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方案(2021-2025年)(2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946763
2024-07-09
21頁
245.70KB
1、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2021-2025 年)年)巨野縣人民政府巨野縣人民政府二二二二三三年年七七月月目目錄錄總 則.1一、現狀與形勢.2(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2(二)上輪規劃實施成效.2(三)礦產資源概況及開發利用現狀.3(四)面臨形勢.5二、指導原則與目標.7(一)指導思想.7(二)基本原則.7(三)規劃目標.8三、主要任務.11(一)調整優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布局.11(二)合理確定開發強度.12(三)加強礦產資源節約利用與保護.13(四)加快推進綠色礦業發展.14(六)持續推進礦區生態保護修復.15四、規劃保障措施.17(一)加強組織領導.2、17(二)健全規劃實施制度.17(三)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工作.17(四)加強規劃信息化服務水平.18附附 表表附表 1:巨野縣能源資源基地表附表 2:巨野縣國家規劃礦區表附表 3:巨野縣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表附表 4菏澤市重點礦種礦山最低開采規模規劃表附附 圖圖附圖 1巨野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現狀圖(1:5 萬)附圖 2巨野縣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規劃圖(1:5 萬)1總總 則則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為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開發保護水平,加快全縣礦業高質量綠色發展,推進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促進巨野縣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山東省自然3、資源廳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菏澤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巨野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結合巨野縣礦產資源特點、供需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利用已有工作成果,編制 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規劃)。本規劃是對山東省、菏澤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在本縣行政區域內進行細化和落實,是對縣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礦政管理的部署安排,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活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的重要依據和指導性文件,是依法開展礦政管4、理的基礎。本規劃適用巨野縣所轄行政區。本 規劃 以 2020 年為基準年,2021-2025 年為規劃期,展望到 2035 年。2一、一、現狀與形勢現狀與形勢(一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巨野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隸屬“中國牡丹之都”菏澤市,轄 15 個鎮、2 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 1302 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46.4 萬畝,人口 109 萬。巨野是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環境優越,百里沃野,物產繁多。盛產棉花、小麥、大蒜、玉米、大豆、花生、蘋果等。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石灰巖等。已探明的巨野煤田總儲量 35.2 億噸,是我國華東地區正在開發的最大一塊整裝煤田。2020 年實現地區5、生產總值 349.35 億元,可比增長 1.2%;三次產業結構由 2019 年的 10.1:42.8:47.1 調整為 10.8:39.7:49.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9 億元,同比增長 1.5%;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2.1%;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 531.44 億元、275.56 億元,分別增長 15.25%、1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 30209 元、15316 元,分別增長 3.4%、6.3%。(二二)上輪上輪規劃實施成效規劃實施成效上輪規劃的實施對促進礦產資源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提高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促進礦6、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有效保護礦山地質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31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得到優化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得到優化調整全縣礦山數量由 2016 年的 8 個減至 2020 年的 2 個,大中型礦山比例由 2016 年的 25%提高至 2020 年的 100%。礦業總體布局趨向合理,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2 2.礦山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礦山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截止 2020 年底,共治理完成歷史遺留礦山 26 個,其中磚瓦用粘土礦 23 個,制灰用灰巖礦 3 個。正在開展巨野縣核桃園鎮和獨山鎮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項目,共分為 4 個項目區,治理總面積 2.06 平方千米。截至 2020 年底7、,巨野縣已形成采煤塌陷地面積約 16.72平方千米,其中龍固井田形成采煤塌陷地面積 15.71 平方千米,趙樓井田形成采煤塌陷地面積 1.01 平方千米。截至 2020年底,共治理采煤塌陷地面積 9.538 平方千米,累計投資27555 萬元。