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和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路培訓課件(33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3889
2024-07-01
33頁
2.46MB
1、省級和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思路CONTENTS一、新時代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二、國土空間規劃的使命目錄三、省級規劃的重點任務四、市縣國土空間規劃要點五、規劃實施與監督 1.新時代新要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2、鎮空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既高屋建瓴又非常有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p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切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多次場合發表重要講話韓正副總理在2019年省部級領導干部座談會上的講話(內部)長江經濟帶發展要解決什么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長江過度開發、過度利用、環境破壞、生態破壞的問題。長江經濟帶按粗放的模式發展,環境破環了,3、不可持續,所以要解決的是可持續的、生態綠色的發展路徑,通過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倒逼經濟高質量發展 保護和修復是不一樣的,是兩個概念,不能混淆。保護是生態環境本身是好的,要把它保護好;修復是生態環境已經被破壞了,要把它修復起來。對長江的生態環境來講,當前的主要任務是修復,這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當務之急。p落實中央領導人對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若干指示要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要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發展的做法。2018年4月26日,武漢,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2018年4月26日深4、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不搞大開發不是不發展p踐行生態文明試驗區(江西)建設要求,促進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施“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干、興贛富民”工作方針,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快構建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統籌安排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和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提升國土空間品質和利用效率,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促進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第一步:確保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中葉,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5、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麗中國。習近平在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2018年5月18日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一 2.若干意見文件解讀 (1)牢固豎立一張藍圖干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的意識若干意見中要求“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做好國土空間規劃頂層設計,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家規劃體系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國家發展規劃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建設與非建設之間的關系。要保障國土安全空間,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應性“雙評價”為基礎,確定生態保護紅線、6、環境質量紅線和資源消耗上限,維護生態安全和國土安全;要落實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合理配置土地發展權,在一張基礎底圖上明確哪兒保護,哪兒開發,哪兒管控,哪兒治理,哪兒留白,并通過土地綜合整治保障土地發展權的合理落地并為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2.若干意見文件解讀(2)強化規劃權威構建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實現多規合一若干意見中要求“建立全國統一、責權清晰、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協調解決過去“規劃類型過多、內容重疊沖突、審批流程復雜、周期過長、地方規劃朝令夕改等問題”。通過推動多規合一,促進部門協同,形成各個部門共識的一張基礎底圖、一本規劃和一套管控機制。明確國土空7、間規劃的法定性:規劃一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和違規變更,防止出現換一屆黨委和政府改一次規劃。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服從總體規劃。明確先規劃、后實施,不能違規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不得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外另設其他空間規劃。