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高層建筑超大型石材單元板塊的安裝精度和美觀QC成果報告(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6014
2024-07-04
16頁
1.25MB
1、保保證證高高層層建筑超大型石材建筑超大型石材單單元板元板塊塊的安裝精度和美的安裝精度和美觀觀小小組組名稱:名稱:杭政儲出【2010】32號地塊商業金融用房中國人壽大廈QC小組 時時 間間:2017年3月6日 保保證證高高層層建筑超大型石材建筑超大型石材單單元板元板塊塊的安裝精度和美的安裝精度和美觀觀前 言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和施工技術的不斷提高,超大型單元板塊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這些建筑在美化城市景觀、豐富城市立面天際線的同時,也給建筑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為完美精確高效的按圖紙要求進行精確的現場定位安裝,而不至于影響工程形象進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產中要充分運用新技術、不斷的學習與創新、改2、進施工方法,解決施工中的難點和要點,把高質量的建筑產品交到建設單位手中。一、基本概況一、基本概況1、小組概況:本QC小組由施工經驗豐富的精英工程師和思維活躍具有高學歷的技術骨干組成,小組成員名單及基本情況見表1:表一小組名稱杭政儲出【2010】32號地塊商業金融用房中國人壽大廈QC小組課 題保證高層建筑超大型石材單元板塊安裝精準度小組類型成立日期2016年5月注冊登記號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QC小組職務項目部職務男40本科組長項目經理男52本科副組長技術員女31大專組員技術員男31本科組員施工員男31本科組員資料員男27本科組員材料員男31本科組員質檢員小組成員8人男39本科組員安全員課題活動時3、間2016年5月-2016年11月平均受教育時間70課時2、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杭州市江干區錢塘江北岸,江干區錢江新城單元(JG17)E-01地塊(地形圖號1-501-A、B,1-502-C、D);周邊情況為:地塊東南側鄰民心路,西南側鄰新業路,東北側鄰相鄰地塊共用道路,西北側鄰錢江路。建筑物性質、地上部分建筑物使用功能及工程內容:中國人壽大廈整個建筑最高高度190m,總建筑面積為428153,其中地上295434(含地上不計容積率面積8282),地下132719。地上建筑分為商務主樓、商務副樓、培訓樓三棟建筑:商務主樓42層,建筑高度190m;商務副樓39層,建筑高度170m;培訓樓32層,4、建筑高度129.6m。附:施工現場照片(見圖1)。圖1:施工現場照片二、選題理由二、選題理由1.幕墻外立面主要為超大型石材板塊安裝,且多異形樓面,現場安裝難度系數高,施工難度大。2.該工程目標為:確保“錢江杯”爭創“魯班獎”。3.為企業積累相同類型幕墻的施工安裝經驗。4.借此機會深入研究施工中放線定位的難點、要點與新方法,提高放線定位及幕墻面板安裝準確度的同時保證工程質量和美觀。5.小組通過對我公司以往施工的單元板塊工程定位測量記錄進行查閱調查發現,定位軸線偏差雖滿足國家規范標準要求,但偏差值4mm的點數占到了72%(見圖2)。由此可見,幕墻定位放線精確度不高。圖2:軸線偏差分布范圍示意圖綜合5、以上理由,最后選定“保證高層建筑超大型石材板塊的安裝精度和美觀”作為本次小組活動的課題,并制定了活動計劃(見表2)。小組活動計劃表表22016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選題理由現狀調查活動目標及可行性分析時間項目原因分析要因確認制定對策對策實施效果檢查鞏固措施總結及打算備 注 計劃線三、現狀調查三、現狀調查小組成員根據選題于2016年7月11日至20日對已測量完成中國人壽大廈安裝精確度進行了隨機調查研究,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起拱高度偏差、表面平整度偏差、龍骨水平距離偏差、龍骨豎向傳遞偏差以及其他質量問題。