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城市“雙修”專項規劃方案(2018-2020年)(2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4753
2024-07-01
29頁
3.99MB
1、城市“雙修”專項規劃城市“雙修”專項規劃 匯報文件匯報文件 2018.122018.12 濱州市規劃局 濟南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濱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工作任務與思路 規劃目標與策略 問題調查與評估 生態修復規劃 城市修補規劃 壹 貳 叁 肆 伍 實施推進計劃 陸 一、工作任務與思路 生態修復范圍:濱城區全域,包括濱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區,總面積約104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 城市修補范圍:主城區,東至東海水庫,西至西海水庫,南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19省道,北至濟濱東高速公路,總面積約430平方公里。規劃期限:2018-2020年,展望至2035年。任務要求 問題調查評估診問題 系統規劃方案2、謀策略 近期實施綱要定任務 1.1 生態資源總體評估 “四環五海”總體格局清晰,黃河、徒駭河兩條主要生態走廊生態現狀優良;點狀湖庫濕地公園保育情況良好,生態品質較高;建成區生態環廊有待提升:南環河水系連通有待推進、秦臺河及秦皇河市區段沿岸植被寬度不足,制約生態效益發揮。1、生態資源調查與評估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守底線、塑格局、顯特色。生態格局相對完整,本底富有特色,部分廊道、節點存在卡口,制約生態效益發揮。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1、生態資源調查與評估 1.2 河湖水系 河湖水系眾多、生態條件優良,主城區內部分水體存在問題。水安全水安全河湖水系安全性較高,部分存在淤泥堆積、堤壩薄河湖水系3、安全性較高,部分存在淤泥堆積、堤壩薄弱等問題。弱等問題。南環河、北環河等7條河流以及南海水庫淤泥堆積;秦臺干溝、張肖堂干渠等2條河流生態駁岸欠缺。水環境水環境總體水質較好,部分水體為總體水質較好,部分水體為類,排污管理方類,排污管理方面有待加強。面有待加強。雨污分流改造不徹底,新立河等7條河流及中海水庫為類水體。水生態水生態生態基底良好,部分水系生態空間受城市建設侵蝕生態基底良好,部分水系生態空間受城市建設侵蝕嚴重。嚴重。張肖堂干渠、秦臺干溝2條河道存在棚蓋現象;小開河、潮河、韓墩主干渠、道旭引黃灌區4條河流生態緩沖帶欠缺;南環河、秦臺干溝、張肖堂3條河流整體連通性有待提升。現狀水體問題分析圖4、 1.3 綠地系統與公共空間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1、生態資源調查與評估 綠地總量綠地總量增綠補綠趨勢向好,但公園綠地分布不均衡,濱北及高新片區需增綠補綠趨勢向好,但公園綠地分布不均衡,濱北及高新片區需加快規劃實施。加快規劃實施。現狀綠地與廣場用地總面積約34.7平方公里、其中公園綠地面積約9.8平方公里;2012年至今,綠地與廣場用地增幅近20%、其中城市公園綠地面積增幅約4.3%。人均公園綠地人均公園綠地總體情況較好,但整體分布不均衡、老城片區及新城片區西部總體情況較好,但整體分布不均衡、老城片區及新城片區西部指標偏低。指標偏低。現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約14.4 /人,已遠超國家園林城市5、標準要求;彭李、市中及玉龍湖片區老舊小區密集、人流集中,整體指標偏低。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總體情況較好,仍存在覆蓋欠缺區域。總體情況較好,仍存在覆蓋欠缺區域。主城區內現狀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約為88%,已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要求;老城片區及東城片區黃河十二路以南區域綠地服務半徑覆蓋嚴重不足。綠地系統綠地系統網絡體系已見雛形,老城段部分濱水綠地存在瓶頸節點。網絡體系已見雛形,老城段部分濱水綠地存在瓶頸節點。依托特色水系資源,四環、五海建設較好、形象風貌凸顯;沿南環河、張肖堂河、秦臺干溝老城段濱水綠地不足,生態效益與隔離作用難以全面發揮。綠地品質綠地品質綜合型公園綠化品質較高6、,社區公園綠化品質及人性配套有待提升。綜合型公園綠化品質較高,社區公園綠化品質及人性配套有待提升。