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屏山縣鳳凰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方案(公示稿)(3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6695
2024-10-30
35頁
51.87MB
1、屏山縣鳳 凰山片區發展規劃(鳳凰山片區控 制性詳細規 劃)Development planning of Fenghuangshan area in Pingshan County公示公示稿稿目 錄contents1.目標定位2.規劃方案第一章Part Four目標定位1.目標定位發展目標1.目標定位發展定位 生 態 鳳 凰 丘 林 新 居屏山縣及宜賓市城市后花園,以發展丘林康養、綠色居住、生態公園、汽車服務等功能為主的綜合性發展片區。1.目標定位發展策略NO.1 守生態底線,探索“見縫插針”式土地保護利用方式結合丘區地形,開展“宜居則居,宜商則商,宜產則產,宜林則林,宜田則田”的布局模式。新2、增建設用地指標占比控制在30%以下。“見縫插針”式土地保護利用布局示意圖丘田區山路山下居住組團低山林木區山路山中康養度假坪塘高山林木區1.目標定位發展策略NO.2 促產業發展,探索“產銷一體”及“6S”型的產業發展方式建設“品牌突出、產銷一體”的制茶產業發展體系。升級汽車服務產業,打造“6S”型產業服務體系。茶產業發展模式傳統4S店服務業態新型6S店服務業態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信息反饋survey售后服務service四位一體個性售車Selfhold集拍Sale by amount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信息反饋survey售后服務service六位一體1.3、目標定位發展策略NO.3 升住區品質,探索“丘-林-居”的特色丘區人居范式特色丘區人居要素:丘、林、宅、塘、田、路。“丘-林-居”人居范式示意圖田林塘丘宅宅塘路路丘丘宅丘林山丘丘田坪塘山路山居l 山下丘居所依托山下地形的自身優勢,營建以山丘為背景的山下丘居所,規模適中,集中團塊式組團分布,具有一定的城鎮的生活居住氛圍,同時具有“臨山見林”的特征,并與鄰近城區組團緊密結合,部分設施與城區共享。l 山中康養所借助山丘中部的地形特征,營建與山丘林木等自然環境充分融合的山中康養所,規模較小,散狀、小塊式自然分布,同時具有“融山見林”的特征,山林自然氣息濃郁,盡享品質康養。1.目標定位發展策略NO.4 4、立康養之所,探索“林旅融合”的林間康養服務新模式依托特有的丘林資源,適度發展休閑旅游體驗項目,建立丘林康養服務體系。自然林景林下野貨森林氧吧多樣動物遠離城市低噪環境林下徒步林下瑜伽林下冥想星空露營叢林探險科普教育丘林資源休閑旅游丘林康養養老醫療康體服務修身養心機能調試延緩衰老林下漫步綠色食品運動保健第二章Part FIve規劃方案2.規劃方案規劃功能結構一軸:鳳凰山生態景觀軸線兩心:綜合商業服務中心 休閑康養服務中心兩片:公園型品質生活片區 山地型康養產業片區鳳凰山片區規劃形成“一軸、兩心、兩片”功能結構2.規劃方案規劃用地布局2.規劃方案社區生活圈劃定“1個10分鐘生活圈,3個5分鐘生活圈”5、結合鳳凰片區的地形及布局特征,并充分與主城區的融合,將鳳凰山片區內劃分為“一個10分鐘生活圈”及“3個5分鐘生活圈”的生活圈結構。西北側的居住片區劃定2個5分鐘生活圈,設定“10分鐘/5分鐘生活圈-居住街坊”三層級配套設施體系。東南側的居住組團劃定為1個5分鐘生活圈,設定“5分鐘生活圈-居住街坊”兩層級配套設施體系。2.規劃方案居住用地規劃居住用地面積為31.26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27.68%。西北側居住片區西北側的居住片區中居住用地面積為20.92公頃。規劃容納人口數約為8000人。西北側片區內新建5分鐘生活圈社區綜合服務中心2處,總用地面積為0.96公頃,兩處服務中心內設社區服務站、社區6、衛生服務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站以及小型多功能運動場地等功能。東南側居住片區東南側的居住組團中居住用地面積為10.34公頃。規劃容納人口數約為4000人。東南側片區內新建5分鐘生活圈社區綜合服務中心1處,用地面積為0.84公頃,內設社區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文化活動站以及小型多功能運動場地等功能。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2.規劃方案用地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面積為7.91公頃(11.64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7.00%(6.60%)。教育用地教育用地的用地面積3.78公頃,占規劃范圍內總建設用地面積的3.35%。其中,新增1處小學(36班),用地面積17、.82公頃;幼兒園三處,保留1處,新增2處(均為12班),總用地面積為1.96公頃。醫療衛生用地醫療衛生用地面積為2.80公頃(6.53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2.48%(3.70%),為屏山縣人民醫院發展備用地。