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昆客專鐵路項目提高大跨度連續梁線形質量QC成果報告.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946154
2024-07-04
57頁
4.01MB
1、開展QC活動小組,發表人:盧俊平發表單位:XX集團長昆客專湖南段第三項目分部,提高大跨度連續梁線形質量,一、工程概況:,1、漣水特大橋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水府廟庫尾,連續梁里程為DK112+419.20 DK112+841.05,主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計算跨度為(60+100+100+100+60)m,梁體全長421.5米。根據CRTS型板式無砟軌道對橋面構造的要求,梁面設置頂寬3100mm的加高平臺,距梁端1.45m鋪設泡沫塑料板區域加高平臺高15mm,其余加高平臺高65mm,加高平臺平整度應分別滿足3mm/4m及2mm/1m的要求。箱梁頂寬12.0m,底寬6.7m,邊跨現澆段2、長9.75m,高5.2m;四個主墩上懸灌結構相同,0#塊長14.0m,高8.2m,砼474.81m3/個。梁部施工方法:本橋15墩采用掛籃懸臂澆筑法施工。,開展QC小組活動 提高大跨度連續梁線形質量XX集團滬昆客專項目部三分部漣水特大橋QC小組,我在這里,2、線形控制(1)、本橋最大靜活載擾度:34.1mm,為跨度的1/2933。(2)、ZK活載靜力作用下梁端豎向折角:下撓0.55,反彎0.44,小于限值1。(3)、實際施工中反拱的設置根據具體情況,充分考慮收縮徐變的影響以及預計二期恒載上橋時間確定,本橋設計二期恒載上橋時間按預加應力后60天計算,理論計算殘余徐變拱度值:邊跨為3.18mm(向3、上),中跨為2.21mm(向上)。,QC小組從2012年8月成立,小組由8人組成,項目副總工舒加勤任組長,另有副組長3人,技術人員4人。,二、QC活動小組概況:,QC小組活動具體情況見下表2-1:,小組成員基本情況見下表2-2:,QC活動小組進度計劃表4-3,三、選題理由:,選定課題,提高大跨度連續梁線形質量,1、領導支持,漣水特大橋是滬昆客專重點工程,各級領導都很重視。2、技術保障,小組成員均有過創優工程經歷,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并且小組聘請中南大學碩士生3名、碩士生導師1名與本小組全程跟蹤監控。3、實踐保證,對于漣水特大橋整體橋梁的施工,從梁體鋼筋施工至張拉壓漿,我們都選擇有經驗、專業的4、公司,并且在進場前對公司進行了實際考察。,可行性分析,在課題研究時,我們選擇了1#墩0#段、1#段作為試驗段,以進行課題研究。QC小組長舒家勤、組員彭侖、劉志科、盧俊平和張中華8月7日16日對已完成1#墩0#段、1#段進行現場調查以及數據評分析論調查,詳見下表。,四:活動過程:,(一)、計劃(P)階段:,(1)、現狀調查:,表4-1 造成線形偏差的主要缺陷表,制表:盧俊平,根據上表繪出排列圖如下:,圖4-1 造成線形偏差的主要缺陷,由調查表及排列圖,我們發現“高程偏差”、“軸線偏差”、“線形不平順”是影響橋梁整體線形的主要問題。,課題目標:為確保線形按設計完成,經過反復論證,小組把目標定為加強5、橋梁整體線形控制,即把高程偏差控制在3%之內,軸線偏差控制在2%,線形不平順控制在1%之內,爭取橋梁整體線形誤差在100mm以內。參見下圖表:,表4-2 期望目標值,8月22日,小組成員用“頭腦風暴法”對影響梁體線形的的三個主要問題,“高程偏差”、“線形不平順”、“軸線偏差”等原因進行了集中討論,分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個方面得出原因關聯分析圖具體分析如下:,(2)、要因分析,我小組在8月26日對各個施工班組已經管理技術人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核,經過考核得出,施工班組人員雖然理論知識勉強過關,但是施工經驗充足,技術人員雖然年輕化,經驗不是很充足,單手施工班組人員與技術人員相結合,可以避免此6、項因素。