老城及東城片區黃河十二路以南區域內老舊社區公園及街頭綠地需加強提質改造。現狀人均公園綠地分析圖 現狀公共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分析圖 1、生態資源調查與評估 1.4 工業棕地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現狀工業占地大,化工、冶煉等污染企業較多,對城市生態現狀工業占地大,化工、冶煉等污染企業較多,對城市生態環境、城市安全造成一定影響。環境、城市安全造成一定影響。工業區“四面圍城”、增幅較大,2017年工業用地比對2004年增長183.2%;污染企業占比大、分布散,化工、冶煉等企業較多、約占29.7%。危化7、企業衛生防護范圍內建設亟待整治。危化企業衛生防護范圍內建設亟待整治。濱北工業園和濱東化工園內新建廠區衛生防護區建設滯后,防護范圍內需要加強綜合治理;老城區內濱化舊廠等已搬遷廠區原防護帶用地亟需修復。現狀化工企業 現狀廢水排放 現狀爛尾廠區 城市 空間 黃黃 河河 濱州工業園區 經濟 開發區 濱東 化工園 高新技術產業區 現狀工業用地分布圖 現狀一類工業用地 現狀二類工業用地 現狀三類工業用地 濱州工業園危化項目衛生防護范圍圖 城東科技園危化項目衛生防護范圍圖 2.1 公共服務設施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2、城市建設調查與評估 現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實施度分析圖 現狀公共服務設施欠缺區域分析圖 8、現狀大中型公共服務設施整體規劃實施度較高,優質資源集中于老城片區及其現狀大中型公共服務設施整體規劃實施度較高,優質資源集中于老城片區及其周邊區域。周邊區域。現狀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約959公頃、總體規劃實施度約63%,與常住人口匹配度較高;老城片區內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相對完善,新城及東城片區內醫療、體育、養老等相對欠缺。現狀社區級養老、醫療等設施存在明顯短板,鄰里級設施服務半徑過大、承載現狀社區級養老、醫療等設施存在明顯短板,鄰里級設施服務半徑過大、承載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能力不足等問題突出。基礎教育設施集中于老城區內,分布不均衡、服務半徑過大,大班額問題突出;社區商業零售網點總量不足、配建標準較低9、,缺乏新興業態;醫療設施集中于老城片區內,黃河二路以南區域及黃河十二路以北區域亟需增補;養老設施總量短板明顯,服務模式單一,服務水平有待提升;供老年、兒童及青少年使用的文化體育設施相對欠缺。對標城市建設網格化的管理模式,為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十分鐘生活圈構建需全面開展。2.2 市政基礎設施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2、城市建設調查與評估 水系統水系統供水系統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污水處理廠及管網排供水系統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污水處理廠及管網排污排澇能力難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亟需整治提升。污排澇能力難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亟需整治提升。老城區多為雨污合流管道,新城區、經濟開發區雨污管道混接10、;第一污水處理廠承載力不足,無法滿足城區污水增長的處理需求;管網老化等導致部分地區易發生內澇現象。能源系統能源系統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滿足近期發展需求,能源供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滿足近期發展需求,能源供給效能提升以及老舊管網改造有待推進。給效能提升以及老舊管網改造有待推進。熱源點遠離城區、老舊管網等造成供熱不平衡、熱耗過大;缺少天然氣儲配站、供氣可靠性低。環衛系統環衛系統環衛設施數量不足、新老城區設施配置標準差異,環衛設施數量不足、新老城區設施配置標準差異,服務能力亟待提升。服務能力亟待提升。大中型垃圾轉運設施欠缺,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荷不足、熱值偏低;新城區基層環衛設施配置較為完善,老城區內配置不足11、。