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北縣名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版)(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2555
2024-06-24
16頁
1MB
1、 蘿北縣名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版)名山鎮人民政府 2024 年 5 月 注:本公示讀本為公示草案,所有內容及數據以最終批復為準。1 一、編制背景 為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 201987 號)等文件精神,積極順應國家及黑龍江省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新要求,落實黑龍江省推進“六個龍江”“八個振興”戰略部署和鶴崗市委市政府、蘿北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對名山鎮范圍內國土2、空間開發保護作出總體安排和綜合部署,指導鎮域各類開發建設活動、開展國土空間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制定空間發展政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管理,特編制蘿北縣名山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 年)(以下簡稱本規劃)。二、規劃原則(1)戰略引領,全域統籌原則(2)底線思維,綠色發展原則(3)生態優先,突出特色原則(4)城鄉融合,鄉村振興原則(5)民生優先,協調發展原則(6)承上啟下,體現特色原則(7)遠近結合,整體協調原則 2(8)公眾參與,開放共享原則 三、規劃范圍與期限 本次規劃分兩個層次,包括鎮域行政轄區規劃和鎮政府駐地規劃。鎮域行政轄區規劃范圍為名山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全部國土空間,包括 4 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規劃范圍為名山鎮政府駐地城鎮開發邊界內全部國土空間。本次規劃的期限為 20212035 年,基期年為 2020 年,其中:近期規劃期限為 20212025 年;遠期規劃期限為 20262035 年。四、發展定位 總體定位:蘿北縣重點鎮、鶴崗市北部生態宜居示范區、名山鎮產城融合發展的承載地、對俄全面合作“排頭兵”、中俄界江旅游勝地。五、規劃目標 至 2025 年,國土空間全域建設取得系統性成果,打造蘿北縣產城融合發展承載地,人均生產總值超過蘿北縣平均水平。3 至 2035 年,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建設,成為黑龍江省示范小城鎮樣板,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 5 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和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25 年翻一番,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緦崿F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質量、資源能源集約利用,經濟發展躋身全市前列。六、產業發展導向 第一產業發展導向: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中草藥種植業、特色養殖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農業農村工作部署,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工作思路,深入挖掘各村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全面盤活農村經濟,以產業興旺促進鄉村振興。第二產業發展導向:借助蘿北口岸、擬建的鶴名鐵路,積極發展進出口加工業集聚區,主打對俄加工產業、商貿物流產業等,將名山打造成一處功能完備的現代商貿加工、集散中心;第三產業發展5、導向:依托農業資源,大力發展“旅游+農業”,著力推動各村由傳統農業向觀賞農業、旅游農業等高效型農業轉變;依托界江、名山島等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邊境旅游業;依托互市貿易區及良好的地域優勢,積極發展商貿物流業;依托良好的環境資源,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七、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4 基于名山鎮域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本底和地形地勢條件。規劃期內確定國土空間總體格局為“一核兩軸、四區聯動”總體空間格局。“一核”是指以名山鎮政府駐地為核心的鎮域發展主中心,積極發展鎮區,強化中心職能以此帶動鎮域的社會經濟協調有序發展?!皟奢S”是指沿國道 G331-丹阿公路和南北連通各村莊的主要交通軸線為產業發展軸線?!?、四區”即現代農業種植區、濱江鄉村田園區、產城融合服務區、水域生態保護區。八、落實三條控制線 1.