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縣青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2514
2024-06-24
29頁
5.02MB
1、巴彥淖爾鎮人民政府2023.09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青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青林鄉人民政府二二四年六月前言前言PREFACE為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深化落實青海省、西寧市重大決策部署、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要求,科學有序推進青林鄉國土空間集約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優化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合理配置和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2、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特編制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青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要求,統籌保護與發展,城鎮與鄉村,近期與遠期,順應大通縣自然地理格局特征和城鎮化發展趨勢,堅守糧食安全底線、生態安全底線、國土安全底線,為青林鄉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注:本次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注:本次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目錄content規劃總則1.1指導思想 1.2規劃原則 1.3規劃范圍與期限01規劃定位與目標2.1總體定位2.2發展3、戰略02鎮村統籌發展3.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3.2控制線約束03034.1村鎮體系規劃4.2產業發展與布局 4.3特色風貌塑造04總體格局與結構綜合支撐體系6.1綜合交通 6.2公共服務設施 6.3市政公用設施 6.4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06綜合整治與修復7.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7.2生態修復07規劃實施8.1規劃傳導8.2實施保障08鄉駐地規劃5.1空間結構布局規劃05總則總則 1.1指導思想 1.2規劃原則 1.3規劃范圍與期限1.1指導思想1.2規劃原則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底線約束綠色發展城鄉協調布局優化公眾參與社會協同以人為本提升品質突出特色因地制宜4、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青海省“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三個更加重要”戰略地位,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錨定“六個現代化新青?!眾^斗目標和“一優兩高”戰略,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落實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戰略定位及目標要求,轉變發展方式,優化國土空間格局,統籌安排全鄉各項建設活動,合理配置鄉級、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兼顧開發與保護,整合優勢資源,區域聯動,實現青林鄉高質量發展。1.3規劃范圍與期限本規劃范圍包括青林鄉全域(轄12個行政村)鄉 政 府 駐 地兩個層次。規劃基期年為205、20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規劃定位規劃定位與目標與目標 2.1總體定位 2.2發展戰略2.1總體定位大通縣西南部重要生態屏障高原特色種養殖基地高原生態鄉村旅游目的地2.2發展戰略生態保護,牢筑生態本底落實大通縣“一屏七核多廊”藍綠生態網絡,嚴格保護生態紅線范圍,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強化大通北川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育和修復,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牢固底線,提升安全韌性實施最嚴格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提升耕地質量,發展特色種養殖。強化資源要素管護,錨固自然生態6、本底,加強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控用水總量。區域協同,優勢互利互補落實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構建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區域空間體系。主動融入大通縣發展主軸,突出生態保護功能,重點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與周邊鄉鎮形成互補互促產業體系。強化交通網絡支撐,對外重點加強與城關鎮、橋頭鎮、西寧市和海晏縣的交通聯系。城鄉統籌,建設美麗鄉村優化城鄉空間結構,完善城鎮村體系和職能結構,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注重加強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總體格局總體7、格局與結構與結構 3.1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3.2控制線約束總體格局打造“雙心、四軸、兩區、一帶”國土空間格局雙心:以青林鄉政府所在地為鄉鎮發展核心,是全鎮綜合發展核心,提供行政、教育、醫療、文化等綜合服務職能;以下陽山村作為發展副中心,承擔部分產業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四軸:沿城西公路形成城鎮發展主軸;沿三條南北向主要村道形成村鎮產業發展聯動軸。兩區:青林鄉西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規劃為重點生態保護保育區,以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為主;青林鄉東部為農畜產品主產區,以發展特色種養殖產業為主。一帶:將黑林河作為生態保護帶,加強黑林河沿岸的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防洪澇災害的風險控制。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8、(2021-2035年)|公示版3.2控制線約束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由縣級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確保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刂凭€約束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嚴格生態保護紅線準入要求,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連續性和完整性。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洪澇風險控制線為保障防洪排澇系統的完整性和通達性,為雨洪水蓄滯和行泄劃定的自然空間和重大調蓄設施用地范圍。城鎮開發邊界劃定青林鄉全域范圍內不涉及城鎮開發邊界。鎮村統籌鎮村統籌發展發展 4.1村鎮體系規劃 4.2產業發展與布局 4.3特色風貌塑9、造4.1村鎮體系規劃村莊分類上陽山村、以鄉鎮府政府駐地為依托,完善配套設施,發揮駐地基本公共服務職能。鎮村等級體系1個,為下陽山村。該村人口規模較大,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好,為規劃期內重點發展的行政村。10個,分別是毛合灣村、棉格勒村、麻哈村、生地村、中莊溝村、臥馬村、雪里河村、白土埡豁村、泉家灣村、柳林灘村。鄉政府駐地(集鎮)基層村中心村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該類村莊納入城鎮詳細規劃,綜合考慮城鎮化和村莊自身發展需要,引導升級轉型,保障一定規模的新增建設用地。該類村莊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在保護村莊特色風貌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鄉10、村旅游和特色產業。