社會福利用地社會福利用地面積為1.33公頃,占規劃范圍內總建設用地面積的1.18%,為規劃失能半失能老人養護院及兒童社會福利院。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2.規劃方案用地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面積為7.91公頃(11.64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7.00%(6.60%)。教育用地教育用地的用地面積3.78公頃,占規劃范圍內總建設用地面積的3.35%。其中,新增1處小學(36班),用地8、面積1.82公頃;幼兒園三處,保留1處,新增2處(均為12班),總用地面積為1.96公頃。醫療衛生用地醫療衛生用地面積為2.80公頃(6.53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2.48%(3.70%),為屏山縣人民醫院發展備用地。社會福利用地社會福利用地面積為1.33公頃,占規劃范圍內總建設用地面積的1.18%,為規劃失能半失能老人養護院及兒童社會福利院。商業及工業用地布局2.規劃方案規劃規劃商業服務業用地面積為7.68公頃(33.65),占總建設用地的6.80%(19.07%);工業用地面積為2.71公頃(4.10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2.40%(2.32%)。其他商業服務業用地規劃其他商業服務業用9、地面積為3.02公頃,占規劃范圍內總建設用地面積的2.67%,主要為汽車維護保養、車輛銷售、集商業用地規劃商業用地面積為4.66公頃(30.63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積的8.71%(17.36%),包括零售商業用地、餐飲用地、旅館用地及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規劃新建商業步行街一處,重點打造成片區的綜合商業服務中心,為片區提供綜合性消費休閑空間。拍等。工業用地規劃一類工業用地面積為2.71公頃(4.10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2.40%(2.32%),主要為茶產品的加工等。汽車服務產業現代茶產業示范園區休閑康養配套商業社區生活配套商業現狀加油加氣站規劃加油站2.規劃方案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規劃形成10、“三橫五縱一環”的道路系統格局。三橫:鳳凰大道、鳳凰山路、G353-宜泥路-規劃路;3條橫向道路,強化組團間聯系能力,路幅12-30米。五縱:天之華大道、信義西街、黃香路、榮盛西街、金山江大道東段;5條縱向道路,強化通達能力,路幅12-38米。一環:G353-宜泥路-規劃路-天之華大道,構建的西外環。n道路結構社會停車場:規劃6處停車場,充分考慮臨近用地性質及停車需求,總用地面積為1.33公頃,人均1.11平方米。加油加氣站:保留現狀加油加氣站一處,新增加油站一處,用地面積0.20公頃。n場站設施2.規劃方案道路交通系統規劃n道路豎向規劃規劃結合片區內高程走向,充分結合江南片區已建成道路標高,11、合理規劃設定片區內路網交叉口豎向標高,規劃后片區內道路坡度均滿足規范規定的要求。2.規劃方案綠地系統與開敞空間規劃綠地與開敞空間的用地面積為18.89公頃(23.46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16.73%(13.30%)。人均綠地與開敞空間的面積為15.74方米。公園綠地公園綠地的面積13.16公頃(16.29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11.65%(9.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0.97平方米。結合十分鐘及五分鐘生活圈配建規定及清涼寺周圍設定集中型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防護綠地的用地面積4.85公頃(6.29公頃),占總建設用地面積的4.30%(3.57%)。主要包括江南水廠周圍的防護綠地及東南側12、的高壓走廊控制。廣場用地廣場用地的用地面積為0.88公頃,占規劃范圍內總建設用地面積的0.78%。景觀風貌規劃“一軸、兩廊、三區、多點”結合片區的主導功能及發展需求,充分挖掘片區資源特色,塑造高品質的城市生活環境,營造自然山體環境與城市生活環境協調共生的特色景觀風貌區。一軸:屏山縣城城市中軸線的延長軸。兩廊:結合片區內道路系統,分設沿鳳凰大道的城鎮道路景觀綠廊及沿規劃鳳凰山路的自然生態景觀綠廊。三區:結合不同的功能片區屬性,將片區劃分為自然景觀風貌區、品質居住風貌區、特色產業風貌區。多點:結合片區內核心特色景觀及開敞空間,設定特色景觀風貌節點,主要包括公共休閑景觀節點、康養休閑景觀節點及歷史人13、文景觀節點三種類型。2.規劃方案景觀風貌規劃2.規劃方案康養休閑度假區:依勢而建,與周圍丘林環境充分融合,形成“融丘見丘、融林見林”的布局形態,突顯環境品質建設,整體建筑風貌以丘區傳統建筑風格為主,加以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充分彰顯本土化建筑特色,內部配建服務接待中心、康養理療中心、戶外游泳池、綠色營養餐、室內運動中心、室內外溫泉、禪修室、娛樂棋牌室、康養民宿等功能業態,為來此康養休閑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康養民宿:以康養為主題,強化內外部環境的融合性塑造,以農院為單元,強化丘區田園生活氛圍性塑造,以科技為引領,強化室內設施配建的智能化塑造,以服務為支撐,強化高品質的管家服務式塑造,讓來此康養休14、閑的游客有著更優質的服務體驗。