結論:非要因。,(3)、要因確認,經現場調查,在掛籃行走到位之后,只是在綁扎鋼筋之前進行了效驗,在梁體混凝土施工前,并沒有專職的測量人員進復測,只是使用錘球和線繩進行復核,掛籃不行進復測,導致在混凝土施工后梁體因掛籃立模不準確而變形。結論:要因。,現場調查發現測量由一人進行,無換手制度,容易產生誤差。經現場檢查發現:1墩0塊大里程左側模板調整按標高交底上調21cm后與其他三點相比明顯抬高,檢查測量記錄發現讀數錯誤。結論:要因。,有限元分析方法施工模擬:懸臂施工階段的模擬主要包括從0#塊施工開始,直至最大懸臂施工結束。圖1為漣水特大橋連續梁橋懸臂施工過程模擬示意圖,圖中顯示了從0#塊施工7、開始,直至施工結束的過程。,圖1,通過對懸臂施工階段的模擬計算,得到各個階段梁體的累計變形數據,依據這些數據,可以看到,預應力和梁體自重撓度對于連續梁的線形影響比較大。經施工前建模進行施工模擬分析發現張拉縱向預應力束前后加上砼自重的影響,梁前端的標高發生較大變化,在1墩0塊預應力張拉前后測量發現:4個角平均抬高18mm,支點處下沉9mm。結論:要因。,現場使用尼康全站儀一臺和蘇州一光水準儀兩臺,施工前均在正規計量局標定,并在施工中按照規范及儀器有效期每半年標定一次,且測量后用其他儀器復測發現基本無誤差。結論:非要因。,部分吊帶未拎緊,呈松弛狀態,嵌入連接器長度不足。經現場檢驗,所有后錨吊帶均預8、埋在梁體中不小于50cm,吊帶用連接器聯接處用紅油漆標識嵌入長度,施工時拎足長度為止,施工前均對每個吊帶嚴格檢查,全部呈受力狀態。結論:非要因,通過受力分析可知,掛籃施工實際利用的是杠桿原理,支點位置受力最大,如果支點位置加固不牢下沉,前端下沉量將是支點變形量的兩倍。而現場對1墩1塊支點處標高測量發現:砼澆筑后標高僅降低1mm,可定為儀器誤差(水準儀進度誤差為3mm),忽略不計,無支點下沉的現象。結論:非要因,現場觀測發現1墩1塊澆筑后,鋼尺測量得出,前承重吊帶比澆筑前平均增長6mm,存在彈性變形。結論:要因。,1墩掛籃就位后,對掛籃堆載(200t)預壓,卸載后現場儀器觀測發現底模平臺和橫梁比9、卸載前標高平均抬高了8mm。,先后標高對比,結論:要因。,現場觀察是由于施工工序造成,不可改變結論:非要因,施工地點為湖南婁底,早晚溫差變化不大。對1墩0塊取軸線前、中、后三個點一天觀測發現溫差對標高影響不大。結論:非要因,現場掛籃操作中,最長塊段只有4米,最高塊段高達8.2米,安全帶繩僅長2米,高空作業空間小,調節模板上下走動時,只能焊接一些簡易的鋼筋梯子,上下不方便,但這是施工工序造成,只要仔細耐心,均可克服,對標高有沒有影響。結論:非要因,因此,經小組成員討論分析確定施工影響量段高程不準的主要要因有以下幾個方面:a、模板只校正一次b、測量缺乏復核制度c、后段砼澆筑張拉影響和砼自重產生的撓10、度d、吊帶變形e、掛籃剛度不夠,(4)制度對策,在模板調整的過程中進行全程測量跟蹤監控,所有其它工序完成后砼澆筑前彭侖、盧俊平再負責進行一次標高復核后,有問題及時糾正。經過該措施后模板抽檢合格率達100。,(二)、實施(Do)階段,每次施工放樣后由劉志科負責復核放樣的準確性,要100%達到規范要求實施三:嚴控預應力,現場監控得出預應力和梁體自重撓度造成標高變化的偏差值。預應力施工拉嚴格控制:由于預應力對于梁的線形影響較大,所以必須嚴密控制。,(1)施工前把好設備關。千斤頂與油泵及壓力表每月配套校驗 標定一次,使用耐壓抗震壓力表。(2)施工前把好材料關。(3)提高預應力束孔道的成型精度。(4)做11、好預應力束的制束和穿束工作。(5)設專人統一指揮,嚴格按既定的張拉工藝進行操作。(6)重視鋼絞線束伸長值的量測與計算。,圖為預應力管道摩阻實驗,圖為預應力管道摩阻實驗,現場監控 每節段前設置三個觀測點(鋼筋頭),每個梁段縱向預應力束張拉前及張拉結束后均測量一次梁端標高,由中南大學在塊段連接處粘貼應變片測出監控數據,并根據觀測資料結合監控數據進行總結,繪制變形曲線,修正設計參數,得出下次立模拋高值。由紹正輝負責交底落實,經過該措施后模板標高合格率達到100%。,掛籃就位后,在走道梁上加吊帶加固,由張鵬軍負責檢查。掛籃、模板加固后逐個檢查吊帶,要求每個吊帶受力均勻,敲擊聲音清脆,并在澆筑過程中安排12、專人負責檢查掛籃、模板,確保安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為了獲得掛籃剛度,消除掛籃、模板非彈性變形,確定彈性變形量參數,需要進行逐步加載試驗,在試驗中測量掛籃前端吊點下沉量與懸掛荷載之間的關系,以此統計出掛籃的剛度數據。