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縣同弓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151
2024-07-01
21頁
2.28MB
1、常山縣同弓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公示稿注:本版本為草案公示,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審批文件為準。目 錄/CONTENTS01規劃概況02目標定位03空間格局04品質提升05實施保障規劃概況1.1 規劃總則1.2 規劃范圍與期限1.3 現狀特征011.1 規劃總則規劃目的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要求,充分銜接省、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鞏固和深化“多規合一”改革成果,綜合考同弓鄉發展訴求和所面臨的問題短板,整體謀劃未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按照2、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要求,特編制本規劃。落實上位規劃管控要求。加強對上位規劃管控內容的深化、細化,通過對規劃指標、空間布局、控制線等進行深化落實,保障上位規劃管控要求的自上而下傳導,確保管控落地。明確各類用地功能布局。以人為本,完善功能,在上位規劃確定的國土空間格局與規劃用途分區基礎上,側重用途與地類的深化布局。細化規劃實施管制規則。加強規劃的實施性與操作性,明確對詳細規劃的指導要求,強化規劃實施引導。規劃原則規劃地位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國土空間的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作出的總體部署與統籌安排;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3、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規劃范圍1.2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為常山縣同弓鄉行政轄區內的陸域空間,總面積38.08平方千米,下轄8個行政村。規劃期限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 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規劃范圍圖自然地理格局1.3 現狀特征同弓鄉位于常山縣城西郊,距縣城8公里。東臨縣城,南接新都工業園區,西連球川鎮,北攘何家鄉。地勢以東北、西北、西南邊境為高,向中部呈階梯狀平緩展開。全鎮總體呈現“三山半水六分半田”的國土空間格局,無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社會經濟基礎2020年,同弓鄉常住總人口0.77萬人。同弓鄉以現代農業產業為主導。一4、產以種植糧食、胡柚、瓜果蔬菜為主,已培育多個產業基地;二產以來料加工和農產品加工為主;三產發展勢頭好,以金色同弓田園綜合體為代表。圖 例國土空間用地現狀圖(基期年)目標定位2.1 主體功能定位2.2 規劃定位2.3 發展目標2.4 發展規模022.1 主體功能定位依據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的鄉鎮級主體功能定位,同弓鄉為農產品主產區。2.2 規劃定位“金色田園美好同弓”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旅融合示范鎮共同富裕示范樣板2.3 發展目標2.4 發展規模規劃至2025年初步建成農旅融合示范。農旅融合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規模,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初步優化,國土空間資源底線管控得到落實,土地集約節約初見成效。規5、劃至2035年高質量建成共同富裕示范樣板。農業核心凸顯,產業高度融合,空間布局結構更優化,節約集約利用更高效,空間品質更加優越,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國土空間現代化治理基本實現,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規劃至2035年:鄉域常住人口總規模達到0.39萬人。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面積13.84公頃。空間格局3.1 三條基本控制線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3.3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03 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3.1 三條基本控制線同弓鄉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面積962.26公頃,主要分布在鄉鎮中部。生態保護紅線同弓鄉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102.00公頃,為常山縣西部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及浙江三衢國6、家森林公園生態保護紅線,位于中和村。城鎮開發邊界同弓鄉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46.85公頃,主要分布在集鎮、金川源村。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圖 例落實上位指標三條基本控制線規劃圖3.2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鎮域總體格局一心:集鎮發展中心兩軸:依托X513的南北向城鎮發展軸、依托X506的東西向城鎮發展軸一廊:龍繞溪生態廊道三區:生態保護區、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文旅融合示范區 打造“一心兩軸,一廊三區”的空間格局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圖3.3 國土空間用途分區以同弓鄉目標定位和總體格局為引領,在上位規劃確定的規劃用途分區基礎上,深化、細化至二級用途分區,形成同弓鄉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一張圖。