對規劃的調整和修改進行嚴格的限制。對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過程中的違紀違法行為,嚴肅追究責任。u 基于事權劃分的規劃管理:基于國家-?。▍^)-市縣-鄉各級政府空間管理事權推動規劃實施,實現中央政令的層級貫穿,實現分層級的規劃政令一致性及調控的有效性省(區)政府?。▍^)政府市、縣政府市、縣政府評估及督查評估及督查省域空間政策省域空間政策全省戰略綱領全省8、戰略綱領全域空間管控全域空間管控重要地區管理重要地區管理跨區域協調跨區域協調省級國土空間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平臺規劃管理平臺市縣戰略綱領市縣戰略綱領土地用途管制土地用途管制重大項目落地重大項目落地市縣內部協調市縣內部協調市縣國土空間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平臺規劃管理平臺實施評估實施評估全域空間管控全域空間管控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全國國土空間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管理平臺規劃管理平臺評估及督查評估及督查國土空間政策國土空間政策國土愿景目標國土愿景目標全國自然本底安全全國自然本底安全國家戰略地區管理國家戰略地區管理跨省域協調跨省域協調指指標標傳傳導導規劃規劃審查審查剛性剛性管控管控指指標標傳傳導導剛性剛性管控9、管控監測監測評估評估預警預警監測監測評估評估預警預警規劃規劃審查審查規規劃劃審審查查項項目目聯聯審審編制編制分析分析編制編制分析分析編編制制分分析析規規劃劃評評估估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鄉鎮管理鄉鎮管理城市精細化治理城市精細化治理/鄉鎮管理平臺鄉鎮管理平臺城市分區城市分區/鄉鎮政府鄉鎮政府u第一,指標的分層傳導管理:對規劃新增或變更的剛性內容,是逐級清晰化的過程;其中中央、省級政府更多體現定則、定量、定策管理目標;市縣政府體現定量、定形、定界、定序管理目標;定性定性定原則定原則定原則定原則定原則定原則定性定性定量定量定原則定原則定原則定原則定性定性定量定量定結構定結構定原則定原則10、定性定性定量定量定邊界定邊界定時序定時序定性定性定量定量定邊界定邊界+定形態定形態定時序定時序規劃層次一規劃層次一規劃層次二規劃層次二規劃層次三規劃層次三規劃層次四規劃層次四用途管制或規劃用途管制或規劃建設許可建設許可屬性要求屬性要求指標要求指標要求空間要求空間要求時序要求時序要求規劃新增或變更剛性內容的逐級傳導規劃新增或變更剛性內容的逐級傳導定策定量定形定界u第二,分區、分類的管控:國家、省級層面對于剛性管控單元、跨區域管理單元、特定政策管理單元的監測評估為主劃線管控特定空間管控分類規劃指導指標調控邊界管控負面清單沿黃地區納入跨區域規劃統籌空間布局沿江港區、園區用地指標統籌統一劃定園區開發邊11、界省級審核制定產業負面清單濱湖地區 濱湖縣市、園區用地指標統籌濱湖各縣市開發邊界省級審核制定產業負面清單江河源頭地區 涉及縣市用地指標統籌 制定產業負面清單國家重點污控區 環境指標紅線一票否決 制定產業負面清單分類具體管控對象管控級別管控手段三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邊界、城市(鎮)開發邊界線國家、省級監管省政府:依(立)法管理,審批邊界劃定地方政府:依法設立不同的許可條件一區需要省政府重點調控與監督的重要產業功能區控制線,包括省級以上各類產業園區(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重點旅游開發地區、大型礦產開采地區省級調控省政府:規劃聯席審批、指標調控、邊界調控、核發選址地方政府:編制與實施規劃,12、定期報告公開一廊重大基礎設施與安全防護廊道,包括重大交通、能源與市政基礎設施廊道和安全設施控制區域省級調控省政府:規劃聯席審批、指標調控、核發選址地方政府:編制與實施規劃一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控制線,包括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重要地下文物保護區,國家級、省級歷史文明名鎮、名村、大遺址、文化遺產廊道、傳統村落等國家、省級監管省政府:依(立)法管理,審批邊界劃定地方政府:依法嚴格保護,定期報告公開(3)體現國家意志的約束性規劃,倒逼國土資源利用模式轉型若干意見中要求“落實國家安全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明確空間發展目標,優化城鎮化格局、農業生產格局、生態保護格局,確13、定空間發展策略,轉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方式,提升國土空間保護質量效率。”要設定人口、用地、資源等天花板約束指標和生態保護、生態安全等方面的底線約束指標,以空間約束引導優化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格局的統籌優化,以盡可能少的要素投入獲得盡可能大的回報產出,倒逼發展方式的轉型,以人口、資源、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平衡,促進高質量、高品質和可持續的發展,確保國家戰略和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4)健全國土空間治理體系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分級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備案制度。健全用途管制制度。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在城鎮開發邊界內的建設,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14、式;在城鎮開發邊界外的建設,按照主導用途分區,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準入”的管制方式。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上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下級國土空間規劃中各類管控邊界、約束性指標等管控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內容。陸昊部長:本輪規劃是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改革規劃既不是城鄉規劃,也不是土地利用規劃,而應該是國土空間規劃。要集約優先、保護優先,用更少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支撐新的經濟總量增長。