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 落實上級的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一經確定,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調整。嚴格實施耕地用途管制。各村莊規劃應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確保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穩定。2.生態保護紅線 落實上級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名山鎮域內有黑龍江龍江三峽國家級森林自然公園、黑龍江蘿北鱘鰉魚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紅線一經劃定,未經批準,嚴禁擅自調整。以生態保護紅線圍合的空間為核心,嚴格控制人為活動尤其是開發建設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和擾動,7、整體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濕地、河流、荒地等自然生態空間,5 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各村莊規劃應嚴格落實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穩定。3.城鎮開發邊界 落實上級規劃劃定的城鎮開發邊界。按照蘿北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下達的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指標,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以外的村莊集中建設區邊界。確保布局穩定、邊界清晰。城鎮開發邊界一經劃定,原則上不得調整。因國家重大戰略調整、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行政區劃調整等確需調整的,依法依規按程序進行。積極推進城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促進城鎮空間與農業空間、生態空間有機融合,充分發揮農業、8、生態等資源的景觀價值和文化價值,引導城鎮空間合理布局。各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應嚴格落實城鎮開發邊界規??刂埔?。九、居民點統籌發展 1.人口規模預測 規劃近期到 2025 年全鎮戶籍人口為 0.4 萬人,遠期到 2035 年全鎮戶籍人口為 0.7 萬人。近期到 2025 年鎮政府駐地戶籍人口為 0.2 萬人,遠期到 2035 年鎮政府駐地戶籍人口為 0.6 萬人。2.等級規模結構規劃 6 名山鎮居民點等級規模結構分為:鎮政府駐地中心村基層村三個層次。一級:鎮政府駐地(名山村),人口規模大于 1000 人;二級:中心村為山河村,人口規模在 5001000 人;三級:基層村為江紅村、山江村,人口規9、模在 500 人以下。3.職能結構規劃 規劃至 2035 年,鎮域的職能結構類型有 3 種:綜合服務型-名山村,一般農牧型-山河村、山江村,特色農貿型-江紅村。4.村莊分類 參考黑龍江省村莊規劃編制技術指引中規定,黑龍江省村莊規劃分類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邊境鞏固類和拆遷撤并類 5 大類型。本次規劃村莊分類有 3 大類。名山村為邊境鞏固類,山河村為特色保護類,山河村、山江村為集聚提升類。5.產業發展與布局 名山鎮依托現有產業資源,緊抓國家“一帶一路”和“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政策,借助蘿北口岸,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對俄加工業、旅游業,形成以發展“對俄工業為主、邊境旅游為10、輔”的產業戰略。形成“一軸兩組團”的產業空間結構?!耙惠S”:貫穿鎮域的國道 G331-丹阿公路作為產業聯動發展軸?!皟山M團”即西南部現代農業種植區、北部三產融合發展區。十、支撐體系 7 1.道路交通體系 在原鶴大高速(G11)基礎上,延伸鶴崗至名山的高速公路。規劃期內名山鎮境內建設 2 條鐵路,1 條為鶴名鐵路,另 1 條為沿邊鐵路。名山港區:是蘿北港的主要港區,主要承擔對外貿易貨物運輸與進出境旅客、水上旅游運輸。規劃期內,將名山鎮客運站提升為三級客運站。規劃期內規劃黑龍江大橋(名山-阿穆爾捷特)一座。路線在大橋南岸中國境內,穿越名山鎮和 G331 公路相接,路線在大橋北岸俄羅斯境內直接接入俄11、羅斯公路網。2.公共服務設施 規劃保留鎮區內現有學校,提高規模等級。規劃優化配置學校資源,使學校管理規?;⒖茖W化,提高總體辦學水平。規劃結合名山鎮學校建設名山鎮中心幼兒園,改善辦學條件,逐步吸收名山周邊適齡兒童入園。至 2035 年,規劃以名山鎮為依托,以中心村和基層村為重點建設完善文化服務設施,形成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絡,在鎮區新建文化站、圖書館、影劇院、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設施可部分合建,完善城鎮功能,豐富居民生活,提升城鎮品質。規劃鎮區文化活動站面積達 300m,藏書達 1 萬冊以上,中心村(基層村)文化活動室達100m,藏書達 3000 冊以上。8 規劃以名山鎮衛生院為中心,以各村12、衛生所為支撐,構建鎮域醫療衛生體系。