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蘭屯市蘑菇氣鎮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6608
2024-07-08
24頁
17.76MB
1、扎蘭屯市蘑菇氣扎蘭屯市蘑菇氣鎮國土空間規劃(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21年年-2035-2035年)年)(草案公示草案公示)為深化落實上位規劃推動蘑菇氣鎮生態涵養綠色創新發展,加強資源集約節約利用,高質量謀劃蘑菇氣鎮國土空間發展藍圖,蘑菇氣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扎蘭屯市蘑菇氣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年2035 年),規劃范圍為蘑菇氣鎮行政轄區,包含19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總用地面積704.36平方公里。引引言言扎蘭屯市蘑菇氣鎮人民政府 2024年6月綠色農產品綜合區農產品物流運輸基地農副產品深加工和綠色食品加工基地 功能定位功能定位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功能定位與發展目標以蘑菇氣鎮鎮區為中心2、,重點發展第一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實現糧食穩定增效。依托農業資源,發展特色農產品,優化糧食品種結構,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推進農產品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優先發展鎮區,強化第二產業,完善第三產業,帶動鎮域全面城鎮化。20352035年發展目標年發展目標產業統籌發展型城鎮鄉村振興示范鎮西南區域現代化中心城鎮常住人口規模:常住人口規模:鎮域:鎮域:2.72.7萬人萬人鎮區:鎮區:0 0.9.9萬人萬人城鄉建設用地規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模:2307.382307.38公頃公頃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規模:規模:589.06589.06公頃公頃落實剛性指標落實剛性指標三軸三軸三軸三軸一心一3、心綜合服務中心三軸三軸鎮區經濟發展軸,村莊經濟發展軸,廊道發展軸 構建構建“一心、兩區、三軸、一心、兩區、三軸、多點多點”的空間結構的空間結構構建全域空間結構構建全域空間結構兩區兩區西部生態綠色牧業片區,東部現代農業片區多點多點區域門戶節點、紅色文化節點、特色村落節點及鎮域次中心節點三軸三軸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 根據村莊規劃備案審查要求,按照“節約集約、底線管控、盤活存量、嚴控增量”的要求,合理劃定,引導集中集聚建設,村莊建設邊界規模不得超過現狀用地1.1倍。規劃控制線體系規劃控制線體系構建構建控制線體系控制線體系城鎮開發邊界城鎮開發邊界蘑菇氣鎮鎮域落實上位規劃有就基本農田面積。蘑菇氣鎮鎮4、域內落實上位規劃城鎮開發邊界總面積589.06公頃。分布在東風村、宮家街村、葦蓮河村、三合村、蘑菇氣村村莊建設邊界村莊建設邊界傳統農牧業鎮域產業發展鎮域產業發展 聚焦市委“三地三鎮一中心”發展思路,聚力打造產業融合特色鎮和鄉村振興示范鎮,積極培育“牧、禽、米、菌、藥、游、商”七大主導產業。產業發展完成大豆擴種任務,糧食產量穩定穩定增收,支持萬晟牧業、隆晟肉雞、金禾米業等新型主體快速發展,帶動牧業大戶發展現代生態家庭農牧場.傳統農牧業工業經濟旅貿電商立足萬壽菊特色種植,打造農旅融合智慧型加工企業,大力支持忠海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晟韜現代農業科技公司帶動秸稈飼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做到穩步發展。全力支持5、萬晟牲畜交易、永春中草藥、國昌農副產品收購等龍頭企業,因地制宜培育大腿蘑、黑木耳等菌類產業。實施美麗鄉村保潔服務基地、農機服務、豆制品加工、中草藥種植基地、蛋雞養殖基地建設。大力支持采摘園、農家樂建設,積極推進驛站旅游產業;精心打造“倉儲配送+交易中心”核心商圈,建成線上線下立體化商貿物流引領區。推動推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傳統農牧業 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加快發展綠色生態旅游業和生態農業,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進現代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養殖、加工、休閑一體化發展。探索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積極引進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開展鄉村資源整合與合作。1.加快推進農6、業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2.倡導特色產業村鎮發展倡導特色產業村鎮發展依托鎮村的資源稟賦,高水平打造“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重點扶持農產品加工產業,集中連片打造、規模發展。