康養休閑度假區康養休閑度假區效果示意康養民宿院落單體效果示意景觀風貌規劃2.規劃方案汽車服務產業園:以清涼寺的建筑風格為主導,引導汽車服務產業園的整體風貌以現代中式風格為主,強化傳統中式建筑符號的融入表達,保障特色產業風貌區的建筑風格整體協調可控。現代茶產業示范園:以清涼寺的建筑風格為主導,現代茶產業示范園的整體建筑風格以傳統中式建筑風格為主,采用傳統歇山頂制式,凸顯正脊、垂脊和四條戧脊等造型的富麗堂皇,承續中式傳統建筑的大氣莊重。汽車服務產業園汽車服務產業園單體效果示意現代茶產業示范園效果示意現代茶產業示范園景觀風貌規劃2.規劃方案東南側居住片區西北側居住片區西15、北側居住片區效果示意東南側居住片區效果示意西北側居住片區:該片區規模較大,且臨近片區開發建設已完成,建筑風格已基本形成,故應與周邊建筑風格色彩形式等協調統一,強調以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為主,輔以新中式及簡約現代建筑風格,形成“片區間協調,片區內混搭”的整體風貌特色。東南側居住片區:該片區規模較小,且臨近片區開發建設已完成,建筑風格已基本形成,故應與周邊建筑風格色彩形式等協調統一,強調以新中式建筑風格為主,形成與已開發建設片區整體協調統一的風貌特色。開發強度規劃結合片區所處的地理環境特征,規劃將片區內建設用地劃分為4個開發強度等級,即0.5以下,0.51.0,1.02.0,2.03.0,整體上以中16、低開發強度為主,不做高強度開發建設。l0.5以下強度區:主要包括公園綠地及廣場用地;l0.51.0強度區:主要包括教育用地、公用設施用地、特殊用地等;l1.02.0強度區:主要包括中部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其他商業服務業用地、山上的商業用地等;l2.0-3.0強度區:主要包括西北側居住用地、山下的商業用地(不包括其他商業服務業用地)、醫院用地、社會福利用地等。2.規劃方案建筑高度限定規劃2.規劃方案結合片區所處的地理環境特征,規劃將片區內建設用地劃分為6個建筑限高等級。12米限高:為公用設施、特殊用地、公用設施整體上以多層類(7層-9層)及高層類(10 層-18層)為主,以多層類和低層為輔,協調17、配合錯落搭配。營業網點用地及幼兒園用地的限高控制。18米限高:為山上商業用地、部分山下商業用地及中小學用地的限高控制。27米限高:為工業用地、部分山下商業用地及社會福利用地的限高控制。36米限高:為中部區域居住用的限高控制。54米限高:為西北部區域居住用地限高控制。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給水工程規劃用水量預測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平均日用水量為0.38萬噸/日。供水設施規劃規劃片區內水源供給依托江南給水廠,江南供水廠遠期供給規模為5.0萬噸/日,占地面積為2.48公頃(3.65公頃)。給水管網規劃規劃江南給水廠輸配水終端出線改由沿鳳凰山路及新義西街規劃城市道路敷設,并保障與江南主城區已建18、給水管網充分銜接。規劃片區給水管網與江南主城區的給水管網充分銜接,給水管網沿規劃城市道路敷設,主干管管徑為DN500、DN400,支管管徑為DN300。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污水工程規劃排水體制規劃片區內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污水量預測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污水產生量為0.32萬噸/日。處理設施規劃規劃片區內污水處理依托現狀江南污水處理廠,規劃片區內不在另設污水處理設施。污水管網規劃規劃片區內污水管道與江南主城區以建設污水管道充分銜接,且由于規劃片區處于末端區域,故規劃片區內污水管道的管徑為DN400。規劃片區內污水通過片區規劃污水管道并途徑主城區現狀污水管道匯至江南污水處理廠,經過集19、中化處理后達標排入岷江。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雨水工程規劃規劃雨水管道敷設應充分利用地形,順坡自然排放,就近將雨水分散排入現狀自然沖溝及新建的城市截洪溝等受納水體或排水通道,入河處設漿砌石八字排放口。規劃片區內雨水管道與江南主城區已建雨水管道充分銜接,且規劃雨水管道沿規劃道路新建雨水管道,管徑為d500-d1500。雨水管道一般沿規劃道路中心線布置,雨水管道管頂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埋深一般不宜大于3.0米。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電力工程規劃用電負荷預測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預測最大用電負荷為1.54萬千瓦。電源規劃規劃片區的供電電源為新遷建的真溪110KV變電站,其遠期升級擴20、容至2*5萬千伏安,該變電站為服務江南片區的主要供電站。電力線路規劃規劃片區內的電力線路因真溪變電站的遷建,涉及變電站內出110KV、35KV、10KV等的線路發生調整,根據發展需求合理化布局調整。