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制定了檢查合格標準:1、起拱高度偏差2 (國家標準5 工程測量規范6、GB500262007)2、表面平整度偏差2mm (國家標準2mm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3、水平距離偏差3mm (國家標準5mm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4、豎向傳遞偏差2mm (國家標準3mm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根據自定標準為依據,共調查400個點:合格率為86.5%。具體調查結果見表3:安裝精確度因素調查統計表 表3序號檢查項目檢查點數不良頻數累計頻數不良頻率累計頻率1豎向傳遞偏差80232342.642.62水平距離偏差80224540.783.33起拱高度偏804497.490.7差4表面平整度偏差803525.696.35其 他802547、3.7100合計4005454100100根據因素調查統計表的有關數據畫出問題排列圖(見圖3),以便于找出影響板塊安裝精確度的主要問題。豎向傳遞 水平距離 起拱高度 表面平整度 其他 偏 差 偏 差 偏 差 偏 差 偏 差圖3:安裝影響因素排列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影響“單元板塊安裝精確度”的主要因素是豎豎向向傳遞傳遞偏差偏差和水平水平距離偏差距離偏差。四、活動目標及可行性分析四、活動目標及可行性分析1、目標:以我小組自定標準為依據,將連廊鋁板吊頂定位安裝合格率提高到95%(見圖4)。02040608010086.5%95%(%)圖4:活動目標對比柱狀圖2、可行性分析1)、我公司領導非常重視本工程8、的施工質量,精選專業人員組建了項目管理小組和創優實施班子,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策劃和控制。2)、本QC小組有豐富的活動經驗,由施工經驗豐富的精英工程師和思維活躍具有高學歷的技術骨干組成,結構組合合理,團隊戰斗力強,參與放線人員都經過了多個項目的磨合實踐,具有豐富的實踐和動手操作能力。3)、通過調查分析,超高層斜面定位安裝精確度的不合格率為13.5%,經排列圖分析后,主要問題已找出,“豎向傳遞偏差和水平距離偏差”累計頻率達到83.3%。如果我們將主要問題解決90%,合格率能提高到96.6%,其分析計算如下:400-(45-4590%+9)400=96.6%。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只要加強過程控制,在9、活動中開展質量攻關,依靠全體小組人員的智慧,制定對應措施,根據自定標準合格率從86.5%提高到95%的目標值一定能夠實現。五、原因分析五、原因分析針對影響超高層斜面定位安裝精確度的主要因素豎向傳遞偏差和水平距離偏差,QC小組在2016年5月28日至2016年6月9日,經過三次小組討論研究分析,總結了各類影響因素,并制定了關聯圖(見圖5)。圖5:關聯圖六、要因確認六、要因確認1、要因確認計劃通過關聯圖的原因分析,我們找出了影響連廊吊頂鋁板定位安裝精確度的8個末端因素,首先我們對8個末端因素編制了要因確認計劃(見表4)。要 因 確 認 計 劃 表 表4序序號號末末 端端因因 素素確確認認方法方法確10、確認認內容內容標標 準準驗證時間驗證時間1基準點標志不清楚、保護不當現場驗證查看基準點處是否有明顯標志和保護措施有明顯的標志和有效的保護措施2016.6.16豎向傳遞偏差水平距離偏差放線人員在拉鋼尺時用力不均方案針對性不強未采用CAD建立坐標系惡劣天氣影響傳遞過程偏差基準偏差人員操作誤差基點標志不清楚、保護不當測量放線過程障礙高空作業限制測量人員配備不足測量過程控制不力儀器使用前未校檢鋼尺測長距離誤差大2、要因確認:根據要因確認計劃表,我們QC小組對8個末端因素進行具體調查、分析、驗證、測試,逐一進行要因確認。末端因素一:基準點標志不清楚、保護不當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現場驗證11、查看基準點處是否有明顯標志和保護措施有明顯的標志和保護措施趙沛圻2016.6.16驗證情況經現場檢查驗證基準點處用紅色漆標志并蓋有模板,基準點周圈用實心磚砌筑并用細石混凝土填實,現場保護很好。