因地制宜幫助特色種植業發展;落實藥材種植、菌菇種植等產業,進一步挖掘和打造特色產業。3.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 持續實施“一村一名片、一村一特色”工程,加大對野馬河村等一批特色村莊宣傳推介,通過市場化運營機制,推動實現鄉村旅游產品化。4.優化村莊產業要素布局優化村莊產業要素布局引導鄉村內部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加工向城鎮開發邊界內集聚;利用農村本地資源開展農產品初加工、發展休閑觀光旅游而必須的7、配套設施建設,可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規劃建設用地指標等約束條件、不破壞生態環境和鄉村風貌的前提下,在村莊建設邊界外安排少量建設用地。鎮域產業發展鎮域產業發展 構建構建“一心、一心、三軸三軸、三片區、三片區、多基地多基地”的產業布局的產業布局 一心一心鎮區綜合旅游服務中心 三片區三片區是根據資源本底和區位特征劃分的3個產業園區,即現代農業提升及綠色農畜林產品加工區、現代養殖業發展區、旅游發展示范區 三軸三軸沿國道111的產業經濟發展軸,兩條產業帶動軸,即東西發展軸、南北發展軸。多基地多基地農家樂、集約化畜禽養殖和秸稈加工等多個農牧業生產基地。加強城鄉統籌加強城鄉統籌鎮區鎮區8、服務鎮域的核心中心村中心村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的重點村,包含三合村、鳳凰窩村、中寧村、炕沿山村、宮家街村?;鶎哟寤鶎哟鍧M足日常配套需求,包含鎮域內其他14個基層村。確定確定“鎮區鎮區-中心村中心村-基層基層村村”的鎮村體系的鎮村體系 加強城鄉統籌加強城鄉統籌集聚提升類集聚提升類居民居住集中,有完整的基礎設施配套。包括蘑菇氣村。城郊融合類城郊融合類居民居住集中,有一定的基礎設施配套。促進居民集中建設,提升對周邊分散居住居民的帶動和服務能力。包括愛國村、北安村、東風村、東明村、鳳凰窩村、宮家街村、太平溝村、灣龍溝村、先鋒村、興隆溝村、楊樹溝村、中寧村、惠鳳川村、炕沿山村、南平村、三合村。特色保護類特色9、保護類居民居住集中,有一定的基礎設施配套,具有本土特色。包括野馬河村、葦蓮河村。確定確定村莊類型為三類,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村莊類型為三類,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特色保護類。000強化設施保障強化設施保障 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統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統籌籌城鄉配套設施城鄉配套設施教育設施教育設施建設蘑菇氣鎮民族幼兒園,滿足蘑菇氣鎮全鎮學齡前兒童教育的要求,保留蘑菇氣鎮中心校和小學提升師資力量,完善教學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建成與居民健康需求匹,重點建設鎮區中心衛生院,更新醫療設施。規劃在各個村設村級標準衛生室養老設施養老設施規劃保留蘑菇氣鎮敬老院并規劃老年人日間照料10、中心,滿足鎮域及周邊地區的養老需求。文化設施文化設施規劃蘑菇氣鎮鎮區建設圖書室、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規劃在各個村設置文化活動室。體育設施體育設施保證每個行政村不少于一處室外體育設施。強化設施保障強化設施保障 構建綠色低碳、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網絡構建綠色低碳、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網絡鎮域公路系統鎮域公路系統完善鎮域一橫一縱的道路體系,增強道路通達性。公共停車系統公共停車系統采用公共停車、生態停車及路側停車相結合的方式。公共交通網絡公共交通網絡公交線網貫穿全域,融入全鎮公共交通系統。鎮域鎮域鐵鐵路系統路系統新建鐵路接軌站濱洲線成吉思汗站,到柴河鎮止,過境長度22.96km,在蘑菇氣鎮鎮區西側規劃11、一處火車站。構建安全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安全高效的市政基礎設施體系提升鎮區供水設施及規模,完善村莊供水設施;中心鎮區實行雨污分流制,并在鎮區規劃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各基層村生活污水可以采取沼氣池厭氧處理;加強城鎮電網改造,蘑菇氣鎮鎮區規劃保留變電站,電壓等級為220kv和35kv,出線電壓等級為10kv。各村集中居民點應建設開閉所,推進網絡的光纖化、數字化、寬帶化和智能化。廣電系統:實現網絡的全面覆蓋。市政設施市政設施優化環衛設施布局,實行垃圾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公共廁所均衡分布。鎮域規劃三處垃圾處理廠,位于蘑菇氣鎮區、葦蓮河村、三合村,各村集中居民點設垃圾收集站。鎮域范圍內垃12、圾集中收集后運往就近生活垃圾處理站集中處理。環衛設施環衛設施強化設施保障強化設施保障風貌提升風貌提升蘑菇氣鎮區及野馬河村三片區三片區森林景觀風貌區農牧景觀風貌區人文旅游景觀風貌區 確定確定“兩心、三區、三帶、多節點兩心、三區、三帶、多節點“的生態空間結構的生態空間結構兩兩心心三三帶帶兩條濱水景觀帶一條交通景觀帶多節點多節點歷史文化遺留節點鎮中心區鎮中心區規劃規劃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商業用地規模完善,能滿足遠期居民需求。