規劃片區內10KV電力線路,小部分區域與江南主城區的電力線路銜接,大部分區域為從真溪變電站重新引線敷設。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通信工程規劃通信需求預測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固定電話用戶容量約為0.96萬線。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移動電話需求量為1.2萬戶,寬帶用戶需求量為0.45萬戶。電信局站/郵政局所規劃規劃片區內不設置電信局所及郵政局所,與江南主城區現有電信局所共享共用。通信管道規劃規劃片區21、內通信線路與江南主城區的通信線路相銜接,規劃片區內通信管孔數為24孔和18孔兩種。通信管縣一般布置在道路西、南側的人行道下,距道路紅線一般1.02.0米,埋深控制在0.71.0米。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燃氣工程規劃用氣規模預測規劃期末,規劃片區范圍內最高日用氣量為0.55萬標準立方米/日,高峰小時流量為697.36標準立方米/時。氣源規劃規劃片區內的氣源為位于片區內的天然氣配氣門站,該天然氣配氣門站為主城區的氣源。輸配系統規劃規劃片區內燃氣管線與江南主城區現狀燃氣管網相銜接,規劃燃氣管線管徑為DN90。規劃燃氣管線應布置于道路西、南側人行道或非機動車道下,距人行道緣石1.02.0米,埋22、深控制在0.81.6米。公用設施工程規劃2.規劃方案n環衛工程規劃垃圾量預測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內生活垃圾量共12噸/日。環衛設施規劃垃圾中轉站:至規劃期末,規劃片區內不設置垃圾中轉站,與主城區共享共用。生活垃圾收集站:規劃片區內按照5分鐘生活圈的配建要求,設定3處生活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后通過垃圾轉運站運到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收集點:生活垃圾收集點的服務半徑不宜超過70米。公共廁所:公共廁所按照居住區設置間距不大于800米,每座建筑面積30-60平方米;商業等公共設施用地設置間距不大于500米,建筑面積50120平方米;工業、倉儲用地設置間距不大于1000米,建筑面積30平方米。廢物箱:廢物23、箱按照商業大街2550米設置一個,交通干道6080米設置一個,一般道路80100米設置一個。環衛車輛停車場:規劃片區內的環衛車輛停車場與生活垃圾收集站共建,片區內需增配3輛環衛車輛。環境保護規劃2.規劃方案環境保護目標環境質量目標:片區城鎮生活空間的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他自然林木區域的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各聲功能區聲環境質量達標率應為100%。環境建設目標:規劃期末,規劃片區燃氣氣化率100%;生活污水處理率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97平方米;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100。環境功能區劃大氣環境功能分區:規劃片區內的自然林木區域為一類區,執24、行環境空間質量一級標準。規劃片區內城鎮生活生產區域為二類區,執行環境空間質量二級。聲黃精功能分區:0類聲環境功能區為山上康養休閑聚集組團及殯儀館-公墓園區域,執行日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1類聲環境功能區為居民區、文教區、居民集中區以及機關、事業單位集中的區域,執行日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2類聲環境功能區為居住、商業與工業混合區,規劃商業區,執行日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4類聲環境功能區為城市道路兩側區域,執行日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綜合防災減災規劃n2.規劃方案防洪排澇規劃鳳凰山片區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標準設防,防澇按照10-20年一遇標準設防。n抗震減災規劃規劃確定片區地震基本25、設防烈度為7度,普通民用建筑按7度標準設防,特殊公共建筑及生命線工程提高1度設防。避難場所:規劃片區以學校操場、大型公園綠地、廣場等開敞空間設置固定避難疏散場所,共計6處,臨近的小型公園綠地等開敞空間設置緊急避難疏散場所,共計9處。救援通道:依托金沙江大道、鳳凰大道、G353、天之華大道及宜泥路等主干交通設置為主要救援通道,片區內其他道路設定為主要疏散通道。n消防規劃片區內不設置消防站,與城區共用消防站,保障片區消防安全。消防供水由市政給水管網統一供給,室外消防栓沿城市道路布置,間距大于120米,并在道路交叉口保證有1處消火栓。n人防工程規劃規劃片區內居住人口為1.2萬人,戰時留城人口按城區人口的40%計。普通人員掩蔽工程按1平方米/人計,則規劃片區需要約0.48萬平方米的人防工程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