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版)(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180
2024-07-01
24頁
14.14MB
1、2024 年 6 月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公眾版01目標策略與空間格局規劃背景與指導思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河南段橫跨黃河中下游,在國家防洪安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和糧食安全等方面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及對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河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2、,編制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規劃背景規劃背景規劃背景與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根本方針,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原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基本理念,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優化流域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保護開發質量和效益,把黃河打造成岸綠景美的生態河、歲歲安瀾的平安河、傳承歷史的文脈河,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奮力譜寫新3、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本規劃河南省黃河流域范圍包括沿黃的9個省轄市和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濟源市),以及4個引黃受水的省轄市。規劃輻射區范圍包括漯河市、南陽市、信陽市、駐馬店市。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規劃范圍規劃范圍2025 年2035 年2050 年許昌市周口市商丘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洛陽市焦作市鄭州市新鄉市開封市濮陽市安陽市鶴壁市濟源市規劃范圍與規劃目標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范圍與分區10個沿黃城市4個引黃受水城市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進展。2025 年2035 年2050 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發揮示范標桿4、作用,基本建成引領黃河流域、造福中原人民的幸福河。全面建設成為引領黃河流域、造福中原人民的幸福河。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防洪減災能力進一步增強,水資源集約利用、城鄉發展質量和黃河文化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水平建成生態保護示范區高水平建成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水平建成黃河文化優勢彰顯區高水平建成黃河安瀾保障區高水平建成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先行區黃河成為岸綠景美、長久安瀾、傳承文脈、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河南全面建成,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樣板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規劃目標規劃目標規劃范圍與規劃目標空間策略與總體格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安瀾為基韌性5、為要 以水而定 量水而行 空間策略空間策略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統籌謀劃協同治理一帶兩屏黃河生態帶太行山、伏牛山生態屏障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圖生態空間生態空間一圈多點一心三區鄭州都市圈多個區域中心城市、縣城城鎮空間城鎮空間農業空間農業空間中原農谷豫北平原高效農業區豫東平原高效農業區豫西山地丘陵生態農業區空間策略與總體格局總體空間格局總體空間格局02統籌三大空間引領流域高質量發展保護修復生態空間高標準建設黃河生態帶筑牢太行山、伏牛山生態安全屏障塑造大嵩山生態綠心構建多層級生態廊道網絡以嵩山為核心,以登封、偃師、鞏義、禹州、汝州等環嵩山縣(市)為主體,共建高品質的人文生態綠心。提高太行山水源涵養和水土保6、持功能,強化伏牛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包括黃河故道、南水北調、大運河(河南段)、沙潁河和其他重要支流生態廊道。以干流為先導,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強化黃河大堤內外生態功能對接,盡快實現黃河生態廊道貫通。完善生態網絡,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完善生態網絡,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強黃河干支流沿線等生態廊道修復治理推進太行山-伏牛山生態屏障區修復治理推進平原農業生態涵養區生態修復保護修復生態空間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修復治理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修復治理1.2.3.4.5.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空間推動鄭州都市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強化外圍區域中心城市支撐帶動作用促進縣級城市和小城鎮提質升級統籌公7、共服務設施均衡化布局,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鎮體系,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完善城鎮體系,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重要產業集群布局規劃圖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空間優化創新功能空間布局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優化制造業空間布局支撐產業鏈群發展突出創新引領,統籌產業空間布局突出創新引領,統籌產業空間布局推動開發區提質增效加強黃河干支流沿岸產業準入管控拓展消費新空間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建設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空間統籌推進能源資源基地和重點礦區建設,提高礦業開發利用集中度,健全生態保護與礦山開采協調機制。減少小型礦山數量,增加大中型礦山比例,實施新建礦山最低準入條件。落實河南省露天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條例,黃8、河流域新建、改建、擴建露天礦山應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支持主要礦種生產礦山應用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推動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梯級利用、循環利用。優化農業農村空間布局,推動鄉村振興優化農業農村空間布局,推動鄉村振興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布局,推動綠色發展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布局,推動綠色發展01加強農業區單元分區分類指引。