城區易積澇點分布圖 供熱設施現狀圖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2、城市建設調查與評估 2.3 交通出行條件 濱州道路網密度 國標(中等城市)主干路 0.73 1.0-1.2 次干路 0.66 1.2-1.4 支路 0.56 3-4 現狀道路交通網絡圖 交通擁堵路段及節點分析圖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支路網密度不足,局部節點存在時段性擁堵。支路網密度不足,局部節點存在時段性擁堵。次干路、支路網密度分別為0.66km/km2和0.56 km/km2,遠低于國家標準;連通性不足,錯位路、斷頭路較多,高峰時段常見擁堵點10余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不高,線網結構、站點分布亟待優化。服務水平不高,線網結構12、站點分布亟待優化。公交站點500米公交覆蓋率僅68%、低于國家標準要求(90%);老城區公交線路重復系數較高、新城區公交設施欠缺,公交出行分擔率較低。慢行交通慢行交通系統性不足,路權無保障,出行環境較差。系統性不足,路權無保障,出行環境較差。慢行系統不完善,機非換乘銜接設施欠缺;慢行路權有待規范管理,機非隔離不足、慢行環境不佳。靜態交通靜態交通設施缺口較大,停車管理有待加強。設施缺口較大,停車管理有待加強。車位供給缺口較大,醫院、學校等路外公共停車場嚴重不足;引導系統建設滯后、智能化泊位監管系統尚未建立,管理有待加強。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2、城市建設調查與評估 2.4 棚改舊改安居 z 13、新城片區 老城片區 東城片區 濱北片區 高新片區 棚戶區、老舊小區分布圖 棚戶區棚戶區用地粗放,生活品質不高。用地粗放,生活品質不高。現狀城中村共178個、用地粗放,以低層為主、平均容積率1.0左右;環衛、停車等配套不足,建筑密度大、質量較差,生活質量不高。老舊小區老舊小區集中于老城片區,建筑質量差、設施配套不完善,集中于老城片區,建筑質量差、設施配套不完善,缺少公共活動空間。缺少公共活動空間。現狀老舊小區共171個,存在結構隱患的老房空房較多;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級配不合理,養老等設施短板明顯;私搭亂建嚴重、公共空間缺乏;內部交通混亂,停車困難,無障礙設施系統不完善。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2、14、城市建設調查與評估 2.5 城市形象風貌 新城區風貌 老城區風貌 現狀重要景觀節點及廊道分布圖 整體形象整體形象格局基本形成,特色彰顯不足,重要廊道格局基本形成,特色彰顯不足,重要廊道及節點的風貌形象有待提升。及節點的風貌形象有待提升。黃河五路、渤海五路兩條功能廊道空間秩序不佳、有待理順,沿黃河、秦皇河等景觀廊道沿線活力不足、有待加強塑造;五海等標志性景觀節點風貌凸顯,新城核心現代風貌較好、老城核心傳統風貌彰顯不足。市容市貌市容市貌新老城區差異明顯,老城區街道空間無序、新老城區差異明顯,老城區街道空間無序、環境品質不佳。環境品質不佳。服務型街道、生活型街道功能分區不明確,慢行空間侵占嚴重;建筑15、立面不同時代設計元素缺乏協調,本土文化特色體現不足;廣告牌匾整體缺少控制與引導,老城區內雜亂無序。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文化資源豐富,挖潛利用不足,文旅品牌文化資源豐富,挖潛利用不足,文旅品牌缺少知名度。缺少知名度。紅色文化、工業文化等資源豐富,有待進一步挖潛利用;尚未形成系統的文旅空間,缺少新型業態,整體吸引力不強。調查與評估主要結論 生態格局生態格局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 城市功能城市功能 城市形象城市形象 市域生態格局相對完整 本底條件富有特色 極具特色的河道水網 存在瓶頸的綠地系統 四面環繞的工業園區 欠賬較多的配套設施 并不便捷的交通出行 品質不佳的生活環境 分布不均的開敞空間 獨特的空間格局16、 單一的文旅產品 混亂的街道空間 展特色展特色 修品質修品質 補短板補短板 塑風貌塑風貌 二、現狀調查與問題評估 生態濱州 活力濱州 幸福濱州 1、規劃目標與策略 三、規劃目標與策略 總體目標:打造成為生態卓越、富有特色、宜居樂活的生態濱州、幸福濱州、活力濱州。當前世界城市發展的理念和趨勢:環境、品質、生態、活力 新常態下,發展模式理念的轉變: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思想和要求: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城市為人民、發展的持續性和宜居性“雙修”背景下轉型發展的關鍵:重整自然生境、重振經濟活力、重建優質設施、重塑空間場所、重鑄文化認同、重理社會善治 凸顯生態特色 完善功能配套 彰17、顯城市風貌 修 補 塑 生態修復生態修復 修綠網 治棕地 理清水 水體綜合治理行動 綠地系統完善行動 工業用地修復行動 出行條件改善行動 民生設施完善行動 棚改舊改安居行動 特色風貌塑造行動 市容整治提升行動 城市修補城市修補 提交通 補設施 改安居 展特色 靚市容 2、行動體系 三、規劃目標與策略 四、生態修復規劃 湖為心 水為脈 綠為帶 構筑“雙環五帶”特色生態格局 精塑“四環五海”、重點完善生態內環,塑造城市生態景觀特色,豐富文體、休閑、旅游等多元功能。