利用沿街商業和道路綠化布置,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鎮商業示范街。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在鎮區南側規劃集中的產業基地,重點發展以生物工程、農畜產品加工為主。居住用地居13、住用地以居住組團為基本單元,因地制宜地組織多元化居住區規劃結構 公服設施用地公服設施用地 商業服務用地商業服務用地 工業用地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倉儲用地倉儲用地充足,主要集中在鎮區西側和南側,滿足城鎮倉儲運輸的需求。公用公用設施設施主要包括鎮區自來水廠、郵政局、電信局、35KV變電站,220KV變電站,增設污水廠、消防站、垃圾處理站留白用地留白用地留白用地是在城市規劃期的末期或遇到特殊發展需要才可以啟用的彈性用地。規劃留白用地位于城區南部。強化鎮區服務中心地位,健全完善各類公共服務設施體系,重點強化旅游服務、居住生活服務、文化活動、健身康體、休閑娛樂功能,增強城鎮的整體服務水平。鎮中心區鎮中心區規14、劃規劃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規劃在鎮區中西部,方便鎮區居民輻射全鎮且集中連片。規劃在鎮區東側及西側分別為職能機關服務綜合片區,教育綜合片區,分區明確動向清晰。根據城鎮規模、建設現狀、發展潛力,和城鎮框架以及用地發展適宜性,綜合城鎮主導風向和綜合交通、生態及空間景觀等多方面因素,規劃用地布局結構形成“四軸、五區”的空間結構形式。商業片區商業片區 綜合服務片區綜合服務片區空間形態空間形態居住片區居住片區中心區北部為居住北區,中心區南部為居住南區,除主要的居住功能外,配套相應的商業、休閑、市政等設施。規劃在鎮區南側。工業片區工業片區鎮中心區鎮中心區規劃規劃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 主干道紅線寬16米,道路兩側15、建筑物后退紅線不少于6米。次干路紅線寬度12米,支路紅線寬8-10米,道路兩側建筑物后退紅線不少于5米。道路規劃道路規劃交通設施規劃交通設施規劃停車場規劃,結合商業服務在鎮區中部規劃城鎮公共汽車站及停車場,占地面積0.2公頃。加油站規劃,規劃加油站三個,分別位于111國道西側蘑菇氣進口處及中央街兩側。鎮中心區鎮中心區規劃規劃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教育設施教育設施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保留并翻新幼兒園1所,小學一所,中學一所。醫療衛生設施醫療衛生設施鎮內現有衛生院一處,屬于一等乙類衛生院,規劃將保留現有衛生院并將擴建衛生院的用地和設施規模,提高現有醫療設施和醫療人員技術水平16、。養老設施養老設施規劃保留蘑菇氣鎮敬老院文化設施文化設施綜合設置有書刊閱覽室、多功能文化活動室、信息資源共享室、娛樂室、培訓室及室外文化活動廣場。體育設施體育設施建設多功能綜合健身場地,配備室內體育設施和小型室外健身場地。鎮中心區鎮中心區規劃規劃 鎮區規劃鎮區規劃規劃城鎮遠期供水水源選擇在鎮區西北側城區外圍。規劃水廠與水源地設置在一起。規劃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規劃在鎮區東南側約1.5公里處新建一污水處理設施,污水通過污水處理設施統一處理。規劃到2035年基本實現集中供熱,供熱普及率達到90%。集中供熱鍋爐房設置規劃在鎮區東南側。規劃氣源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氣、遠期采用天然氣,通過壓縮天然氣罐車17、運至燃氣儲配站。規劃位于鎮區東北部新建燃氣儲配站。規劃采用220KV變電站作為鎮區供電電源,逐步改造現有的壓電線路,通信管道的建設應與鎮區道路建設同步。市政設施市政設施規劃期末鎮區需設置4座小型垃圾轉運站,其外型建設應注意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積極推進農村畜禽糞便處理綜合利用,要把糞污就地無害化處理、就近肥料化利用的種養結合方式放在首位。規劃在鎮區建設七座公共廁所。主要布置在公共活動區域或加油站等地,到規劃期末,盡量實現水沖式。垃圾收集箱的設置按照80100m的間距沿道路設置。環衛設施環衛設施防災安全規劃防災安全規劃 平戰結合,預防為主,響應迅速,策略有效平戰結合,預防為主,響應迅速,策略有效 主18、要河流有濟沁河,本次規劃確定鎮區按50年一遇進行設防。滯洪區和村堤防標準按10年一遇洪水設計、50年一遇洪水校核。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規劃鎮區新建普通二級消防站一處。各村成立義務志愿消防隊,義務消防隊負責撲救 結合綠地、公園、廣場等開敞空間布置疏散場所,完善城市疏散空間 完善生命線系統工程 蘑菇氣鎮域大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抗震設防烈度為VI度。規劃主要省道308、國道111等對外交通線路為抗震疏散通道。構建應急醫療、應急救援一體的城市防疫體系 提升基層社區空間單元防疫能力城鄉消防布局城鄉消防布局人防設施布置人防設施布置地震災害防治地震災害防治防疫體系建設防疫體系建設防洪排澇防19、治防洪排澇防治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保護森林資源森林資源n優化林地用途轉化管理,實行占用林地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保障林地總量平穩。