010102培育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基地,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020203優化鄉村居民點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030304保障農村產業用地需求,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040405統籌城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布局,支撐城鄉一體化發展。050506統籌推進土地綜合整治,支撐鄉村振興發展。069、06優化礦產開發利用布局,統籌推進能源資源基地和重點礦區建設優化礦產開發利用布局,統籌推進能源資源基地和重點礦區建設嚴格管控露天礦山開發治理活動嚴格管控露天礦山開發治理活動提高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提高礦產資源節約集約與綜合利用水平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減少小型礦山數量,提升規模化水平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減少小型礦山數量,提升規模化水平保護傳承黃河文化魅力空間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文化公園和大遺址文物保護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各類專項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文旅文旅融合融合支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以“黃河故事”為主線,統籌劃定管10、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四個主導功能區,以核心展示園、集中展示帶、特色展示點建設為抓手,有序推動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整體保護利用和系統開發提升。活化利用黃河文化遺產活化利用黃河文化遺產推動文化旅游空間融合發展策劃十條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優先保障重大文化旅游設施用地深入落實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重大項目整體保護黃河流域文化遺產整體保護黃河流域文化遺產03夯實支撐體系保障流域可持續發展提升水資源保障能力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優化水資源配置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水資源超載區治理落實以水定城、以水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嚴格落實用水定產,嚴格落11、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水總量控制指標優化配置、科學調度黃優化配置、科學調度黃河水、南水北調水,積河水、南水北調水,積極用好再生水、嚴格控極用好再生水、嚴格控采地下水采地下水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大力推進農業節水積極推進工業節水增效積極推進工業節水增效工作工作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強禁采區、限采區和加強禁采區、限采區和地面沉降控制分區管控地面沉降控制分區管控實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實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加強地表水超載區重點加強地表水超載區重點領域節水,多渠道增加領域節水,多渠道增加水源供給水源供給 完善基礎設施布局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12、合防災體系布局完善綜合防災體系布局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04分區施策與分類指引“一干六支”沿線地區分級管控依據黃河水文和自然地理特征,統籌上下游、依據黃河水文和自然地理特征,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劃分“一干六支”線性分區干支流、左右岸,劃分“一干六支”線性分區灘區灘區打造成為生態、安全、農業協調發展的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樣板區打造成為峽谷風貌的生態綠色廊道大堤外5千米大堤外5千米無大堤河道無大堤河道按照“因灘施策、綜合治理”的規劃思路推進灘區修復整治,引導灘區人口與建設規模減量發展,依據洪水淹沒風險劃分“嫩灘、二灘和高灘”,實行差異化分區引導與管控,形成“河暢、岸綠、堤固、13、景美、民富”的美麗灘區。提升無大堤河道生態環境質量與水沙治理能力。嚴格控制采礦行為,推進礦山修復。支持防洪安全、水沙治理等工程建設,提升水土保持能力。沿黃河干流大堤外100米、500米、1千米、5千米劃分四級管控指引區,加強黃河干流沿線土地用途管制。打造成為山水林田草一體、自然與文化融合的黃河休閑觀光綠色生態長廊針對城區段建設30-50米以上的防護帶,禁止新增城鎮建設用地,推進濱水林帶建設,完善生態游憩功能;針對非城區段建設100米以上的防護帶,禁止新增城鎮建設用地,因地制宜推進生態修復。在河道外1千米范圍內嚴格產業準入,禁止新建重化工、重污染項目,有序退出污染企業。生態防護區控制建設區伊洛河14、沿線地區宏農澗沿線地區蟒河沿線地區沁河沿線地區金堤河沿線地區天然文巖渠沿線地區支流沿線支流沿線分層指引分層指引干流沿線干流沿線分層指引分層指引三區“三區七片”分區差異化指引根據黃河干支流域及外圍引黃受水區分布特點,根據黃河干支流域及外圍引黃受水區分布特點,將流域按縣級行政單元劃分為“三區七片”將流域按縣級行政單元劃分為“三區七片”七片核心區黃河流域安瀾、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展示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引領區中游核心區保護治理發展中下游核心區下游核心區北部拓展區南部拓展區北翼協同區南翼協同區拓展區黃河流域生態涵養、流域治理和城鄉融合發展的共生共榮區協同區黃河流域引黃協作、糧食安全保障和和文化保護傳承的拓15、展聯動區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治理流域安全防災協同治理水資源節約利用六大支流河道1km六大支流河道1km流域高質量發展加強山體保育,完善濕地系統;加強水沙治理;打造洛陽省級副中心城市;加強文化遺址保護傳承。推進灘區現代農業產業化;有序推進灘區居民點遷建,改善灘區經濟發展;完善城鎮公共服務。加強山體保育,推進重要支流環境污染治理;加強支流與滯洪區防洪能力;提升焦作-新鄉-濮陽發展軸聚集能力。加強山林保育,推進重要支流環境污染治理;推進縣城提質,加快融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打造明清古道文化展示帶。加強山體保育;完善引黃工程;依托京廣通道提升安陽市發展能級,推動鶴壁資源型城市轉型;打造北部古都展示帶。16、完善引黃工程;保障糧食安全;提升地市發展能級,發展內河航運;打造主題化文化展示區,加強文旅協作。加強沿黃濕地保護修復與生態廊道建設;推進灘區治理;加強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推進鄭開同城化;完善沿黃文化展示空間體系。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綜合防災人/地/產/城/鄉黃河文化保護與傳承創新保護治理發展05推動跨區域協同發展加快建立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省際水資源信息共享。推進省際干支流河道綜合治理,協同補齊跨省界地區防洪工程短板。加強省際高速公路通道對接,提高省際跨黃河路網聯通能力,推動區域等重大能源設施建設。整合跨省域文化資源,共同打造以黃河為主題的國家級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促進跨界地區產17、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聯合共建跨省域產業合作園區。推動跨省協同發展推動建立黃河流域省際協同體制機制推動建立黃河流域省際協同體制機制推進重點領域跨省協同治理推進重點領域跨省協同治理生態協同交通協同產業協同防洪協同文化協同積極與晉、陜、魯三省開展多邊合作,加強規劃銜接與政策協同。探索建立區域一體化工作機制。國土為基筑牢保護底線空間統籌引領流域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網站:https:/微信公眾號:河南自然資源電子郵箱:郵寄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東路 18 號河南省自然資源廳 國土空間規劃局,郵編 450000(郵件標題或信封封面請注明“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意見建議”字樣)本規劃所有數據和內容以最終批復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