(三三)礦產資源概況及開發利用現狀礦產資源概況及開發利用現狀1 1、礦產資源現狀礦產資源現狀(1)礦產資源概況截至 2020 年底,發現礦種 12 種,占菏澤市已發現礦種15 種的 80%。其中能源礦種 2 種:煤、地熱;金屬礦產 1 種:鐵;非金屬礦種 7 種:方解石、石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水泥用灰巖、制灰用灰巖)、白云巖、頁巖(水泥配料用頁4巖)、8、其他粘土(磚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氣礦種 2 種:地下水、礦泉水。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為煤、地熱、石灰巖。(2)礦產資源特點1)煤炭資源豐富,煤田規模大,均為大型礦床。已查明的龍固井田、萬福井田資源儲量 13.7 億噸。煤層厚且賦存比較穩定,可采區煤層厚度平均 7.16m,有利于煤層高產高效機械化生產。主要煤藏以焦煤、肥煤為主,具有高熱值、低灰分、低含硫等特點,是山東省比較緊缺的煤類,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2)煤田資源分布相對集中,開發利用條件好。煤礦層主要分布于本縣的中、西部地區,有利于規模化開發。2 2、礦產資源勘查現狀礦產資源勘查現狀(1)基礎性地質調查基礎地質調查。已完成涉及巨野縣9、行政區的有 1:20 萬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調查,1:100 萬1:20 萬區域重力調查,1:50 萬遙感構造解譯工作,1:201:10 萬高精度航空磁測,1:5 萬土壤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2)礦產資源勘查截止 2020 年底,巨野縣境內查明煤礦井田 3 處,分別為龍固井田、萬福井田、大李集井田,均達到勘探程度;煤礦點 1 處,為葛店煤礦點。5(3)礦業權設置現狀截至 2020 年底,全縣設置探礦權 1 個,為山東省巨野縣大李集勘查區煤炭勘探,縣域內勘查登記面積 54.23 平方千米。截至 2020 年底,全縣共設置采礦權 2 個,全部為煤炭。3 3、礦產資源開采現狀礦產資源開采現狀截10、至 2020 年底,全縣正開發利用的礦種為煤,2020 年全縣持證礦山 2 個(1 個生產,1 個在建),均為地下開采,礦業產值 459130.84 萬元。(四四)面臨形勢面臨形勢“十四五”時期是巨野縣重大戰略機遇疊加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和山東省發展戰略,融入菏澤市發展定位,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乘勢而上同全國一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一個五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破解深層次問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關鍵期,對礦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11、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十四五”時期,巨野縣將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對礦產資源需求仍維持在高位。2.2.綠色發展對礦業開發提出更高要求綠色發展對礦業開發提出更高要求6為有效解決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應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礦產資源規劃、保護、勘查與開發利用全過程,引導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已成為建設生態文明、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提升礦業整體形象,以及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平臺和抓手。7二、指導原則與目標二、指導原則與目標(一一)指導指導思想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省政府重大12、決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為目標,以推進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為主線,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格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保護,加快礦業轉型升級,實現礦業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加強民生地質工作,服務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二)(二)基本原則基本原則1.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貫穿礦業全過程和全領域,實現礦業提質增效,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綠色勘查、綠色礦山建設,改善礦山地質環境,13、加強土地復墾,實現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2.2.加強勘查,保障資源加強勘查,保障資源加強資源勘查開發力度,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助力8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配置,促進資源開發與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穩定發展。3.3.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促進礦產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循環利用。督促礦山企業嚴格按照批準的礦山設計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不斷提高采、選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確保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三率”指標達標率保持在100%。鼓勵礦山企業加強對煤矸石等固體廢棄物與礦井水的綜合利用。(三三)規劃目標規劃目標1 1、20252025 年規劃目標年規14、劃目標全面落實省、市級規劃確定的規劃目標及指標,同時根據我縣實際,確定其他預期性指標。(1)基礎地質調查積極爭取重點地區 1:5 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與評價及特色農業地質調查,推進土地管理科學化、精準化,助力現代農業。(2)礦產資源勘查及評價聚焦清潔能源實際需要,加強地熱資源調查評價與技術研究。積極推進淺層地熱能調查評價與示范,加強中深地熱資源調查評價。9推進巨野煤田外部及深部煤炭資源勘查工作。