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軌道交通首期工程降低盾構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QC成果報告.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6073
2024-07-04
43頁
2.99MB
1、2024-7-3,降低盾構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XX公司昆明軌道交通首期工程項目經理部,昆明市軌道交通首期工程小王家營站呈貢北站,我是XX公司的一名員工,我們這次帶來的QC成果是“降低盾構施工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我是QC小組成員李剛,下面這位是我同事,同時也是QC小組成員何安國。現在我先簡要的介紹下地鐵、盾構機、管片的關系。隨著城市的日益發展,地鐵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項目,地鐵施工主要包括:車站、區間和高架。盾構機是用于區間施工的大型機械,而管片是區間成型隧道的最重要也是必要的材料,管片拼裝的過程是在盾構機內進行的。,各位尊敬的評委、QC同仁,大家好!,主要內容,一、工程概況及課題背景二2、小組概況三、選題理由四、現狀調查五、設定目標六、目標可行性分析七、原因分析,八、確定要因九、制定對策(對策表)十、實施對策十一、檢查效果十二、制定鞏固措施十三、總結和下一步打算,匯報內容分13部分,預祝本次質量管理小組代表會議取得圓滿成功,1、工程概況及課題背景,本課題是以我項目部【昆明軌道交通首期工程小王家營站呈貢北站盾構區間】工程為背景設定,工程總造價約2.36億元,工程總工期700天:2009年12月21日XX年11月20日。盾構區間分左、右線掘進,左線盾構掘進長度2618.413m,左線共2196環;右線盾構掘進長度2618.796m,右線共2183環。區間內設有1座中間風井和3座聯3、絡通道。,工程概況及課題背景,隧道襯砌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管片,管片采用錯縫拼裝,每環管片由6塊組成(即1塊封頂塊+2相鄰塊+3標準塊),管片幅寬1.2m,管片厚度為350mm,內徑5500mm,外徑6200mm,管片楔形量37.2mm。盾構施工管片拼裝的過程是由下至上,最后拼裝封頂塊的。盾構每掘進一環的長度立即拼裝一環管片的位置。,施工總平面布置,2、小組概況,成立QC活動小組,我項目部組織相關人員于XX年12月成立了“降低盾構施工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QC活動小組”。,小組成員及相關情況,3、選題理由,管片拼裝允許偏差滿足規范盾構法隧道施工與驗收規范GB50446-2008規定。,選題理由,管4、片拼裝質量直接影響成型隧道的質量。,4、現狀調查,QC小組于XX.02.23日對小呈區間中的500環已拼裝管片進行檢查,管片拼裝質量的外觀弊病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1)錯臺;2)管片張角;3)管片滲漏;4)管片破碎。下表為500環管片拼裝質量統計結果:,現狀調查,5、設定目標,目標: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3%。,5、設定目標,6、目標可行性分析,經過計算,解決主要癥結“管片錯臺”的65%即可完成管片拼裝質量3%的目標。具體計算過程如下:/500=0.3,則=15環,扣除管片張角、破碎、滲漏的情況,500環內允許管片錯臺的環數為7環,=(20-7)/20=0.65。(注:規范盾構法隧道施工與驗收5、規范GB50446-2008規定相鄰管片的徑向錯臺5mm,相鄰管片的環向錯臺6m。)故降低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3%的目標是可以完成的。,6、目標可行性分析,7、分析原因,人,機,料,法,環,管片拼裝錯臺,分析原因,通過原因分析可知扣除重復的末端因素后,影響管片錯臺的7個末端因素為:,8、確定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一:未制定并實施培訓計劃。確認標準:1)培訓參與率100%;2)培訓合格率100%。確認方法:實際調查 確認人:方有忠 確認過程:由于盾構施工在我單位屬于新的領域類施工,經驗較少,XX年03月01日之前,均未有詳細的培訓計劃。,結論:是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二:測量操6、作不規范。確認標準:1)儀器操作符合規范要求2)測量結果符合規范要求。