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會所弱電系統設計實施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3056
2024-06-26
15頁
114.04KB
1、商務會所弱電系統實施方案XX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分目 錄第一章 綜合布線系統 第二章 監控系統 第三章 無線覆蓋 第四章 有線電視系統第五章 技術支持與服務 第一章 綜合布線系統1、系統概述現在的商務酒店對工作環境、生態環境的重視以外,關鍵在于酒店內的智能化,即稱之為商務酒店。所謂的商務酒店,就是使資源充分共享;在提供給人們安全、舒適、方便、發展的工作環境的同時,又便于業主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盡可能的提高性能價格比指標。作為智能大樓的首要條件是具有一套結構化的靈活性極高的綜合布線網絡,能夠長遠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并將用戶長期運營、維護、變更、支持商務酒店的費用降至最低。綜上所述,要想建成一個高智能2、化的商務酒店,必須有一套完整的高品質網絡布線系統。2、設計原則標準化 - 嚴格按照設計標準,設計依據是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安裝、施工、工藝、測試等相關的國內外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實用性 實施后的通信布線系統,將能夠在現在和將來適應技術的發展,并且實現數據通信、語音通信、圖像通信靈活性 布線系統能夠滿足靈活應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點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設備,如計算機、打印機、終端或電話、傳真機模塊化 布線系統中,除去敷設在建筑內的纜線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應是積木式的標準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擴充性 布線系統是可擴充的,以便將來有更大的發展時,很容易將設備擴充進去經濟性 在滿足應用要求的基礎,盡可能降低造3、價3、設計依據與技術規范TIA/EIA-568A 商用建筑通訊布線標準ANSI EIA/TIA606 商用建筑通訊布線管理標準ISO/IEC 11801 用戶樓宇通用布線標準YD/T2008-93 城市住宅區和辦公樓電話通信設施設計標準YD/T69493 總配線架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YD/T926.1-97 大樓通信綜合布線系統總規范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4. 采用按國際標準的結構化布線系統的優勢將各個系統統一布線,提高全系統的性能價格比。具有開放性和充分的靈活性,不論各個子系統設備如何改變,位置如何移動,布線系統只需跳線,不須任何其它改變。設計思路簡潔,施工簡單,施工費4、用降低??筛鶕罱K用戶的不同需求進行隨時的改變和調整。典型綜合布線示意圖:5.2 設計目標先進性 在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規劃和設計時,應能適應*商務會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的使用要求,并在系統的總體上達到當前國內外的先進水平。實用性 實施后的綜合布線系統將能夠在現在和將來適應商務會所應用技術的發展,實現數據、圖形圖像、話音、視頻信號等一體化的多媒體傳輸要求,同時滿足國際、國內的技術標準和具有良好的用戶界面,完善的管理功能,方便的使用環境。也能使用戶自己容易地、標準地排除故障。靈活性 綜合布線系統應能夠滿足靈活應用的要求,使用多種高性能的線纜來滿足*商務會所的聯網需求。即任一信息點可連接不同類型的設5、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終端、數控設備、電話/傳真機以及多媒體設備等。并能與眾多廠家產品兼容,使各個廠家的設備都能插入到這組通用的綜合布線系統中去。可靠性 綜合布線系統的各個部分都采用高可靠的材料、部件和設備,并采用標準接插式模塊,確保高帶寬(1000Mbps Ethernet和622Mbps ATM)傳輸質量。