(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2025 年,礦山總數為 2 個,全部為煤炭。全部為大型礦山,礦產資源布局合理。至 2025 年煤炭礦產開發總量控制在 780 萬噸/年。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三率”指標達標率15、繼續保持在 100%。(4)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歷史遺留礦山治理率 100%,完成治理面積 2.06 平方千米。采煤塌陷地治理穩沉治理率 100%,未穩沉采煤塌陷地同步治理率達到 30%。(5)綠色礦業發展全面實施綠色勘查,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十四五”期間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目標見專欄一。專欄一專欄一“十四五十四五”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類別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值指標屬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采礦權總數個2預期性大中型礦山比例%100%預期性年固體礦產開采總量萬噸780預期性煤炭原煤萬噸780預期性礦山地質環采煤塌陷地穩沉治理率%100預期16、性采煤塌陷地未穩沉治理率%30預期性10專欄一專欄一“十四五十四五”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巨野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主要指標類別指標名稱指標單位指標值指標屬性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平方千米2.06預期性2 2、20352035 年展望年展望到2035年,地質工作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彰顯有力,礦產資源結構布局穩定成型,資源保障能力切實增強,資源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礦山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形成資源勘查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綠色發展新格局。11三、主要任務三、主要任務(一一)調整優化礦產資源)調整優化礦產資源勘查勘查開發保護布局開發保護布局1.1.礦產資源勘查17、開發區域布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區域布局全面落實省規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區域布局中的魯西南煤炭資源區中涉及巨野縣的區域布局。魯西南煤炭資源區魯西南煤炭資源區重點建設煤炭能源資源基地和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繼續開展巨野煤田深部及外圍,增加資源儲備。依托煤炭資源優勢,加強煤分質分級、清潔化利用。支持煤炭礦山智能化試點建設工作,打造國家級示范礦井,智能化開采量達到 90%以上。2.2.礦產資源開采調控方向礦產資源開采調控方向重點勘查礦種:煤、地熱。重點開采礦種:煤。禁止勘查開采礦種:可耕地的磚瓦用粘土。重點開采礦種,礦山企業規模化開采,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資源循環18、利用。3.3.能源資源基地和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國家規劃礦區落實省規劃,建設能源資源基地 1 個,國家規劃礦區 1個,巨野縣域內面積 364.23 平方千米規劃區內煤炭資源儲量大、開發條件較好、配套設施較12完備,實施規模開發,促進集約化發展,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礦山智能化建設,形成保障安全供給的接續區,為資源基地建設提供支撐保障。國家規劃礦區實行統一規劃,優先保障煤礦勘查開發,嚴格礦業權人勘查開采準入條件,支持現有礦業權人以礦業權、資本、技術等形式進行合作,支持自愿依法進行有序整合,實施整裝勘查、規模開發。4.4.重點開采區重點開采區落實省規劃劃定的重點開采區 1 個,巨野縣境內19、 450.87平方千米。(專欄二)。專欄二專欄二巨野縣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巨野縣礦產資源重點開采區序號編號名稱主要礦種面積(平方千米)已設采礦權個數擬設采礦權個數備注1CZ001山東巨野煤田重點開采區煤450.8720落實省規劃(二二)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合理確定開發強度根據巨野縣的資源特點、開發利用現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并按照省規劃、市規劃,提出開采總量和礦山數量。1 1.開采總量調控開采總量調控合理調控開發強度,穩定煤炭資源供給,加強資源總量調控,維持供需平衡。2025 年,固體礦產資源開采總量控制在 780 萬噸,其中煤 780 萬噸。132.2.礦山數量調控礦山數量調控規劃期內,礦山總數20、控制在 2 個,均為煤礦礦山。(三三)加強加強礦產資源節約利用與保護礦產資源節約利用與保護1.1.提高礦資源回收率提高礦資源回收率探清地質構造,合理布置開拓、回采系統,選擇適合的開采方法和開采工藝。建立礦井儲量管理機構和制度,按規定留設構造煤柱,在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回收煤柱,減少構造煤柱損失。煤質搭配開采要根據市場需求,以好銷售、效益好的原則進行配采,實現資源回收和經濟效益最大化。2 2.提高精煤回收率提高精煤回收率根據煤質和可選性,合理選擇選煤工藝和選煤設備,建立各項安全制度加強選煤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嚴格執行選煤質量標準化,加強職技能培訓,提高員工操作設備、調控參數、維護保養的能力,不斷提高選21、煤工效。3 3.開展煤矸石綜合利用開展煤矸石綜合利用為解決煤炭生產中副產物矸石運輸產生的耗能問題,減少環境污染,采用井下煤研分離節能技術,建設矸石充填和井下煤矸分離工程,實現矸石不升井,并且利用矸石填充地下,有效減少地面塌陷。4 4.開展礦井水綜合利用開展礦井水綜合利用繼續推進礦井高鹽廢水治理,依靠科技和管理創新,采14用新手段、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不斷提高礦井水的綜合利用水平。(四四)加快推進綠色礦業發展)加快推進綠色礦業發展1.1.綠色勘查綠色勘查嚴格執行綠色勘查規范,全面實施綠色勘查。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勘查活動的全過程,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勘查活動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勘查中,最大限度22、地避免或減輕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污染和破壞。統籌兼顧勘查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尊重勘查活動所在地民俗,構建和諧勘查氛圍。