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城市智慧停車建設要點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4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4068
2024-07-01
46頁
9.27MB
1、城市智慧停車建設要點及發展趨勢目 錄C O N T E N T S0 1 建設現狀及背景0 2 建設步驟及要點0 3 發展趨勢及展望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1車位配建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合理配建泊位抑制停車需求城鎮化發展加速,歷史欠賬多,停車泊位供需矛盾突出區域主要集中在老舊小區、商區、醫院、學校周邊,且各有特點,治理難度大。老舊小區配建不足核心商區供不應求醫院停車排隊擁堵學校周邊高峰擁堵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2資源利用不均,稀缺資源浪費實行差別收費停車誘導分流小區周邊違停配建車庫閑置市區路側僵尸車地面停車擁堵地下車庫閑置機械車庫閑置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制定標準規范有效整合資源停車多2、頭管理,品牌技術多樣3停車場權屬、建設類別、管理需求、運營模式、技術手段、設備品牌、涉及部門均呈現多元化特點。T O P P通寶停車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停車智能管理政策法規護航4管理效率低下,收費糾紛頻現目前絕大部分停車場(路段)依靠人工收費管理,一方面人力成本較高,另一方面由于收費信息不透明,導致“跑冒滴漏”現象嚴重,甚至時常因停車收費導致各類糾紛及人身傷害事件。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5余位信息閉塞,尋泊效率不高全程實時誘導快速引導入位由于缺乏實時動態停車誘導,時常發生停車場入口處車輛排隊擁堵或場內尋泊游弋導致二次擁堵的現象,不僅影響停車體驗,同時也對動態交通造成影響,增加尾氣排放3、。停車場出入口擁堵進不去、出不來停車場內繞圈半天找不到車位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停車不夠便捷,出入周轉不暢6建設以人為本推行電子支付一方面諸多停車場存在建設實施不夠人性化、便捷化,導致停車服務體驗極差,甚至造成人車損傷事件的現象,另一方面很多停車場不支持自助繳費或未能有效推廣,導致出口收費擁堵。停車難度大出口人工收費操作要求高高峰排隊擁堵建設現狀及背景現狀問題分析7公共意識淡薄,出行只圖己便加強宣傳監督倡導綠色出行停車問題也是個意識形態問題,國內公眾普遍沒有意識到停車資源是稀缺的公共資源,對停車收費極度排斥。同時絕大部分公眾出行只圖己便,導致停車擁堵,交通擁堵、同時也浪費了政府投資建設的大4、量公交交通資源。違規設攤違停亂停私設路障阻塞通道建設現狀及背景指導意見建立公共停車信息管理與停車誘導系統,規范停車設施經營服務管理。2 0 1 4 年6 月,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停車行業智能化、信息化、市場化、產業化;推行停車行業大數據建設和智能誘導系統建設;促進停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2 0 1 5 年8 月,七部委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停車智能化、信息化,積極推進停車數據平臺建設,促進停車信息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建立基礎數據庫,實現停車數據動態更新、實時共享2 0 1 6 年5 月,發改委2 0 1 6 年停車場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2 0 5、1 8 年5 