經濟性 綜合布線系統支持各種系統和設備的集成,如可將語音、數據、圖象、監控等設備設計在一起工作,從而在硬件、軟件、培訓方面具有投資保護性。同時在滿足應用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造價,提供系統的性價比。5.3 布線系統用戶需求分析計算機網絡系統5.3.1用戶需求 結構化布線系統5.3.26、 用戶的要求根據建設方的要求。在*商務會所將采用綜合布線系統,以對大樓中的電話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實行統一布線。最終為以上系統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一個開放的、靈活的、先進的和可擴展的線路基礎。5.4.1設計說明 根據建設方的要求及我們設計的經驗,本方案中綜合布線系統只作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傳輸介質,其它應用系統均單獨布線,以方便管理。本設計方案依據*商務會所用戶需求及分析,結合設計目標、設計技術規范,注重滿足當今和未來的各類信息傳輸的要求,使之成為大樓智能化系統的有力支撐。酒店計算機中心機房、有線電視系統、監控系統共同設在大樓三層的機房。游戲廳監控顯示屏設置在吧臺。水平布線采用超五類四對非屏蔽雙絞線7、(CAT5+ 4P UTP)連接到各功能房/區的信息點。采用符合超五類標準的結構化、模塊化部件的各種配線架組成酒店的總配線架采用結構化、模塊化的RJ45插座組成各功能房/區的單口信息插座。綜合布線系統的各子系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的設計均符合ISO/IEC 11801用戶樓宇通用布線標準中對各子系統的規定。5.4.3.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和信息插座所組成,通過插座既可以引出電話也可以連接數據終端或其它傳感器及弱電設備。信息插座采用模塊化產品,并為用戶提供標準的RJ45接口(計算機終端設備和電話終端設備)8、的單孔信息插座(主要用于語音信息點)、單口信息插座(主要用于數據的運用)。郎訊公司的AYAYA插座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安裝簡便等特點;適合于大數據流工作和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的使用,其輸入、輸出線的線規都符合ANSI/EIA/TIA-568標準。 信息點產品的選型 本項目采用 EZ-MDVO超五類模塊插座。設計方案中采用了郎訊AYAYA系列的EZ-MDVO超五類插座接口,AYAYA提供的EZ-MDVO插座接口各有多種顏色的產品,EZ-MDVO模塊有免工具安裝的特點。 設計方案的信息插座連線采用了郎訊 AYAYA系列的超五類跳線,提供了超強的性能,并通過了所有室外測試,而且比標準跳線的性能9、更穩定,AYAYA系列的超五類跳線利用線纜的交接增強了線纜的伸展性,并能達到和確保系統的性能要求。所有的AYAYA跳線都有標記,并標有藍色的序號,有助于線纜管理。 信息點設置可分為墻面安裝、豎頭安裝和地面安裝三種。前二種可在墻面或豎頭內預埋管道和接線盒(包括過渡盒)。而對地面安裝,建議先在地板下預埋金屬線管。線纜從弱電井(管理子系統的配線間)引出,沿橋架引至各區,到達設有地面信息點的區域時,再由地板線槽引入各信息點出口。強電線路可同弱電線路可平行鋪設,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線槽中,兩線槽間距應大于等于30mm。這樣可向每一個用戶提供一個包括數據 、話音、UPS及照明電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做到一個舒10、適、便利的辦公環境。根據建設方要求及功能分析,信息點數量布置如下:序號樓層單口插座1一層12二層13三層194四層19合計40個信息點,按此配置工作區材料如下:序號產品名稱產品說明單位數量186單口面板(英式)A只402AYAYA超五類模塊AX只405.4.3.2水平布線子系統 水平布線子系統的作用是將主干子系統的線路延伸到用戶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的數據、圖形圖像等電子信息交換服務和話音傳輸服務將采用超五類四對非屏蔽雙絞線(CAT5+ 4P UTP)布線。CAT5+ 4P UTP 線纜能支持大于155Mhz的高帶寬傳輸。設計最大傳輸距離為100米,線纜從配線架至最遠端工作區端口的距離不11、超過90米(因為配線架跳線和終端設備連接線扣去10米)。 