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1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2517
2024-06-24
19頁
13.41MB
1、 1 德昌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 年)(公示稿)一、項目背景德昌縣地處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安寧河谷”腹地,是涼山州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戰略區域,是省、州級確定的“橫斷山保護修復區”“安寧河谷保護修復區”。為貫徹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踐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理念,統籌推進全縣生態修復工作,我縣組織編制了德昌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德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專項規劃,是德昌縣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任務的總綱領和空間指引,是德昌縣生態修復重點工程的實施依據。規劃基期年為 2020 年,近期至 2025 年,2、中期至 2030 年,遠期至 2035 年。二、規劃目標總體目標:總體目標:“筑長江屏障,護兩翼綠屏,保河谷糧倉筑長江屏障,護兩翼綠屏,保河谷糧倉,優生態格局優生態格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命共同體理念,圍繞州“三區三廊”生態保護修復格局和縣“一帶兩屏、三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落實生態保護修復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增強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糧食生產、水土保持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切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提升碳匯能力,推動“兩山轉化”,維護德昌縣生態安全。2 階段目標階段目標:至 2025 年,生態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態服務功能成效初顯。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3、修復重大工程成效初顯,主要生態問題基本遏制,生態系統完整性、連通性、穩定性穩步提升,重要生態廊道和生態網絡逐步形成。至 2030年,生態安全格局更加優化,生態治理能力持續提升。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效益顯著,主要生態問題全面好轉,水生態安全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大幅提高,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基本建立,生態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至 2035 年,生態安全格局牢固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基本實現。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全面完成,水生態環境品質達到國家要求,城鄉一體化生態網絡基本建成,生態安全格局牢固建立,生態固碳能力不斷強化,生態綜合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推廣,4、城鄉人居環境品質更加優化。三、主要內容(一一)生態本底)生態本底區位條件優越區位條件優越、生態地位重要生態地位重要。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中部,縣域西側雅礱江是金沙江最大支流,中部安寧河是雅礱江下游最大支流,全域水源涵養責任重大,在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保護中地位突出。三山四水五面坡,地形地貌復雜多樣。三山四水五面坡,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境內三山環抱、四水圍繞,地形地貌復雜,以河谷、高山和中山為主。最高點位于螺髻山主峰,最低點位于雅礱江南端,相對高差 3239.2米。3 氣候條件宜人氣候條件宜人、降雨季節性分布不均降雨季節性分布不均。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均日照總時數 2136.5 小時,5、年均氣溫 17.7,年均降水量 1074.4 毫米,“夏洪冬旱”特征突出。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景觀獨特自然景觀獨特。屬“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林草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高,生物多樣性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以螺髻山、牦牛山、安寧河等主要山脈水系,構成獨特的高山河谷景觀。現有四川德昌螺髻山自然保護區、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四川省黑龍海子省級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二)(二)主要問題主要問題生態系統局部退化生態系統局部退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壓力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壓力。河湖濕地、森林、草地等生態系統存在局部退化,生物多樣性面臨潛在風險。河谷地帶生境交織河谷地帶生境6、交織,廊道網絡存在斷點廊道網絡存在斷點。安寧河形成自然分隔,河谷地帶土地交織情況凸顯,林草質量局部退化,生態斑塊呈現碎片化趨勢。水土流失仍較突出水土流失仍較突出,污染污染防治能力有待提升防治能力有待提升。