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地鐵項目加快隧道盾構掘進施工效率QC成果報告.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4870
2024-07-02
46頁
7.55MB
1、加快隧道盾構掘進施工效率,小 組 名 稱:XX公司南昌地鐵2-2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目錄,工程及小組概況,課題選擇及現狀調查,設 定 目 標,原 因 分 析,鞏 固 措 施,總結及下步打算,對策制定及實施,效 果 檢 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嶺北三路站,臥龍山站,平面示意圖,豐和南大道,一、工程及小組概況,地質概況,小組概況,XX公司南昌地鐵2-2標項目經理部QC小組成立于2015年7月8日,小組成員共8人,組長由總工程師申遂擔任。小組成員參加了平均58.2課時的QC知識學習。,選擇什么課題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結合各方要求,我們采用了“頭腦風暴”法,最終確定了“加快盾構掘進施2、工效率”為我們QC小組的課題,確定過程見下圖:,二、課題選擇及現狀調查,嶺臥區間右線于2015年8月15日貫通(7環每天),左線于2015年9月20日貫通(7環每天),將業主下達的節點工期左右線均提前10天,為后續工序留足準備時間;提高公司在南昌市場的聲譽。,現場地質條件復雜、設備故障高等,目前進度是5.79環/天每臺盾構,不能滿足進度要求;盾構掘進所占施工總天數比例大,對整體施工進度影響大。,加快盾構掘進施工效率,業主工期要求,項目部要求,目前狀況,課題選擇,現狀調查,平均每天推進5.79環,而業主要求指標為7環每天,不能滿足業主工期。,課題選定后,我們QC小組對嶺北三路站臥龍山站左右線在23、015年5月1日至2015年7月2日時間段盾構施工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經過統計相關資料,對施工進度的調查結果匯總,現狀調查,施工現狀調查記錄表,從上表可知:從5.017.02共計63天1512小時,因非推進耽誤時間281小時(11.7天)若按業主要求7天每環共耽誤81.9環。,影響施工進度原因統計表,對上表進行統計分析,我們找出了造成施工進度緩慢的因素:,影響施工進度原因分析排列圖,施工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施工安排不合理,設備故障率高,垂直水平運輸耗時長,材料及易耗件供應不足,根據對現狀調查結果的反復論證,小組決定此次活動的目標為:,將目前影響盾構掘進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降低80%,即由現階段的4、5.79環/天 提高到7.24環/天。,目標設定,三、設 定 目 標,領 導 支 持,本工程的后備套協作隊伍由有資質的施工隊負責實施,勞動力充足,且項目部人員管理過多個類似工程,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是目標實現的基礎。,目標可行性分析,理 論 分 析,組 織 分 析,各專業水平較高,分工細致,業務素質較高,在施工中堅持開展QC活動,攻克了多個施工技術質量難題,公司對工程建設十分重視,是目標實現的保證,項目部及公司領導給予高度重視,全力支持小組活動,通過分析,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對現場各個細節的管理控制來達到目標,通過活動可以實現目標,強有力的協作,下圖為我們小組組織施工班組一起對設定的目標和目標可行性5、進行討論:,四、原 因 分 析,影響進度原因分析關聯圖,確定要因,要因確認計劃表,續上表:附表1,附表2,確認標準:施工圖紙、現場布置熟悉 確 認:項目部組織多次相關圖紙學習且施工平面布置圖、地質剖面圖等均已上墻,項目部主要崗位人員均熟悉施工圖紙。小組成員對項目部人員及協作隊伍主要人員共計60人進行手繪現場布置圖考核,結果均合格,熟悉現場布置。,要因確認一:現場不熟悉,考核結果表,項目組織圖紙學習,非要因,確認標準:人員、機械的利用率達到90%以上,各項工序銜接緊密 確 認:現場窩工現象嚴重,各種工序銜接不緊密,管理較混亂。,要因確認二:現場管理不合理,要因確認三:管理人員不足,確認標準:按公6、司文件、項目規模定編人員 確 認:項目部總人員均滿足公司規定定編人員,且部分重要崗位超出定編。,非要因,是要因,確認標準:對外部保持4次/月聯系,對內部早晚交接班內容記錄于交接班表中及簽字齊全 確 認:項目部各部門均保持和其對口部門4次/月聯系,內部早晚交接班內容清晰簽字等完善并進行班前講話。,要因確認四:交流溝通不足,班前講話,交接班記錄,非要因,確認標準:滿足施工要求 確 認:據現場觀察、總結,場地布置均能滿足施工需要。,要因確認五:現場布置不合理,要因確認六:人員未按規范操作,確認標準:按相關規范100%的執行 確 認:據現場觀察、問答、考試各崗位人員均按規范操作施工。