勘查責任主體應制定有關勘查生態環境保護、土地復綠等規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將綠色勘查管理內容融入日常工作,責任明確、管理措施和投入到位。建立綠色勘查監管制度,縣級自然資源部門應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綠色勘查工作進行動態監管,督促勘查施工單位認真執行綠色勘查規范標準及設計要求。2.2.綠色礦山建設綠色礦山建設在新形勢、新要求下,加強綠色礦山監管,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動態管理,加強對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礦山的監督檢查,完善綠色礦山名錄管理辦法。對于納入綠23、色礦山名錄的15礦山,持續提升綠色礦山建設水平。對于尚未納入綠色礦山名錄的礦山,制定綠色礦山建設計劃,本著應建必建的原則,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六六)持續推進持續推進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將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作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和礦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針對生產礦山、廢棄礦山的不同情況,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的主要任務。1.1.生產礦山生產礦山強化和落實采礦權人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加強源頭控制、預防和控制相結合,根據“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的治理原則,嚴格按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采礦權人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計24、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規范基金使用,根據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確定的經費預算、工程實施計劃、進度安排等,強化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工作,統籌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生產礦山必須依法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按照“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的原則,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占損土地進行土地復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提出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方向,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濕16則濕、宜荒則荒。到 2025 年,全縣采煤塌陷地完成 100%+30%的治理目標,即已穩沉塌陷地治理率達到 100%,未穩沉塌陷地同步治理率達到 30%。2 2.歷史遺留礦25、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歷史遺留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通過制定稅收、財政補貼、土地使用、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按照“誰恢復、誰受益、誰使用”的原則,調動多元經濟成分投入到礦山環境治理工作中。積極爭取部、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經費用于礦山環境綜合治理。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治理模式。規劃期內完成巨野縣核桃園鎮和獨山鎮廢棄礦山綜合治理項目,治理總面積 2.06 平方千米。17四、規劃保障措施四、規劃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一)加強組織領導規劃由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批,巨野縣人民政府發布實施。要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組織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26、題,推進規劃的實施。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協調配合,做好政策銜接,推進目標任務落地落實。強化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切實發揮好礦產資源規劃的管控作用。(二)健全規劃實施制度(二)健全規劃實施制度規劃批準后,應當及時公布。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與各相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及時研究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形成推動規劃實施的合力,健全和完善巨野縣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實施相關制度措施,全面落實規劃目標和任務。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采用相應技術手段,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將規劃實施成效納入礦產資源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三)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工作(三)完善規劃實施評估調整工作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當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規劃目標實現程度和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研判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面臨的形勢。完善礦產資源規劃調整機制,調整或18修改已批準的規劃必須經過規定程序,必須經原審批部門審批。規劃調整內容涉及其他部門的,應當征求其他部門意見。(四)加強規劃信息化服務水平(四)加強規劃信息化服務水平建設本級規劃數據庫,強化各級規劃銜接協調,與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相銜接,加強數據可視化分析和深度挖掘,動態跟蹤評估規劃編制、審批、實施、調整等進程。