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廿八都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1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200
2024-07-01
15頁
4.10MB
1、(征求意見稿)江山市廿八都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目 錄01020304050607規劃總則目標定位總體格局公服設施基礎設施歷史文化土地整治1.1鄉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對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的深化落實,是編制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規劃定位1.2保護優先、底線管控區域統籌,設施共享以人為本、功能完善布局優化,節約集約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嚴守國土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底線,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規劃原則因地制宜、彰顯特色數字賦能,高效治理落實國家戰略和省級、市級、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加強峽口-保安-廿八都片區協作2、,實現設施共建共享。強化核心集聚,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為推進“兩個先行”提供有力支撐。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鎮更新行動,打造共富單元,提升城鎮功能和品質。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自然觀,傳承自然和歷史文化脈絡,以重塑城鄉風貌擘畫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接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立規劃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制度。01 規劃總則1.3 規劃范圍和期限01 規劃總則規劃范圍:廿八都鎮行政管轄范圍,總面積187.03平方千米。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2.1 目標愿景江南古塞尋夢之都02 目標定位以仙霞古道文化、邊關軍驛文化3、商賈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等為特色,以古鎮文化體驗為主導功能,全面推進千年古鎮多元復興以共圓軍驛文化夢、古道商貿夢、民俗風情夢為主體,完善城鎮綜合功能,統籌保護與開發周邊生態資源,促進生態旅游、康養旅游、運動旅游、古道旅游多旅融合。江南古塞尋夢之都2.2 發展規模與要素保障至2035年 常住人口規模0.43萬人引導人口向鎮區、中心村等有序集中底線思維限定容量科學預測預判增量全域整治管控流量摸清家底框定總量有機更新挖掘存量六量協同保障02 目標定位3.1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落實江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將三條控制線作為調整4、經濟結構、發展產業和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保護優先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生態保護紅線分解任務。廿八都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2719.51公頃,分布在鄉域東部和西部、南部山區。保質保量落實永久基本農田落實縣級國土空間規劃永久基本農田分解任務。廿八都鎮永久基本農田面積506.92公頃,主要分布在鎮區周邊的山谷地帶。綠色集約落實城鎮開發邊界堅持節約集約、緊湊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引導促進城鎮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規劃期末城鎮開發邊界控制在66.68公頃,合理引導城鎮布局,避免城鎮無序擴張。03 總體格局3.2構建“一心一軸四區”的空間格局03 總體格局鄉鎮服務中心尋夢古塞體驗區南部5、高山體驗區城鎮發展軸廿八都鎮鄉鎮服務中心一心城鎮發展軸一軸東部生態保育區+中部森林康養區+尋夢古塞體驗區+南部高山體驗區四區中部森林康養區東部生態保育區建立鎮域鎮區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構建“30分鐘-15分鐘-5分鐘”三級生活圈。4.1構建“30-15-5”分鐘三級生活圈04 公服設施學有優教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有效供給以文惠民完善文化服務設施體系病有良醫推動各級醫療資源增量提升全民康體完善體育健身設施體系老有所依推進養老服務區域全覆蓋弱有所扶完善殘疾人服務設施體系 分 鎮域生活 分 鎮區生活 分 區 村級生活 保留廿八都鎮衛生院改擴建廿八都鎮敬老院保留廿八都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改造廿八都綜合健身場地6、原址改造廿八都小學改造廿八都南孔書屋教 育體 育文 化養 老醫 療4.2提供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04 公服設施 公 國道主 廿八都 深 南 :深 南、市域軌道S4 :黃 南 國道:205國道強化峽口-保安-廿八都綜合服務和生態經濟片區內部聯系,規劃打造“二鐵路一高速一國道”的對外交通體系和“三縱一橫”的鎮區內部道路體系。5.105 基礎設施打造內通外暢交通網絡二鐵路一高速一國道對外交通三縱:205國道、楓橋、楓嶺 一橫:楓安 三縱一橫鎮區內部交通針對性構建水資源保護開發體系,實現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水利融入峽口水廠供水體系,采用一體化供水與單村供水相結合,新建廿八都應急備用水,全面提升供水水源、水7、廠、輸水等環節的安全保障水平。給水全域雨污分流式排水體制,分片區優化排水設施布局,保留廿八都污水處理,分村優化排水設施體系,提 防洪、排澇能力,提升再生水利用。排水推動源網荷儲 質量發展,大力推進新能源建設布局,促進電網 聯 建設,打造多元融合創新型電網。電力可持續水資源保護開發體系保障城鎮供水安全科學化架構雨污排水體系持續提升創新電網體系以安全、穩定、可靠供氣為前提,建設完整的城鎮天然氣輸配系統、完善的應急用氣儲備體系,促進經濟、能源、環保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燃氣綠色安全的燃氣基礎設施建設垃圾全分類、全域零填埋,回收利用 的系統化環衛體系。環衛建成節能的智能環衛體系5.205 基礎設施打造現8、代化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化村落及傳統村落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3個中國傳統村落花橋村、楓溪村、潯里村;2個歷史文化村落一般村(興墩村、潯里村)圍繞“修復優雅傳統建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美麗人居環境、復興悠久傳統村落、營造文明生活方式”的要求,全面保護村落的建筑形制、整體風貌、民俗文化以及自然環境,彰顯浙江鄉村文化特征和鄉土特色。保護1處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1處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6處江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構建“常態保護”“屬地保護”“安全保護”“聯動保護”四大機制。保護1個國家級非遺木偶戲、2個省級非遺、9個市級非遺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物古跡等物質空間載體相結合,利用宗祠、古名居等表演和展示傳統民俗文化。6.106 歷史文化建立全域全要素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開展土地綜合整治1實施城鎮有機更新23推進精準高效供地農地農用,護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規范引導,控好農村宅基地及農房建設集約高效,用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規范程序,管好土地經營權流轉4加強鄉村土地資源管控7.107 土地整治加強國土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