結論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二:未采用CAD建立坐標系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查看資料對現方案進行利用CAD建立用戶坐標系,對主要節點交點坐標明確,準確率100%祝張劍2016.6.132未采用CAD建立用戶坐標系查看資料對現方案進行論證利用CAD建立用戶坐標系,對主要節點,標注明確坐標交點坐標明確,準確率100%2016.6.133儀器使用前未校檢現場調查查看資料對測量設備及有效證書進行檢查設12、備必須有校檢證書,并在有效期范圍之內2016.6.134惡劣天氣影響調查查看檢查施工日志及相關測量記錄放線精度不受風力、雨雪影響2016.6.165人員操作誤差現場驗證是否按規范要求操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范操作2016.6.146測量人員配備不足查看資料檢查測量人員到位與持證上崗情況項目部測量人員配備到位,全部持證上崗2016.6.117高空作業限制現場調查檢查作業環境固定工作面,保證測量區域通視良好,無測量障礙2016.6.178放線人員在拉鋼卷尺時用力不均現場驗證用鋼卷尺定位時放樣點的準確性軸線坐標點偏差在3mm以內2016.6.20論證,標注明確坐標驗證情況通過現場驗證發現,現場測量放線13、時,一直采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需進行專門的數據抄記、輸入計算等步驟,不僅計算速度慢且過程繁瑣重復,易出現錯誤且不容易發現。結論是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三:儀器使用前未校核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現場調查查看資料對測量設備及有效證書進行檢查設備必須有校檢證書,并在有效期范圍之內趙沛圻2016.6.13驗證情況我項目在工程開工前所有計量器具都進行校檢確認,將超出有效期的儀器送有關計量部門校正校檢,確保所有的測量器具均有校檢證書,且都在有效期范圍之內。結論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四:惡劣天氣影響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調查查看檢查施工日志及相關測量記錄放線精度不受風力、雨14、雪影響祝張劍2016.6.16驗證情況經現場調查及查看施工日志,我項目的所有定位放線工作都是在天氣氣候允許條件下施工,測量人員在五級風以上及雨天時,未進行測量放線。結論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五:人員操作誤差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現場驗證是否按規范要求操作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范操作趙沛圻2016.6.14驗證情況經現場調查驗證,工作人員均經過專項測量技術培訓,所有操作都是按規定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無違規操作現象。結論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六:測量人員配備不足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查看資料檢查測量人員到位與持證上崗情況項目部測量人員配備到位,全部持證上崗趙沛圻2016.615、.11驗證情況我項目的測量放線技術管理人員均具有專業上崗證,且測量人員分工明確,配置充足。結論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七:高空作業限制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現場調查檢查作業環境工作平臺固定,保證測量區域通視良好,無測量障礙趙沛圻2016.6.17驗證情況經現場實地查看,工作平臺穩定,通視良好,無障礙物影響測量。結論不是主要原因末端因素八:放線人員在拉鋼尺時用力不均確認方法確認內容確認標準確認人確認時間現場驗證用鋼卷尺定位軸線時放樣點的準確性軸線坐標點偏差在3mm以內祝張劍2016.6.20驗證情況通過現場驗證發現,現場測量放線時需要將鋼尺拉直,在劃分軸線用50m長鋼卷尺時,由于不同16、的人、不同的時間用力都不一樣,從同一根控制線的兩端測量距離最大偏差達到5mm左右,這樣就造成軸線前后不平行(豎直),直接影響平面形狀,影響測量精度。結論是主要原因是主要原因七、制定對策七、制定對策QC小組針對以上原因進行專項研究,制定下列對策措施表:影響因素對策措施表影響因素對策措施表 表表5 5序號要 因對 策目 標措 施完成時間地 點1未采用CAD建立用戶坐標系用CAD建立用戶坐標系所有數據準確無誤通過 AutoCAD 建立控制點數據庫,主要是各點的坐標,供外業測量及核對時直接調用。