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3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2534
2024-06-24
33頁
17.63MB
1、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前言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對其他規劃涉及的開發保護活動提供指導和約束。按照安徽省、安慶市以及懷寧縣工作要求,依據懷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懷寧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三橋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是市、縣國土空間2、總體規劃的細化落實,是對鄉鎮行政區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編制鄉鎮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和開展各類開發保護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總則01p指導思想p規劃原則p規劃范圍與期限p 1.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扣落實打造“三地一區”戰略定位、建設“七個強省”奮斗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頂層設計,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國家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p 13、.2規劃原則堅持底線思維,綠色發展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落實上級下達各項約束性指標,強化自然資源統籌利用和用途管控,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品質提升以居民需求為中心,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完善各級各類保障與服務設施,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堅持上下結合,強化實施加強對上位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嚴格落實市縣規劃下達的核心指標,并將本級規劃約束性、預期性指標進行分解,保障規劃管控的上下傳導。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突出地域特色,塑造特色田園4、風貌。創新開發和保護方式,推進自然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推動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特色城鎮。堅持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堅持開門編規劃,廣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和相關規劃的銜接,提升規劃實操性。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鎮域規劃范圍為安慶市懷寧縣三橋鎮鎮域全部國土空間,1個社區及8個行政村,總面積為5561.17公頃。鎮政府駐地規劃包括三橋社區、雙河村、金閘村、南方村以及湖濱村,總面積70.18公頃。與懷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期限保持一致,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5、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范圍 規劃期限p 1.3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5561.17公頃鎮政府駐地范圍70.18公頃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基礎研究02p地理區位p自然條件p社會經濟概況三橋鎮地處位于安慶北部、懷寧縣域中部,東鄰黃墩鎮、西靠小市鎮、南接清河鄉、北鄰公嶺鎮。三橋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東距安慶市區39千米,北距懷寧縣城26千米,西距潛山市19千米。國道318、S237、S212縱橫穿過,對外交通便捷。距潛山站10公里、安慶西站20公里、安慶天柱山機場30公里,交通便捷通暢。p 2.1地理6、區位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2.2自然條件地形地貌鎮域內地勢呈南北高中部低,西部、北端為低山區。地貌屬長江平原區丘陵、崗地、圩畈、湖泊亞區,地勢起伏平緩。最大坡度為30,最高高程為79米。水文水網縱橫交錯,水資源豐富,境內有白洋湖、三橋河、赤土坎河、毛坯河、珠流河等匯聚皖河。氣候鎮域屬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季風顯著。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2.3社會經濟概況產業情況第一產業三橋鎮目前產業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紫薯、藍莓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第二產業工業園的主導產業為生物科技、機械制造、7、印刷包裝、塑料制品、輕工電子、輕紡服裝、食品醫藥等。第三產業三橋鎮將現有單一產業向鄉村生態休閑多元融合產業發展,依托自身優勢,大力打造“藍莓種植、鄉村旅游”基地,打造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經濟,打造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發展定位目標03p規劃目標p發展規模p規劃定位至2050年,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國土空間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率利用,全面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2p 3.1規劃目標2025發展水平顯著提升至2025年,永久基本農田得到嚴格落實,白洋湖、三橋河、汪河及毛彼河等河流水系、林地、山體等生態功能得到大8、幅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明顯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明顯,民生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鄉村地區基本實現集約發展,傳統歷史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和弘揚;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初具規模,城鄉空間格局和生產力布局更加合理。2035基本實現現代化至2035年,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城鎮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主要目標如下:國土空間底線全面筑牢;國土空間結構持續優化;國土空間效率逐步提高;國土空間品質顯著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系統完善。2050建成現代化強鎮至2050年,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國土空間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率利用,全面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9、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橋。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至2035年p 3.2發展規模人口城鎮化預測常駐人口2.87萬人城鎮化水平25.23%鎮政府駐地人口0.72萬人至2035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647.97公頃。1以人為本,吸引外出人口回流和外來人口落戶2強心提質,提升城鎮公共服務水平3城鄉融合,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雙輪驅動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3.3規劃定位農旅新區、工貿重鎮 以現代農業、休閑度假、商貿服務為主的休閑旅游觀光小鎮、商貿物流強鎮。