設計方案中采用了四對UTP線纜,四對線之間是環繞的、非平直的,而且具有外表皮易剝的特點,長度標記采用倒序標識,可以節省電纜用量。水平布線的線纜長度估算:平均長度=(Lmax+Lmin)*1.1/2+2倍樓層高 =(35+16)*0.55+6=101米總長度=信息點數*平均長度 =40*101=4040米每箱線約305米,箱數為4040/305+1=14箱根據商務會所的實際情況,結合我們的設計經驗將以下兩個系統管理子系統取消,由水平系統直接引至中心機房,即不設IDF 整個系統只有MDF,這樣設置是根據線纜距離不超過90米,點數不是很多的情12、況下,系統維護方便,更加穩定可靠。 。6、系統服務和認證安徽安信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建筑項目設計、施工單位之一。為用戶提供優質原裝進口產品和專業技術服務,并對AYAYA提供二十五年的質量保證及終身應用保證。7、工程實施安排7.1 工程實施內容1)布線設計:由我公司完成布線工程配置方案,并得到貴方確認后,我公司需與有關建筑設計部門協調,完成建筑的管線設計或修正。2)布線施工督導:在布線過程中,我公司將實施技術性的指導和非技術性的工程管理、協調。3)線路測試:工程完工后,將選用專用儀器對系統進行導通、接續等測試。4)系統聯調:在系統的線路測試后,選擇若干站點,對外部連接網絡設備進行聯通測試13、。5)工程驗收:完成上述兩項測試后,簽字認定工程驗收完畢。6)文檔:驗收后,我公司將以文本方式,向貴方提供系統設計與方案配置、施工記錄等在內的文檔。7.2 設備安裝與線路敷設建議1)信息插座用墻上型插座,安裝在預埋的暗盒里。為便于信息設備使用,建議信息插座附近設置單相三孔電源插座。2)水平纜線通過布放在吊頂內的線槽或予埋在地板內管線引至信息插座附近,然后穿過墻埋暗管、暗盒引至信息插座出口處。垂直主干線纜通過橋架、電纜托盤敷設。3)配線架為前端操作,可節省占用機房面積及豎井的空間。電纜配線架放在機房標準機柜內,便于安裝。7.3施工要點1)PDS工程需配合土建和裝修施工,包括與預埋管線工程、樓板工14、程、間隔工程、地板工程等配合。2)各樓層配線架所有端子需嚴格測試,方可使用;3)施工人員必須遵照電纜色碼接線,應嚴格遵循AYAYA色碼配置;4)電纜確定長度后方可裁剪;5)材料注意防水;6)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變更設計。另外,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前期電纜穿線工程與裝修施工單位的電信預埋管道的鋪設質量有關,若管道內有異物或管道被壓變形等都有可能使電纜穿線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甚至會有拉傷電纜的危險。按照AYAYA綜合布線工程施工慣例,電纜穿線工作由我公司專業施工隊完成。7.4工程實施建議我們考慮日后維護服務等因素,建議貴方能選派一定數量人和我方技術人員一起,參與系統詳細設計、工程施工及調試工作。這樣,即15、能保證系統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完整性、可靠性、先進性,又能使工程完工后,貴方人員可接管有關工作。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則,我公司將在人員培訓等諸多方面,為貴方提供最大優惠。 第二章 監控系統1.系統概述 一樓:室內5臺6MM槍擊,室外2臺6MM室外球機 一臺8路網絡硬盤錄像機,2000G監控硬盤,19寸顯示器三樓四樓:兩邊走廊各2個6MM槍機,電梯口一臺3.6MM半球攝像機 一共10臺攝像機,一臺16路網絡硬盤錄像機,2000G監控硬盤,19寸顯示器。以上配置可以滿足賓館各個角落的圖像采集,可以保存文件資料達20天以上??梢杂檬謾C或者其他地方利用網絡觀看 第三章 WIFI無線覆蓋系統系統設計概述: 為16、滿足酒店客房客人無線上網的需求,建議酒店安裝無線覆蓋設備。 在三層和四層走廊安裝無線AP,每層4個300M的AP可以滿足客人的上網需求。 第四章 有線電視系統1參考標準:GY/T106-93 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GB 6510-86 30MHZ-1GHZ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系統GBJ 120-88 工業企業共用天線電視系統設計規范JGJ/T16-92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GB 50200-94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2功能要求:3系統設計有線電視系統(CATV系統)二種方案可供選擇:1、衛星電視方案,采用1.5米天線接收中星6B衛星的免費節目,加密節目采用中星9號衛星接收CCTV3517、68加密節目。 