理水筑廊:強化水體自凈功能,提升親水環境品質,完善秦皇河、秦臺河、新立河生態復合功能帶。增綠復綠:建綠透綠、織綠成網,完善休閑服務效能,18、提質綠地風貌,打造生態園林城市。棕地修復:改善局地生境,加強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及生態景觀的塑造。生態系統構建 指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生態空間生態空間/農業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比重城鎮空間比重 30:51:19 39:47:14 39:47:14 生態紅線區面積占生態空間面積比例生態紅線區面積占生態空間面積比例(%)16.1%16.1%16.1%四、生態修復規劃 行動一、水體綜合治理行動 行動目標 強化水安全、改善水環境、提升水生態,打造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指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19、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水域濕地面積比水域濕地面積比(%)10.99%10.99%10.99%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率(%)88.2%100%黑臭水體占比黑臭水體占比(%)5%0%水體生態修復指引圖 清淤疏浚 雨污分流改造 末端小型污水處理系統 景觀型岸線示意 生態型岸線示意 規劃指引 水安全 嚴控生態藍線,加強保護管控,提高防洪排澇標準;清淤疏浚、提升防洪能力,北環河、西沙河等7條河流及中海、南海2個水庫,分段清淤、生態復堤。水環境 控源截污與內源治理,提升“六河一庫”中類水體;水質檢測、建立評價補償制度,實時水質監測;污染防控、完善監督管理制度,嚴控水20、功能區納污總量。水生態 湖庫濕地清淤減排、生態恢復,推進中海及南海等湖庫濕地適生生境恢復及生態防護林、緩沖帶建設;四環水系優化疏通、增強聯動,提升沿線綠化、打造全線生態帶,重點推進南環水系生態構建;其他水系互聯互通,構建功能復合的生態水網。對標國家生態園林城市,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織補、提升綠地空間。指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建成區綠地率(建成區綠地率(%)27%35%4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2%40%45%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88%92%100%城市人均21、公園綠地面積()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4 13.1 13.3 行動目標 四、生態修復規劃 行動二、綠地系統完善行動 綠地總量 凸顯綜合公園人文特色、加強社區公園人性配套、均衡游園空間布局,規劃期末新、擴建綠地2平方公里;彭李片區、市中片區及玉龍湖片區等重點增補區域,繼續推進拆遷建綠、破硬復綠、見縫插綠,營造微景觀。綠地系統 濱水綠廊、拓綠親水,推進新立河、秦皇河、秦臺干溝特色景觀帶構建,增補南環河、張肖堂河、秦臺干溝老城段濱水綠地;慢行綠道、連綠成網,完善核心區域綠道網構建,有機串聯濱水綠廊及各級公園綠地;各級綠地、均衡布局,完善5海、72湖、108園等各級公園綠地建設。綠化品質 分類22、導引、完善配套,老城及東城片區黃河十二路以南區域內老舊公園分級、分類提出引導措施,加強人性化設計引導,提升風貌形象;裸土覆綠、科學配植,加強物種多樣化及配植復層化建設,提升綠化品質。規劃指引 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2020年)遠期(2035年)棕地土壤污染調查和評估率(%)50%100%行動目標 修復廢舊廠區,改善城市環境,保護彰顯工業文化特色。工業棕地修復更新示意圖 四、生態修復規劃 行動三、工業用地修復行動 規劃指引 污染工業用地 建立污染企業名錄,開展疑似污染地塊環境調查和評估,統一監控管理;修復重點廢棄廠區,進行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復;新舊動能轉換、升級改造,優23、化生產設施、改善排污方式。