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蘊縣恰庫爾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示稿)(2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6723
2024-07-09
26頁
3.74MB
1、【公示稿】富蘊縣恰庫爾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富蘊縣恰庫爾圖鎮人民政府2024年7月序言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全區國土空間保護開發與高質量發展相關要求,強化“五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有效傳導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目標與指標,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試行)為依據,以推進鄉鎮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為目標,特編制富蘊縣恰庫爾圖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上位規劃要求的細化落實,是對鎮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2、復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空間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手段,是編制村莊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據。起到承上啟下,統籌協調的作用。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成果為準01 01 規劃總則規劃總則02 02 發展定位發展定位03 03 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04 04 鎮村統籌發展鎮村統籌發展05 05 優化鎮區布局優化鎮區布局06 06 完善支撐體系完善支撐體系07 07 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08 08 規劃實施規劃實施CONTENTS目錄目錄0101規劃總則規劃總則1.11.1規劃3、概況規劃概況1.21.2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1.1 1.1 規劃概況規劃概況 恰庫爾圖鎮位于富蘊縣南部,烏倫古河兩岸,國道216線縱穿而過。處于烏魯木齊至阿勒泰的中間位置,是阿勒泰地區對外聯系的“東大門”,也是整個阿勒泰地區的交通樞紐。規劃范圍為恰庫爾圖鎮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規劃包括鎮域和鎮區兩個空間層次。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規劃近期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1.2 1.2 規劃范圍與期限規劃范圍與期限0202發展定位發展定位2.12.1功能定位功能定位2.22.2發展目標發展目標2.32.3區域協同區域協同2.1 2.1 功能定位4、功能定位 富蘊縣南部富蘊縣南部新興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結合的新興工業和現代物流業結合的商貿型小鎮商貿型小鎮2.2 2.2 發展目標發展目標 2.3 2.3 區域協同區域協同落實三條控制線;各級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體系建立;農業格局得到優化,耕地保護指標得到落實;鎮村體系更加完善,鄉村環境更加優美;國土空間的保護、利用、治理和修復水平明顯提高?;緦崿F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開放高效、魅力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規劃到2025年規劃到2035年重點推進S324(富蘊段)改建,加強與福??h的聯系。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協同推動烏倫5、古河流域的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推進生態環境共治共保加強與其他鄉鎮的文化旅游合作,融入富蘊縣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加強農牧業、工業創新科技成果共享,著力品牌引領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強產業對接協作0303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3.13.1落實重要控制線落實重要控制線3.23.2空間格局空間格局3.33.3規劃分區規劃分區3.43.4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3.1 3.1 落實重要控制線落實重要控制線國土空間控制線規劃圖規劃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面積501.73公頃生態保護紅線面積277.22公頃城鎮開發邊界面積74.94公頃村莊建設邊界面積118.35公頃3.2 3.2 空間格6、局空間格局 國土空間總體格局規劃圖一廊:烏倫古河生態廊道 兩區:烏倫古河谷生態保護恢復區,準噶爾盆地北緣綠洲防護經濟林區一核:綜合服務中心 一軸:鎮村發展軸 多點:多個農業、牧業發展點構建“一廊兩區,一核一軸多點”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1.生態保護區涵蓋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的相關管控要求進行管理。2.生態控制區允許在不降低生態功能、不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符合準入條件的前提下適度開發利用。嚴禁圍湖造田、濫墾荒地等與生態功能有沖突的非法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3.農田保護區為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切實保護耕地,促進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劃定了農田保護區,國土用途7、主要以耕地為主。4.城鎮發展區應遵守城鎮開發邊界的管控要求,實行“詳細規劃+規劃許可”的管理方式。5.鄉村發展區以促進農牧業和鄉村產業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為導向,統籌協調村莊建設,協調旅游業、畜牧業、工業倉儲等設施建設,統籌農田和生態保護。鼓勵開展農業特色產業配套設施建設和村莊建設整治;嚴禁集中連片的城鎮開發建設。6.礦產能源發展區區域內應嚴格控制采礦權數量,合理確定礦區范圍。上規模、提質量,嚴禁大礦小開,將資源開發利用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進行有機統一。3.3 3.3 規劃分區規劃分區3.4 3.4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落實烏倫古河流域岸線合理利用烏倫古河資源,嚴格保護水生8、態環境。著力解決灌溉排水溝渠等水利設施配套問題以及農田平整、耕作道建設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農田利用率。完善鎮村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并適度提高污水排放標準。嚴格控制治理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合理劃分畜禽養殖禁養區。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目標嚴控水資源利用上限強化水資源保護提升水環境質量水資源林草資源落實林地資源保護范圍,嚴格林地用途管制落實國家級公益林、天然林保護范圍,嚴格林地用途管制,確保林地資源動態平衡。