小結:統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與“多規合一”的關系;統籌協調、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15、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對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科學分區,實行差別化管控,并處理好與“三條控制線”的關系;城鎮空間規劃如何滿足群眾的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等重要民生訴求;通過林地合理分布、通風廊道等生態化功能,建設與自然和諧,增強視覺協調性,提升城市藝術感等手段體現城市空間品質;在城鎮化進程中通過建筑高度控制等體現“城”的繁榮與“鎮”的舒適寧靜差異性;根據自然地理肌理、滿足農民合理需要、確保耕地不減少的核心要求編制村莊規劃;合理把握城鎮擴張型規劃與重構型、調整型規劃的關系;通過準確把握需求、科學確定16、規劃、探索市場化實現機制等解決城市更新問題;扎實推進以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為前提的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作;通過控制關鍵指標參數、“管什么就批什么”,精簡規劃審批內容,大力提高規劃審批時效;建立專家咨詢機制,注重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發揮各相關領域專家、協會學會、學術機構的作用;合理確定新的國土空間規劃標準體系;加快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實現所有規劃一張底圖。3.3.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架構n“五級”:國家、省、市、縣、鎮五級總體規劃;n“三類”: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三類規劃。全國性各專項規劃省級各專項規劃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鄉村地區村莊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內區域17、性(跨?。﹪量臻g規劃區域性(跨市)國土空間規劃市縣級各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鎮級國土空間規劃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一 般 城 市片區規劃 特 大 城 市專項規劃的編審:海岸帶、自然保護地等專項規劃及跨行政區域或流域的國土空間規劃,由所在區域或上一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編制,報同級政府審批;涉及空間利用的某一領域專項規劃,如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市政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軍事設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文物保護、林業草原等專項規劃,由相關主管部門組織編制。4.4.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法律法規框架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國家空間規劃體系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開發與18、保護發法省域國土空間規劃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地方條例體制保障配套政策編制審批監督人口財稅資源環境反饋生態格局法律部門規章農業格局城鎮格局魅力格局特殊格局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數字平臺標準準基礎標準通用標準國土空間規劃法專項標準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包括運行體系四個子體系,即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其中,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和實施監督體系包括從編制、審批、實施、監測、評估、預警、考核、完善等完整閉環的規劃及實施管理流程;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是兩個基礎支撐。CONTENTS一、新時代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二、國土空間規劃的使命目錄三、省級規劃的重點任務四、19、市縣國土空間規劃要點五、規劃實施評估與監督切實從規劃職責上落實中央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從過去30年里經濟優先到經濟、社會、環境并列,再到當今的生態優先并包含社會、經濟關系,充分體現了國家治理方向的重大轉變。20世紀80-90年代21世紀前10年當前時期 規劃任務1:推進高質量發展,著重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效率與效能n 通過在國土空間上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創新:顛覆式技術突破協調:系統型組織突破 開放:外延型制度突破綠色:改良式技術突破共享:內涵型制度突破 規劃任務2:實現高水平治理,著力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海洋自然保護區其他保護地嚴格生態保20、護傾向的自然景觀資源保護與利用相協調的自然景觀資源n 堅持底線思維,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 規劃任務3:引導高品質生活,著力實現國土空間供給質量的升級城市目標定位預測硬設施完善軟環境提升人口產業土地住房交通能源公共空間公共服務創新空間中心體系文化活動氣候環境管理實施倫敦2062可持續的城市、健康的城市、繁榮的城市、世界的城市紐約2030更綠色、更美好的紐約巴黎2030整體吸引力,團結平等,多中心東京2035幸福市民之都、纖維城市新加坡2030 一個高品質的宜居都市首爾2030相互溝通,幸福市民之都香港2030亞洲國際都會,邁向可持續柏林2050環境零傷害,可持續發21、展阿姆斯特丹2040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競爭力維也納2050 智慧城市、宜居性、科技創新芝加哥2040 