n加強公益林、天然林管理,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水資源水資源 n嚴格用水總量管控和用水效率管控,加強河湖水系保護和空間管控,加強通明河、城月河流域水環境治理。n細化落實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的河湖邊界線,保護濟沁河水系廊道。耕地資源耕地資源n 嚴格耕地占補平衡。落實上位規劃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n 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及耕地整備區。草地草地資源資源n 全鎮基本草原面積不低于本地區劃定面積。n 加強草原生態建設,遏制草原沙化,進行基本草20、原劃定與 保護,推進草原保護與修復。濕地資源濕地資源 n加強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監測與評估,保證河湖濕地水系聯 通,保障生態應急補水,n在利用的基礎上不能影響濕地的環境風貌,不能污染其水 體及其生物鏈。國土空間整治國土空間整治 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恢復治理,強化閑置土地的處置和盤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建設用地整治以“空心村”和“危舊房”整治改造為重點,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理。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促進土地要素在城鄉間有序流轉,注重歷史文化保護,加快新農村規劃和建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濕地面積保持在1340.0公頃,形成穩定的流域生態21、系統,營造以防風固沙為主要功能的喬灌混交的防護林,在不同立地類型的宜林地上栽種不同樹種,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實現草原資源的永續利用、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健全草原改良、草原生態監測。幼林地進行封禁保護,并進行補植、補種、撫育更新,恢復和提高植被覆蓋度;對草場沙化、荒漠化嚴重的區域,科學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修復重點項目重點項目居住及綠地方面居住及綠地方面n到2025年,鎮區居住用地面積達到75.77公頃。一是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另外在對舊房進行合理安置。n近期主要將中央街兩側綠化帶進行建設,并結合城鎮居住建設和改造,改造鎮區中心廣場。交通方面交通方面 n將南三路、南四路進行道路拓寬。近期城22、鎮道路形成網絡。近期將先鋒村到國道道路實施硬化。近期將宮家街村一九組至八組45米橋梁、葦蓮河村80米漫水涵、先鋒村村組6公里連接路、北安村0.5公里道路升級改造、東明村養殖小區2公里道路硬化等5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29.2萬元。實施野馬河村美麗鄉村道路亮化228盞路燈、葦蓮河村3公里道路邊溝、興隆溝村四組通五六組兩座蓋板橋、鳳凰窩村街巷亮化50盞路燈等“一事一議”項目4個。公共服務方面公共服務方面n行政管理用地方面:近期向南側發展,完善現有辦公設施;新建政務共享中心。教育機構用地:規劃對現有學前教育建筑進行改造,現有中學、小學完善內部相關設施的配置,結合地方民族特色提升改造敬老院,改23、造衛生院,增加醫療設備和配套設施。商業金融用地:重點加強商業區域建設,對中央街兩側商業進行整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街區,并在鎮西建設商業用地用于農貿市場。基礎設施方面基礎設施方面n給水工程:近期擴建自來水取水點以及鋪設給水干管,完善給水設施。n排水工程:啟動城鎮區污水干管的建設,新建污水處理廠n通信工程:配合路網建設,對城鎮區電信光纜進行改造。n環衛設施工程:新建垃圾處理站,更換城鎮垃圾箱。n燃氣工程:近期進行燃氣站建設,完善燃氣設施。規劃傳導與管控規劃傳導與管控落實上位落實上位規劃規劃詳細規劃詳細規劃 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職能定位、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等約束性指標及內容,以及規劃分區、重要控制線、重大基礎設施和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詳細規劃引導。單元是落實各項規劃管控指標的基本單位。城市開發邊界內,原則上以風貌分區為基準,進行單元劃定。村規劃引導。根據鎮規劃確定的村分類、規模等級和發展要求,有序推進實用性村規劃編制,明確村規劃編制數量和名單專項專項規劃規劃選擇編制產業、旅游、現代農牧業、公共服務、歷史文化名鎮等專項規劃,各專項規劃要切實落實空間規劃的相關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強制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