,非要因,非要因,7、確認標準:滿足施工需要 確 認:每條隧道采用2列編組(1列牽引車+3節土箱+1列漿液箱+2列平板)牽引車均采用25T,運輸距離最長為800米,最大坡度為8,列車編組均滿足相關規范,滿足施工需要,要因確認七:電瓶車運輸距離長及坡度大,要因確認八:軌道變形未及時巡查,確認標準:巡查人員24小時在崗 確 認:對軌道巡查維修人員,不定期進行查崗發現80%不在崗,且對2015年5月29日至2015年7月2日每周電瓶車脫軌次數進行統計,發現每周平均發生2次脫軌,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要因確認九:軌道安裝軌距誤差大,確認標準:巡查人員24小時在崗 確 認:對軌道巡查維修人員,不定期進行查崗發現80%不在崗,8、且對2015年5月29日至2015年7月2日每周電瓶車脫軌次數進行統計,發現每周平均發生2次脫軌,嚴重影響了施工進度。,非要因,是要因,非要因,確認標準:故障發生后20分鐘到達現場 確 認:對維修延誤情況進行調查統計了相關施工記錄,發現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后通知維修協作隊伍,人員平均在40分鐘后才趕到現場,特別是夜間施工,對施工進度造成影響嚴重。,要因確認十:修理不及時,是要因,要因確認十一:材料供應慢、未備足易耗件,要因確認十二:保養不到位,確認標準:機械設備一天2次保養 確 認:查閱施工維修保養記錄發現基本未做相應記錄,且每周不定時的抽查發現機械設備一般是3天保養1次,保養情況嚴重不足降低了機9、械正常工作時間。,確認標準:配備2套以上,材料供應滿足施工需要 確 認:對易耗件倉庫進行盤點統計,發現易耗件基本配備不足,嚴重影響機械設備維修總時間。施工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砂等材料經常出現供應不足,嚴重影響盾構推進。,是要因,是要因,確認標準:滿足施工需要 確 認:項目部根據地質情況,外部環境等進行了有針對性盾構適應性選型,并召開了專家會對盾構設備進行了討論,均可滿足施工要求。,要因確認十三:機械性能不穩定,要因確認十四:技術員、盾構司機培訓不足,要因確認十五:技術交底不及時,確認標準:每項工序對所有技術人員培訓時間不低于8個小時 確 認:主要成員都是專業技術過硬、施工經驗非常豐富的老技術員10、,雖有2位是新手,但經過每項工序不低于8個小時的培訓后,現都已熟悉了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藝及相關規范,能獨立的指導施工。,確認標準:每一工序開工前2天進行交底 確 認:查閱工程部、工區交底檔案及現場施工記錄,對4個班組均在工序開始前2天已進行了各項交底工作。,非要因,非要因,非要因,確認標準:主要崗位人員參工3年以上 確 認:項目部主要崗位成員都是專業技術過硬、施工經驗非常豐富的老技術員,雖有2位是新手,但項目部每周組織至少2次培訓學習,現都已熟悉了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藝及相關規范,能獨立的指導施工,后備套協作隊伍主要人員均工作5年以上。,要因確認十六:人員工作經驗不足,非要因,要因確認十七:材料計劃11、上報不及時,確認標準:材料計劃上報滯后率為零 確 認:查閱物資部材料計劃相關資料,均按照相關文件進行填報計劃且均提前57天上報。,非要因,現場管理不合理,修理不及時,設備保養不到位,軌道變形未及時巡查,材料供應慢、未備足易耗件,主要原因,五、對策制定及實施,對于以上分析出來的具體要因,QC小組集體討論,通過表決,確定責任人,責任人全權負責以后相關工作的開展,對開展后的工作實時監控,及時總結,全面掌握對策實施后的具體情況,對策表,對策實施,每天下午18:30,與施工班組負責人及主要領班員一起開碰頭會,對當天的施工情況進行回顧,并制定第二天的施工計劃,對一些較難克服的問題,經理部和班組共同努力,群12、策群力,共同克服。,交班會現場,對策實施一 提高施工班組管理質量,建立每日交班會,設置反饋機制,對存在問題逐級反饋處理,通過微信、QQ等信息平臺及時傳到相關信息,實時了解施工現場生產進度情況。,措施:,為了提高現場施工的總體管理質量,經理部組織了施工管理專題會,與會人員都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達成共識,并形成如下會議紀要:,召開施工管理專題會,給予現場班組領班員更多的權利,加強落實力度;加強班組值班員之間的交接班制度,便于現場工序的銜接,上道工序不清,下道工序不接。實施超環獎制度,從而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確定處理現場問題流程:,數據分析:措施實施后,現場工作井然有序,各項工序銜接更加13、緊密,管理力度大大增加,對策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場管理情況統計表,效果檢查一,對策實施二 加大軌道巡查力度,區間多增設1名軌道巡查人員;巡查頻率由三天1次調整到一天2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因軌道變形防止電瓶車脫軌的事故發生;項目部每天對巡查結果形成書面資料及時在qq群里共享信息、提醒。,措施:,效果檢查二,活動前后設備數量對比表,數據分析:措施實施后,電瓶車脫軌次數明顯減少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盾構維保協作隊伍雖然每天派人進行跟班,但跟班人員多為新手,熟手均上白班。特別是夜間遇到機械故障新手不能及時解決,須通知熟手進行維修,中間過程耽誤時間較長。