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縣周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2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2524
2024-06-24
23頁
16.16MB
1、周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ZHOUXI TOWN(2021-2035年)2024年6月公示版前言PREFACE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推進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按照上下聯動、持續推進的原則,合理保護與利用國土資源,推動新型城鎮化與城鎮高質量發展,結合周溪鎮實際,特編制都昌縣周溪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加強對周溪鎮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護,優化配置周溪鎮鎮域空間資源,規范引導周溪鎮規劃建設,促進土地合理利用。切實落實鄉鎮作為服務農村區域中心的要求,以2、健全鎮村公共基礎設施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完善農村生產基礎設施和生活基礎設施配備,統籌保障鄉村振興產業用地需求。注重鄉村特色引導,從用地、公共基礎設施配備、風貌管控等方面進行差異化引導,避免千鎮一面。目目 錄錄CONTENTSCONTENTS01 規劃總則02 奠定全域空間總體格局03 完善基礎設施增強城鎮安全韌性04 提升鎮區建設質量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1.3 發展定位1.4 目標愿景2.1 形成“一軸、兩心、四片”的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2.3 筑牢“一軸、兩區”的生態空間格局2.4 構建“一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2.5 打造高質高效的城鎮空間3、2.6 保護與活化利用歷史文化2.7 分類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3.1 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3.2 建立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3.3 構建高水平藍綠網絡與開敞空間4.1 鎮區功能結構規劃4.2 鎮區綜合交通規劃規劃總則01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1.3 發展定位1.4 目標愿景本次規劃分為鎮域和鎮區兩個層次鎮域層次規劃范圍為都昌縣周溪鎮所轄行政區域,總面積為52.75平方公里,下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1個農場和1個水產場。鎮區層次規劃范圍為城鎮開發邊界以及需要加強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引導的空間區域,面積為83.74公頃。棠蔭村梟陽村泗山村鎮辦農場梅沙村盤湖村虬門村新建村柴棚村輸湖4、村鎮水產場后湖村新鎮居委會馬山村周鎮居委會黃湖村古塘村鎮直管下湖村沙嶺村雙垅村花橋村1.1 規劃范圍1.2 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為20212025年,遠期為2026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工貿型城鎮結合周溪鎮資源稟賦,落實上位規劃對周溪鎮的定位要求,貫徹縣級相關戰略部署,確定周溪鎮國土空間發展定位為:環鄱陽湖旅游重要節點、鄱陽湖畔素有“中國淡水珍珠之鄉”稱號的工貿旅游型城鎮1.4 目標愿景2025年2035年2050年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將周溪鎮建成品質提升、宜居宜業的生態城鎮5、。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協調有序,國土空間利用更加集約高效,城市品質明顯提升,將周溪鎮打造成為珠貝產業興旺、功能完善、布局優化、綠色低碳、環境優美、安居樂業、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宜居城鎮。與全國全省全市全縣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土空間開發科學有序,國土空間治理高效,全面建成特色明顯、交通暢達、人文互通、城鄉深度融合、全國品質的宜居宜游小城鎮。1.3 發展定位奠定全域空間總體格局022.1 形成“一軸、兩心、四片”的空間開發保護格局2.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2.3 筑牢“一軸、兩區”的生態空間格局2.4 構建“一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2.5 打造高質高效的城鎮空間2.6 保護與活6、化利用歷史文化2.7 分類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一軸兩心四片沿三周公路的產業發展軸新鎮公共服務中心、老鎮產業發展核心北部綜合服務區、中部珠貝產業發展區、南部文化旅游發展區、生態農業發展區2.1 形成“一軸、兩心、四片”的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堅守基本生態控制線,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科學評估調整生態保護紅線。維系區域生態安全的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實行最嚴格的管控,除規定外原則上禁止占用。從嚴核實優化永久基本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底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永久特殊保護,不得擅自占用或改7、變用途。嚴格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和防止耕地“非糧化”深入梳理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現狀和補劃潛力。合理適度確定城鎮開發邊界。確定城鎮未來發展的空間邊界,處理好城鎮開發邊界與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的關系,引導城鎮空間集中布局,促進集約發展,優化城鎮形態,塑造高品質空間,為城鎮發展預留彈性。2.2 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一軸”三周公路貫穿周溪鎮南北,連接南北兩片生態極重要區,是周溪鎮的生態保護軸以雙評價為基礎,結合周溪鎮候鳥省級保護區和鄱陽湖國際重要濕地兩大自然保護地,劃定南部和北部兩大生態保護區“兩區”2.3 筑牢“一軸、兩區”的生態空8、間格局三周公路產業發展軸。三周公路貫穿鎮域南北,南起棠蔭碼頭,中連老鎮、新鎮區,北至三汊港鎮。