月,江蘇省住建廳江蘇省停車便利化工程文件匯編推進停車換乘體系,推行“互聯網+便捷交通”;應用大數據分析提升交通出行服務水平;推動智慧停車信息系統建設;推進車位共享推進車聯網、智慧停車、智能公交、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等交通新業態的應用2 0 1 9 年7 月2 8 日,交通部正式出臺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2 0 1 9 年7 月3 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城市停車場”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智能化信息化市場化產業化互聯網+大數據停車誘導停車換乘收費政策價格杠桿車位共享挖掘潛力建設現狀及背景總體思路挖掘增量多措并舉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力度,利用邊角地塊、閑置地塊增加停車設施,改造6、既有停車場,挖潛泊位增量,在土地資源極其緊張區域可考慮立體車庫等建設形式。合理配建停車場改造既有停車場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盤活存量提高停車周轉率提升停車尋泊效率合理調配優質資源建設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平臺,通過停車誘導、差別化收費提升車位資源利用率;推行車位共享制度,有效解決車位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最大程度盤活車位存量資源。目 錄C O N T E N T S0 1 建設現狀及背景0 2 建設步驟及要點0 3 發展趨勢及建議建設步驟及要點建設步驟S T E P 1對癥下藥立足現狀、科學規劃、分步推進、統籌實施根據城市停車現狀及管理需求,開展智慧停車頂層設計,制定智慧停車系統建設技術方案及標準7、規范,研究出臺配套政策及法律法規。定方案S T E P 2打通脈絡建示范建設智慧停車示范工程,制定智慧停車平臺及數據標準,實現智慧停車核心平臺功能,探索智慧停車管理運營模式。S T E P 3融會貫通全覆蓋新建、改造、升級全市停車設施,逐步接入全市停車信息,實現停車資源統籌調配,挖掘停車大數據的巨大社會、經濟價值。建設步驟及要點規劃先行規劃先行注重城市智慧停車規劃的引導性作用,基于智慧停車頂層規劃統籌建設實施,同時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法律法規,明確政府各部門的職能及分工,為智慧停車建設、運營保駕護航。城市形態分析、上位規劃研究現場調查、區位現狀、交通條件摸清家底、停車容量分析及優化上位規劃現8、狀普查停車場建設規模、建設形式投資回報、初步的可行性分析配套政策、法規研究綜合評估投資分析建設步驟及要點標準指引制定相關標準和指南,明確智慧停車系統性能及功能要求、系統聯網與數據接入接口要求、建設實施要點等。標準指引城市智慧停車平臺建設指南停車場(庫)智能化建設標準及技術規范城市智慧停車信息系統聯網與數據接口要求城市智慧停車建設實施要點及任務分工城市智慧停車建設績效與評價指標技術規范管理規范信息規范江蘇省停車便利化工程文件匯編2 0 1 8 年5 月建設步驟及要點建設內容一中心、五系統停車管理服務軟件靜態交通指揮中心路內停車管理系統以數據為核心以管理為手段以決策為目標停車大數據采集處理路外停車9、管理系統以服務為根本城市停車誘導系統一、路內停車管理系統建設步驟及要點路內停車管理手段技術方案純P D A地磁技術視頻技術其他技術應用實景持終端電子咪表工作原理通過地磁車位檢測器進行計時收費,手持終端用于輔助管理收費。通過地磁車位檢測器進行計時收費,手持終端用于輔助管理收費。通過高/低位視頻管理終端,實現停車全過程的車牌抓拍及計費管理并留存視頻證據用于追繳車費。