2、寧夏廣電信號,辦理客戶需要的頻道的需要數量機頂盒接入系統。 4.1前端系統部分設計CATV系統的前端部分包括自播節目設備、衛星電視接收設備、導頻信號發生器、調制器、混合器以及連接線纜等部件。前端信號的來源一般有一種:市有線電視的信號4.2用戶分配部分用戶分配是CATV系統的最后部分,主要包括放大器(寬帶放大器等)、分配器、分支器、系統輸出端以及電纜線路等,它的最終目的是向所有用戶提供電平大致相等的優質電視信號。有線電視前端信號經放大器進入分配網絡,前端信號進入辦公樓一層的分配器,再由分支干線(SYWV757視頻線)引至各樓層的分支器,再通過用戶線(SYWV755視頻線)到各18、個終端的有線電視插座。用戶分配系統的設計:(1) 電平的確定。用戶電平太高,電視接收機的高頻放大部分全工作在非線性區內,產生互擾調制和交擾調制。用戶電平太低,會使接收機的內部噪聲起作用,形成雪花干擾。按國家標準GB50200-94規定,CATV系統提供給用戶的電平范圍為60-80dBV。(2) 器的作用是將射頻電視信號功率均等地分配給各路。且分配損耗小,有利于高電平輸出,但是應當注意,分配器的輸出端不能開路(不接負載),否則會造成輸入端的嚴重失配,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輸出端。因此,分配器輸出端不適合直接用于用戶終端。在系統中當分配器有輸出端空余時,必須接75負載電阻。(3) 支器是將射頻電信號功19、率不等的分配給各路,有主路和支路之分,支路就有各種不同的衰減量,從而構成一個系列。因此對大樓(例如高層建筑)從上至下進行分配時,一般上層的分支衰減量應取大一些,下層的分支衰減量應小一些,這樣才能保證上、下層用戶端的電平基本相同。同時,分支器的主輸出口空余時,也必須接75的負載。(4) 壁電纜、貼墻敷設電纜與有關障礙物交越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要求。4.3各樓層有線電視點分布根據各樓層情況,其設計有線電視點38個。第五章 技術支持與服務一、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體系(1)客戶服務受理中心本公司服務受理中心是公司面向用戶的客戶服務受理中心,通過建立客戶項目檔案來及時響應客戶的需求,客戶檔案包括該項目的客戶資20、料、設備配置清單、技術方案等,可以及時有效的查詢分析系統設備運行情況并快速解決系統運行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如設備出現問題,服務受理中心可根據客戶檔案及時給予調換,同時在當地設有客戶服務響應中心,1X24小時接受并受理用戶服務請求和服務投訴,向用戶提供高速、優質的售后支持和服務。客戶服務響應中心是本公司對外服務的窗口,同時也是公司服務資源調度協調中心。(2)技術支持中心職責:A). 接受客戶服務響應中心提交的用戶服務申請單。B). 向用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和支持。C). 提交服務報告。二、售后服務措施(1)提供724小時服務受理。用戶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向客戶服務響應中心提出服務申報。如:通過電話、傳21、真、信函、E-mail、來訪。(2)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在一項目合同簽訂后,我們將提供給用戶一份詳細的技術咨詢聯系辦,在整個保修(維護)期內,客戶可以隨時通過電話、傳真、書函以及電子郵件等各種靈活的通訊手段向本公司進行技術咨詢。(3)定期巡檢。我公司對每個項目在系統安裝驗收后三月期和一年期將派工程師對系統進行系統巡檢,現場對系統進行測試及優化,及時發現系統存在的故障或潛在的故障,提早消除故障隱患。確保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4)現場支持。對公司所承接的項目,在系統出現故障,而遠程登錄不能及時解決時,我們將根據用戶需要提供工程師現場服務。對維護期內系統根據用戶需要安排工程師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解決問題22、。