生產防護區 強化管控濱化、中海瀝青等重要危化企業的新建衛生防護區;有機更新已搬遷企業的衛生防護區,優先考慮建設公共服務設施;“誰污染、誰負責”,建立長效土地污染責任分配管理機制。近現代工業遺產 建立工業遺產清單,將特色鮮明的廠區作為工業遺產予以保留;二次開發再利用,引入科創、文化等新型業態,合理產業調整與功能置換。功能系統:加快新區建設、緩解老城區壓力、提升城市服務能力,推進老城有機更新。便捷交通出行 填補設施欠賬 加快棚改舊改 風貌系統:依托生態基底、挖掘文化底蘊,凸顯黃河、工業等多元文化特色。五、城市修補規劃 城市功能與風貌系統構建 統籌民生設施建設,均衡空間布局24、,構筑十分鐘生活圈。指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基礎教育設施服務范圍覆蓋率基礎教育設施服務范圍覆蓋率(%)70%90%100%基礎教育設施千人用地面積基礎教育設施千人用地面積(平方米平方米/千人千人)4430 3000 3375 醫療衛生機構千人床位數醫療衛生機構千人床位數(床床/千人千人)5.2 5.6 8 城鎮人均公共文化設施用地面積城鎮人均公共文化設施用地面積(平方米平方米/人人)0.2 0.4 0.8 15分鐘分鐘(10分鐘分鐘)生活圈設施覆蓋率生活圈設施覆蓋率(%)80%85%100%行動目標 五、城市修補規劃25、 行動一、民生設施修補行動公共服務設施 公共服務設施修補建設指引圖 多元生活圈構建示意 規劃指引 城市級公共服務設施 環中海綜合服務中心核心帶動、業態升級,引入高端業態、增強核心活力;老城綜合服務中心提質改造、功能完善,完善民生配套,提升服務能力;高鐵樞紐、高新區綜合服務中心突出建設、引擎帶動,突出區域輻射力和影響力。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 網格化精細管理,老城靈活填補、新城標準配建;統籌配建標準、合理預測需求、均衡空間布局、制定建設計劃;推動彭李、市中、玉龍湖等“見縫插針”式增補,政通、秦皇河及南海西等按照標準規劃配建。鄰里級公共服務設施 按照幸福社區規劃,每年推進1-2個社區示范先行;多元完善26、拓展服務要素,關注民生需求、滿足高精神訴求類服務;復合共享、提升服務效率,引導服務要素“一站式”或“一街式”布局;便捷可達、實現步行可達全覆蓋,定向優化配置、滿足服務半徑需求。行動目標 推進基層設施建設,統籌老舊管網改造與綜合管廊建設,提高綜合承載能力。五、城市修補規劃 行動一、民生設施修補行動市政基礎設施 指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95%96%99%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5%96%100%燃氣普及率燃氣普及率(%)80%98%集中供熱普及率集中供熱普27、及率(%)69.8%72%85%綜合管廊建設長度綜合管廊建設長度(km)51.6km 152.2km 海綿城市近期建設示范區 雨污合流及老舊管網改造重點推進區域 水系統 改造老舊管網、提升供排水保障,重點推進老城雨污分流管網改造;擴建污水處理設施、嚴控排污標準、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要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促進自然降水及再生水回用。能源系統 推進老城片區老舊管網改造,建設儲配設施、提升供給水平;倡導清潔能源、新能源應用,切實推進節能減排。環衛系統 完善轉運系統,提升垃圾焚燒發電等處理效率;完善居住區及商業區內基層環衛設施配置,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綜合管廊系統 加快綜合管廊體系構建,提升基礎設施建28、設水平、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規劃期末,綜合管廊規劃實施總長度51.6 公里。規劃指引 行動目標 營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完善低碳生態交通體系構建。五、城市修補規劃 行動二、出行條件改善行動 指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主城區道路網密度(%)2%5.5%8%支路網密度(%)0.56%1.2%3.9%公共交通分擔率(%)6.1%12%25%城市停車泊位與汽車保有量的比值 0.6 1 1.2 道路交通 慢行交通 公共交通 靜態交通 規劃指引 道路交通 完善提升主次干路,渤海九路等瓶頸路斷面改造,20處區域性斷頭路打通;增加支29、路密度,縮小地塊尺度,改善交通微循環;部分重點路口及老城區內小路口“喇叭口”式展寬改造,提升通行效率。公共交通 增加線網密度,優化15條、新增11條公交線路;均衡站點布局,500米覆蓋率提至80%,推進6處公交場站建設;分時專用路權保障,建設“四橫六縱”分時段公交專用道網絡。