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策分離立交橋40米預應力箱梁預制過程控制QC成果報告.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4869
2024-07-02
44頁
15.69MB
1、40米預應力箱梁預制過程控制,1、概 況,1.1、工程概況,40米,2015年9月9日,1.2、小組概況,書 記,50,實施日期,2015.08.03-2016.11.04,循環次數,兩次,組 員 實施決策,男,32,大專,測量員,2、選題理由,1、我部所制箱梁屬于跨鐵路預應力組合箱梁,跨徑大、施工場地要求高,由于環境晝夜溫差較大,養生要求較高,對混凝土質量要求更為嚴格,對我們在沙漠地區施工既是學習的機會也是對新工藝的一次探索。,2、箱梁因梁體高而窄,鋼筋密集,砼不易澆筑和振搗,施工過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容易產生各種外觀缺陷,是我部工程施工的重點和難點,且以往箱梁預制外觀很難達到要求,為此我部特成2、立箱梁預制QC小組,目標是消除箱梁施工質量通病,確保箱梁預制工程取得成功,并為將來大規模施工提供有用的施工經驗和數據。,3、規范操作,文明施工,樹立安全文明施工典范。,3、目標可行性論證,1、我部有較強的技術力量,有經驗豐富的專業箱梁預制隊伍。,2、我部現場人員、機械、材料配置滿足箱梁預制需要。,3、運用QC攻關的方法提高預制箱梁外觀質量符合我部精細化施工的施工理念。,結論:領導重視并支持,項目班子同心協力,敢于創新,管理制度及措施健全,預期目標一定能實現。,40米預制箱梁施工創企業級工法,4、小組目標,5、第一輪循環,(實施期限2015.09.092015.10.3),5.1 現狀調查:,P3、階段,箱梁外觀缺陷主要有蜂窩、麻面、氣泡、水紋、空洞、露筋、砼離析、內模上浮導致幾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收面粗糙等,QC小組成員分別從人員、砼、鋼筋、模板、工藝、機械等方面入手,查找影響箱梁外觀質量的因素,分析如下:,影響箱梁外觀質量的因素,小組對影響箱梁外觀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討論,認為主要影響因素是:,1.作業人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質量意識淡薄。,2.粗集料過大,砼塌落度控制不好。,3.鋼筋加工及安裝不標準,模板受污染,砼漏振或過振嚴重,砼分段澆筑時間過長、工人程序銜接協調性差等方面。,對以上因素確定目標,研究對策,指定負責人,列表如下:,預制箱梁外觀質量控制對策表,5.2 組織實施,D階段,4、實施2、橋梁工程師雷朝林駐守工地對現場各道工序施工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總工金增寶進行相關的管理和調配。,實施3、實驗室加大原材抽檢頻率,確保材料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在實施階段按照對策進行部署,采取以下措施,解決各種影響外觀質量的問題。,實施1、召開討論箱梁外觀質量及控制的技術交底會,對所有參建人員進行詳細交底,確保所有人都熟知預制箱梁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會上同時進行質量意識教育,以提高每個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實施4、根據天氣情況在白天溫度較高時澆筑砼。,實施5、首件箱梁澆筑時,QC小組成員現場全過程控制,確保既定方案的嚴格執行。,實施6、澆筑過程中有專人進行調度,統一安排車輛及施工操作。5、,5.3檢查效果:,C階段,箱梁拆模后,對箱梁外觀質量進行檢查:箱梁線型是否平順,大面是否平整光滑,有無漏筋,蜂窩,麻面,空洞等現象,有無明顯分層冷縫,砼有無漏振、過振,離析現象等。對于連接部分氣泡較多、頂板底部部分砼顏色不一致、頂板表面平整度差等經常出現的問題,將繼續加大控制力度。,5.4總結階段:,A階段,通過PDCA循環,對預制箱梁通病進行了有效控制,對PDCA第一次循環達到預期目標的因素分析經驗和所采取的措施加以總結并進行推廣,以指導預制箱梁大規模生產。對于仍存在的問題,QC小組進入第二次PDCA循環,以徹底解決箱梁質量缺陷,6、第二輪循環(實施期限2015.10.042015.11.6、03),6.1 現狀調查:,QC小組對第一次存在的預制箱梁缺陷進行分析,對于頂板表面不平整等頑疾進行分析處理,對頂板砼澆筑時砼下料控制好,盡量不要造成堆料,且頂板表面預埋筋密集,不易找平。QC小組針對以上問題確定目標,研究對策,確定負責人,規定日期,列表如下:,梁體鋼筋驗收,箱梁砼澆筑,覆蓋養生,蒸汽養生,智能張拉,智能壓漿,6.2 組織實施,D階段,實施一:模板安裝完畢后覆蓋以免污染,便道上及時灑水防止揚塵,在砼澆筑前用壓縮空氣對模板進行重新吹洗。,實施二:適當延長砼附著式振搗器振搗時間,間隔30s振搗數次,并嚴格進行分層澆筑,確保振搗密實。,在實施階段按照對策進行部署,采取以下措施,以解決7、各種影響箱梁外觀質量問題。,實施三:砼砼澆筑至梁肋頂面后一次性連續澆筑頂板砼,下料時控制好下料數量,同時設專人進行頂板找平,確保頂板表面平整。,6.3 檢查效果,2015年10月4日箱梁澆筑完成,10月5日拆模后檢查箱梁外觀質量,發現倒角處氣泡,頂板底面砼色澤,頂板表面平整度已得到了有效控制PDCA第二循環達到了預期目標。,C階段,A階段,6.4 總結階段:,通過兩次PDCA循環,我部將形成對箱梁預制容易產生的氣泡、蜂窩、麻面、漏筋、通離析等外觀缺陷的有效控制,較好的掌握箱梁預制的施工工藝,對箱梁預制大規模施工提供了寶貴的施工經驗和有用數據。,7、實施效果,1、熟練掌握了箱梁施工的施工方法和工8、藝流程。,QC小組通過兩次PDCA循環,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規范現場管理和操作過程,有效提高了預制箱梁的外觀質量,達到了既定的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提高預制箱梁外觀質量控制水平,首件工程一次性成功,為大規模施工提供有用的施工經驗和相關數據。,3、提高了項目QC小組攻關水平,提高了技術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8、需進一步研究的問題:,1、如何使預制箱梁表面達到鏡面效果,還待下步研究。,2、箱梁養護規范化需加強。,3、QC小組廣泛參與性有待加強。,9、下步計劃:,1、堅持按QC活動總結出的經驗和成果指導施工,規范現場管理和施工,保證預制箱梁外觀質量。,2、對遺留問題繼續展開QC活動,使預制箱梁質量得到進一步完善。,3、加強技術培訓和質量意識教育,提高所有參建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4、加強QC活動的廣泛參與性,提高項目整體技術水平。,發表完畢 謝謝大家祝各位評委及在座的各位同仁工作順利 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