全縣水土流失分布廣、程度深、危害重。礦山治理稍顯滯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足,部分流域水環境安全存在隱患。洪旱地災多重擾動洪旱地災多重擾動,生態緩沖空間不生態緩沖空間不足足。德昌夏季多洪澇,冬季多山火,多種自然災害疊加擾動。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不強、生態防泄洪溝渠建設不足、生態防護林和水土保持林種植不夠等,生態緩沖空間不足。農田生農田生態功能下降,農村人居環境仍待提升。態功能下降,農村人居環境仍7、待提升。局部區域土壤酸化、植被覆蓋度下降等問題明顯,現狀鄉村景觀環境品質整體不高,農村配套設施短板明顯。城鎮生態空間布局不優城鎮生態空間布局不優,鎮村鎮村 4 環境品質有待提升環境品質有待提升。藍綠網絡不成型,城鎮內外生態空間較為割裂,連通性不佳。中心城區局部濱水空間受到擠占,部分鄉鎮生態空間人工干預過度,生態系統穩定性有所下降。綠色基礎設施和市政設施保障水平偏低。(三)規劃指標(三)規劃指標落實省、州要求,結合德昌實際,綜合確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指標體系,包含 22 具體指標,其中生態保護類 10 項、生態修復類 5 項、生態品質類 7 項。(四)總體布局(四)總體布局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8、以德昌縣自然地理格局為基礎,落實四川省、涼山州生態修復規劃以及德昌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要求,構建縣域“三區三廊”生態修復總體格局。“三區三區”包括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與水源涵養保護修復區、安寧茨達河谷土地整治與水土流失防治區、螺髻山生物多樣性與水土保持保護修復區。“三廊三廊”包括依托雅礱江、安寧河、茨達河 3 條江河水系構建的 3 條生態廊道。(五)生態修復分區(五)生態修復分區1.一級分區嚴格傳導落實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 年)和涼山州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年),德昌全域劃定 1 個一級分區,即“金沙江中下游大涼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土保持修復區”,主要生9、態問題為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林地退化。5 2.二級分區嚴格傳導落實涼山州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12035 年),劃定 2 個二級分區,即“錦屏山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區”和“安寧河谷土地整治與水土流失防治區”。3.三級分區傳導落實省、州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一級和二級分區,基于德昌縣生態保護修復總體格局,以重要流域和重要山脈為基礎單元,按照生態問題基本趨同、修復措施基本一致的原則,不打破鄉鎮界線,劃定 3 個三級分區,即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與水源涵養保護修復區、安寧茨達河谷土地整治與水土流失防治區、螺髻山生物多樣性與水土保持保護修復區。表表1:德昌縣生態修復分區一覽表:德昌10、縣生態修復分區一覽表一級分區一級分區二級分區二級分區三級分區三級分區核心生態問題核心生態問題面積面積(平方公里)(平方公里)金沙江中下游大涼山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土保持修復區錦屏山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區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與水源涵養保護修復區水土流失、林地退化418.13安寧河谷土地整治與水土流失防治區安寧茨達河谷土地整治與水土流失防治區生態廊道受阻、農田土壤酸化、面源污染、廢棄礦山1155.13螺髻山生物多樣性與水土保持保護修復區林地退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728.17(六)生態修復重點區域(六)生態修復重點區域針對德昌縣典型生態問題,綜合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地理單元間差異性11、,以“三區三廊”生態修復總體格局為 6 空間指引,遵循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的原則,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將區內生態問題突出、生態保護重要性等級較高且生態系統恢復力弱的區域劃為生態修復重點區域。全縣共劃定 6 大類生態修復重點區域:森林質量提升重點區域森林質量提升重點區域、草原質量提升重點區域草原質量提升重點區域、耕地整治重點區域耕地整治重點區域、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防治重點區域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維護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維護重點區域、礦山環境整治與修復礦山環境整治與修復重點區域重點區域。(七)主要任務(七)主要任務針對主要生態問題,協同推動生態生態源地保護修復源地保護修復、生態生態廊道網絡完善12、河湖濕地治理、植被修復、水土流失防治廊道網絡完善、河湖濕地治理、植被修復、水土流失防治、綜合防災減災綜合防災減災、耕地綜合整治耕地綜合整治、農田生態功能恢復農田生態功能恢復、農村人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城市藍綠交織體系構建、城市綠地空間營造居環境提升、城市藍綠交織體系構建、城市綠地空間營造、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等主要任務,全面改善全域生態系統質量。(八)重點工程(八)重點工程以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為導向,布局“6+1+1”重點工程重點工程,協同解決林草地退化、水土流失、耕地質量銳減等典型生態問題,恢復受損生態系統、提高生態碳匯能力,切實牢筑長江上游生態屏障。1.