2016.6.21-2016.6.23技術辦公室2放線人員在拉鋼尺時用力不均先在平面上確定多個控制點,使相鄰17、控制點間距離減小。(縮短鋼尺測量距離)將各控制點偏差控制在2mm以內利用AutoCAD在坐標系內確定多個控制點,然后利用鋼尺按照CAD繪出的放線圖進行放線定點。2016.6.24-2016.6.25現場八、對策實施八、對策實施1、針對要因一:未使用CAD建立用戶坐標系實施一:組織建立用戶坐標系由我項目CAD能力很強的技術骨干根據圖紙對該工程連廊吊底進行關鍵高度位置平面圖繪制,然后根據工程平面圖關鍵軸線交點建立用戶坐標系(1)以已知軸C與軸15交點為主控制點(坐標原點),根據鋁板幕墻與與兩軸線之間的關系在 CAD 中按比例尺寸畫出定位圖,為方便數據的輸入及精度的要求,確定以米為單位,精確至 0.18、001 m。(2)根據建立的用戶坐標系,利用 CAD 中的查詢及自動捕捉功能得到建筑物各主要控制點的坐標。效果檢查:通過使用AutoCAD的查詢及自動捕捉功能,各控制點的坐標都能準確無誤快速的計算出來,采用抽樣法對其中任意兩點進行校核,經計算()及CAD圖紙直接量取所有坐標準確無誤。221212()()LXXyy2、針對要因二:放線人員在拉鋼尺時用力不均實施二:縮短鋼尺測量距離2、利用AutoCAD在坐標系內確定多個控制點,然后利用鋼尺按照CAD繪出的放線圖進行放線定點。距離縮短后鋼尺測量精確度明顯提高,且便于施工,提高放線定點的精確度及工作效率。放線示意圖(見圖6)圖6:放線示意圖效果檢查:19、我項目利用該方法并用技術能力強的施工人員,在放樣過程中能精確快速的對各控制點進行放樣定位,根據復測檢查,定位軸線偏差最大2mm。九、效果檢查九、效果檢查 1、2016年10月28日,我小組成員按自定標準對測量完成的定位軸線進行了效果檢查。經對策實施后,定位放線合格率達到了96.5%,超過了課題目標95%,完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檢查結果見表6:效果檢查表效果檢查表 表表6 6序號檢查項目檢查點數不良頻數累計頻數不良頻率累計頻率1豎向傳遞偏差802214.314.32水平距離偏差802414.328.63起拱高度偏差803721.4504表面平整度偏差8031021.471.45其他804142820、.61006合計4001414100100通過對策實施后,軸線偏差值3mm的點數占到了85%(見圖10),定位安裝精確度顯著提高。圖10:軸線偏差分布范圍示意圖十、效果確認十、效果確認小組活動得到了公司領導、監理及相關單位的鼎力支持,同時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高標準、高質量的施工,有效地保證了本工程安裝質量,解決了施工的一大難題。甲方及監理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為集團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此次活動增強了項目部的凝聚力和團結協作意識,同時也提高了項目部的組織業務水平,為以后的施工操作及活動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00團隊精神8060解決問題積極性進取精神QC運用工作干勁、激情質量意識十一:鞏固措施十一:鞏固措施1、堅持QC小組活動經常化、科學化、制度化,積極地運用QC方法舉一反三去解決更多的施工難題。2、定期組織職工學習、領悟施工工藝的技術要領,且在施工中嚴格按照規定執行。3、在開展了此QC活動后,項目部成員的素質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如雷達圖所示:十三、總結回顧和今后打算在無成熟的經驗的前提下,我們QC小組成員懷著迎難而上、永不退縮的堅定信心,出色地實現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為實現本工程的創優目標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切實發揮了QC小組在施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QC小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今后,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積極開展QC活動,攻克質量難關,創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