三、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整體方案設計完善的支持和維護是系統得以建設成功并長期穩定運轉的重要保障。本公司在系統集成行業上的宗旨是“我們的產品就是服務”,而支持和維護則是我們優質服務的重要體現。系統維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認為大體有三個思想:系統維護應以預防為主,在系統的軟硬件平臺建設完成之后,系統集成商應有責任幫助建設方建立一個無憂環境,其主要內容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并運用一整套系統和網絡管理工具以保障網絡的正常運行。系統維護的大量基礎工作還得依靠各級技術隊伍,僅僅依靠集成商的力量肯定是不夠的。在工程的整個過程中,本公司會盡可能地幫助“商務會所”項目23、組建立一支自己的技術隊伍,做好技術轉移。系統維護的主要工作還需要本公司來完成。我們將有一套完整的分階段的系統支持維護體系,包括支持維護的機構和計劃,以及相應的責任和承諾。我們一直認為,工程建設和運轉的整個過程都存在著支持和維護,我們參照工程的階段劃分,把支持和維護工作分為幾個階段,即工程實施(測試)階段,系統試運行階段,保修(維護)期階段以及系統保修(維護)期以后的階段。以下我們將對各個階段的支持和維護作具體的描述。3.1 系統試運行階段這一時期對應于工程階段劃分中第二階段的試運行部分。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工程具體實施中可能忽略的一些問題和隱患多在這個時期暴露,因而是確保全系統在未來正式運行階段能24、長期正常穩定運行的關鍵階段,系統的支持和服務也顯得尤為重要。1)計劃和方式在這一時期的本公司方參加工程實施的主要人員將成立維護組,并仍以工程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的組織和協調方式及時全面的響應客戶的要求。同時積極協助組織現場培訓和授課培訓,為客戶培養合格上崗人員,為將來系統長期穩定地運行打好基礎。2)責任及承諾在試運行期內,本公司所提供的軟、硬件設備出現問題或故障時,本公司承諾外地項目指定有經驗的技術人員24小時內趕到現場,排除故障,由于設備硬件問題及時予以免費進行更換和維修。試運行期間如出現重大問題,根據問題的嚴重程度,由雙方協商重新計算試運行期。出現問題的嚴重程度可由本公司和原廠高級技術專家與建25、設方有關技術人員共同甄別定位。對于本項目而言,出現下列問題之一將認為是重大問題:由于產品質量、服務原因造成癱瘓;設備由于其本身軟硬件原因造成設備癱瘓;3.2 系統保修期(維護期)階段1)計劃和方式在試運行期結束并通過最終驗收后,即進入系統的保修和維護期。從這個階段開始,系統正式進入實用階段,因而這一階段將成為系統整個支持和維護的工作中心和重點。本階段的工作本公司進行。售后技術服務采用兩種方式進行。第一種支持方式是直接在用戶現場工作的工程師。現場工程師有義務直接接受用戶的意見、投訴,親臨問題現場了解情況,并做出分析和判斷,但沒有權利對非其所屬的項目組的服務對象做出任何操作。第二種支持方式是本公司26、專家組和原廠商的技術支持。當極少數的問題未能很好解決時,將并利用原廠商技術支持體系,給出圓滿解決。必要時將通過適當渠道與原廠商海外技術支持機構和專家聯系,以求更為權威的解決方案。2)責任及承諾(1)本公司通過從設備、軟件的原廠商取得保證和購買相應的服務后,可以承諾如下保修期時間:所有產品,系統軟件等提供1年的保修(含定期巡檢維護)期。日期自系統驗收報告簽字之日起計算。(2)在保修期內出現任何由設備和軟件的缺陷造成的故障,集成方給予下列響應承諾:對所有設備及軟件系統,當客戶提出要求后,我們承諾外地項目在24小時內趕赴現場。對于硬件故障,在本公司的工程師確認下,及時向原廠商提出更換請求,在有備件的27、情況下,24小時內提供替換設備,不再收取額外費用。3.3 保修期以后在本項目一次性購買的設備和軟件保修維護期過后,集成方仍將提供優秀的支持和服務。在各種軟硬件設備所購買的保修期后,本公司承諾以不高于原合同的實際成交價格更換原廠商繼續支持的故障部件,并根據用戶的要求,經過協商,提供相應的服務內容。四、技術培訓 擁有一支技術過硬的用戶操作和維護隊伍、成功實現技術的轉移是保證系統順利建設并長期穩定、良好運轉的重要保障。根據培訓內容的實現方式,一般可分為現場安裝培訓和授課培訓。1. 現場培訓現場培訓是工程師到現場安裝調試相關設備和系統時,客戶有關技術人員在現場觀看和學習,并給予適當實際操作機會,針對本項目的特點和應用系統維護要求作相應的講解,對學習產生的問題隨即解答,具有很強的實踐和交互性,但人數不能過多。這種方式的培訓在所有設備的安裝和調試中都將積極予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