全自動地鎖管理方式人工管理人工參與無人值守逃費率一般較低較低視頻路牙機支付方式人工收費/電子支付人工收費電子支付電子支付建設成本較低一般較高案例城市較多(南京、西安、廈門等地大范圍應用)較多(深圳、武漢、成都、揚州等地大范圍應用)一般(10、石家莊、北京、邯鄲等地中規模應用)自動巡檢車建設步驟及要點路內停車管理手段綜合評估建設成本(最低5)運維成本(最低5)逃費率(最低5)支付便捷性(最高5)市場占有率(最高5)視頻樁高位視頻全自動地鎖檢因地制宜,組合應用洛牙電子車牌斗高精定位E T C 技術二、路外停車管理系統建設步驟及要點路外停車管理手段車輛精準感知車牌:蘇D L Q 9 6 7車型:轎車顏色:黑色品牌:榮威型號:7 5 0-2 0 0 6 款年檢標:4 個電子1無感支付停車無感支付反向尋車終端室內尋車導航(靜態導航)掃碼反向尋車(靜態導航)藍牙反向尋車(動態導航)車位預約1共享建設步驟及要點立體車庫種類形式升降橫移1簡易升降11、平面移動1G垂直循環1垂直升綜合評估,合理建設走式立體車庫建設步驟及要點配套政策及管理技術服務于管理,沒有配套的管理辦法或法規護航,再好的技術也可能無法得以應用推廣。自動智能立體機械車庫開放三、城市停車誘導系統一級主路誘導二級區域誘導三級場內誘導2 0 1 7 年7 月3 1 E星期8:0 0馬家園停車場P空 車位 A v a i l a b l e L o t s空位 0 1 85 0 0 m0 1 00 8 81 3 2浪塘口停車場停收車費空位 2 1 85 0 0 m設在每個停車場的入口及停車場內,顯示停車場內具體空余車位信息設在停車場周圍路口處,提供停車場的動態空車位、方位信息停車誘導12、設在城區的主要干道,提供停車場位置、動態車位、行車方向等停車場建設步驟及要點誘導屏選址境4 5 4)查閱規范初步選點踏勘確認統籌實施建設步驟及要點誘導屏建設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復用既有的智能交通誘導屏,實現動態交通與靜態交通信息的融合發布,從而節約建設成本,實現資源共享。文明交通,綠色出行融合發布P停車誘導最高效便捷的誘導方式是基于A P P 的實時誘導四、停車大數據采集處理科 時對葉停車場據總服演切前隊順排m上朗 人嘲入腦十 響卿婚戰同0 肖H?素0 粥長分建設步驟及要點停車信息采集要點由于城市各停車場管理主體分散,智能化水平參差不齊,需結合不同停車場智能化程度進行針對性技術方案分析,通過13、云平臺對接、數據庫采集或更換出入口管理設備等方式,逐步實現全區社會停車場數據資源的整合接入。停車場分類有云平臺信息化停車場(出入口管理+誘導)無云平臺有數據接口對接云平臺數據接口無數據接口O-提供云平臺數據訪問鏈接,定時抓取數據有數據接口對接系統數據接口無數據接口開放數據庫定制接口,訪問數據庫,定時抓取數據不開放數據庫增加數據采集設備,獲取數據半信息化停車場(出入口管理)有云平臺無云平臺有數據接口對接云平臺數據接口無數據接口有數據接口提供云平臺數據訪問鏈接,定時抓取數據對接系統數據接口無數據接口開放數據庫不開放數據庫定制接口,訪問數據庫,定時抓取數據增加數據采集設備,獲取數據未信息化停車場增加14、數據采集設備,獲取數據建設步驟及要點停車大數據共享復用支撐智慧城市城管、交警、旅游局、建設局、規劃局、交通局、市民卡等靜態交通大數據中心優先考慮復用當地政務云負載均衡加化資源虛擬化管理提供數據應用、外部單位接口支持實現數據匯聚共享實現數據整合管理實現數據挖掘利用路內停車場數據公共停車場數據社會停車場數據其他第三方數據建立權威的數據處理、分析、共享中樞建設步驟及要點停車大數據應用展示五、停車管理服務軟件開發城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軟件功能架構面向公眾停車服務面向企業運營管理面向政府監督決策信息查詢車位預約停車誘導智能充電便捷支付車位共享其他公眾服務停車場運營收費管理停車場設備維護管理停車場財務報表統15、計汽車后市場增值服務分區分類分時統計停車設施布局調控停車管理收費調控服停車務水平提升建設步驟及要點軟件功能需求服務需求停車信息實時準確停車收費有效監督停車服務智能便捷公共利益有效保障泊位資源統一管理泊位資源充分挖潛停車經營財務分析管理效率有效提升管理需求決策需求政策法規貫徹執行停車資源優化配置停車資源供給決策公共利益有效監督建設步驟及要點面向公眾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平臺面向公眾停車服務面向企業運營管理面向政府監督決策信息查詢車位預約停車誘導智能充電便捷支付車位共享針對公眾用戶關注問題:目的地周邊有哪些停車場?