確認方法:現場確認、資料檢查 確認人:譚偉生、陳立波、溫源強 確認過程:XX年03月01日至XX年03月10日,由QC小組副組長譚偉生,小組成員陳立波、溫源強對之前的測量資料進行復核檢查,并現場查看測量人員儀器的使用情況。檢查結果顯示:測量人員對測量儀器操作規范,復核使用要求;測量結果98%復核規范要求。,結論:不是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三:盾構機檢查、保養制度不完善。確認標準:有詳細的檢查、保養制度,并且檢查、保養記錄完整。確認方法:查看文件 確認人:巫永龍、何安國 確認過程:XX年03月02日至XX年03月057、日,由QC小組成員巫永龍、何安國對之前的盾構機檢查、保養制度進行查證,經查證,有詳細的盾構機檢查、保養制度。對盾構機檢查、保養記錄進行復核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相關資料完整,具備可查性。,結論:不是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四:技術交底不及時、針對性不強。確認標準:有相關技術交底內容,并且交底及時,針對性強。確認方法:查看文件 確認人:譚偉生、陳立波、溫源強、李 剛 確認過程:XX年03月08日至XX年03月12日,由QC小組副組長譚偉生、小組成員陳立波、溫源強、李剛對之前的相關技術交底進行查證,經查證,有關的技術交底內容存在不及時、針對性不強的問題,技術交底情況直接影響盾構的掘進施工,從8、而影響管片的拼裝質量。,結論:是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五:未進行試驗配比選擇漿液最佳配合比。確認標準:確定最佳配合比。確認方法:現場驗證 確認人:徐貴林 確認過程:XX年03月15日至XX年03月18日,由QC小組組員徐貴林將漿液配合比資料與拼裝錯臺的管片數量進行統計,統計結果顯示漿液稠度、粘度會直接影響管片的拼裝質量。,結論:是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六:未進行材料進場抽檢。確認標準:有相關技術交底內容,并且交底及時,針對性強。確認方法:施工現場 確認人:譚偉生、徐貴林 確認過程:XX年03月10日至XX年03月15日,由QC小組副組長譚偉生、小組成員徐貴林對每天進入施工場9、地的各類材料進行抽檢,抽檢結果顯示:各類材料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達標率均在98%以上。,結論:不是要因。,具體的要因驗證過程,驗證七:地質詳勘不準確,未進行地質補堪作業。確認標準:地質補堪、詳勘結果必須大致相同。確認方法:查看文件 確認人:李剛、溫源強 確認過程:XX年03月13日至XX年03月15日,由QC小組成員溫源強、李剛對地質補堪結果與詳堪結果進行比較,比較結果顯示:水文地質情況基本相同,可以指導施工。,結論:不是要因。,要因一:未制定并實施培訓計劃。要因二:技術交底不及時,針對性不強。要因三:未進行試驗配比選擇漿液最佳配合比。,9、制定對策,對策表,10、實施對策,對策實施一,要因一:10、未制定并實施培訓計劃。,結論:分目標實現。,對策實施二,要因二:技術交底不及時,針對性不強。,結論:分目標實現。,對策實施三,要因三:未進行試驗配比選擇漿液最佳配合比。,11、檢查效果,對盾構施工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的效果檢查由QC小組組長方有忠帶頭組織,QC小組成員全部參加。抽查數據以及相關的數據整理由QC小組成員溫源強負責。下表為 QC小組成員對左、右線盾構施工管片質量進行了10次的檢查核實結果:“第1、2次檢查:XX年08月01日、02日;第3、4次檢查:XX年08月15日、16日;第5、6次檢查:XX年08月28日、29日;第7、8次檢查:XX年09月15日、16日;第9、10次檢查:11、XX年09月24日、25日”。,10、檢查效果,完成設定目標值!,成型隧道展示,12、制定鞏固措施,把所有改進的有效措施納入我項目部盾構施工質量要求。見下表:,11、制定鞏固措施,在制定鞏固措施后,在XX年的10月25日對采取鞏固措施后的管片拼裝質量不合格率再一次的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如下:,13、總結和下一步打算,總結,通過本次課題活動,小組進行自我評價,本次活動使我們在專業技術、管理水平、綜合素質上都較活動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本次QC活動建立了小組成員攻克施工技術難點的工作思路并學會了用數據說話,提高了活動實效,同時本次活動也為公司的發展進步儲備了有力的生力軍。,下一步打算,2024-7-3,提高盾構施工管片拼裝質量QC成果匯報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