安寧河谷北部土13、地整治與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安寧河谷北部土地整治與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涉及麻栗鎮,面積 306.41 平方公里。修復目標修復目標:以保育保護、輔助修復為主,輔以自然恢復,重點加強河谷土地綜合整治和森林草地質量提升。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在安寧河谷地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坡耕地整治等,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田生態;加強森林撫育,7 以自然恢復為主,加強森林管護和封山育林,開展陡坡耕地退耕還林;持續開展基本草原保護,加大退牧還草力度,落實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鼓勵經濟林與牧草立體復式配置;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安寧河水生態修復,完成安寧河河道綜合治理和生態護岸建設,推動農業面源污染治14、理;開展麻栗鎮城鎮空間生態修復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礦山綜合治理,對安寧河流域廢棄露天礦山實施生態修復,加快綠色礦山建設和地質環境治理恢復。2.安寧河谷中部土地整治重點工程安寧河谷中部土地整治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涉及德州街道和昌州街道,是縣域城鎮建設、農業發展集中區,面積 255.32 平方公里。修復目標修復目標:以自然恢復、輔助修復為主,生態重塑為輔,著力加強土地綜合整治和人居環境提升。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實施安寧河谷農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項目;重點提升安寧河、鹿廠溝的水生態環境質量和水源涵養能力;加強中低山區域林地保護修復,通過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等方式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15、,完善森林防火通道;在二半山區通過耕地坡改梯、水土保持林建設等方式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開展縣城城鎮生態系統修復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安寧河河道綜合治理與生態護岸建設;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加快推動安寧河流域廢棄露天礦山及成昆復線影響區退出礦山生態修復,推進綠色礦山建設。3.茨達河土地整治與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茨達河土地整治與水土保持重點工程 8 工程范圍工程范圍:涉及巴洞鎮、茨達鎮,面積 478.31 平方公里。修復目標修復目標:以自然恢復、輔助修復為主,保育保護為輔,著力加強土地綜合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加強牦牛山天然林管護,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16、保持林,構建森林保護網絡,開展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封山育林、水土流失治理等項目,完善森林防火通道,推動安寧河流域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及綠色礦山建設;建設巴洞鎮污水處理廠 1 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4.老幼山土地整治重點工程老幼山土地整治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涉及南山傈僳族鄉、金沙傈僳族鄉 2 個鄉,總面積 115.11 平方公里。修復目標:修復目標: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恢復為輔,重點開展林草植被修復,提升區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推進耕地整治。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加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動森林管護、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封山育林、防火通道建設與維護等項目;強化草原生態系統修復,17、實施天然草原改良、草畜平衡補助、人工種草等項目;推動鎮村生態環境品質提升,實施特色鄉村綠化美化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改善等項目;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農田生態系統修復,實施耕地整治和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推動安寧河流域廢棄礦山綜合治理。5.螺髻山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工程螺髻山水土保持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涉及永郎鎮、樂躍鎮 2 個鎮,總面積 728.18平方公里。9 修復目標:修復目標:以自然恢復和輔助修復相結合的方式,以德昌螺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邛海螺髻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為重點,開展退化森林、草原保護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營造野生動植物良好生境,有序開展廢棄礦山修復。