù) = =1.5f砂墊層的承載力特征值180(kN/m2)墊木間距 = 0.67m(取650mm) 在墊板上安裝50*150刃腳托木間距650mm,然后安裝刃腳腳鋼和刃腳模板。砂墊層厚度計算:=0.41m(取厚度450mm)f砂墊層底部土層的承載力特征值(kN/m2)根據(jù)地質報告45l墊木長度(m)砂墊層的壓力擴散角(o)取22.5o412 刃腳制作因沉井自重大,結構復雜,刃腳部分的鋼筋密11、集,因此將沉井的刃腳部分做施工的第一節(jié)制作,刃腳的支高采用墊架法,墊架間距0.65m ,沿井壁四周均勻對稱地布置,墊架垂直于井身,鋪設墊木時用水準儀找平,使墊木在同一水平面上,在墊木間用砂填平。如下圖:413 模板支設的技術措施井壁模板采用15mm厚多層夾板,方木采用50*80木方。螺栓采用A 14高強螺桿。沉井內外模板均采取豎向分節(jié)支設,每節(jié)高115210m ,模板循環(huán)倒置使用。先支井體內模,一次支到比施工縫略高100mm ,豎縫處用90mm 90mm 方木支撐在內部腳手架或豎井架上。外模分兩次支設,內外模均支到施工縫略高100mm 處,豎縫用木方及14mm 拉緊螺栓緊固,間距500mm 。12、414 混凝土澆灌技術措施(1) 將沉井分成若干段對稱均勻分層澆灌,每層厚300mm ,均衡下料,以免造成地基不均勻下沉,使沉井傾斜;(2)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在每段交接處,振搗范圍應延伸至另段500mm處;(3) 每節(jié)混凝土應一次連續(xù)澆灌完成,第一節(jié)混凝土強度達到70 %始可澆灌第二節(jié);(4) 上下節(jié)井壁的接縫應設置止水帶,接縫處鑿毛并沖洗處理后,再繼續(xù)澆灌下一節(jié),并在澆灌前先澆一層貧石子混凝土;(5) 在井壁澆筑混凝土時,應停止挖土下沉,以保證安全,同時前一節(jié)下沉應為后一節(jié)混凝土澆灌工作預留015160m高度,以便操作。5 沉井下沉511 做好下沉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13、0 %方可拆模,拆除模板時,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外觀檢查,每次下沉時,須將井筒內的滿堂架全部拆除。512 沉井下沉: 各項準備工作就緒,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00 %后方能開始挖土下沉。(1) 刃腳承墊架的拆除:當井內土方由中間向四周均勻擴挖到刃腳附近時,先分段對稱地掏土至刃腳處,深井在重力作用下第一次開始下沉,第二次再由中間向四周均勻挖至刃腳附近時,先掏剩余部分(承墊下面) 的土至刃腳下,抽除承墊架,再掏其余部分的土,沉井便開始第二次下沉。(2) 每次開挖的厚度不要過大, 開挖厚度控制在200mm左右。(3) 水的來源方向,從就近水泊上用高壓泵抽取。(4) 用泥漿泵將沖下泥漿抽到水泊上,如此反復14、利用。(5) 沉降觀測與外觀觀察:第一次下沉前,做好對沉井的初始標高,軸位移等校核,并做好記錄,以此作為對以后各項觀測的參照6 沉井下沉中的糾偏措施611 加強沉井過程觀測和資料分析,發(fā)現(xiàn)傾斜及時糾正;612 嚴格控制沉井制作尺寸,使偏差在允許范圍以內;613 從傾斜高起的一端,也就是從土質硬的一端沖土,同時向土質軟的一端遞減,使沉井兩端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6.4 沉井中控制化糞池的標高,使化糞池的進出水口與xxxx建設項目一期的配套設計中的相應管道口的標高一致。 7 化糞池封底及封頂?shù)募夹g措施當化糞池沉入后進行土方回填至距離上頂1米左右。然后清除化糞池內土方,鋪設150厚碎石墊層,建筑115、00厚C20混凝土墊層。化糞池底板鋼筋安裝,澆筑300厚C30底板混凝土。待化糞池底板完成后,得體開始進行化糞池頂蓋模板、鋼筋及混凝土施工。8、 化糞池施工安全措施1.沉井的制作高度不宜使重心離地太高,以不超過沉井短邊或直徑的長度為宜。一般不應超過12m。特殊情況需要加高時,必須有可靠的計算數(shù)據(jù),并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2.沉井頂部周圍應設防護欄桿。井內的水泵、水力機械管道等設施,必須架設牢固,以防墜落傷人。3.空壓機的貯氣罐應設有安全閥,輸氣管道編號,供氣控制應有專人負責,在有潛水員工作時,應有濾清器,進氣口應設置在能取得潔凈空氣處。4.采用套井與觸變泥漿法施工時,套井四周應設置防護設施。5.16、抽承墊木時,應有專人統(tǒng)一指揮,分區(qū)域,按規(guī)定順序進行。并在抽承墊木及下沉時,嚴禁人員從刃腳、底梁和隔墻下通過。6.沉井下沉采用加載助沉時,加載平臺應經(jīng)過計算,加載或卸載范圍內,應停止其他作業(yè)。7.沉井下沉前應把井壁上拉桿螺栓和圓釘割掉。特別在不排水下沉時,應全部清除井內障礙和插筋,以防割破潛水員的潛水服。8.當沉井面積較大,采用不排水下沉時,在井內隔墻上應設有潛水員通行的預留孔。井內應搭設專供潛水員使用的浮動操作平臺。9.井字架、扶梯等設施均不得固定在井壁上,以防沉井突然下沉時被拉倒發(fā)生事故。10.沉井在淤泥質粘土或亞粘土中下沉時,井內的工作平臺應用活動平臺,嚴禁固定在井壁、隔墻和底梁上。沉井17、發(fā)生突然下沉,平臺應能隨井內涌土上升。11.采用抓斗抓土時,井孔內的人員和設備應事前撤出,如不撤出,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進行妥善保護。12.沉井下沉時,在四周的影響區(qū)域內,不應有高壓電線桿、地下管道、固定式機具設備和永久性建筑物,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13.采用人工挖土機械運輸時,土斗裝滿后,待井下工人躲開,并發(fā)出信號,方可起吊。14.采用水力機械時,井內作業(yè)面與水泵站應建立通訊聯(lián)系。水力機械的水槍和吸泥機應進行試運轉,各連接處應嚴密不漏水。15.沉井如由不排水轉換為排水下沉時,抽水后應經(jīng)過觀測,確認沉井已經(jīng)穩(wěn)定,方允許下井作業(yè)。16.采用井內抽水強制下沉時,井上人員應離開沉井,不能離開時,應采取安全措施。17.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時,工作平臺應搭設牢固,導管周圍應有欄桿。平臺周圍應有欄桿。平臺的荷載除考慮人員、機具重量外,還應考慮漏斗和導管堵塞后,裝滿混凝土時的懸吊重量。
地產規(guī)劃
上傳時間:2022-06-29
2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