鎮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圖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格局10、04p國土空間總體格局p落實三條控制線p規劃分區至2050年,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國土空間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率利用,全面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江鎮。“一心一廊兩軸三片區”2p 4.1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一心一廊鎮政府駐地三橋河濱水景觀生態廊道兩軸鎮域北部生態觀光度假區318國道城鎮經濟發展軸237省道城鎮經濟發展軸三片區西部現代農業示范區東部居住商貿融合區鎮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至2050年,全面實現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國土空間高水平保護和高效率利用,全面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11、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江鎮。p 4.2落實三條控制線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劃定、應劃盡劃、應保盡保。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488.29公頃,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699.39公頃,實施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控制線在優先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基礎上,按照集約適度、綠色發展要求,遵循人口集聚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防止城鎮盲目擴張和無序蔓延,促進城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提升城鎮人居環境品質,推動形成邊界內城鎮集約高效、宜居適度,邊界外山清水秀、開敞舒朗的國12、土空間格局。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超過70.18公頃。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4.3規劃分區銜接落實懷寧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分區并進一步細化至二級分區深度。落實三橋鎮戰略定位和國土空間格局,遵循用途主導功能的原則,合理劃分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調整優化國土空間保護和開發利用格局,實現全域全類型用地用途管制。將鎮域劃分為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3個功能分區,并進一步細化至二級分區。1、農田保護區三橋鎮農田保護區面積2618.13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的47.08%。保護區內重點用于糧食生產,應按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要求進行嚴格管控,保護區內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13、本農田,鼓勵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質量,為實施國家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及軍事用地,經批準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集中保護區的,原則上分區不做調整。2、城鎮發展區三橋鎮城鎮發展區面積70.18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的1.26%。發展區內采用“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方式進行管理,對城鎮建設用地的總體和單項指標嚴格管控。3、鄉村發展區三橋鎮鄉村發展區面積2872.86 公頃,占鎮域國土面積的51.66%。主要位于各個村莊村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的區域,是除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外,用于村莊建設、種植農業、林業、養殖業為主的區域。發展區內采用“用途準入+指標控制”的方式進行管理,村莊建設用14、地需限制在村莊建設區內,村莊建設區外的村莊除農村宅基地和必要農業(農林牧漁)生產設施外不安排其他產業用地。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保護05p耕地資源保護p生態環境保護p歷史文化遺產保護p 5.1耕地資源保護1、落實耕地保護政策2、嚴格落實”占補平衡”3、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4、開展耕地生態建設行動按照國土空間用途分區以及耕地質量與耕地分級分區對應關系,劃定耕地保護分級分區。明確耕地保護核心區,實行最嚴格的農用地保護制度和建設用途管制制度,禁止一切與糧食生產無關的用途開發,主要承載糧食生產和農業景觀文化傳承的功能。落實“占補平衡”制度,實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安排15、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補充耕地能力掛鉤;探索建立土地用途轉用許可制,強化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轉用管控;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引導建設項目不占或少占耕地;切實加強土地資源管理,防止浪費土地資源和亂占濫用耕地,開發建設用地禁止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積極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永久基本農田示范區建設;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治理耕地污染,修復耕地土壤環境;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對建設占用耕地的優質耕地進行表土剝離再利用,剝離的耕作層主要用于新開墾耕地和中低產田改良、被污染耕地治理、礦區土地復墾以及城市綠化等。因地制宜,改善耕地生態環境。以耕地為重點,嚴控施化肥農藥,嚴格農業空間污16、染防治。按照安全功能、生產功 能、生態功能、景觀功能的次序,及時對災害或建設損毀耕 地、退化耕地、污染耕地、酸化耕地等進行治理。加快建設 并完善田間基礎設施,保持并提升耕地的生物多樣性和農田 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發揮其生產和生態功能。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至2050年,全面實現國。p 5.2生態環境保護n 水資源保護 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優先劃定、應劃盡劃、應保盡保。落實上級下達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488.29公頃,實施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明確管控邊界,統籌用途管制、功能布局,合理劃分生產、生17、活和生態岸線,重點管控珠流河、三橋河、白洋湖等水域岸線空間,嚴禁非法侵占河道、水庫等。n 林地資源保護 加強林地資源管控: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林長制為抓手,嚴格落實林地保有量。除必須的工程建設外,嚴格控制占用林地,未經允許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變林地用途。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修復:加強森林保護,通過荒山補植、疏林地撫育、林分改造等措施進行林地修復,提高低質林地的生態防護功能,提高森林覆蓋率和森林生態系統功能。合理安排造林綠化空間:加強規劃統籌,持續推進造林綠化落地上圖,綜合三橋降水量、坡度、土層厚度等主要因子和規劃條件,全面提升國土綠化質量,有序落實年度造林綠化任務。