18、項目部署項目部署:開展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動森林管護、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封山育林、防火通道建設與維護等項目;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修復,實施天然草原改良、草畜平衡補助、人工種草等項目;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推動農田生態系統修復,實施耕地整治和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推動水生態修復,實施安寧河河道綜合治理與生態護岸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 1 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改善項目;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推動廢棄礦山綜合治理,實施安寧河流域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成昆復線影響區退出礦山生態修復、非重點治理區廢棄礦山綜合治理、綠色礦山建設與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等項目。6.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19、重點工程雅礱江下游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包括黑龍潭鎮、鐵爐鎮、熱河鎮 3 個鎮,總面積 418.14 平方公里。修復目標:修復目標:以輔助修復為主,自然恢復為輔的方式,以四川省黑龍海子省級森林公園保護為重點,著力推進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強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森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動森林管護、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封山育林、防火通道建設與維護等項目;強化草原生態系統修復,10 實施天然草原改良、草畜平衡補助、人工種草等項目;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推進雅礱江綜合治理與生態護岸建設;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 2 處;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改善;推20、動農田生態系統修復,實施耕地整治和耕地質量提升等項目。7.生態網絡建設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工程生態網絡建設及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德昌縣全域。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加快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和自然保護地規范化建設,重點實施牦牛山、螺髻山、老幼山等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工程,保護修復縣域生態源地、生態踏腳石,建設潛在生態廊道、河流廊道、道路廊道,修復生態斷裂點。8.生態修復支撐體系重點工程生態修復支撐體系重點工程工程范圍:工程范圍:德昌縣全域。項目部署:項目部署:全面開展普查調查,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建設螺髻山保護科研基地;加強信息化建設,建設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數據庫和信息系統21、;提高監測監管水平,依托國土空間“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相關規劃管理,加強自然災害智能監控和自動預警。11 附表:1.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重點區域序序號號重點區重點區域名稱域名稱面積面積(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涉及鄉鎮涉及鄉鎮(街道)(街道)涉及行政村涉及行政村1森林質森林質量提升量提升重點區重點區1220.98巴洞鎮寬裕村、松柏村昌州街道辦事處花果村茨達鎮朝陽村大陸槽村、和平村、牛馬場村、躍進村金沙傈僳族鄉上黃竹村樂躍鎮半站營村、大福村、海花村、樂躍溝村、聯盟村、群英村、銅廠村麻栗鎮大象坪村、點馬村南山傈僳族鄉杉木溝村熱河鎮龍窩村、雅江村永郎鎮老碾村2草原質草原質量提升量提升22、重點區重點區688.79茨達鎮大陸槽村樂躍鎮大福村、群英村、銅廠村麻栗鎮大象坪村、黃家壩村熱河鎮雅江村永郎鎮老碾村3耕地整耕地整治重點治重點區區1093.21巴洞鎮寬裕村、松柏村、裕民村、鐵廠村昌州街道辦事處王所社區茨達鎮朝陽村、新勝村、躍進村、新華村德州街道辦事處安寧村、大坪村、果園村、麥岔村、沙壩村黑龍潭鎮大灣村、馬安村、一碗水村樂躍鎮安寧村、海花村、紅巖村、杉木村麻栗鎮阿月村、大壩村、大象坪村、點馬村、光輝村、黃家壩村熱河鎮龍窩村、順河村、雅江村鐵爐鎮菠蘿村、春光村4水土流水土流失重點失重點區區563.84巴洞鎮紅旗村茨達鎮和平村德州街道辦事處角半村黑龍潭鎮一碗水村 12 熱河鎮順河村、23、雅江村鐵爐鎮菠蘿村、春光村、永安村永郎鎮可郎村、老碾村、羅乜村、永定社區5生物多生物多樣性重樣性重點區點區928.19昌州街道辦事處花果村、六所社區、新安村德州街道辦事處安寧村、大坪村黑龍潭鎮大灣村、馬安村金沙傈僳族鄉觀音堂村樂躍鎮安寧村、半站營村、大福村、高豐村、海花村、紅星村、紅巖村、群英村、杉木村、銅廠村麻栗鎮點馬村南山傈僳族鄉杉木溝村、小南山村熱河鎮龍窩村鐵爐鎮永安村永郎鎮老碾村、羅乜村、永定社區6礦山環礦山環境整治境整治與修復與修復重點區重點區域域366.48巴洞鎮寬裕村昌州街道辦事處茶元村、王所社區德州街道辦事處果園村、麥岔村、沙壩村、中屯村金沙傈僳族鄉觀音堂村麻栗鎮光輝村南山傈僳24、族鄉小南山村永郎鎮可郎村、老碾村、永定社區備注:為更好銜接上一級生態修復規劃,強化行政管理效力,本規劃生態修復重點區域以行政村為基本單元進行劃定。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25、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 公 示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