,對策實施三 機械設備及時修理,明確維保人員14、的崗位職責,設置獎懲措施,對設備出現故障超出半小時維修人員未到現場的進行處罰100300元,且月度進行通報批評;對設備出現故障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每周給予相應獎勵。,措施:,效果檢查三,活動前后延誤時間對比,數據分析:從左圖活動前后對比可知維修延誤時間從0.8h明顯降低0.3h,到達了預期效果。,由于盾構掘進施工時一個系統性的工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盾構停止掘進,特別是材料供應以及機修設備配件等。,對策實施四 材料供應及時、提前備足好易耗件,項目部設置專人對更換頻率高的部件進行統計,超前預控、把問題困難充分想足;設置早晚班庫管人員,對材料部件的日常管理盤點;每一周對材料部件大盤點,對配備15、不足的部件進行及時補充;項目部積極與相鄰單位以及廠家聯系,保持良好的溝通,緊急情況下可借用相鄰單位的部件;提前盤點預估現場水泥、砂、管片、鋼軌等材料消耗情況,及時補充或從其他項目調轉。,措施:,活動前后對比情況,效果檢查四,數據分析:從上報統計可知活動后易耗件配備、材料供應情況較為及時,為機械設備正常運行奠定了基礎,滿足了施工的需要。,對策實施五 加大保養力度,機修設備正常運行時間長度與保養頻率是成正比關系,保養頻率越高,設備出現故障的次數越少。前期盾構掘進施工過程中保養力度不夠導致機修設備頻繁故障,措施:,設置獎懲措施,明確員工的崗位職責;加強機械設備保養頻率,由原來3天1次增加到1天2次從16、而降低機械設備出現故障的頻率,并對機械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統計;設置專人不定期的抽查保養情況,每次并做出相應的書面報告,及時上傳QQ群共享信息。,主要設備活動前后故障情況對比,效果檢查五,數據分析:根據上表統計機械設備加大保養后出現故障的次數明顯減少,達到了預期效果。,活動期間,小組各成員堅守自己的崗位,認真負責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7月20日2015年9月5日我們對嶺臥區間左右線掘進環數進行了統計平均每天每臺盾構掘進7.35環,超出了QC小組預定7.24環/天的目標值。,六、效果檢驗,1、目 標 效 果,環/天,嶺臥區間盾構掘進工期比業主17、要求的提前了12天,節約工人工資為:36人12天150元=64800元;機械設備故障率比活動前減少68%=(19-6)/19,約節約29614元/月(根據統計46月設備故障維修費用平均每月支出43550元)。,2、經 濟 效 益,3、社會效益,通過對盾構施工效率的提高,加快了施工進度,為項目早日竣工奠定了基礎,并獲得建設單位的高度好評,進一步樹立了我單位在南昌市的社會形象。,4、其他效益,在小組活動期間,充分發揮了各人長處,加強了大家的互動合作,使員工士氣、互信、榮譽感大大提高。本次活動使小組成員進行了一場有效的學習鍛煉,使大家懂得了如何使實踐知識上升到理論高度的方法過程,為今后的工作交流、總18、結提供良好的基礎。,七、鞏固措施,總結方法,并推廣應用,堅持QC小組活動,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增強成本管理意識。,超出預期目標,活動進一步提升,以此次活動為依據編制了技術交底標準、盾構施工作業指導書,指導現場施工掘進,八、總結及下步打算,提升了專業技能:通過本QC小組此次務實、規范的PDCA循環,各成員在如何開展QC活動,如何正確利用科學規范的質量控制方法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并且本次活動的成功大大增強了各成員對質量管理的信心和決心,1、總 結,達到了預期目的:成功地加快了盾構施工效率,達到了業主要求的進度及質量目標。該項成果的取得,傾注了小組全體人員的智慧和19、心血,為今后類似工程的施工積累了豐富經驗。,活動自我評價表,評價雷達圖,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運用QC方法,與項目實際情況相結合,注重創新創效,體現專業技術與管理技術的結合,用數據說話,善于發現問題,學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施工,更加深入地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對施工各關鍵環節進行有效控制,一切從細節抓起,采取相應對策,努力尋求降低能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法。我們QC小組成員將繼續發揚團隊精神,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提高全體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成本意識,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今后打算,降低電瓶車脫軌頻率,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匯報完畢,南昌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02合同段項目經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