n 濕地18、資源保護堅持保護優先、嚴格管理、系統治理、科學修復、合理利用的原則,發揮濕地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生態功能,推動濕地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5.3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嚴格保護文物保護古跡,強調保護的整體性、多樣性和和諧性。n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方村官閘。n 不可移動文物 金方屋遺址、黃山遺址、盆形遺址、王潤溪墓、李小屋遺址、大羅墩遺址、張宕楓樹墩遺址、大別山外白洋湖游擊隊駐地遺址、高墩遺址、王祠遺址、王畈墩遺址、中聯村古窯遺址。明確保護范圍,劃定各類歷史19、文化保護線加強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嚴格保護文物古跡,加強歷史遺產活化利用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開發06p鎮村體系p產業發展布局p綜合交通規劃p鎮村基礎設施配套p公共服務設施配套p城鎮開發邊界內規劃p 6.1鎮村體系鎮村等級結構 鎮村等級結構劃分為三級:鎮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 鎮政府駐地:為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流活動中心。8個中心村:為鄉鎮行政區域內具有一定人口規模集聚,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較完善,主要服務周邊的農村居民點。165個自然村:除城鎮建設區及中心村外的自然村莊。鎮域村莊居民點分級分類規劃圖行政村分類:鎮域內城郊融合類村莊2個、集聚提升類村20、莊7個。居民點分類:鎮域內提升型村莊共計40個、穩定型村莊共計77個、撤并型村莊共計18個、收縮型村莊共計30個。鎮村職能分工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6.2產業發展布局發展定位 加強區域協同,促進產業鏈延伸,打造品牌重要腹地,以鎮域生態文化旅游為主導,促進產業融合聯動發展形成以藍莓與紫薯種植、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休閑農業旅游、商貿物流中心為特色的現代產業發展集群。通過“縱向延伸、橫向拓展、精準投放、三化聯動”發展思路,融入區域發展格局,打造打造“一心、一廊、兩軸、四區、多點”產業發展格局。一心綜合服務中心一廊“夢里水鄉”生態廊道兩軸G318經濟發展軸S237經濟發21、展軸生態觀光休閑區紅色文旅休閑示范區千畝稻蝦共生養殖示范區果蔬采摘、休閑垂釣區四區示范產業園、產業基地、旅游景點多點鎮域產業布局規劃圖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6.3綜合交通規劃交通先行,打造開放便捷的對外交通體系 高速公路:建設S22天天高速安慶至潛山段 國道:國道318茶嶺至潛山段 省道:省道237(已建)、省道212 縣道:對縣道203公嶺至江鎮、縣道101冶塘村至團結村進行改建 鄉道:鄉道048、051、054、055、056 鐵路:合安九鐵路 鎮域綜合交通規劃圖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6.4鎮村基礎設施規劃鎮域基礎設施規劃22、圖 給水工程:至2035年三橋鎮由石牌水廠供水。排水工程:保留現狀1處污水處理廠,規劃1處污水處理廠。供電工程:保留現狀35kV變電站,新建一處110kV三清變電站。燃氣工程:鎮政府駐地北側建設燃氣調峰站。電信、郵政工程:規劃保留現有郵政支局和電信支局。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6.5鎮村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形成“鄉鎮-村組”鄉村生活圈,提高公共設施覆蓋率宜配置農村衛生室、事務代理室、文化活動室、全民建設廣場和便 民農家店、垃圾收集房、公共廁所等服務要素。鎮政府駐地統籌布局滿足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要素,形成鄉鎮社區生活圈服務核心。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23、求的服務要素,并注重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宜配置衛生服務站、老年活動室、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幼兒園、小 學、初中、文化活動室、室外綜合健身場地等服務要素。鄉村生活圈15分鐘層級鄉鎮層級5分鐘層級村組層級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6.6城鎮開發邊界內規劃 布局優化策略 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商業配套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產城融合、區域聯動為目標,逐步打造集文化、產業、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城鎮。完善區域設施服務能力 在保留現有的公共服務設施基礎上,立足十五分鐘生活圈建設,補足健身活動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優化路網布局,構建網絡體系 完善路網體系,改善道路交通組織,提24、升鎮政府駐地交通環境,滿足未來發展需求。提升鎮政府駐地商業集聚功能。強化商業配套功能,推動鎮政府駐地形成商業集聚效應,促進區域商業品質提升,提升城鎮形象。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國土空間整治修復07p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p 7.1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綜合整治以提高土地質量和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為目標,采取行政、經濟、法律、工程和生物等措施,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對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調整改造,對土地資源重新分配。生態修復協調建設與生態保護關系,統籌流域環境保護工作。三橋鎮生態環境保護主要類型有河道治25、理、水源保護、土壤治理等綜合治理工程,根據不同的類型,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鎮域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規劃圖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單元劃分與實施保障08p單元劃分p實施保障p 8.1單元劃分全鎮域分為城鎮單元和村莊單元兩類詳細規劃單元,明確各單元范圍、面積、名稱和功能定位,并提出人口與用地規模、開發強度、建筑高度等規劃控制要求,形成單元規劃指引,指導詳細規劃編制。本次規劃三橋鎮共劃分為5個編制單元。其中2個城鎮單元、3個鄉村單元。鎮域單元劃分示意圖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p 8.2實施保障加強黨的領導l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26、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l實施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遇到重大戰略調整、重要目標變化等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逐級請示報告,確保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強化規劃傳導落實規劃實施監督l 強化規劃執行實施建立近期規劃,加大建設項目統籌安排,實現規劃實施“一盤棋”,確保經批準的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嚴格執行。l加強規劃實施監督完善規劃和建設項目公示公告制度,加強規劃實施公眾監督,提高人民群眾對規劃工作的知曉度、認可度、滿意度。l加強規劃傳導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細化落實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具體要求,制定全鎮國土空間開發、利用、保護和整治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作為指導和約束全鎮各級各類規劃編制實施的依據。l統籌詳細規劃編制安排詳細規劃按規劃單元開展編制,分為城鎮詳細規劃和村莊規劃兩類。詳細規劃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等上位規劃與相關規劃要求,對單元范圍內土地保護開發利用作出具體安排,明確地塊用地性質、開發強度、配套設施等開發保護利用管控要求。懷寧縣三橋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