明確林地保護利用方向,推動林地資源補充推動坡地退耕、生態脆弱區、生態重要性區域內用地向林地地類補充,進行林業結構優化,推動公益林、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加快林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加強退耕還林、造林綠化、生9、態多樣性保護工作,努力使水更碧、山更青、天更藍、地更綠,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充分展示生態鄉鎮“綠富美”的發展活力與魅力。礦產資源以“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為原則,按照“勘察、開發、保護、治理”的方針合理開發礦產資源,推行綠色礦山建設,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構建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共舉的礦產資源保護利用與修復體系。礦產資源保護與利用目標0404鎮村統籌發展鎮村統籌發展4.14.1鎮村體系與村莊分類鎮村體系與村莊分類4.24.2鎮村公共服務設施鎮村公共服務設施4.34.3規劃單元規劃單元4.44.4產業空間布局產業空間布局4.1 4.1 鎮村體系與村莊分類標鎮村體系與村莊分類標4.2 4.2 鎮村公共服務設10、施鎮村公共服務設施4.3 4.3 規劃單元規劃單元分別為恰庫爾圖村、哈希翁村、喬山拜村三個鄉村單元一個,即鎮區城鎮單元鄉村單元構建“鎮區中心村基層村”三級鎮村體系村莊分類:1個城郊融合類+2個集聚提升類鎮區承擔全鎮服務中心的任務,配置鄉鎮級高等級的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輻射整個鎮域。各村按照鄉村社區生活圈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服務村級片區。根據實際條件,針對性配置公共服務設施。鎮區:即鎮政府所在地區域中心村:恰庫爾圖村基層村:哈希翁村、喬山拜村城郊融合類:恰庫爾圖村集聚提升類:哈希翁村、喬山拜村一心綜合服務核心兩軸兩片區南北城鎮發展軸烏倫古河景觀軸北部農旅發展區南部牧場發展區4.411、 4.4 產業空間布局產業空間布局產業布局規劃圖構建“一心兩軸兩片區”的產業空間布局0505優化鎮區布局優化鎮區布局5.15.1空間結構空間結構5.25.2重要控制線重要控制線5.35.3用地布局用地布局5.45.4城市更新城市更新5.1 5.1 空間結構空間結構一心鎮區中部綜合服務核心一軸南北向城鎮發展軸兩片兩個生產生活功能片區綜合服務核心現代生活片區現代生活片區展 軸鎮區功能結構規劃圖綠線:規劃確定結構性綠地等重要綠地的控制范圍,劃定綠線;嚴格按照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相關要求進行管控。確定對城鎮發展全局有影響的、規劃中確定的、必須控制的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劃定黃線;嚴格按照城市黃線管理辦法12、相關要求進行管控。5.2 5.2 重要控制線重要控制線構建“一心一軸兩片”的功能結構5.3 5.3 用地布局用地布局鎮區國土空間用地規劃圖規劃結合更新改造、綜合整治等措施,將低效用地功能置換為公用設施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商業用地和居住用地。5.4 5.4 城市更新城市更新在進行用地布局時對具有當地特色的山體、水體、地形地貌等自然要素要充分梳理,布局上突出自然地物特征,順應自然、顯山露水、靈活多樣、凸顯特色。規劃鎮區范圍74.94公頃0606完善支撐體系完善支撐體系6.16.1綜合交通綜合交通6.26.2公用設施公用設施6.36.3綜合防災綜合防災構建“一橫一縱”公路網體系和實施鐵路貨運站建13、設項目;提升農村公路服務能力,積極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完善鎮區交通路網,規劃形成“一干多支”的道路體系。加快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切實保障農村人口飲水安全。規劃遠期采用集中供水,通過鎮區管網的延伸為村莊供水。規劃保留110kV恰庫爾圖變電站,建設規模合理、適度超前的農村電網。到規劃末期全鎮供電可靠率達99.99%以上。規劃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污水排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規劃采用集中供熱。規劃農村沿路架設通信線路,對現有線路進行維護;鎮區通信線路全部采用地埋方式敷設。實現建制村電商寄遞配送全覆蓋。規劃保留原有儲氣站。逐步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14、處理模式,到規劃末期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6.1 6.1 綜合交通綜合交通6.2 6.2 公用設施公用設施給水設施給水設施電力設施通信設施供熱設施燃氣設施環境衛生設施6.3 6.3 綜合防災綜合防災完善鎮域內各村莊消防設施建設,建立志愿消防隊,配備滅火裝備。依托鎮區消防站,建立消防應急預案。消防規劃防洪標準規劃期內按20年一遇設防。防洪排澇規劃規劃對全域地質災害點綜合采取“群測群防、避險搬遷、綜合治理”的防治防御措施。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規劃以主要道路為防災疏散通道,以學校、廣場等作為應急避難場所,避難場所應建設必要的市政和醫療等配套救助設施,衛生院作為醫療救援中心。抗震防災規劃提高氣象災害防15、御、監測預報預警、預警聯動及響應、應急保障能力。氣象災害防治規劃根據恰庫爾圖鎮自然地理特征和用地布局特點,有計劃地發展中心體系:結合戰時疏散和平時抗震防災和消防的要求,合理布置廣場、綠地;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的生產和儲存選址應遠離居民集中區。其他防災設施規劃0707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生態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7.17.1生態修復生態修復7.27.2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7.1 7.1 生態修復生態修復生態修復與綜合整治規劃圖7.2 7.2 農用地整治農用地整治加強主要河流烏倫古河的保護與管理。以烏倫古河為主體,統籌實施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推進濕地綜合治理與修復工程,加強烏倫古河流近岸濕地植被16、恢復。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制度,在耕地后備資源和可恢復地類的調查評價基礎上,因地制宜優化配置水土資源,有序進行宜耕后備資源開發,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0808規劃實施規劃實施8.18.1近期計劃近期計劃8.28.2實施保障實施保障組織保障相關部門應根據其職能職責,研究制定實施本規劃的配套政策、近期方案和年度計劃,保障規劃有效實施和精準落地。完善規劃決策體制和制度。政策配套提出節約用地激勵機制、負面清單制度,土地功能混合利用模式,以及完善增減掛鉤、增存掛鉤、點狀供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的政策建議等,保障規劃目標順利實現。監督機制加強實施監督、壓實工作責任、擴大公眾參與。8.1 8.1 近期計劃近期計劃8.2 8.2 實施保障實施保障規劃至2025年,恰庫爾圖鎮主要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建設,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升級改造,加快農牧業現代化發展步伐。針對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水平、產業發展、生態修復與土地整治、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主要任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