用7、途分區規劃國土空間用途分區規劃圖圖例品質提升4.1 完善綜合交通體系4.2 提供均衡公共服務4.3 提升基礎設施網絡4.4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044.1 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構筑“外聯內暢”的交通體系主干路:上紅公路、鉗何公路次干路:北關路、濱溪北路、新同路等高速公路:現狀滬昆高速(G60)快速路:規劃常玉快速路、通用機場快速路、國省道:規劃205國道航道:規劃浙贛運河縣道:現狀506縣道、513縣道、輝何公路綜合交通規劃圖4.2 提供均衡公共服務構筑“鎮村”兩級生活圈體系城鄉生活圈規劃圖規劃構建鎮、村兩極公共服務生活圈,形成1個30分鐘城鎮生活圈、7個15分鐘鄉村生活圈。完善鄉域公共服務設施,營造8、健康、舒適、便利的人居環境。4.3 提升基礎設施網絡構建綠色健全的基礎設施網絡集鎮雨污分流,統一收集至同弓鄉集鎮污水終端處理,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以箬嶺水廠為供水水源,規劃供水水質達標率100%。給水設施系統 排水設施系統規劃實施220千伏高壓輸變電工程和35kV高壓輸變電工程,新建35kV同弓變,保障電力供應。電力設施系統規劃保留現狀1處垃圾轉運站,新建1處同弓鄉未來鄉村垃圾中轉站,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四分法”整建制覆蓋,垃圾分類收運體系不斷健全。環衛設施系統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至2035年,所有人口集中區實現5G覆蓋率100%。通信設施系統統籌現狀和專項9、規劃等對燃氣和熱力管網布局,提升居民天然氣氣化率。燃氣設施系統4.4 保護歷史文化資源構建歷史文化保護體系 梳理保護名錄,明確重要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范圍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類別數量名稱國家級傳統村落1處胡村村省級傳統村落1處彤弓山村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處胡村建筑群、官莊橋圖例圖例#省級傳統村落#國家傳統村落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實施保障5.1 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5.2 規劃實施保障055.1 詳細規劃編制單元劃分全域劃定詳細規劃單元10個 包括4個城鎮單元和6個鄉村單元單元管控傳導對每類單元的四至邊界、主導功能、規劃人口、單元面積、建設用地面積、重要公共服務設施配建標準、重要基礎設施配建標準、城10、市重要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村莊建設邊界、歷史文化保護要求等進行明確,并向下位規劃傳導。單元類型單元名稱單元編號單元面積(公頃)功能定位城鎮單元金川片區單元3308220010511.07城鎮產業發展同弓健康產業園單元3308220120618.20城鎮產業發展同弓鄉集鎮單元3308220120543.95綜合行政服務浙贛合作省際窗口單元3308220010810.33綜合行政服務鄉村單元同弓鄉村單元133082201201950.13農業生產功能同弓鄉村單元233082201202818.86農業生產功能同弓鄉村單元333082201203675.65歷史文化保護11、同弓鄉村單元433082201204652.11農業生產功能同弓鄉村單元533082201207113.39歷史文化保護同弓鄉村單元633082201208514.69農業生產功能5.2 規劃實施保障強化規劃傳導管控體系建立上下貫通、橫向協同的規劃傳導機制。詳細規劃應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要求,在單元邊界、類型、主導功能、約束性指標、空間控制線、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上與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銜接一致,不得違背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實施分區分類用途管制制度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加強地上地下、城鎮鄉村空間統籌,建立健全全域、全要素、全過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和支持政策,對全域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12、制。城鎮開發邊界內,應編制詳細規劃,實施“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制方式,加強城鎮內部主要控制線的協同管控。城鎮開發邊界外,明確生態空間和農業空間的分區管控細則,實施“詳細規劃+規劃許可”和“約束指標+分區注入”管制。落實規劃動態評估調整機制依托常山縣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及時跟蹤監測同弓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確定的各項指標,了解和評估規劃目標實現程度。建立年度體檢、五年評估和重點領域專項評估組成的監測評估機制,形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年度和五年實施評估報告,規劃核心指標應納入考核評價體系。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相關實施策略,并指導近期建設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的編制,實現規劃動態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