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該類村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尚不完善、整體資源條件一般,但村民留守意愿較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將保持穩定發展的狀態。穩定發展類4.2產業發展與布局油菜種植生態文旅產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域旅游開發模式構成“東河西沙”的巴彥淖爾旅游格局落實上位規劃指引,結合青林鄉資源特征,構建以現代種養殖為主、鄉村生態旅游為輔的產業定位,打造優質油菜籽、馬鈴薯、飼草料種植產業區,優質無公害牛羊肉養殖基地和美好鄉村旅游目的地。油菜種植建立油菜籽示范化種植基地,建設油料加工生產線,提高油菜籽加工轉化水平。飼草種植高飼料配送能力,推廣飼料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技術,構建種養結合的農11、牧循環新態勢。肉牛羊養植加大肉牛羊品種改良力度,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建設。推動生態農牧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延長產業鏈。鄉村旅游著力打造柳林灘鄉村生態旅游,耦合土族特色文化保護,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深入推進全域旅游,促進旅游提質增效、轉檔升級。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4.2產業發展與布局構建“一心一帶、兩區多節點”的產業格局一心:即青林鄉鄉駐地,增強作為駐地的核心作用,以配套服務設施為依托,形成鄉域域綜合產業服務中心。一帶:依托城西公路串聯主要村莊形成的產業發展軸帶。兩區:依托鄉域東南部集中分布的農田區域和村莊居民點形成現代農牧產業發展區;以西北部北川12、河源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核心新城重點生態保護保育區。多節點:規劃形成柳林灘鄉村生態旅游、臥馬村養殖基地、中莊村藏藥廠、金耳菌種植基地、青海珍露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青林鄉集中養殖場地、傲雪生物藥廠產業節點。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4.3特色風貌塑造規劃確定鄉域總體風貌格局東部以鄉村農田風貌為主,西南部以生態森林風貌為主,北部以高山林草風貌為主,沿黑林河打造濱河綠化景觀風貌帶,最終形成“山、水、林、田、草”相依的總體風貌格局。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鄉駐地規劃鄉駐地規劃 5.1空間結構布局規劃商業服務片區5.1空間結構布局規劃功能分區13、綜合服務區包括鄉級、村級行政服務設施、醫療設施和教育設施。商業服務區主要指集中分布的商業服務設施。產業發展區包括青林鄉集中養殖場地、傲雪生物藥廠和下陽山村集中養殖場地、青海珍露源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生活居住區指村民居住區域。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綜合支撐綜合支撐體系體系 6.1綜合交通 6.2公共服務設施 6.3市政公用設施 6.4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6.1綜合交通鄉域綜合交通規劃公路交通加強與周邊州縣、鄉鎮干線公路銜接,加快現狀城西公路的擴寬升級,完善加西高速公路(G341)附屬上下線口、服務區建設,加強與城青公路的聯系,形成青林鄉高效便捷的對外交通運輸通道。鄉14、村道路實施村道擴寬黑化工程,升級改造棉格勒村至生地村11.1公里村道、雪里合村至白土埡豁村9.7公里村道。規劃各村莊居民點內部全部實現黑化,村道通村率達到100%。城鄉公交完善公共交通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在上陽山村鄉政府北側新增1處公交站,提升城鄉公交服務能力。外暢內達、服務高效、布局合理、功能明確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兩橫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兩橫文體設施規劃12個行政村均設立衛生室;規劃在鄉駐地設置防疫站、獸醫站。到2025年,基本實現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全覆蓋。在嘎查村建設健身活動場地、圖書室與文化活動室。規劃保留現狀鄉域范圍內幼兒園、小學和駐地中心校。養老15、服務設施規劃在鄉駐地結合鄉衛生院建設養老服務中心1處。規劃各行政村建設老年之家。6.2公共服務設施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集中型中心村協同型基層村輔助型鄉政府駐地中心村基層村公共服務設施體系6.2公共服務設施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設置要考慮服務人口規模與結構,提供日常生活服務。中心村統籌考慮區位、環境、交通和地方文化等因素進行布局。鄉鎮層級以居住于此的村莊居民需求為主要考慮因素?;鶎哟?.3市政公用設施提升垃圾處理處置能力提升垃圾處理處置能力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從鄉域層面統籌設施布局,著力構建城鄉統籌、結構合16、理、技術先進、能力充足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加強垃圾焚燒的資源化處置,實現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利用、廢物處置無縫高效銜接。完善垃圾管理配套制度,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抗震識別抗震程度,重要工程提高一級設防。防洪排澇綜合提升鄉駐地、河道兩個方面的防洪能力。人防逐步完善功能配套。消防完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消防供水、通道、預警、指揮、疏散等設施。6.4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鄉域安全防災規劃鄉政府駐地安全防災規劃救護中心避災通道避災場所救災指揮中心以鄉政府為救災指揮中心,優先保證設施的安全性,提高防護等級。以鄉衛生院作為救護中心,作為應急情況下醫療救援中心17、。鄉域主路和次路分別為疏散主通道和次通道,保證救災通道的有效寬度。以鄉政府廣場為避災場所。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綜合整治綜合整治與修復與修復 7.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 7.2生態修復7.1全域國土綜合整治根據青林鄉各部分生態敏感性評價,針對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識別生態修復重點區域,改善人居環境,修復受損生態系統。7.2生態系統修復生態修復推進農用地整理、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提質改造工程、沃土工程,實施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農用地整治農村宅基地、低效閑置建設用地、工礦廢棄地生態恢復。建設用地整治水系生態修復推進黑林18、河水域生態修復,加強黑林河源區及支流水生態保護以及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建設鄉村污水集中處理站點。林草分級保護對林草資源予以特殊保護,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水源涵養,保護高原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規劃實施規劃實施 8.1規劃傳導 8.2實施保障8.1規劃傳導傳導體系青林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上位規劃專項規劃村莊規劃落實上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傳導至青林鄉約束性指標及內容,規劃分區、重要控制線、重大基礎設施和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對村莊的規劃建設進行底線管控,并提出對村級行政設施以及其它公共設施配置類的相關要求。并將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目標等約束性指標傳導村莊。傳導落實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8.2實施保障強化組織領導健全監督考核制度倡導公眾參與統籌安排建設時序青林鄉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