三公眾服務 閑置車位如何出租?建設步驟及要點面向企業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平臺面16、向公眾停車服務面向企業運營管理面向政府監督決策針對運營管理者關注問題:停車場的周轉率情況?停車場的人員管理情況?停車場的財務報表情況?.城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停車場運營收費管理停車場設備維護管理停車場財務報表統計汽車后市場增值服務建設步驟及要點面向政府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平臺面向公眾停車服務面向企業運營管理面向政府監督決策針對政府及監管部門關注的問題:城市停車泊位總數多少?城市停車泊位熱點分布?城市停車泊位資源利用率?城市智能停車場覆蓋率?城市公眾停車滿意度?分區分類分時統計停車設施布局調控停車管理收費調控服停車務水平提升六、靜態交通指揮中心智 慧停車 運營管理中建設步驟及要點靜態交通指揮中17、心建設要點靜態交通指揮中心集運營監測、聯動管理、應急指揮、語音服務等功能于一體,實現城市智慧停車的運營指揮、調度管理及決策展示等功能。大屏顯示系統大屏分區示意圖結合智慧城市建設,聯動管理,資源復用。注重建設-運營一體化,避免前后脫節。0 0 0 D監控系統投影系統音響擴聲系統綜合布線決策支持區視頻監控統計分析區語音呼叫系統 自動應答、通話錄音集中控制系統 設備集中控制管理目 錄C O N T E N T S0 1 建設現狀及背景0 2 建設步驟及要點0 3 發展趨勢及展望發展趨勢及展望-設計施工精細化對停車場建筑風格、結構形式、交通組織、智能系統等方面進行精細化設計與實施,體現各停車場的特色亮18、點,同時注重建設效果,采用設計實施一體化的建設模式。產品研發集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停車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實施停車運營管理設計精細化施工品質化建設一體化發展趨勢及展望運營管理規范化制定停車行業標準、規范,通過專業的停車運營管理企業實現所有停車場的統一化、規劃范運營,提升停車場的管理效率和服務品質。一體化運營數字化統計可視化操作標準化管理品質化服務遠程化監管發展趨勢及展望-停車服務便民化通過實時查詢、停車誘導、反向尋車、電子支付、智能充電等一系列技術手段,使公眾停車出行便捷化。二級區域誘導一級主路誘導三級場庫誘導實時查詢泊位預約全程停車誘導反向尋車微信公眾號繳費手機A P P 繳費自助繳費機尋車機掃碼繳19、費多元化電子支付渠道道閘掃碼繳費無感支付停車充電一體化發展趨勢及展望分析決策科學化通過一系列的停車指數分析,使停車設施規劃、停車收費標準、停車管理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學化。停車設施規劃、停車位配建指標調控政策、收費標準制定泊位利用率分析停車熱點分析交通管理政策、應急預案政策實效評估,公眾滿意度評價投訴及建議統計高峰指數分析發展趨勢及展望展望未來1、融合應用,精準導航F 1 1 7預約泊位融合應用高德地圖精準導航d u百度地圖發展趨勢及展望展望未來2、信用掛鉤,無桿管理中國的停車逃費和亂停車現象較為普遍且屢禁不止。以停車逃費為例,上海停車咪表逃費率高達2 0 南昌占道停車逃費率約四成。停車征信可以有20、效緩解停車逃費和亂停車現象。智慧停車可以通過車主畫像、停車軌跡、支付行為和L B S 幫助政府建立停車場征信體系,并將車場征信納入國家整體信用體系。現存問題居民征信體系需要多維度數據支持智慧停車系統帶來的價值國家征信體系停軍信用體系車主畫像停車軌跡支付行為基于停車場L B S(L B S:基于位置的服務)無桿停車將停車行為數據納入到國家整體信用體系利用信用體系等約束手段替代出入口道閘發展趨勢及展望展望未來3、綜合用地,全面共享商業、辦公、住宅一體化綜合型P+R 停車場(天保路)統籌調配、分時共享(杭州、青島試點)發展趨勢及展望展望未來4、自動泊車,無人駕駛W I s h i c o m下載后高清無水印節約時間,減少碰擦載運作為服務,供給需求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