由彭侖負責整理出數據后確定模板立模的預拱度,通過調整變形來確定立模標高,以達到標高控制的目的。選擇在2#墩上灌注1號塊(第一個澆筑砼的塊段)澆筑前進行掛籃剛度測試。通過調整變形來確定立模標高控制,可以達到標高控制目的,施工實測梁底標高與設計標高基本相符。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表2 掛籃剛度試驗測量數據,根據實施四對掛籃剛度的控制消除了吊帶的彈性變形,掛籃就位后,在支點兩側采用工字13、鋼加固,由盧俊平負責檢查。掛籃、模板加固后逐個檢查吊帶,要求每個吊帶受力均勻,敲擊聲音清脆,嵌入連接器中的吊帶長度足夠且兩邊等長,并在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負責檢查。,主桁架,吊帶,漣水特大橋連續梁于2013年2月8日合攏,整座橋線形美觀,合攏標高誤差均小于1cm,合攏后小組對全橋的標高進行了一次檢查,高程偏差均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檢查結果如下表:,(三)、檢查(C)階段,3-2 檢查對照表,目標實現啦!,檢查結果顯示,自從八月份QC小組開始以來,大大提高了梁體線形控制的質量,同時也避免了漣水特大橋因橋梁整體線形控制不到位,從而也避免了橋梁整體的不美觀,同時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繼續開展QC小組活動,14、將PDCA循環進行到底,小組成員跟班作業,不斷的總結,積累經驗,使之落實到實際的施工當中,為了連續梁橋梁線形質量水平穩步提高,我們將本次QC活動的成功經驗加以整理歸納,作為以后有關技術規程編制的依據。,(四)、總結(A)階段,1、經濟效果:通過本次QC活動小組,為項目大大節約了施工成本,預估節約的施工成本包括:因不合格造成的返工人工費:4.6萬元,設備費2.4萬元,因返工造成的材料浪費3.6萬元,工期延誤的成本費5.8萬元,共計 16.4萬元。2、社會效果:本次活動實現預應力連續梁線形的有效控制。湖南省領導和婁底市領導來工地調研對該橋外形和線條給予了高度贊賞;集團公司領導曾來工地視察,對該橋梁15、施工給予了充分肯定。,五、活動效果:,3、無形效果:通過本次QC活動,我們小組成員在各方面均有顯著提高。對QC知識有了更深了解,加強了質量意識,培養了一批預應力連續梁施工熟練操作人員,為以后施工提供了技術保障。在綜合能力方面,小組成員不但提升了自身管理水平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加強了組員團隊協作精神,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激發成員學習熱情,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組員的進取精神。總結中,小組自我綜合評價見下表及雷達圖。,(一)鞏固措施:1、繼續開展QC小組活動,把PDCA循環貫穿到整個施工過程,并形成制度,繼續加強創杯意識教育。2、繼續開展民工學校的工作,加強職工教育,同時努力改進施工方法,提高工人技術水平。(二)標準化1.施工標準熟練掌握了連續梁的施工工藝,確定了一整套線形控制技術規程。2.管理標準(1)制定了施工現場管理標準。(2)制定了創優標準。(3)制定了各種獎罰制度。(4)落實ISO9001質量標準。,六、鞏固措施及標準化,QC活動使我們在施工生產中受益匪淺,今后我們將繼續開展QC活動,并以此為基點,不斷提高運用水平,解決施工現場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把握好工程施工的每個環節。我們將進一步的對預制箱梁的預應力施工展開以“提高預應力管道壓漿質量”為課題的QC小組活動。,七、今后的打算,漣水特大橋順利合攏,漣水特大橋鳥瞰效果圖,謝謝大家,祝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