更宜居與更具競爭力地區悉尼2030生態、國際化、網絡化都市武漢2049更具競爭力、更可持續的世界城市上海2040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綠色本底的生態化城市住房充足的城市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間具有特色的城市功能復合的活力城市服務設施多樣、均好、智慧的城市健康出行的城市n 發揮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中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管控作用,統領各類空間利用,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n 形成匹配理想人居環境的高品質城市建設指標和導則體系 省級國土空間規劃比以往時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n 除了落實中央22、意圖,有序調控地方外,還需要建構一套“省-市縣”有力傳導的管理體系(技術與行政)。管理單元地塊廣州深圳全省各市縣全國各省城市建設用地鎮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 江西省國土空間規劃主要工作任務進一步摸清國土空間本底 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 深入推進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 開展現有各類空間性規劃梳理評估制定省域空間戰略目標和總體格局 優化全省主體功能分區 統籌優化全省三區三線 保障重要支撐體系空間布局制定綠色國土空間規劃 強化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制定智慧國土空間規劃 建立規劃大數據共享中心 建設省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研究主體功能區等實施配套政策 制定國23、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體系 建立規劃縱向傳遞和橫向傳導的管控機制制定人文國土空間規劃 構建省域魅力空間格局 促進城鎮體系健康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CONTENTS一、新時代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二、國土空間規劃的使命目錄三、省級規劃的重點任務四、市縣國土空間規劃要點五、規劃實施評估與監督國家審核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要點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國土空間開發強度、建設用地規模,生態保護紅線控制面積、自然岸線保有率,耕地保有量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等指標的分解下達;主體功能區劃分,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的協調落實情況;城鎮體系布局,城市群、都市圈等區域協調重點地區的空間結構;生24、態屏障、生態廊道和生態系統保護格局,重大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城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要求;體現地方特色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和歷史文化保護體系;鄉村空間布局,促進鄉村振興的原則和要求;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措施;對市縣級規劃的指導和約束要求等。CONTENTS一、新時代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二、國土空間規劃的使命目錄三、省級規劃的重點任務四、市縣國土空間規劃要點五、規劃實施評估與監督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要求 落實戰略性,提高科學性,加強協調性,注重操作性。誰組織編制,誰負責實施;明確規劃約束指標和剛性管控按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規律,以雙評價為基礎;信息平臺等先進技術支撐。體現國家意志對空間發展作出戰略性系統性安25、排。與發展規劃的協調;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間相互協調。市縣政府應重點關注國土空間規劃的內容要點 1、江西省國土空間規劃提出的傳導性指標分解落實情況 2、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控制性、城鎮開發邊界及其它空間管控要求落實情況;特別是生態保護紅線優化調整;3、市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規則;4、全域范圍內重大交通樞紐、重要線性工程網絡、城市安全與綜合防災體系、地下空間、鄰避設施等設施布局;5、全域城鎮體系或鄉村居民點體系布局要求,中心城區城鎮政策性住房、教育、衛生、養老、文化體育等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原則和標準;6、城鎮開發邊界內,城市結構性綠地、水體等開敞空間的控制范圍和均衡分布要26、求,各類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范圍和要求;7、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布局和用地結構,城市總體風貌格局等。CONTENTS一、新時代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二、國土空間規劃的使命目錄三、省級規劃的重點任務四、市縣國土空間規劃要點五、規劃實施評估與監督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安全底線戰略資源監管國家戰略發展目標研判重大功能板塊動態跟蹤特定管理空間動態監測江河源頭地區國家級新區國家省高新區、經開區耕地、水資源能源礦產資源文化保護單元城鎮化發展目標戰略臺帳臺帳管理管理績效績效評估評估底線底線監管監管農業、生態保護目標都市圈、城鎮群協調跨省市重要協調單元管理/評估對象評估方法剛性彈性賬本(1)分層級的規劃評估與動態監測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精細化治理)總體評估評估目的規劃執行績效評估目標取向的后評估總體-局部協同評估評估方法專項評估單元評估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