建立適應名山鎮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健康需求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預防保健體系,實現人人享有與全面小康生活相適應的衛生保健體系。規劃保留現狀名山養老院并對現有設施進行優化,加大投入、健全機制,完善老年人設施,以適應名山鎮人口結構老齡化,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文明需求。村莊養老設施結合幸福大院共同建設。3.基礎設施 給水:規劃保留鎮區現有自來水廠,完善檢驗、消毒等設施,村莊各建水井,布置自來水管網,對地下水進行必要處理,達到飲用水標準,保證村民飲水安全。規劃充分利用現狀村鎮供水設施,逐步創造條件實行區13、域給水管聯網絡,實現區域供水。排水:名山鎮的排水體制采用分流制,雨水可就近排入附近水體。污水集中到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污水處理后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 A 標準后排放。規劃鎮區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方式,雨水通過雨水管網排至鎮區南側空閑區域;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排入鎮區東南側污水處理廠進行收集處理。規劃村莊統一鋪設污水管網,污水收集后,進入村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供電:鎮政府駐地用電負荷可采用現狀年人均綜合用電指標乘以增長率進行預測;村莊電力負荷預測可按戶平均容量 3kV 計算,同 9 時系數取 0.7,功率因素取 0.8,變壓器負載率取 85%等參數預測。14、根據全鎮人口規模預測,至規劃期末,全鎮域電力設施滿足使用,名山變電站增加 110KV 進線 2 回,其中有 110KV 延名線、110KV 軍名線。名山變電站規劃向南擴建 20m。通信:保留現有的郵政支局,適當擴大規模,在鎮區、山河村建設通訊基站,設置郵政局所、代辦點。鞏固、提高全縣域廣播電視“村村通”、“屯屯通”工作,規劃擴建完善現有的有線電視設施,規劃近期內完成全縣有線電視的數字化改造,規劃遠期加快建設廣電NGB 綜合接入網絡,NGB 用戶普及率達到 90%,NGB 智能終端普及率達到 90%。供熱:規劃保留現狀熱源,提升供熱功率,能源形式以燃煤為主,村莊采取分戶供暖,供暖能源大多以煤、秸15、稈為主,以火炕、火墻等方式取暖,也可采用家用小型采暖系統、復合式太陽能采暖房、電取暖等方式。熱負荷高的村屯遠期采用集中供熱,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作為供熱方式。燃氣: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加速,規劃遠期以天然氣為主,液化石油氣為輔。鎮區在變電站北側規劃設置燃氣儲配站 1 座。村莊仍以瓶裝液化石油氣為主要民用燃氣氣源。燃氣管道沿主要道路鋪設,鋪設標準滿足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 的有關規定。環衛: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方式,鎮區結合污水處理廠建設垃圾轉運站一處,位于鎮區東南側。各村莊建設垃圾收集點,并配備村收集車進行收集,最終均送至縣處理廠進行處 10 理。生活垃圾日產量可16、按每人 1.O1.2 千克計算。十一、規劃傳導與實施 1.規劃傳導 劃分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包括城鎮單元和村莊單元。城鎮單元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村莊單元應編制村莊規劃。本次規劃名山鎮劃分為 4 個規劃編制單元,其中城鎮單元為 1 個,村莊單元 3 個。2.實施保障 落實黨委和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 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國土空間規劃管理主體責任,堅持“多規合一”,強化規劃嚴肅性,規劃一經批準,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加強部門上下聯動。按照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框架,建立編制實施本級國土17、空間規劃的共同責任機制。鎮域相關部門共同落實好本級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目標指標和管控要求。健全配套政策機制 深化研究并制定國土空間規劃全流程中自然資源管理等相關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及實施保障機制,提高保障力度。保障重點項目實施 11 落實鶴崗市及蘿北縣重大戰略,為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按照市級重大項目管理要求,對納入項目庫的建設項目予以國土空間資源保障和政策支持。堅持公眾參與和社會協同機制 在規劃編制階段,廣泛調研社會各界意見和需求,深入了解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完善部門協作機制,共同推進規劃編制工作。在方案論證階段,要形成通俗易懂可視化的中間成果,充分征求有關部門、社會各界意見。規劃獲批后,應在符合國家保密管理和地圖管理等有關規定的基礎上及時公開,并接受社會公眾監督。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