慢行交通 依托中海、萬達等重要節點,構建系統成網、換乘便捷的網絡狀慢行系統;加強路權保障,提升慢行出行環境。靜態交通 多層級、差異化增補,一類區緊縮控制、二類區平衡控制、三類區寬松供給;建立泊位監控系統,完善城市停車管理頂層設計。交通管理 推進交通管理信息中心及智能停車誘導系統構建,完善交通引導措施。行動目標 有序推進棚戶30、區改造,改善老舊小區生活品質,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老舊小區修補比例(%)60%100%棚戶區改造比例(%)100%100%城中村改造比例(%)100%100%五、城市修補規劃 行動三、棚改舊改安居行動 棚戶區、城中村分類改造分布圖 新城片區 老城片區 東城片區 濱北片區 高新片區 規劃指引 棚戶區改造 分類施策,原地改造類統一規劃、提質優化,異地安置類建新建優,原地整治類高效盤整、適度改造、集約遷并、完善配套;有序、重點改造對城市整體結構完善和重要功能提升存在影響的老城區內城中村。老舊小區整治 重點改31、造濱化、一棉、宏偉棉機、宣家、桃李等6處舊住宅區;綜合整治危舊建筑、地上管網、道路等,改善居住生活環境;增補養老、文化、環衛、社區服務等民生設施,增設小區游園等綠地空間。行動目標 凸顯理水營城、彰顯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形象風貌。指標 規劃基礎年(2017年)近期(2020年)遠期(2035年)建筑風貌 完成主城區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制定建筑設計引導導則。實現主城區城市設計全覆蓋,建筑風貌統一協調,體現濱州特色。夜景照明 完成五海、商業、行政、市民文化中心等重點區域夜景照明提升。全面實施主城區景觀照明,提升城市亮化品質。五、城市修補規劃 行動四、特色風貌塑造行動 城市形象風貌提升系統結構示意圖 32、規劃指引 景觀廊道 完善集環城公路、環城水系、環城林帶和環城生態節點于一體的新四環;重點完善黃河五路、渤海五路兩條對外形象展示的城市功能服務型軸帶;營造活力濱水空間,構筑秦皇河、新立河、秦臺河生態文明景觀軸。重要節點 提升老城中心、新城中心、文化中心等城市功能節點風貌形象;提升中海、南海、北海、蒲湖等濱水節點大水面景觀,完善服務功能;增強門戶節點識別度,塑造特色建筑風貌、綜合整治景觀形象。文化旅游 挖掘紅色文化、黃河文化、工業文化、民俗文化底蘊,打造文旅品牌;構建北部徒駭河生態游憩帶、南部黃河風情旅游帶,完善旅游體系;豐富旅游產品、傳承文化內涵,完善多元配套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行動目標 指33、標指標 規劃基礎年(規劃基礎年(2017年)年)近期近期(2020年)年)遠期遠期(2035年)年)街道家具與標識系統 完成試點街區及城市重點區域街道家具整治與提升。完成主城區內街道家具更新與提升工作。廣告牌匾 主次干道兩側、商業區、重點地段(公園、廣告、車站周圍)、四環兩側、城區出入口及高速公路兩側范圍內的戶外廣告已重點整治。實現全市違法違規戶外廣告基本“清零”,重點實施交通節點(城市出入口、立交節點)和景觀節點(公園、廣場)戶外廣告精品化提升 根據新的濱州市城市總規劃,對戶外廣告專項規劃進行修訂,增編公益廣告規劃和主要道路門頭牌匾控制性詳細規劃 煥亮市容市貌、打造宜人空間,系統提質人居環境34、品質。五、城市修補規劃 行動五、市容整治提升行動 建筑風貌整治 廣告牌匾管控 規劃指引 街道空間 加強沿街功能業態管控,優化功能分區;完善設施配套,促進街道功能復合,提升城市街道活力;加強沿街建構筑物及綠化節點景觀照明,將裝飾照明融入沿街配套設施。建筑風貌 協調沿街建筑界面整體風格,注重微差變化,統籌傳統與現代建筑風貌的協調性及多樣性;協調城市色彩、注重新老城區過渡協調,老城區延續傳統、注重新元素的融入,新城區強調現代色彩風貌營造。廣告牌匾 針對位置、尺寸、顏色、材質、形式、風格、字體等提出通則性要求;劃分集中展示、一般控制、嚴格控制及禁止設置區,分區明確管控要求;分類型、分節點提出戶外廣告及35、標識設施的整治與設置引導措施。1、項目實施計劃 六、實施推進計劃 行動計劃,8大行動,30類工程。任務成庫,三年153項實施項目建設。重點示范,推薦17項有影響、有成效、可示范的重點、亮點項目。行動計劃 任務成庫 重點示范 北鎮街道 市中街道 市東街道 彭李街道 黃河七路 蒲湖水庫 市西街道 南外環路 渤海二路 渤海八路 渤海五路 黃河二路 黃河五路 跨市中、北鎮兩個街道辦事處,東至渤海二路,西至渤海八路,北至黃河七路,南至南環路,約11.56平方公里。六、實施推進計劃 2、雙修示范區規劃 精塑核心亮點 系統修復修補 老城綜合服務中心 蒲湖生態景觀節點 秦臺干溝城市風情景觀展示廊 渤海五路城市功能服務軸 黃河五路城市功能服務軸 提質生態環境 完善服務功能 提升市容市貌 規劃范圍 雙修重點內容 匯報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