南部文旅發展區西部生態農業區中部珠貝產業區北部經濟農業區“一軸”“四區”2.4 構建“一軸、四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形成“鎮區+中心村+一般村”三級城鎮等級結構鎮區中心村一般村新鎮居委會、馬山、周溪鎮居委會雙垅、后湖、虬門、梟陽花橋、下湖、沙嶺、古塘、輸湖、柴棚、新建、盤湖、黃湖、梅沙、泗山、棠蔭圖圖例例鎮區中心村一般村2.5 打造高質高效的城鎮空間馬山村新鎮居委會周溪鎮居委會加強對鎮域內各級文物古跡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梳理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名錄,明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并提出管控9、要求。對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保護單位名錄,明確每個文物保護單位的名稱、價值特征等,對各保護單位明確劃定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范圍,對重要保護單位劃定環境協調區。在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不準進行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設工程,因特殊原因必須進行建設工程,必須要經過原公布單位的審核批準。文物保護的修繕應堅持“不改變文物現狀,整舊如舊”的原則。2.6 保護與活化利用歷史文化分類引導鄉村發展集聚發展類村莊整治提升類村莊城郊融合類村莊能種、能摘、能玩的沉浸式田園體驗好看、好玩、好賣的大眾型珠貝產品有味、有趣、有品的高端類旅游路線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加強鄉村振興用地保障持續開展全域農村人居環境綜合10、整治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設,優化農村建設引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推進農房建設管控鄉村風貌提升,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統籌安排和保障鄉村振興用地,加強農村建設用地拆舊復墾,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盤活閑置集體建設用地,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2.7 分類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完善基礎設施 增強城鎮安全韌性033.1 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3.2 建立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3.3 構建高水平藍綠網絡與開敞空間對外交通內部交通對外交通主要依托三周公路,加強與都昌縣城及周邊鄉鎮的聯系。內部交通主要以鄉級公路為主,規劃硬化加寬的村級公路11、。3.1 構建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構建“鎮區行政村”兩級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體系教育設施初中:規劃保留現狀周溪二中,并升級改造為周溪中學。小學、幼兒園:規劃人口3000人的村莊,不新增幼兒園、中小學等教育設施,通過周邊村莊進行設施共享;人口3000人的村莊根據具體情況新增幼兒園,不新增中小學。醫療衛生設施規劃改造提升周溪鎮鎮中心醫院。各行政村結合實際情況配置1-2個衛生室,建筑面積為60-100平方米,對基礎條件較差的衛生室進行提升或改造。文體設施各行政村結合實際情況配置1-3個文體活動廣場,按需配置文化活動中心,建筑面積為100-150平方米,可結合閑置村內閑置公共建筑進行提升或改造。社會12、福利設施規劃對原周溪鎮鎮敬老院進行擴建。規劃在各行政村設置日間照料中心,為五保老人、留守老人服務,可獨立設置也可與村委會聯合設置。日間照料中心可利用各村閑置建筑,如停辦學校等用地進行改造。商貿服務設施按鎮區、行政村兩級設置。規劃保留鎮區農貿市場、超市等商業設施。重點提升沿現狀三周公路沿路的商業建筑風貌和服務品質。行政村結合現狀完善便民超市、電商網點等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復合利用鼓勵公共設施集中配置,促進設施提質增效,將功能和服務方式類似的公共服務設施相對集中布局,形成各級鄰里中心。合理引導現狀閑置用地、建筑進行功能置換、改造升級,結合土地綜合整治,將權屬清晰但功能逐漸衰落的存量建設用地進行改造整13、治再利用,合理引導現狀建筑性質優先轉變為公共服務功能。將閑置的鄉鎮辦公機構、村委辦公樓等進行功能置換、改造升級。將鄉鎮閑置的糧站、供銷社、工廠廠房等建筑進行改造再利用,用于設置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體育健身設施等。3.2 建立均衡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3.3 構建高水平藍綠網絡與開敞空間建立城鎮生態安全格局,提供適宜的休閑活動空間,形成城鎮公園分布均衡人居環境格局。利用山、水、綠廊自然劃分城市風貌分區,創造山環水抱的現代城市風貌。同時通過景觀軸線的設置,建立鎮區與周邊的良好有序的結構關系。鎮區內集中力量高標準地對影響最大、改造效果最顯著的局部地段進行改造,努力創造可以吸引廣大居民的城市公共活動空間14、和建筑群體空間。整體塑造出城市有靈魂、片區有特色、人民有歸屬的鎮區風貌。結合河流水系和城市生態廊道,形成由綠道、碧道、濕地等共同組成的城鄉休閑游憩體系。增加小尺度、人性化的廣場與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增強城市綠色空間的可達性、舒適性、開放性和連通性。提升鎮區建設質量044.1 鎮區功能結構規劃4.2 鎮區綜合交通規劃“一心兩軸三區”的空間布局結構“一心”“兩軸”“三區”公共服務中心南北向城鎮發展軸東西向城鎮發展軸綜合服務區東部居住生活區西部居住生活區4.1(新)鎮區功能結構規劃“一心二軸二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一心”“二軸”“二組團”產業展示中心產業發展軸城鎮發展軸綜合服務組團產業發展組團4.115、(老)鎮區功能結構規劃4.2(新)鎮區綜合交通規劃“二縱三橫”的干路網體系“干道-支路-巷路”三級道路結構“二縱”指三周公路、貫穿新鎮區的老三周公路“三橫”是指由新鎮區連接三周公路的三條橫向道路鎮區道路交叉口采取平面交叉口形式干道是聯系區內各功能區及區內、區外交通的主要道路,道路以交通功能為主支路為干道以外的其他道路,作為引導性道路巷路主要連接宅間組團的交通型道路路后湖路政府路圖圖例例干 路巷 路支 路鎮區范圍三周公周溪新街4.2(老)鎮區綜合交通規劃圖圖例例干 路巷 路支 路鎮區范圍三周公路三周段“兩橫兩縱”的干路網體系“干道-支路-巷路”三級道路結構“兩橫”是指三周公路、三周街“兩縱”指老鎮區連接三周公路的兩條縱向道路鎮區道路交叉口采取平面交叉口形式干道是聯系區內各功能區及區內、區外交通的主要道路,道路以交通功能為主支路為干道以外的其他道路,作為引導性道路巷路主要連接宅間組團的交通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